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收驚

大概是被這位侯爺憋得年頭太久,定國候都要被氣的背過去了,就這樣三老爺還跟着補刀說道:“侯爺,可不能對不起祖宗呀。”

定國候那個恨呀,究其原因就是他沒有兒子,竟然被兩個蛀蟲擠兌到如此地步:“放肆,你們當真以爲我拿你們沒辦法嗎。”簡直欺人太甚。

池三老爺同四老爺臉色僵硬:“怎麼侯爺,還要打壓兄弟,讓咱們侯府子孫全無不成。侯爺就不怕國法了嗎。”

若是換成池二老爺,定然來一句,你也不怕祖宗夜裡排隊過來找你聊天。

定國候臉色鐵青:“哼,別忘了我是定國候,三弟四弟就不怕我上書朝廷,舉族避世嗎。”

威脅赤裸裸的威脅,要知道老三同老四可不是定國候,還有一堆的兒孫呢,避世,那不是從此與仕途絕緣了嗎。

池三老爺咬牙切齒:“你,你敢,族老那裡就能容你,侯爺莫要忘了,那麼多的族人,池氏可不是你說了算的。”

族老,想到那些族老定國候更是心火繚繞,就是那些族老在背後,給池二郎撐腰,才讓他如此有恃無恐。

定國候:“哈哈,三弟四弟也說了,如今我就是這麼一個人,死了之後,連個供奉香火的都沒有,我怕什麼呀,族人同我有關係嗎,想要怎麼樣,三弟四弟可得想清楚。莫要逼人太甚。”

說完一聲冷哼,摔着袖子走人了。剩下池三老爺同四老爺領着一羣的兒孫,差點把廳堂給差了,直接就去了族老那裡,這樣的侯爺,他們池氏是不是還能容下呀。哪怕是換個旁系的,也比這個親的靠譜。

被人紮了心口的定國候,回到院子,直奔貴妾的屋子,就不信造不出來一個兒子。憋着勁的生兒子,這勁頭年輕的時候都沒有過呢。

暴怒的激情過去後,定國候四肢平躺在凌亂的牀榻之上一陣一陣的昏眩,脫力了,想念兒子了,這麼多年不是沒有嫌棄過自家兒子病歪歪的,可到了如今才知道,就是有那麼一個病歪歪的兒子,就沒人幹戳着他脊樑骨說他無後。

身邊癱軟的貴妾進氣少,出氣多,一身的青紫傷痕,已經沒有了進府之時少女的嬌嫩,只剩下濃濃的疲憊蒼白。

閉着眼睛心裡想着匆匆一眼的如玉郎君,才能在這種無盡頭的日子裡面多撐些時候,兒子,只要有了兒子,她的苦日子就到頭了。

所以兩個人的目標完全一致。在怎麼疲憊沒有歡快滋味,兩人還是全力以赴的在閉門造子。趁着身邊的侯爺藥勁還在,拼着命的爬起來,撲過去爲了有個兒子而奮鬥,少有人會把愛做的這麼不要命的。這麼拼盡全力的。瘋魔了呢。

定國候夫人穿的素淡,盯着小院都不曾關嚴實的門,陰沉的都能滴下水來,仰頭深呼吸,哼,折騰吧,作踐吧,可勁的作踐吧,有了兒子,看我不弄死你個小賤人。

頭一次定國候夫人後悔自己曾經的手段過於狠毒,若是那時候給定國候留下一半個孩子,何至於被人欺負至此,哪怕是庶子,留在身邊,只要拿捏住,那也是她的孩子。

恨那時候年輕,看不透,如今看透了,這人卻老了,一子難求。

屋裡屋外三人,出力的不出力的都盼着能整出來一個帶着定國候血脈的兒子,可謂衆志成城,從來沒有這麼齊心合力的時候。

可惜的事,對於定國候來說,那真是有心無力,嗑藥都要過量了。

應該說,小妾下的藥,定國侯夫人下的藥,還有定國候自己力不從心的時候,狠心吞下的藥,已經超量了。

偏偏結果還是那麼不盡如人意,妾身就是做不到。也不知道定國候還要爲難自己到什麼時候。

定國候的壓力不光來自家庭內部,還有朝堂,御史那裡也沒閒着,人家馮老御史也不是白當的,身不動板不搖的就有人看着老大人的臉色自行揣摩,把這位得罪了老大人玄外孫女的定國候給盯上了,隨時等着補刀呢。

催着定國侯府另立世子的摺子,就沒有斷了過。

聖人看着定國候的眼神一日比一日陰沉,就沒看過這麼不識趣的。你一個堂堂的定國候,難道親侄子還能錯待了你,怎麼就連點順水人情都不會做呀。

芳姐那裡每日裡在廚房琢磨着新奇的吃食,指點廚娘做出來各種特色菜餚,往華府流水一樣的送,他爹都被老祖父給禁足了,可不能在吃喝上在委屈了。

同樣修養病假的華老尚書恨不得把華府大門用磚頭給堵上,對着伺候在身邊的老夫人還有大兒子怒吼:“華府卻他吃的,卻他穿的了,非得這麼折騰,嫌棄咱們華府名聲不夠響亮是不是。”

