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水到渠成

玉華臺發光的同時,吳解便感覺到孔璋的境界變了。

WWW⊙ ttκǎ n⊙ ¢O

原本他已經站在了洞虛巔峰,甚至於半隻腳踏入了不朽境界,此刻他終於走出了最後一步,完全進入了不朽天君的層次。

玉京派之中,若說對於不朽境界最爲熟悉的真君,大約非吳解莫屬。過去的六百年裡面,他一直在冬至軍團作戰,而冬至軍團之中便是有不朽天君的,甚至於雙方並肩作戰的次數都有不少,彼此頗有交情。

吳解對於不朽境界的瞭解還不僅僅來自於此,這些年來,他在剿殺天魔的戰鬥之中,不知道多少次跟不朽境界的魔王戰鬥過,甚至於光是死在他手下的不朽魔王……呵呵,自從達到三位數之後,他就已經懶得再算了。

天魔跟修士之間自然是有極大區別的,不過好歹彼此都是不朽境界,總還是有相通之處。正所謂最瞭解一個人的多半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他的敵人,作爲殺天魔專家,吳解對於天魔的瞭解也已經有了相當的水準,屬於開講座授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一講都不帶重複的那種。

所以他對於不朽境界的瞭解遠超一般的洞虛真君,孔璋真君剛剛踏出了那最後的一步,他就清清楚楚地感覺了出來。

而他的心頓時也就提了起來。

大凡修士求道,最苦惱的自然是找不到前路,要往前走也無路可走。若是能夠找到了前進的路,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路上的種種困難。

造化神君的情況他不清楚,但從凡人到天君,這一路上的情形,吳解還是頗爲了解的。

這一路上前後有四個巨大的難關,金丹、陽神、洞虛、不朽。

此四關都帶來了生命形態的巨大改變,也因此蘊含着巨大的危機。

危機分爲三個部分:內因、外因、劫數。

內因考校的是對於新生命形態的把握,新的生命形態和舊有的完全不同,能否在短短的時間裡面把握住?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把握得住,才能夠繼續前進;把握不住,便是身死道消。

外因考驗的則是本身修爲是否深厚?神通是否強大?因爲進階之時會迎來天道對於這些年積累因果的一個清算,雷霆、火焰、罡風……各種天劫接踵而來。要抵禦天劫,自然就需要強大的神通法力。若是抵擋不住天劫,就算能夠把握住新的生命形態,多半也沒命享受。

至於劫數,便是自己這些年來各種恩怨的一個爆發。人生在世,總免不了跟別人發生糾葛。修仙者求道,一路上和別人打打殺殺也是尋常事情。若是事情做得不夠漂亮,有人懷恨在心,就很可能趁着你衝關渡劫的時候殺上門來,落井下石要你完蛋。

這三個難關之中,內因是硬指標,沒有可以取巧的地方,既逃脫不過也削減不得,必須靠自己的能力渡過,外人就算有無邊法力廣大神通,也沒辦法幫上太大的忙;外因雖然在爆發之際難以援手,但平日裡點點滴滴做好了,總是能夠削弱一些的;至於劫數,那往往就要靠道友們的幫助了。

比方說孔璋真君這次衝關,內因要看他能不能順利把握不朽天君這個嶄新的生命形態,外因則看他能不能頂住天劫,劫數便是昔日的仇敵們殺上門來——按說,應該是這樣。

孔璋真君身在玉京派核心腹地,又有本門諸位真君守護,甚至於還有不朽天君充當定海神針,按說那些昔日的仇敵是絕對沒有膽子更沒有能耐打上門來的。但天意變化當真是難以揣測,雖然仇敵們來不了,卻會有天魔阻道,也算是完了這一場劫數。

好在……眼前他才踏出這最後一步,距離劫數爆發應該還有一些時間。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倘若內因外因和劫數一起爆發,那天下修道者雖多,能夠活下來的只怕便一個都沒有了。所以衝關渡劫的順序大多是這樣的——先考校內因,內因這一關過不去直接完蛋,過得去的話,在渡過關鍵的難題之後,緊接着便是外因爆發。外因爆發的時候,修士已經騰出了一些手來,可以盡力抵擋,若是抵擋不住自然也就完蛋,抵擋得住,劫數便緊接着來到。總之一環扣一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叫人沒有半刻喘息,卻也留下了一線生機。

