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

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

齊地經過蕭何半年多的梳理,原本田橫治下混亂局面已經大爲改觀。()國勢雖不及強秦和霸楚,但已隱隱有小成之治。

劉邦這半年多來只是和項羽在淮北僵持不下,秦楚鏖戰中原時也是抱着作壁上觀的打算,所以並未有過多的擾民。治下的齊地六郡也得以休養生息,錢糧積累足夠他進行一場大戰所需。

齊國實行的兵制是仿效秦國的耕戰制度,就是非戰時爲農,戰時則應徵入伍。劉邦因爲與趙魏二國是同盟關係,所以只需要在南面與楚國交戰即可,所以常備軍只保持了不到十六萬的規模,以此來減小齊地的負擔。

如今既要出征,自然需要舉國動員。有蕭何這個內政高手在,劉邦沒有費多少氣力就將大軍擴充了一倍,由周勃曹參二人留守齊地,蕭何仍然負責朝政,他自己則帶着陳平、樊噲二人領軍二十三萬北上援助趙國。

聽聞劉邦願意傾國之力援救趙國,正在邯鄲惶恐不安的趙歇一時大喜過望,急令趙地各級官員全力配合漢軍北上,凡漢軍北上經過的城池,一律城門大開,糧草器械任由漢軍拿取。

趙歇唯恐漢軍不熟悉地界耽擱了北上援救的時間,便又特意派出親信左大夫耿義南下迎接漢軍北上,代表自己全權掌管趙國南部的大小事務。

…….

“耿義,恆山郡真定人,少時父母皆亡。二世元年武臣伐河北,自立爲王,耿義前去投奔,因其擅理賬目,所以被提拔爲治粟內史。後武臣被叛將李良所殺,他追隨陳餘立了趙歇爲王,從此被趙歇引以爲心腹。”

劉邦耐心聽完了陳平的彙報,問道;“這人品性如何,可有什麼喜好?”

陳平放下手中探子送來的牘卷,不由暗歎漢王果然極有眼光,一問就問到了關鍵所在。沉吟了片刻,又回道;“此人信崇儒學,性好沽名釣譽,爲人極爲自負,常常自詡孔孟在世。我看漢王你想要收買他恐怕很難,不過這傢伙人情世故皆是不通,爲人又剛愎自用,極爲武斷,我們到可以想方設法利用他一番。”

劉邦聞言點頭,“那就依陳長史所言吧。”

在鉅鹿城中的耿義聞漢軍已經渡河北上,進入了鉅鹿郡境內,正紮營大河之北等待趙使的接引。耿義便急忙領着郡內大小數十名官員前去迎接。還未行至漢軍大營,遠遠的就見劉邦一衆人在營門外翹首相待,見耿義車架前來便笑着迎了上來。

正在馬車上的耿義聽到車伕稟報,頓時大驚,急忙下車上前拜倒請罪道;“微臣只不過一個下臣而已,如何當的起漢王如此大禮,失禮,失禮。”

劉邦豪爽一笑,上前扶起耿義,“耿大夫太過客氣了,我和趙王曾立盟結爲兄弟,齊國和趙國本就是兄弟之邦,又何分彼此親疏呢!如今你爲主我爲客,耿大夫你代表的是趙王的儀架,我劉邦相迎有何不可!”

“再說,耿大夫你爲當世大儒,聲明那是遠揚各地,劉邦才疏學淺,在齊地也是多有耳聞,恨不得派人把你給搶回臨淄爲我所用。可惜相逢恨晚呀,耿大夫你已經是趙王的左臂右膀,這真是邦平生最大憾事呀。”

劉邦頓足長嘆,一副惋惜無比的樣子,陳平在一旁看着覺得好笑,強忍着沒有笑出聲了,

這個漢王真是個表演天才,裝神裝鬼樣樣精通,跟着這樣的主公,倒也是件有趣的事情,至少他不會一怒之下學着項羽把人給活活的煮了。

劉邦又上前親熱的抓住一幅受寵若驚樣子耿義的雙手,“耿大夫呀,邦對你心慕已久,恨不能得你爲所用。你我不如以兄弟相稱,我癡長你幾歲,你喊我句大哥如何?”

