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

就聽管事說道:謝先生過府拜見。

夫妻兩人共同身子向前嘆了二十五度,異口同聲的開口:“再說一遍。”

管事心說看吧,果然不是自己一人這麼慌亂,應兩位主子要求再次說一遍。

芳姐心說老頭唱的是哪出呀。難道這老頭是個特別懂事的,行動力不錯嗎。

池二郎有心事問一下,昨日芳姐可曾招惹老頭不快,想到自己一個男人,即便是自家夫人做出來省事情,也得扛着:我到外院去會會他,沒事,夫人儘管放心

意思就是萬事有我在呢,有事我擔着,芳姐心說男人有擔當就是可靠。聽着說話都讓你窩心。

池二郎前頭邁步去前廳,芳姐後面就打發阿壽去跟着打探,看看這個老頭到底是過來告叼狀的,還是過來服軟的。

老先生的到來讓人意外,在芳姐看來,老頭若是真的服軟,也該是在豐收宴上不請自到呀。不應該大張旗鼓的來他們池府不是。

要知道謝老頭把池大人拒之門外的事情,在東郡可不是新聞呢。如今這麼以來,不是在示弱與人,說他老人家認同了這個郡守嗎。一個用生命書寫名譽兩個字人,能做出這等事情嗎。

琢磨不透,芳姐索性不在亂想,專心的逗弄自家兒子,培養兒子同他小舅舅的感情,怎麼也不能讓五郎向昨天一樣,聽到自家兒子的哭嚎就像上手收拾一頓,將來舅甥兩人會做仇的,作爲有見識的女人,芳姐認爲這種事情必須要預防。

沒有一會池二郎臉色相當僵硬的。領着昨日才見過面的謝老頭的竟然來了內院的小書房,還讓人通傳芳姐,帶着五郎去書房見客。

芳姐心說莫不是真的來告狀的吧,不應該呀,看着池二郎對自己還算是有情有義的,若是如此,謝老頭該被掃地出門纔對嗎。對於自家男人芳姐還是有信心的。

只是略作收拾。就抱着大朗。身邊跟着小大人一樣的五郎去了書房。順便把身邊的婆子丫頭打發留在外面,萬一老先生髮飄,總不至於傳揚出去。回頭還能再次陰這老頭。

書房裡面池二郎看着繃着臉,高人做派,一副看不上他這個武將的藐視神情,恨不得弄點爛菜葉子沏茶招待。沒見過這麼不懂禮數,過來拜訪竟然還敢擺臉色的。文人果然都不太識時務。

話說回來這見過自己這個父母官之後,只是二五八萬的把五郎從頭到腳誇了一遍,然後就要再見見自家小舅子,聽意思竟然有要收自家小舅子當關門弟子的意思。

要說起來池二郎那是百分百不願意自家小舅子拜師的。對謝老頭沒好感。

看看謝老頭這個德行,這也就是在大梁朝,明君良臣。方能容得下他。換個昏庸一點的朝代,就這態度。那是作死。

那是用生命在演繹清高、用一生在書寫脫俗不凡。說白了,一個與功名無緣的作做老書生。偏偏還要擺譜。自家小舅子若是學成這個德行,池二郎都要替自家岳父撞牆,那不是把好好地五郎給遭禁了嗎。

早知道就不讓這人進門了,話說投桃報李自己也該把這人給拒之門外呀。

看着謝老頭都要把五郎給誇得天上少有地上難尋了。池二郎心說真沒見識,華府的郎君各個如此,也沒見到京城的先生怎麼誇獎呀。當然了自家小舅子肯定是最特殊的,略作客氣:“承蒙先生擡愛,只是五郎畢竟是邵徳的內弟,這麼大的事情,邵徳不敢做主,先生若是不急,不如問問五郎的意思好了。”

謝老先生那一張世外高人的臉,繃不住了,看向池二郎的眼神都帶着不願意相信,自己的誠意還不夠嗎,若不是怕哪華氏跟他糾纏不清,他一個做些學問的大先生跟個女人爭論影響聲譽,自己何苦跑這麼一趟。

這麼好的臺階給這小子下,這小子竟然還敢捏三百怪,當真是上趕着不是買賣。

再說了就憑他謝老先生的名聲,收關門弟子,這個郡守大人應該感天謝地纔對,難怪女人出去興風作浪,原來是個沒腦子的。

老先生差點當時翻臉。好不容易纔勉強忍住,只是冷哼一聲:“老夫是惜才。”

然後隨着池二郎邁向內院。能說勉強給自己撐住了面子嗎。

池二郎搖頭,虧老頭說的出口。定然是沒有收到豐收宴的請帖,過來找面子的。牽着不走打着倒退,原來老頭是屬驢的。

芳姐抱着孩子出來見客。謝老頭看着進來的三人組合,下巴再次合不上了,好歹也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娘子,身邊也是奴僕成羣的,怎麼就一點體面不講,當家夫人親手抱着小兒呢。當真是沒有規矩的很,沒法在誇獎了。