當然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比方說吳解當初成就陽神的時候,便先是天劫轟隆隆地落下,噼裡啪啦先風火雷過個一輪,再推開生死玄關,同時頭頂的雷擊一點都沒停過。

這或許是因爲他當時只經歷了內因和外因,卻沒有經歷劫數的緣故——天道做事一向公平,童叟無欺。想要逃過劫數,那麼不是劫數後挪順便加強,就是把劫數這一關併到天劫裡面去一起清算。總之想要矇騙過關,可能性基本上約等於零。

例外自然也是有的——比方說如果一個修士除了九轉真傳之外別的什麼都不修煉,那麼他衝關之時就不存在天劫的問題……這個比較複雜,具體解釋起來需要長篇大論,何況吳解自己說實話也不是很清楚這一點,因爲玉京派本身就缺乏這方面的資料,對於九轉真傳,他們只能知其然,卻不能知其所以然。

再比如說吳解當初踏入洞虛境界,便是完全沒有天劫出現。內因一步踏過,外因直接省略,唯有劫數來得相當兇惡——當時五馬王朝入侵玉京派,一場惡戰已經發展到了天君級別廝殺,而他置身於那樣的戰場中,實在已經兇險到了極點,也無所謂更多的劫數。

洞虛天劫什麼的,難道還能比天君廝殺的餘波更危險?難道還能比三百六十顆大霹靂爆發,三十三天殘骸直接炸碎來得更險惡?

想起往事,吳解不由得在心中嘆了口氣。

自己當初終究是取了巧的,天書世界不在天道管理和觀測的範圍之內,自己憑藉了天書世界的幫助,躲過了三百六十顆大霹靂爆炸的巨大危險,洞虛真君成就得輕鬆無比。若是這辦法能夠推廣出去,那該多好!

假設孔璋真君能夠在天書世界裡面渡劫,內因方面吳解幫不了忙,但外因也好劫數也罷,還不都是他一句話!

比方說杜若和小七,就是在天書世界裡面渡劫成就長生的。當時風平浪靜天高雲淡,沒有半點不該有的動靜。

當然,其實當時天書世界之中也在孕育着天劫。不過甚至都用不着吳解吩咐,茉莉便興高采烈地將天劫收走,慢慢研究去了。

後來,她用這兩次天劫作爲原料,在天書世界裡面建設了一個劫雷臺,可以通過小規模劫雷轟炸,促使通靈法器的靈性成長,更快地成長爲法寶,也能夠幫助法寶淬鍊自身,更快地成長爲更高層次的靈寶。

吳解的本命法寶雪風號就常住在劫雷臺,雖然整天被小規模的劫雷劈得灰頭土臉青煙嫋嫋,疑似已經三分熟,但進步的速度的確大大提升。前不久她終於踏入了洞虛境界,總算是勉強跟上了吳解的修爲進度,也正式成爲了吳解麾下第一戰將,在混沌之海邊緣的惡戰之中立下了不少功勞,頗爲發光發熱。

吳解的本命法寶居然是一艘戰艦!這件事讓冬至軍團的衆人很是驚訝,然後不止一位鬥神便又開始例行地嘆氣——這麼一個懂得戰鬥的人,甚至於還有那麼好的戰艦,理應成爲火部鬥神的一員,開着戰艦馳騁星海纔對!可他偏偏是道門中人,真是可惜,可惜,可惜啊!

吳解自己倒是不這麼覺得,他在玉京派裡面過得挺好,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惜。

何況——以他的實力,對於整個鬥神組織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影響。除非他日後證道造化成爲神君,否則就算他修爲達到不朽巔峰,對於鬥神組織而言都不算什麼。相比之下,對於玉京派來說,就算只是一位洞虛巔峰的真君,也已經是舉足輕重的珍貴戰力,很多時候足可以決定生死成敗。

比方說之前跟五馬王朝的那一戰,若是他當時有此刻的實力,玉京外門就不會被毀掉,那些戰死的真仙們也就不用犧牲,掌門人道空真君更不用施展禁忌手段最終油盡燈枯而死。

再比方說現在,他有信心就算是十幾個不朽境界的魔王一起來襲,也能夠配合金蟾天君以及諸位同門真君一起,將它們盡數斬殺,一個也別想傷到孔璋真君!

