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猜測過於大膽,要如何去證明呢?
王朋在王母身邊見過青鳥、鶉鳥、鸞鳥、鳳鳥等神鳥,西方崑崙神話和東方蓬萊神話實爲一體。但是,他並沒有找到帝俊和王母是“一對兒”的明確記載。
王朋一查,西王母還真有一個對偶神,叫做“東王公”。
東王公又稱東華帝君、東皇公、東君、木公(木屬東方,扶桑?),與西王母同爲全真教祖師。
東王公的記載起於漢代,與漢代的陰陽觀念緊密相關。
祂是代表“陽”的男神,掌管仙籍,主管一切登仙得道的男子;而西王母是代表“陰”的女神,又稱“金母元君”(金屬西方),主管一切登仙得道的女子。
漢末道教興起,王公、王母同時被吸收入道教裡,認爲祂們共理陰陽二氣,是育養天地萬物的兩儀神。
道教又爲諸神創作出身,葛洪認爲東王公是盤古和太元聖母所生,其他道經卻認爲東王公是先天東華之氣化生。
所以凡是得道入仙之人,都得先拜東王公,再拜西王母,然後才能飛昇九天,入三清境謁拜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
而資料顯示,東王公就是楚地神話中的東皇、太陽神東君、扶桑大帝!
在神話史上,一個神擁有不同的名稱的情況實在太普遍了,最準確的判斷方式就是看祂們屬性是否相同,也就是“神格”。
東方之神、太陽神屬性、扶桑樹、鳳鳥圖騰、與西王母的對偶關係,這些都是東王公和帝俊共有的特徵。
傳說東王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有海神屬性,主管一切水中諸大神。
東海之內的方諸山,有諸司命三十五所,以隸天上人間罪福,東王公爲大司命。
帝俊也一樣,扶桑樹生於海上,那裡又有歸墟深淵,以及岱輿、瀛洲、蓬萊等五座海上仙山。
可見東王公就是帝俊,祂們與身爲水神、海洋之神的恩基屬性相似。
此外,“東皇太一”可能就是東皇。
“東皇太一”之說只見於楚辭這一孤例,而“東皇”在先秦的楚、晉等地廣受崇拜,恐怕指的是同一神。
曹操的《陌上桑》有云:“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謁東君。”
《中荒經》曰:“崑崙之山……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之東王公也。”
可見東王公有時住在崑崙山上,王母也常乘坐神鳥去與東王公相會。
因此,帝俊與王母是毫無疑義的對偶神,與伏羲和女媧一樣。
西王母是大母神,女媧亦是人類的母親。
《隋書·地理志》河內郡濟源縣有“母山”,即王母山。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說:“皇母山,又名女媧山。”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
可見王母和女媧可以混同。
那麼伏羲與帝俊的關聯呢?
與五行對應的“五方天帝”中,太昊伏羲被歸爲“東方天帝”,顯示出與帝俊、東王公共同的神格。
伏羲被稱爲“太昊”,“昊”字來自東夷神話,本身就是太陽神的意思。
神話中鳳凰非梧桐不落,而伏羲以梧桐木做琴,顯示出祂與鳳凰的關係。
帝俊生十日和十二月,與伏羲創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以記錄年月相對應。
太昊伏羲雖然是“東方上帝”,卻和女媧住在西邊的崑崙山上。
由此可見,這兩對男女對偶神的屬性完全相同,只有名稱、事蹟上的差別。
那爲什麼伏羲和女媧在歷史上存在了一段時間,又消失了呢?
神話中提到過女媧娘娘的隱退。這位偉大的女神在完成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等一系列爲人類服務的工作之後,終於休息了下來。
但她並沒有死,而是乘龍駕雲,一直升上九重天,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簡略地報告給了天帝。
從此以後,她靜靜地居住在天庭裡,從不向世人炫耀她的功績,也不去張揚她的聲譽。
她覺得自己只不過是順應自然,爲人類做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努力罷了。
由此可見,伏羲和女媧只是兩位大神在人間入世的形象。當祂們完成歷史使命,離開人間返回崑崙之後,便以東、西仙界二神的形象繼續流傳於世間。
不貪功、不炫耀,慈愛而謙遜,正是因爲如此,才使人們對祂們感念不止,由此也成就了中華民族的一大傳統美德。
在解密的過程中,王朋又順帶收穫了帝俊和“昊天上帝”的關係。
山海經說崑崙山是“帝之下都”,這裡的“帝”指的是“帝俊”。
“天”是日月之父,帝俊在大羿時代就被視爲“天帝”,學者猜測祂便是詩經裡的“昊天上帝”,也就是商朝、周朝崇拜的“帝”、“上帝”,或者“天”。
“玄鳥生商”,商族自認是玄鳥的後代,屬東夷一系。商朝時的“帝”指的便是他們的始祖神,但又比其他“人皇”拔高了一籌。
後來,周人將“帝”的概念轉化爲無人格、更抽象的“天”,使“帝”不再是商人一個民族的始祖神,而是“天道”,是普天之下各民族的主宰,從而使周朝“滅商”變得有理可循。
在《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和瑤池金母(西王母)的確是夫妻,生了龍吉公主。
但還有一種可能性,昊天上帝相當於蘇美爾的安神、古希臘的烏拉諾斯,是世界神話中普遍存在的天空之神,也就是“天”的神格化。
由於天空之神在神話中從來都是遠離地球、不問世事的,所以帝俊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其父的職能,成爲代替祂照料世俗百姓的“天帝”。這也是爲什麼貝斯特被稱爲“天孫”的原因。
“玉皇大帝”是“昊天上帝”在宋朝以後的人格化,傳說祂統領三界,其形象受到道教文化和部分佛教文化的影響。
由此可見,那對自古以來統治華夏大地的男女雙神在歷史上經過了真神——人類始祖——自然神(周)——陰陽兩儀神(漢代)的轉變過程,雖然名稱有變,但人們並沒有將祂們忘記,中國神話的脈絡從來也都沒有斷過!
如果此時手中有書,王朋一定以書擲地,仰天長嘯……
如今,伏羲、女媧這對人類始祖神是否能和帝俊、王母直接畫上等號已經不重要了。因爲所有神話都連在了一起,中華民族共源同祖,一脈相承!
王朋望向四周的神仙宮闕,悠悠輕雲,心中無限感慨。
此行使他見到了華夏的兩大主神(帝俊算見了半面),也算此生無憾了!
而他同時也感到十分慶幸,因爲統治華夏的是兩位很好、很值得尊敬的神。
祂們從來不會像其他宗教的神那樣跳出來,指點你應該如何行事、遵從什麼樣的戒律。
祂們只會在關鍵的時候出來幫助人類,又不求回報地悄然退場。
所以人們只會記得祂們的一、兩件事蹟,內心發出一聲讚歎,轉過身,卻又可以不受約束地發展我們的世俗世界,使之變得紛繁多彩。
現在看來,王母提出的“無神之域”確實是一個開創性的構想,它把命運的主動權放在了人類自己的手中。
世界上大部分古老文化都是宗教文化,人們一生沉迷於對神的侍奉中。
只有中國,從一開始就擺脫了宗教的負擔,成爲了一個致力於現世幸福、全力發展世俗文化的國家。
中國不是無神,而是一個沒有神束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