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沙丘之變(六)

李斯回到自己的房中後,情緒低落。

他太瞭解始皇帝了,如果不是真的到了那種地步,始皇帝無論如何也不會頒佈旨意,讓扶蘇趕回咸陽主持他的後事。

李斯心中茫然,這三十多年來,他已經習慣了效忠始皇帝,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的按照他的旨意去辦事情。現在始皇帝要離開了,他有些不知所措。

李斯並不是老秦人,他是楚國上蔡人。年少的時候曾經跟隨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後遊歷入秦。在始皇十年的時候,因爲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鄭國渠事件,秦王嬴政下令驅逐一切六國門客,李斯也赫然在名單之列。當時年輕氣盛的李斯,給同樣年輕氣盛的秦王嬴政寫了封《諫逐客書》。他的這封信,不但打動了嬴政,也點燃了嬴政心中的雄心大志。

從此,李斯便得以常伴秦王嬴政身邊,先爲廷尉,再爲御史大夫,最後成爲取代了王綰成了新生大秦帝國的丞相,位極人臣一時顯赫無比。他的大兒子李由也迎娶了始皇帝的六公主,同時被委任爲三川郡守,統軍十萬駐守大秦心腹所在的滎陽。

顯赫如此,夫復何求?

李斯越發的位高權重,就越發的謹慎。他時刻不忘記老師荀卿告誡他的“物忌太盛”這句話。李斯不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很滿足於現狀,所以他用加倍的恭敬和忠心來報答始皇帝給他的權勢和榮耀。

在朝堂上,他開始三緘其口了。陛下不喜歡聽反對的聲音,所以他只是盡職盡責的去完成陛下的吩咐,不再多提建議。朝堂的上的大臣們開始在私底下取笑他李斯是泥塑的丞相,在始皇帝面前只會說‘是’、‘好’、‘臣這就去辦’。李斯卻滿不在乎,仍然忠心耿耿的完成每一次始皇帝的旨意。

事實也證明李斯是對的,始皇帝年歲漸大,脾氣也越發暴虐,常常喜怒無常、朝令夕改。身邊的寵臣權臣換了一批又一批,也唯有他李斯能穩重丞相的位子,三十年如一日的得到始皇帝的信任。

若是說得始皇帝歡心的,李斯或許比不上趙高。若是論得到始皇帝信任的,李斯或許也比不上蒙恬、蒙毅兩兄弟。但論最讓始皇帝滿意的人,那一定是他李斯。

他太聰明瞭,他很明白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知道始皇帝想要臣下做什麼,不想要臣下做什麼。他李斯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敢拿着《諫逐客書》面朝大王的愣頭青了,他愈發的穩重,愈發的謹慎,做的永遠比說的多。

可是李斯還是算錯了,他忽略掉了一個最重要的細節,始皇帝只會一天天的老去,除了始皇帝外,沒有人會相信長生不老的,始皇帝總有一天會死去的,而他李斯以及他的家族卻還存在。

當李斯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他慌了。這十幾年來帝國境內發生了什麼,沒有會比他這個丞相更瞭解。可他卻裝聾作啞,一語不發,仍然畢恭畢敬的去完成始皇帝心血來潮的每一道指令。他心裡仍然抱有着僥倖,憑藉着大秦的百萬虎狼之兵,不會發生最壞的事情。至於老百姓,只是黔首而已,他們除了心底下咒罵陛下,還能做什麼呢?

李斯的裝聾作啞卻得罪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長公子扶蘇。他認爲天下未定,百姓未安,不應當實行大起勞役、重法繩之臣等政策。而忠心耿耿執行這些政策的,正是丞相李斯。

“唉。”李斯坐在帳中,長嘆了一口氣。

若是陛下不在了,公子扶蘇會如何待他,丞相的位子是不用想了,等找到合適的機會,他李斯就提出告老。憑藉着長子李由跟扶蘇自小的交情,扶蘇應該不會太難爲李家。

也只能這樣了。李斯又是一口長嘆,心中卻是不甘。這個帝國,這個大秦帝國,是他李斯一生的心血。就這樣告老辭官,棄之不管,他怎麼能甘心呀。

“丞相,丞相。”

門外的宮人呼喊了幾句,李斯纔回過神來,應了聲。

“丞相,中車府令趙高趙大人在宮外求見。”