華家大老爺低頭,他爹最近情緒有些暴躁,不過換成誰肯定也淡定不下來。

老尚書已經上書聖人,正式退出朝堂了,雖然聖人把摺子給退了回來,言語裡面挽留之意誠懇,可誰都明白,這不過是面子上讓老尚書退的好看些而已。

老尚書是打定了主意趁着聖人對華府還有些情分的時候給兒子讓路了。

混到定國候那個份上圖什麼呀,不過作爲權傾一時的男人來說,說退就退即便是自己願意的,失落那肯定也是在所難免的。

一腔的怒火都衝着二兒子去了。

老夫人沒說什麼,只是耐心的陪着自家老頭子,難得有個輕快地時候,這人怎麼就非得跟自己過不去呢,芳姐那孩子在怎麼讓人鬧心,可就是讓人做出來的東西還是不錯的,樣式新穎不說,做法也新穎,而且葷素搭配很講究養生的。

就是這孩子不太會來事,孝順他爹沒錯,就不能順便把老祖父給孝順了嗎,不然也不至於讓老頭火氣這麼大,昨天那道菜好像就是敗火的,要不要讓人做了給老頭子試試呢。

華家大老爺想的是勸勸老二,別老扎老爺子的眼,順着點嗎。在人家華二老爺看來,同老夫人差不多,閨女不會來事,趕緊把閨女送來的東西,給老父親送去一半,讓老父親感受一下他閨女的孝順純良。

華家大老爺看着老二的抽風舉止,能說什麼呀。誠心要把老爺子給氣死呢呀。

等回頭知道老爹吃的還算不錯的時候,華家大老爺都跪了,這一家子都是什麼事呀。真心的醉了。他爹不是那樣的人呀。

天知道老尚書也是爲難自己,解着恨的吃呢。嘴裡咬的不是吃食,那是老二,那是倒黴孫女。

第二日早朝之上,聖人再次留老尚書無果之後,遺憾的讓老尚書順利告老了。

華家大老爺摸把汗,聖人這深情戲演的實在讓人冒汗,終於結束了。可以不用這麼來回折騰了。

就聽聖人說道:“對了老尚書在府上可以安心養病,修養身心了,華愛卿也能放心些,一心撲在朝堂上了。家國天下,難爲華愛卿爲了我大梁,孝道都要靠後了,實在是我大梁少不得華愛卿那樣的棟樑之才,也只能委屈老尚書大人了。”

華大老爺臉頰不自動的顫抖,每每聽到聖人的華愛卿,他就身上冒雞皮疙瘩。想想老二那德行,聖人眼瘸了吧。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爹沒法在把老二關在祠堂裡面了,也省的池府的侄女整天的折騰。終於一大家子能夠消停了:“謝聖人恩典,是聖人看重,父親身體已然大好,我們兄弟感念聖人恩德,定然爲了我大梁,爲了百姓鞠躬盡瘁。”

聖人滿意了,自家愛卿被老尚書關的也夠久的了,合該在朝堂上露個臉什麼的。知己嗎,怎麼也要在愛卿危難之際,伸伸手拉一把不是。

聖人就想了,就不能讓手上的金卡白搭了,回頭就給他們皇家子弟也帶過去一塊看看,聽說那會所裡面的玩意,很是有些講究的。

兵部尚書不止一次提議讓他這個聖人親自過去走走看看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兵部尚書眼瘸了,竟然對一個女子爲了疼寵孩子弄出來的玩意這麼上心。

聖人是非常沒法理解的,不過鑑於臣子往日的謹慎小心,還有沉穩,聖人還是要走一趟的。

還有就是,池府雖然鬧騰的厲害,還得罪了滿京城的勳貴,別看大臣們嘴上不說,面上不顯,可對於把他們府上不爲人知的事情暴漏在大庭廣衆之下的池府那肯定是不待見的,有機會肯定要踩上幾腳的,

可中間的便宜偏偏就讓他這個聖人得了。聖人思量再三,這個恩典要怎麼給送出去。

想到華氏女子的聰慧刁鑽,聖人不得不承認,這些畫着綵線的蜘蛛網,是人家有意無意的給他這個聖人的。不過夠聰明,人家一聲不吭,全憑自己看,誰都不得罪,看出來也是他這個聖人真知灼見,看不出來,看不出來他這個聖人就蠢了。

聖人不是得了好處,沒有表示的人,一個婦人的便宜他也不稀土沾。

索性這件事情過去了月旬,是時候表示一下了,聖人跟着說道:“華愛卿委實是我大梁朝的棟樑之臣呀,朕聽御史們奏報,池大人在衙門裡面每日戰戰兢兢的當值,連同僚聚會都少有參加,一心撲在我京城安危之上,不愧是華愛卿的姑爺。”

