第611章 論道

所以池二老爺看到的謝大先生的時候,這位先生的面容帶着些扭曲。一種哭笑不得的表情。

池二老爺心說到底年紀大了,臉上的肌肉都不管呼了,念着這位老先生的好,心說回頭記得讓兒媳婦把神醫請來,給老先生開點保健的藥物,調理一番纔好。

當真是把先生當成自己人了。

芳姐看到自家兒子那樣子,倒是多少能明白這位先生的心情,這小子囂張慣了。如今先生過來了怕是憋得狠了。好不容在街上走走,尾巴就翹起來了。

池二郎特意在府上候着這位大先生,恭敬有禮的:‘先生請。’

華二夫人帶領着兒媳婦,同老先生行禮。

胖哥看到自家祖父,恨不得撲上去,苦求老祖父把他打包帶走。

老先生用眼角掃向芳姐,還算是規矩,到了京城果然同東郡的時候有些區別的,要知道在東郡的時候,這位從來跟他家小弟子一樣,拽的什麼是的,哪裡看得到一點女人該有的矜持規矩。

不過老先生看到這樣的芳姐,多少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就是了,忍不住看池二郎的時候竟然帶了挑剔。怎麼能讓內眷過得這麼不舒心呢,從懷裡掏出來兩塊玉佩,給二胖同嬌嬌,算是長輩的禮物。

芳姐有點受寵若驚老頭不是要在收弟子吧。就這麼問出來的話,也不知道老頭會不會當場甩袖子走人,算了還是不要刺激老頭了,這裡是京城,好歹是客人呢。芳姐把兩孩的禮物給佩戴在上,兩孩子:“多謝先生。”

有禮有規矩,老頭才滿意的點頭前行。

老先生對於看不得芳姐守規矩的事情,自己都有點被驚到,他這心境到底是怎麼回事呀,往日裡不是就盼着這丫頭能消停點嗎,不是就盼着這孩子規矩點嗎,怎麼真的規矩了,竟然覺得這孩子受了委屈,

難道在他心裡,那孩子本該就張揚跋扈嗎。這是神經了,被這丫頭刺激大了。

在池府裡面老先生最多的還是同池二郎敘舊,作爲通家之好,芳姐並沒有迴避老先生,對於這點老先生相當的滿意,

雖然沒有說的很明白,可老先生也一直以芳姐的孃家人自居的。誰讓他們謝氏嫡系一脈,就剩下這麼一個出嫁姑太太的外孫女了呢。不撫照一二,老先生對不住自己的內心。

池二郎:“先生來京城日久,二郎還沒有機會同先生好好說話呢。”

謝大先生:“不急,老夫既然來了總要盤桓些時日的,如今朝堂聖明,大人又是個做實事的,而且大人在京城腳步很穩,很是不錯。大人還年輕,往後官途似錦,可喜可賀。”

池二郎笑容有點發苦:“先生謬論了,說起來當真是想念在東郡時候的日子。”

老先生:‘到底是京城,自然同荒野邊塞不同,能如大人這般已經很不容易了。’

芳姐給兩人倒茶蓄水,老先生心下嘆氣:“大人雖然依然離開了東郡,可心裡記掛着我東郡百姓的不容易,能爲了東郡百姓,做到如今這些,老夫深感欣慰,少不得要替我東郡百姓,在這裡對大人感激”

池二郎擡眼,什麼跟什麼呀,似乎沒做什麼呀。

芳姐也是一臉茫然。

老先生:“老尚書大人一生沉穩,做官做人都是四平八穩的,想來女子在家增加我大梁人口的摺子裡面少不得大人的手筆,老夫怎麼能不替東郡的百姓感激大人呢。”

芳姐恍然,原來可以這樣,可不是嗎,若說人口稀薄,寡婦最多的地方,可不就是東郡嗎。男人都用性命守衛了城門樓子了,剩下女人們怪不容易的。

在邊塞再嫁根本不是稀罕事。也沒有那麼的非議。若不是老先生說出來,怕是芳姐都忘了這麼一個地方了。有了朝廷的優撫,到讓這些人家能夠鬆快一些。先生這樣說也不算是歪曲。

池二郎對謝老先生大老遠的過來,給他池府說話,製造輿論,當真是感激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難得在他如今這般情況下,還有人肯如此這般的維護。

池二郎一個大老爺們都覺得眼角發酸了,可見最近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老頭能夠私下裡面跟芳姐說話終歸是不方便的,不過難得的機會裡面老頭說的話一點都不好聽:“好歹也是當人夫人的,當人孃親的,做事情怎麼能夠如此不顧後果呢。這麼給家人招禍,那是有失婦德的,幸得大人明白,沒有傷了夫妻情分。你當自省纔對。”

芳姐心說老頭可真是沒事閒的,大老遠的過來就爲了堵她的吧,算了不跟老頭計較,也難得老頭竟然能夠因爲那點稀薄的血緣關係,如此關注與她,也算是照顧了,能站在長輩的立場對她進行訓導,老頭想來也是不願意的。不然當初怎麼不見老頭過來池府認親呀。

晚上兩口子說道老先生,池二郎言語裡面都是推崇:“就說患難見真情,老先生果然高義之人。”

從這句話裡面芳姐能夠理解的只是池二郎在外面的不容易,不然何至於讓一個意氣風發,官運亨通的男人說道患難見真情呀。可見外面的行事真的不容樂觀。

芳姐覺得挺抱歉的:“先生說得對,到底是我太沖動了,或許手段不要這麼激烈,就不至於讓你如今這般的艱難。人是羣居物種,總是這麼被人排斥,你在官場該當如何自處,如何行事。”