“趙高?”李斯一愣,有些意外。趙高這個時候不待在陛下身邊,跑來找自己做什麼。

李斯和趙高雖然面上客氣,私下的交往卻極少。因爲兩人都是始皇帝身邊的近臣,始皇帝又最恨屬下結黨營私,所以兩人雖然面上交情很不錯,可私底下爲了避諱卻很少來往。

李斯清了清嗓子,“請趙大人進來吧。”

“丞相,陛下剛剛駕崩了。”趙高絲毫沒有隱瞞始皇帝死訊的意思,直截了當的告訴了李斯。

“什麼?”李斯霍得站了起來,雙目圓睜,心中驚濤巨浪,許久才緩緩的顫聲道:“趙大人,你是在說笑嗎?陛下剛剛不是還好好的,怎麼可能…….”

趙高卻面色平靜的回道;“丞相大人,你覺得我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嗎?”說完一躬身,又道;“丞相如果不信的話,儘可去陛下的寢宮中查看,我剛剛已經吩咐了門外的侍衛,不準任何人入內。”

“現在除了你和我,沒有第三個人知道陛下的死訊了。”趙高眼神閃爍,似有所指,可惜李斯此刻心亂如麻,哪會注意的到。

李斯聽完趙高的話,下意識的邁出腳步,想去查看,趙高只是讓開路,站在一邊,做了個請的手勢,李斯漸漸回過神來,這才全信。

“丞相,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趙高眼神緊盯着李斯,打破沉默問道。

李斯雖然此刻已六神無主,全無心思思慮,不過他腦海中還是有絲清明,沒有忘記自己是大秦的丞相職責。強打起精神思索了會,緩緩的說道;“陛下死於宮外而太子未定,若是此時公佈了消息,則天下浮動,諸位皇子會對帝位起了窺探之心。我們要每日仍然進獻食物,百官奏章一切照常,決不能讓陛下的遺體在返回咸陽前被天下人所知。”

“還有,沙丘不可久留,趙大人請速度打點好行裝管帶,我這就去知會王歧,讓他明早就拔營趕路,加速返回京城,等待扶蘇公子回咸陽繼承大統。”

趙高點了點頭,心想李斯就是李斯,慌亂之下也能做的滴水不漏,確實是大才。

李斯見趙高雖然點頭,可仍然站在那裡,毫無一絲動身的意思,便問道;“趙大人,你還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嗎?”他見趙高表情奇怪,毫無一絲始皇帝死了他應該有的悲慼和慌亂的神情,按理說始皇帝這個靠山死了他趙高才應該是最惶恐的人。

趙高也不回答,只是從袖口掏出了一張布帛,遞了過去。“丞相,你認的這個嗎?”

李斯接過,一愣。“這是陛下剛剛頒佈的旨意,命扶蘇公子回咸陽主持喪事的詔令。羽林衛不是已經八百里加急發出去了嗎?”

“是的,可是我隨後又派人在驛道上追上了羽林,搶回了聖旨。”

李斯大吃一驚,臉色數變,厲聲道;“趙高,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攔截陛下的聖旨。”

“是又如何。”趙高不但不害怕,反而面露微笑。“丞相大人。皇上駕崩一事,外人無從知道,發詔書用的符璽也在我那裡,定誰爲太子,全在丞相與趙高一句話,丞相看着辦吧。”

李斯頭要的跟撥浪鼓一般,”陛下對你我有重恩!你我怎麼能違背陛下的詔命呢!趙高,今晚的話我就當沒有聽到過,以後絕不要在我面前再提及此事。”

趙高忽然拍手,笑道;“丞相果然對大秦忠心耿耿,只是可惜,扶蘇未必會這麼想的。”

“請問丞相,你覺得你和蒙毅想比,誰的功勞更大些。”

李斯冷哼了一聲。“大秦以軍功爲重,我只是一介文臣,如何能與蒙恬想比。”

趙高又問道:“丞相,你覺的扶蘇是信任你多一些還是信任蒙恬多一些,若扶蘇登基,你覺得你這個丞相還保得住嗎?”