聽聽,人家是侯府的郎君好不好,再好能說成是華二郎的姑爺嗎,聖人的心果然事偏的,華二盛寵依然不減。通過聖人的一句話,重臣看到的是風向,朝堂的風向。

衆人把視線都看向御史上大夫的馮大人,沒法子,御史臺能上朝的就那麼幾個人,他們沒奏過這個呀,想必事老大人舉賢不避親,在聖人跟前說的唄。

馮大人臉色不變,一把鬍子無風自動,要冤枉死了,這事他佔都不願意佔,他那個玄外孫女可不是個東西的很。

也不知道誰這麼沒眼力見,上奏給聖人的都是什麼玩意呀。

就聽聖人開口說道:‘池大人如此上進,就跟在九門提督身邊打打下手好了。’

這是怎麼個情況,這算是極品。重臣都望着聖人迷茫了。

聖人也想到自己說的不錯:“年輕人嗎,總要歷練一下,跟着老人總結一下經驗什麼的嗎。可是不要耽誤了衙門的正事。”

就是說穿着三品的朝服跟在一品的九門提督身邊學習經驗,在看看如今的九門提督,年歲確實不小了,怕是這個池二郎一飛沖天了。

九門提督:‘謝聖人體恤。’

池二郎:‘下臣定然不負聖恩。’被聖人當朝走人情,讓上司提拔,什麼感覺,池二郎挺爽的。不過是暗爽,面上讓自己淡定,在淡定。仕途坦蕩呀,簡直就是一馬平川。

到底是年輕人,在朝堂上還裝的像模像樣的,同恭喜的大臣們客客氣氣的表示:“下官不才,能得聖人提點,下官感激涕零,定然好生在大人身邊跑腿打雜。”

一品的大官身邊還缺你個打雜的嗎,都是物件粗人,聽着就不那麼是滋味:“池二,請客呀。”

好吧粗人有粗人的豪邁就是了。池二郎心說幸好自己沒走文人的路子,不然就這麼一下,就得被那羣酸儒給陰死在陰死,拱拱手:‘他日二郎定然讓諸位盡興。’

都是聰明人,對池府有些小動作的人都停下來了,人家聖人爲何擡舉池二郎呀,那是給重臣看的,表明了態度,這事就算是過去了,沒看到罪魁禍首被提拔了嗎,還是那句話這就是朝堂風向。代表的是聖人的意思。

池二郎高興的也是這個,這件事情終於算是塵埃落定了,雖然沒有升官發財什麼的,可聖人態度是維護他的。重臣都是看着聖人的眼色行事的,至少在聖人沒有厭棄他之前,再不會有人明面上的爲難他了。

就是府上的幾個孩子,也能多少有些外交什麼的了。不過鑑於他家兒子最近的交友情況來看,怕是也沒什麼影響。

回到府上抱着夫人喜形於色,讓芳姐忍不住:“二郎淡定,淡定。又不是沒生過官。不過就是個一品的見習,道路阻且長呀。”

池二郎:“夫人好見解。”說完撈起芳姐就進了內室,外面伺候的丫頭只聽到他家大人說道:“夜也長着呢。”好吧這裡可是春風帳暖吹進一室春光。(。)

第310章 扮豬吃虎第84章 糟心的認識第606章 百家之爭第573章 損招第146章 發財路第70章 避讓第397章 小了點第345章 亮劍第274章 生產第129章 跑偏了第266章 一眼第344章 糟心的老尚書第456章 隔空點穴第201章 缺心眼第357章 兄弟第245章 攤上事了第518章 嘚瑟第224章 拙筆第361章 故友第285章 用計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601章 敗北第421章 英雄第36章 境界第407章 又見老丈人犯抽第509章 惜別第507章 春日遊第354章 教婿第277章 張狂第420章 攀扯第444章 免稅第339章 上套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560章 湊事第585章 蹬鼻子第430章 最愛小舅子第606章 百家之爭第109章 華二的心第四拜三十九章 亂扯紅線第61章 夜話第682章 尾聲 和好第128章 巔峰對決第298章 醉酒第374章 送禮第662章 做出來的心機第383章 佳婿第141章 拼運氣第31章 發難第136章 調戲表叔第648章 內情第680章 尾聲第228章 勝負第385章 美名第357章 兄弟第39章 過度第133章 人比人第229章 攻勢第172章 粗暴處理第285章 用計第535章 翁婿之戰第241章 認親第475章 小舅子栓兒子第580章 籌知己第251章 夫人聚會第129章 跑偏了第57章 認識第629章 禮教範圍之外第228章 勝負第555章 內部和諧第534章 團聚第33章 小打第518章 嘚瑟第298章 醉酒第394章 東郡第106章 致富第一步第418章 師傅來了第85章 心寬體胖第508章 寵妻成癮第377章 有變第586章 上臉第307章 洗腦第559章 華大忽悠第68章 二見第150章 周遊第408章 亂像第617章 聖裁第38章 二打第653章 生意第244章 緣分第100章 演繹第178章 相得第306章 不鳥你第550章 團聚第409章 保全系統第486章 自戀第170章 相對第574章 祖父的學問第38章 二打第25章 情傷第578章 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