池二郎拉着芳姐的手:“大浪淘沙,剩下的纔是金子呢。雖然現在艱難了些,可將來會好的,交友嗎,終究是要看人品的。如這般,爲了這些事情就同我池府疏遠的人家,不必走動也罷,官場上同僚更是如此,現在認清形勢,看輕人品,總比將來吃虧了在後悔的好。夫人不必如此,作爲男人這點都扛不住,二郎可是妄爲人夫了,何談給夫人子女遮風擋雨,何況至少如今我還在官場,難道我背了失德的名聲就比如今出境好了嗎,那樣的話不光是我,就是咱們的胖哥嬌嬌,二胖都要因爲這個被受牽累。夫人當初那樣做沒有錯的。”

芳姐抿嘴:“對大浪淘沙,咱們就看看還能剩下幾粒金子好了。”

兩口子忍不住都笑了:“剩下金子確實不多。”兩人還能夠苦中作樂的調侃一番。

謝大先生在謝府做客的事情瞞不了人,這些標榜道德楷模的名仕學子們,對於謝大先生,的行爲紛紛質疑,

謝大先生開門見客很是時候,讓這些按耐不住的名仕們,終於能夠站出來質詢老先生了。

在百家之爭的問題上,先生見解獨到,被士子們追崇,也有人就此提出,謝大先生不該居住在華府的園子裡面,更不該去池府做客。

老先生如此做,如此行事,是不是已經站在了華老尚書的立場上了呢。

寡婦在嫁的問題被提到了明面上,這些名仕明顯就不認同老尚書的提議,有失斯文,敗壞道德。

謝大先生對此不迴避,就女子在嫁的問題堅決的站在了老尚書的立場上:‘諸位可曾去過邊陲,諸位可曾見過邊塞兒郎用生命,用身體築起的一道道城牆,諸位可知道邊塞地區,守寡女子之衆,不可例數。長此以往,我邊塞還能有多少兒郎能夠用用生命守衛我大梁的邊塞。讓諸位能夠在這裡,在這麼安穩的環境裡面引經據典。’

衆人竟然不知道老先生竟然有如此驚駭世俗的論調:“先生也說了,那都是爲我拋頭顱灑熱血的兒郎,女子不該爲我大梁的大好男兒貞潔守義嗎。這樣的義氣男兒,女子合該追隨於地下。”

也就是說,守寡都不必了,直接跟着殉情纔對。

老先生冷笑:“說得容易,老夫試問,那些女子以何爲生,子女如何撫養。如此這般,我邊塞那麼遼闊的土地,還有人耕種嗎。”

老先生動之以情:“而等可知道,我邊塞的城牆上,不乏女子守衛,戰事吃緊之時,女子都要扛起武器對敵的,邊塞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守衛過來的,試問女子都貞潔了,都殉情於郎君之後了,我大梁的邊塞該如何呀。我大梁的土地何人耕種呀。你去,還是你去。只有我大梁能夠繁衍生息,生生不絕那纔是根本,女子因何不能再嫁。那是高義。”

老先生覺得臉紅,讀了這麼多年的聖人書,竟然能夠說出來這樣有違聖訓的話來,他老人家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幾十年的認識。

這都是爲了什麼呀,老先生自己都有點迷茫,到京城來到底還是太沖動了。

士子們被老先生給辯駁的無言以對,可對於說法還是不認同的,可偏偏老先生代表的是一大部分的學子,沒法子,人家桃李遍天下,弟子衆多,即便不認同老師的觀點,也不能當衆反駁的,這年頭尊師重道那可不是說說的。

老尚書送算是鬆了口氣,有老先生在,再也不會有人把華府放在風口浪尖上了,終於能緩緩了。(。

第586章 上臉第423章 親姐夫第561章 看熱鬧第556章 存在第115章 施恩圖報第583章 出戰第479章 池方文第48章 秋宴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110章 活路第597章 撐腰第416章 團聚第313章 沒完沒了第303章 作踐第217章 華三第392章 劉成第247章 中風第426章 查傷第612章 征服第194章 大伯不是東西第419章 上面有人第166章 解惑第541章 勝敗第378章 遼東第620章 奪爵第178章 相得第483章 缺德了嗎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61章 夜話第91章 扶額第59章 妻妾第345章 亮劍第239章 新婚不洞房第192章 父女裝第177章 思慮第142章 獨處第514章 生產第165章 影響第255章 不過是表叔第471章 闖禍了第432章 夫貴妻榮第617章 聖裁第243章 相看第74章 妄想第544章 發火第388章 對比中的發現第275章 姐弟第153章 灑淚第20章 進取第492章 激化第48章 秋宴第588章 反擊第358章 長談第344章 糟心的老尚書第96章 氣人第4章 六姨第529章 分別第621章 發病第491章 男人的胸懷第35章 翻臉第48章 秋宴第515章 時運第309章 妯娌第278章 腹黑第154章 民生第38章 二打第6章 表哥第485章 瞭解加深第640章 震撼第4章 六姨第104章 雷山第191章 城府第594章 收驚第181章 馮二娘子第473章 爲兒子買單第72章 怨恨第120章 敗家二代第605章 寡婦在嫁第99章 生死相隨第78章 憑藉第649章 啓發第610章 名望第601章 敗北第223章 監督第63章 後悔第584章 實站第15章 私情第556章 存在第97章 表兄表妹第101章 送別第167章 凝思第282章 捧着還是供着第443章 有喜第613章 天上掉下個老哥哥第100章 演繹第519章 少要狂第13章 面目第664章 蛋疼第498章 要死了第261章 老爺要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