李斯愣住許久,怔怔的看着趙高,許久才語帶惆悵的說道:“不大了我做個富家翁就是了。”

趙高眼神中閃過一絲凌厲,“恐怕丞相未必能如願做個富家翁把,你難道忘記了,扶蘇這十幾年來勸諫的*,十有八九是你還有我趙高這個中車府令執行的。現在天下到處怨聲載道,扶蘇在民間向來又以仁厚而著名。他太想贏得民心了,所以他極可能會借我們兩個的人頭,來平息民憤。”

趙高語氣加重,“丞相,難道你忘記了商君和呂不韋的下場嗎?”

李斯眼角微跳,趙高的這一句話正說中了他內心中最害怕的事情。縱觀史書,前朝的權臣在新主登記後,往往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商君,在秦孝公時期兢兢業業讓大秦變法富強,不惜得罪了滿朝權貴。秦惠王登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將他車裂滅族已結好權貴。‘奇貨可居’的呂不韋,莊襄王死後,他便獨攬秦國大權。結好秦人,重用客卿,在朝中一呼百應,權勢之大,連年幼的秦王嬴政都要尊稱他爲仲父。等嬴政長大後,呂不韋就開始擔心自己的後路了,所以開始放權避禍,慢慢的放鬆對王權的束縛,還精心的培養了嫪毐作爲自己的對手以此來轉移嬴政的注意力。可最後嬴政還是不肯放過他,罷免了他的相位後,又一杯毒酒賜死了他。

有這兩位前輩的下場作爲警戒,李斯怎能不擔心自己的後路。他擔心的是,就算自己像呂不韋那樣識趣的退了下去,扶蘇仍然不會放過自己。

豆大的汗從李斯的額頭低落,他有些慌亂的用衣袖拭去額頭的汗水,臉色蒼白,眼角微微跳動。

他雖位極人臣,可此刻卻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身死族滅。而且,他真的不甘心呀。

李斯緊緊的握緊拳頭。權利的滋味,讓人得到了就很難捨棄。他現在貴爲大秦的丞相,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所有人都得看他的臉色行事。偌大的帝國,是在他的規劃下徐徐前進。試問從權利的巔峰跌落下來,從此孤苦養老,誰能又忍受住這種寂寞。

趙高已經看出了李斯的心動,便不留聲色的繼續誘導道:“反觀胡亥公子,雖然年少性子有些頑劣,可卻對陛下虔敬恭順,實乃立嗣的最佳人選。而且胡亥公子年紀輕輕,必然對丞相言聽計從,那時候丞相何愁富貴不保。”

思來想去,權衡利弊,李斯最終動搖了。他雖是個謹慎爲事的人,但事關身家性命,他不得不選擇背棄自己處事立世的原則。

可惜我一世的清名,就要毀在此事上了。李斯苦痛的閉上了雙眼。

陛下,我一生盡忠於你,這一次,我卻爲自己的的私心背棄您最後的命令。

李斯忽的睜開雙眼,神色已緩和許多。“趙大人,扶蘇在上郡坐擁三十萬大軍,又有蒙恬相輔,不知你打算如何應付。”他不去問蒙毅,是因爲心中隱隱已經猜到了所謂的叛軍作亂,應該就是趙高早就佈下的局,料想蒙毅已經凶多吉少。

趙高輕輕一笑,面帶得色。論治國之才,他趙高拍馬也及不上李斯,可論察言觀色,揣摩人心,李斯就遠遠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丞相,扶蘇雖然如陛下說的‘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可是卻又一個缺點,一個致命的缺點。”

“那就是他的固執,和他父皇一樣的固執,可是他卻沒有繼承陛下的勇氣。我們還是要傳旨給他,說他不忠不孝,身無尺寸之功,卻士卒多有折損。以此爲由賜他自盡,依照扶蘇愚孝的性格,他必然不會違揹他父皇的旨意。沒有了扶蘇,蒙恬又能翻起了風浪。”

李斯思慮了片刻,終於點頭,一擡頭卻看見趙高眼中一閃而過的得意。頓時心生警惕,正色厲聲道;“趙大人,行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李斯和你都是爲了保全身家性命纔不得已而爲之。如果胡亥公子登上皇位後,我們應該善疏勸誡,好好的輔佐他做個有爲之君,這樣纔對得起陛下對我們的厚恩。如果你趙大人膽敢對皇位生出窺覷之心,我李斯必然不能容你。”

趙高深深的彎下身子,一拜到底。“丞相您多慮了,我趙高不過是個閹人,只是想借勢以保性命和富貴,怎麼會生起不臣之心?還望丞相莫要再說這種話。”

李斯輕捋鬍鬚,聞言點頭道;“如此最好。”卻沒看見趙高眼中熾熱的恨意。

說服了李斯,趙高只覺得渾身輕鬆,心情大好,便面帶笑容的走回他的居所。路經始皇帝寢宮門口時,卻看見一個小宦官在殿外那探頭探腦,卻被守門士卒攔住了不讓進去。

趙高心中一緊,有些擔憂,便走上前喝道:“你是什麼人,在這裡鬼鬼祟祟的,也不怕驚擾了聖駕滅你九族嗎?”