其實……或許他一個人也就夠了,別人只要保持戒備守住陣腳就好。

離開了混沌之海的天魔,還真不夠資格被他看在眼裡呢!

也就是這一會兒的工夫,他已經琢磨了十七八套不同的方案,可以應對各種不同天魔用各種不同手段的進攻,絕對不會留下半點破綻。

孔璋真君自然不知道吳解的思路早已從護法和觀摩,轉到了怎麼更加快捷有效地撲殺天魔,他此刻正在全心全意地體會和理解,努力把握從洞虛真君到不朽天君之間生命形態的變化。

只見他的氣勢先是不斷提升,然後當提升到頂點之後,明明已經不能再提升了,卻還在不斷加強。就像是一個紙箱子,明明已經塞滿了東西,卻還在不斷地往裡面塞。

這樣下去,結果自然只有一個,就是箱子被撐破。

這便是從洞虛到不朽之間,生命形態最大的一個變化——分化。

在踏入不朽境界之前,修士們雖然有分身的神通,但那只是一種神通法術的運用。不論分出多少個化身,本體都只有一個。一旦本體隕落,化身往往也不能持久。就算是有那種應劫保命秘法,能夠把化身變成本體,也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但踏入了不朽境界之後,隨着念頭分化,修士便很自然地掌握了真正的分身術。每一個分身都能夠輕鬆地變成本體,甚至於根本就不分什麼本體或者分身,無論哪個隕落,最多就是資源和法力的損失,對於神通道行不會有任何影響。

不朽天君的不死不滅,根源就在於此。因爲有許多分身,所以除非遇到類似絕劍這種特別厲害的大殺器,或者是被人先禁制住了再下手,否則根本不用擔心被殺。而面對滅道之災,他們也可以通過分身推演的方法維持自己道心不崩潰,所以諸天萬界之中,着實存在一些資格老得嚇人的前輩天君,甚至於比很多造化神君的資歷都更深呢!

孔璋真君此前已經做了很多功課,尤其是向金蟾天君請教了很多,此刻面對法力滿盈卻還在增長的危機,他不慌不忙,只是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後將神念化爲一把利刃,毫不猶豫地朝着自己寄託虛空的元神狠狠斬落。

元神和虛空的勾連頓時被展開,失去了寄託的元神立刻震盪着尋找新的寄託。但不等它找到寄託,孔璋真君便運起神通,重重地轟了上去。

元神本就脆弱,哪裡經得起這樣轟擊?一擊之下,他的元神立刻片片粉碎,頃刻間便出現了潰散的勢頭。

此刻便是最關鍵的時刻,若是不能把握住這剎那的機會,一旦元神真的潰散,便是身死道消。而若是手段慢了那麼一點點,元神潰散掉太多,日後也會導致根基極差,不能好好地保持不朽境界的修爲,只能停留在所謂的“不朽入門”階段——昔年五馬王朝的紫驊王,就是在這一關上損失了太多的元神,結果花了無數歲月都還沒能將根基修補完善,到頭來只是不朽境界之中墊底的貨色罷了。

孔璋真君早有準備,立刻強忍住元神潰散那難以言喻的痛苦,壓下心底不可抑制浮起的絕望感覺,將自己的念頭一分爲二,齊頭並進,一起衝入潰散的元神之中。

兩個念頭進入潰散的元神,頓時就化作兩個小小的漩渦,將那些潰散的元神不斷吸收歸納,最終化爲兩顆璀璨的星光。

因爲吸收的元神碎片數目差不多,這兩顆星光亮度大致相同,停留在意識的世界裡面,不斷地一明一暗。

隨着它們開始發光,孔璋真君心中那股絕望感覺頓時如同潮水一般退去,卻又有一種強烈到讓他簡直要發狂的飢渴感覺升上心頭。

那兩顆星光,便是他元神最初的兩個分化。縱然他此前的積累已經十分雄厚,元神已經足夠強盛,一分爲二並且損失掉少許之後,每一份元神能夠分到的份量終究還是不多的。

這樣的份量對於一個洞虛真君而言或許已經勉強夠了,但對於不朽天君來說,卻還差得遠呢!