池二郎伸手接過自家寶貝兒子:“老先生對咱們府上的郎君異常欣賞,所以讓夫人帶着五郎同大朗一起讓老先生指點一二。”

芳姐同五郎一塊行禮:“小婦人見過先生,承蒙先生看得上府上的郎君。”

五郎同樣行禮:小子見過先生,承蒙先生錯愛。

謝老頭有點萌,他確實誇了華府的五郎,可跟池府真的沒關係,怎麼就變成了滿府的郎君呢。

再看看池二郎手中抱着的不足三個月的小兒。怎麼欣賞,欣賞個屁呀,這話若是傳出去,他老人家一輩子的英明豈不是毀了。

整個一個獻媚小人,一個不足三月的屁孩子,能看出來什麼呀。

老先生有一種上趕着過來找抽,讓人擠兌的感覺。都怪自己一時想不開,怎麼就親自跑到這地方讓人算計來了呢。

繃着一張臉親手扶起五郎:“你這孩子不錯,規矩禮法就不說了,難得的是這麼大的年歲,言語清晰。條理分明,還能引經據典,老夫是個惜才的,不忍看你這麼好的苗子,因爲疏於管教,而遭禁了這麼好的根骨。老夫雖然沒有什麼大本事,可好歹也教導出過幾個學生。有意收你做關門弟子。小子以爲如何呀。”

老先生不接芳姐的話。只答對五郎,是真心的不願意同一個女子打交道。尤其是這個郡守夫人,多看一眼都遭罪。

五郎真的不以爲如何。這位老先生的本事他沒見過。也看不上,不過看人年歲挺大的,還想着將來要讓老頭看着自己自卑呢。

看老頭臉色不太好,所以很委婉的拒絕:“承蒙先生錯愛。小子自幼承祖父教導,拜師之事怕還要長輩們說了算了。”

芳姐眉毛都揚起來了。別看自家五郎年歲小,可說話夠味。祖父對謝老頭,謝老頭肯定完敗呀。

就連池二郎也多看了小舅子兩眼,這小子行呀。這麼大的點就能擠兌人了。

可不是嗎,自家老祖父官拜六部尚書,要名有名。要勢有勢,國家承認的高學歷。你一個落魄靠名氣教書的老頭,怎麼就敢出口妄言呀。人家看不上。

就見謝老頭那張臉像豬肝一樣的顏色,盯着五郎的小嘴巴,鬍子一翹一翹的的,真的被氣的翻白眼了。沒受過如此屈辱。

芳姐:“先生看的起舍弟,是舍弟的福分,您也知道我們尚書府的規矩禮儀是一等一的,這孩子心眼實,人說孝字當先,這孩子平日裡最推重的就是老先生了,竟然還能想到徵求祖父的意見,當這是讓小婦人沒有想到呢。”

池二郎跟着說道:“難得,難得,內弟赤子之心。難怪老先生慧眼識珠。”

謝老頭努力平息心火看向這對郡守夫婦,怎麼看着兩人都不是好東西呀,五郎一個小孩能有什麼心思呀,說不得就是哪饒舌的婦人背後攢對的。

老先生就不想想,人家能知道你做什麼來的嗎,就是想攢對,那也得猜得準您的目的呀。真是冤枉死了。

不過這個臺階他的接着:“嗯,小小年紀守得住本心,確實不容易,華老尚書好福氣呀。”

芳姐喜滋滋的,就跟誇她一樣:“不敢當老先生誇獎,不過是我們這些子孫略微爭氣些而已。”

老先生一下子咬了舌頭,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京城的教養難道全都變成這樣了,怎麼堂堂的尚書府娘子,竟然一臉的理所應當,沒有羞愧之意呢,

在看池二郎臉色都沒有變,難道風氣真的變了,世風日下呀。

只有五郎臉色不愉快,真心的不願意給老頭當弟子。

芳姐心說怪不容易的,這老頭竟然能找到這麼光明正大的理由,過來池府走動,也是人才呀,難怪人家能在遼東這塊混的風生水起。

勾着一個五郎,將來百分百的才子不說,還得了一個惜才的名聲,知道內情,不知道內情的人,看到老先生的行爲怕都要把老頭的聲望給刷高一下。

誰又能說這老頭被人家給爲難了,才放下架子過來示好的呢。人家這手段,這腦袋怎麼長的呀,芳姐想到這裡,不佩服老頭都不行。

就是池二郎在心裡品品也得佩服這老頭,聖人把遼東的賦稅給免了,自己也不鳥這老頭了,老頭還能找到這個麼一個名頭過來走動。當真是裡子面子都有了。難怪人家能走到這個高度。