小宦官一見是趙高,嚇得腿都軟了,癱跪在地上顫聲解釋道;“趙大人,小人是華陽公主身邊的王平,華陽公主晚膳後就不知蹤影,所以小的纔來陛下的寢宮查看下。”

趙高身軀一震,轉身問向門外的侍衛。“公主可有來陛下寢宮?”

那侍衛搖頭道;“大人,我是一個時辰前纔來接崗的,之前執勤的不是我。”

“還不快去問。”

“是。”侍衛告退後,不一會就帶着另外一人返回,那人單膝跪下,稟告道:“趙大人,公主確實曾經來過,沒多久就到了輪崗之時,屬下未曾見到公主出來。”

趙高臉色大變,急忙衝進寢宮中,許久纔出來,神情卻是說不出的緊張。

“快傳王歧來,還有你。”趙高指着小宦官,“你馬上回去查看,公主的寢宮裡除了公主外,還有誰不見了。”

小宦官見趙高面色有異,哪還敢多問。飛快的跑去,不一會又跑回來了。

“趙大人,我剛剛問了下,公主貼身的老公公李旦也不見了。”

這是王歧也已經匆匆趕到,見趙高一拱手,“大人招下官來所爲何事。”

“華陽公主被貼身太監李旦挾持了,現在不知所終,王歧,你帶着羽林速去找尋。”趙高目光中殺機忽然一現,又附在王歧耳邊輕聲說道;“記住,我只要死的,不要活的。”

王歧虎軀劇震,看向趙高的目光中充滿了不解。可猶豫了會還是緩緩低下了頭,沉聲道;“屬下遵命。”

二百一十四章 燕趙歸心三第21章 圖窮匕見二百零九章 火中取栗二百零八章 問鼎天下第29章 蘭橈盪漾誰家女第8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92章 生死之間第39章 沙丘之變(二)第200章 南征大軍第68章 誓師二百零六章 天下數分第14章 九宮戲第24章 山雨欲來一百三十五章 關山重重二百零六章 天下數分一百九十五章 雀佔鳩巢上一百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一百八十四章 驚變上第94章 信口雌黃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一百七十章 牽掛之情二百五十三章 燃眉之急第56章 走馬上任一百四十一章 驅虎吞狼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定陶之戰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一百一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100章 北方劇變第95章 謀定後動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二第93章 殺人償命第76章 上兵伐謀第72章 畏敵如虎第98章 定陶之戰第66章 子不若父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二一百二十一章 張良計一百三十八章 長生天下第1章 天生韓信一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一百二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72章 畏敵如虎一百三十八章 長生天下一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34章 夜宴(上)一百二十八章 烽火連城二百一二十七章 河北初定上第78章 血泣之日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一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沙丘之變(二)二百一二十七章 河北初定上第3章 心動二百六十九章 見龍卸甲四一百三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77章 城破二百一十二章 平定趙地第68章 誓師一百七十三章 一眼萬年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第204章 儒皮法骨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二百六十六章 見龍卸甲一二百零三章 公孫變法第87章 危如累卵一百一十八章 關中危矣第72章 畏敵如虎二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一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76章 上兵伐謀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一百三十七章 北軍來使第20章 項羽一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20章 項羽第33章 江山志一百九十四章 天下之勢一百八十章 韜光養晦一百六十章 奪門之變下一百六十一章 李代桃僵一百四十五章 置之死地二百一十一章 虛實之間一百七十八章 天意上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43章 沙丘之變(六)第18章 公子熊心第68章 誓師第28章 各懷心思二百五十七章 大風歌二第51章 白帝當道一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一百九十章 蒼鷹折翅中第76章 上兵伐謀第80章 奇怪少年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第60章 爭風吃醋一百一十七章 咸陽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