於是他便運轉神通,將多年苦修的真元法力盡數轉化,不斷化成元神之力,注入兩份元神之中。

其實到了不朽境界,肉身的真元法力也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不朽天君念動即爲神通,元神之力就是神通法力,肉身更是可以隨意創造、湮滅和改變,真元什麼的要多少都不是問題——橫豎也就是念頭一動的事情罷了。

此刻就是踏入不朽境界的最後一個難關,需要儲備足夠深厚,才能夠讓最初的兩個元神充分成長起來。一些經驗不足的真君此前衝關的時候往往只是將念頭嘩啦啦一分,直接分成若干個,此刻儲備就肯定不夠,到頭來就算前幾步都做到了,最終成長不足的元神也會陷入虛弱之中,更可能因爲元神的極度飢渴導致它們內部開戰自相殘殺,殺到最後——就不是什麼不朽天君,而是不朽天魔。

孔璋真君做事穩紮穩打,元神分化取了最低的數目,加上此前準備妥當應變快捷,元神碎片的損失也不多,以他本身那雄厚的積累,不斷地轉變補充,很快就將兩份元神都補充妥當。只見意識的世界之中,兩顆星辰光華穩定明亮,再也沒有半點閃爍。

直到此刻,雖然還有一些很花時間的剩餘手腳需要收尾,但他從洞虛真君到不朽天君的轉變,卻已經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雖然還不確定他能否渡劫成功,但最起碼在此刻,他已經

第20章 血戰第1章 火雲穿空第31章 靈霄火部正法真解第11章 一刀第4章 張鐵匠第22章 垂死掙扎第12章 各有思慮第21章 帶隊第30章 趁勝追擊第37章 誰言勝負已註定第3章 兇獸第28章 神君會議第29章 龍蛇第5章 骸骨巨獸第29章 一波又起第14章 來者何人第29章 龍蛇第6章 開山門第78章 彈劾第5章 雲翳之爭第42章 斬滅魔王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7章 束水沙兮第38章 神門道門,金丹九轉第9章 各有因緣第3章 異蟲第3章 萬古名門第6章 火山口第45章 聖皇陵第14章 人生總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第25章 絕地反擊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41章 對手第17章 天魔三族第69章 郎未名、吳知非第12章 各有思慮第2章 感應第10章 分化元神第19章 吳解的決定第17章 萬家燈火第28章 救火救人第2章 罡風吹第20章 往事與我何相干第19章 招攬第53章 尋寶之旅(六)第3章 入門之初(下)第34章 神魔第15章 真火煉魔(下)第47章 證道歸來,卻是故人第15章 資格第24章 步步機關第3章 山河變色第2章 是非易分,忠奸難辨第1章 火雲穿空第7章 陰沉太子第9章 點頑石兮第67章 大戰之前的閒暇第4章 危險的試探第31章 水火之戰第27章 火燒錦湖第17章 第一次交鋒第5章 鍛犁鋤兮第31章 尹霜第9章 攔路第15章 諧文吳侯第22章 兇人授首第16章 同仇敵愾,隱秘奔襲第31章 火燒邪修第14章 拜訪玉皇宮第13章 黑龍騰空人驚懼第25章 收穫頗豐第17章 萬家燈火第2章 青牛鎮第6章 消弭第41章 掌控萬物,至尊無上第24章 繁華第42章 長生久視,陽神真仙第19章 九州新貌第39章 燈火相傳第70章 蓬萊之南第1章 長生之後第55章 尋寶之旅(八)第28章 魔光第28章 自作自受第13章 解決第807章 好戰第25章 進步第10章 施法第21章 大戰落幕,硝煙未散第1章 小麻煩第8章 遷徙第9章 各有因緣第78章 彈劾第4章 神相、魔門第20章 突遇伏擊第16章 心事第30章 趁勝追擊第1章 .長寧城第1章 相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