芳姐知道自家五郎將來肯定是要高中的,可若是多了這麼一個師傅,不說學識上就是名望上那也是事半功倍呀,而且高度不一樣了,錯過這個機會,那纔是棒槌呢。

拉過五郎:“我們姐弟都是在祖父的教誨下長大的,不過祖父教導我們小輩的都是做人的道理。課業上五郎從沒有拜過師傅。雖說咱們爹孃都在京城呢,可五郎既然在我同大人這裡,我這個長姐,就是五郎的長輩,能得老先生看重,是五郎的福氣,也是我華府子弟的福氣,就是父親同祖父大人知道,也會親自像老先生感謝的,五郎還不快拜見師傅。今後五郎就交給老先生教導了。”

池二郎可不怎麼看好這個老頭,這就是武將同文人的觀點差異。

不過看着芳姐這麼上心,再說了小舅子在遼東這快呆着,真的找不到比謝老頭更有名望的師傅了,湊合着先用吧,等回了京城再給小舅子找好的,

想通了跟着說道:“承蒙老先生錯愛,邵徳夫婦感激不盡。五郎還不快拜見先生。”

五郎覺得好像自己被姐姐姐夫嫌棄了,怎麼就有往外推的感覺,昨天這位還是他的目標跟敵人呢,今日就變成了師傅,變化有點快,孩子的世界觀有點扭曲,跟不上行事呀,不願意,有點委屈,有點不認同。

謝老先生一生收了那麼多的學生,即便是名聲不顯之時,也沒有別人如此嫌棄過,看看小郎君哪個表情,哪裡有一分的情願呀。

他老人家多腦抽纔過來池府這一趟呀,這不是作踐自己嗎。

就見芳姐拉過五郎:“五郎拜得名師,往後咱們大朗可不是要沾光,能得先生指點一二嗎。五郎可要帶好小外甥。”順便小聲說道:“沒有在比在先生身邊,更能知道先生到底有多高深了。”意思就去探底的。也不知道五郎聽不聽得懂。

五郎擡擡眼,真的聽不懂,有小外甥給他作伴就成,不是自己一人被賣掉就好,再說了自家小外甥沒啥慧根,也不太聰明,昨日裡他們姐弟還發愁將來小外甥的未來的,如今好了,給小外甥先定下來一個師傅也不錯,雖然自己搭進去了,誰讓姐姐姐夫對他那麼好呢,爲了小外甥犧牲一點值得的。

五郎倒也痛快:“五郎拜見師傅。五郎定然會遵從師傅教誨,努力學習。還望先生不棄,嫌棄我們舅甥愚笨。”

別說老頭,就是芳姐同池二郎都呆了,別看池二郎看不上謝老頭,可依然爲了小舅子的仗義感嘆,這都沒忘了把自己兒子帶上,真是不容易,必須對小舅子更好。

謝老頭心說買一贈一嗎。話說傳出去他老人家還是過來給郡守大人獻媚的,不然能看出來一個襁褓中的小娃什麼資質呀,怎麼就要收到門下呀。。

第205章 飲水思源第502章 二郎教妹第258章 應該很可以第445章 護姐第258章 應該很可以第62章 算計第343章 一戰成名第678章 驚破天第159章 熊孩子第242章 親事第487章 二姐夫來了第89章 無賴招數第402章 地方官第652章 自辯第77章 恬犢第2章 段氏第607章 波及第498章 要死了第452章 旁聽生第395章 興家第367章 好男人第263章 坎坷第203章 馮府請帖第648章 內情第452章 旁聽生第571章 內火第595章 解禁第247章 中風第430章 最愛小舅子第246章 算總賬第68章 二見第432章 夫貴妻榮第401章 太煩惱第95章 誨人不倦第514章 生產第180章 杜氏女第589章 論罪第621章 發病第210章 吃貨第403章 圍觀第459章 公婆駕到第545章 吃醋第309章 妯娌第686章 番外第207章 心塞塞的第454章 挑事第176章 和好第544章 發火第93章 宜出行第82章 由命第95章 誨人不倦第37章 神通第653章 生意第63章 後悔第590章 潰不成軍第150章 周遊第186章 備選後母第458章 拜師需要宴第233章 捱打第174章 倒打一耙第511章 不平第649章 啓發第522章 團聚第677章 姑嫂第514章 生產第518章 嘚瑟第225章 不愁嫁第265章 欣喜第347章 禮教重第229章 攻勢第239章 新婚不洞房第325章 不回頭第451章 拆臺第576章 文人出頭靠爭第503章 瑣事第521章 捨身取義第330章 敗北第412章 驚魂第322章 撞衫第448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436章 大辦滿月第347章 禮教重第675章 結局二第467章 二郎教子第430章 最愛小舅子第176章 和好第500章 反應第664章 蛋疼第48章 秋宴第637章 恭喜侯爺第662章 做出來的心機第59章 妻妾第379章 助拳第125章 技能刷新第254章 狗血偶遇第207章 心塞塞的第48章 秋宴第474章 論爹對兒子的影響第192章 父女裝第492章 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