耿義見劉邦如此待他,腦中頓時熱血上涌,激動的緊緊握住劉邦的手說不出話來。

待聽見劉邦竟然想和他以兄弟相稱,頓時嚇了一大跳,趕緊甩開手口中連稱“不敢”。耿義不是傻瓜,他畢竟是趙臣,如果和劉邦都能以稱兄道弟的話,那趙歇又算什麼?趙歇可不是個心胸寬廣的人,聽到這個一定會心中生疑的。

見耿義頭搖的跟撥浪鼓一般,堅持不肯接受,劉邦也只好作罷。但耿義心中委實對這個之前未曾謀面的漢王大生好感,引以爲高山流水、曲高和寡的知音知己。

纔不到短短一日的時間,劉邦和耿義便成了親如手足的兄弟。按照趙歇的安排,漢軍北上的糧草供給應該由趙國官署安排,本意是想減輕漢軍的負擔,卻不料陳平堅持由漢軍自己負責輜重補給,不辭千里的從齊國內地運送來糧草。

劉邦對此做出的解釋是:趙地本就不是產糧之地,二十多萬大軍的供給必然會給趙國子民帶來極大的麻煩。而齊地富庶,供應大軍並不是什麼難事,再加上齊趙之地的主食也略有不同,因爲擔心齊人思念故土,所以還是用齊國運來的糧食較爲妥善。

耿義見劉邦堅持,到也沒有多想,心想既然你們喜歡那麼麻煩,那我也就不伺候了,也省得費心,便隨口答應。

於是在漢軍爲了保持後勤補給的暢通,每隔數十里都留下千餘的民夫和護糧兵。只是在陳平的暗暗操作下,原本應該是老弱的後勤隊伍卻全部換成了精銳士卒,藏於趙國諸多要地之中,扼住了各城的咽喉。

漢軍的種種異常舉動也引起了趙地官員的注意,曾有一名小吏向耿義進言道;“今趙地空虛,齊軍又多部軍士於我趙國腹地,如若起了異心,我等恐無還手之力。”

耿義聞之勃然大怒,指着那小吏的鼻子大罵道;“你這混賬東西,漢王高義,在天下間以仁德而聞名。這番爲了兄弟盟約又不遠千里的來援救我們趙國,你卻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該殺,該殺。”

說完喝來左右,將這名小吏推出去直接砍了,並聲稱今後如果有人再離間漢趙兩國之間的兄弟之情,就是如此下場。趙地衆官吏皆噤若寒蟬,不敢再說一句。

劉邦聽了後忍不住哈哈大笑,得意洋洋的說道;“趙歇呀趙歇,你真是所託非人呀,有如此蠢材做股肱,焉有不亡的道理。”於是下令加快佈置,漢軍主力則繼續慢吞吞的北上。

臨淄離邯鄲並不算太遠,快馬五天即可到達,可漢軍行走卻稱水土不服,行動的異常緩慢。趙歇心急如焚,卻又生怕頻繁催促得罪了劉邦,一怒之下他回去齊國那就不妙了,所以只是頻頻給耿義施壓,讓他催促漢軍儘快北上。

耿義被趙歇連連催趕,不得不求見劉邦請求他加快行程,否則北方的陳泗一旦抵擋不住了,那就大大的麻煩了。劉邦滿口答應,果然下令全軍加快行程,終於在五日後抵達了邯鄲城外。

趙歇聽聞劉邦到了,頓時大喜,連忙帶領趙國的百臣出城相迎。

城門之外,趙歇和劉邦熱情的相擁在一起,一口一個大哥一口一個賢弟的喊着,親熱十分。不同的是趙歇是真的歡喜,劉邦的大軍來了就表明他的苦日子到頭了,不用再日夜受怕擔心秦軍突破了濡水;而劉邦的歡喜卻是心懷鬼胎的,他心中所想之事,不過是隻是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趙國,趙歇在他眼中,已經和死人無異。

待寒暄完,趙歇熱情的邀請劉邦入城進王宮一敘,已經備有了豐厚的酒菜爲他洗塵。劉邦欣然答應,便吩咐大將軍樊噲將部下帶到城外的樹林紮營,他自己帶着陳平等人輕身赴宴。

卻不料樊噲雙目圓睜,大聲說道;“漢王,咱大軍駐紮在城外沒什麼關係,可是這五千親衛從來都是和您形影不離,夫人又特意交代過一刻都不能離開你左右,不如一起入城如何?”

劉邦聞言頓時沉下臉來,不悅道;“寡人是去赴宴,帶兵士做甚,你速速從命,否則別怪寡人心情不好砍了你。”

樊噲牛眼一瞪,擰過頭去粗聲道;“大王你不要爲難小臣,夫人的命令我可不敢違抗。”

劉邦氣極,指着樊噲氣的說不出話來,“你……你……你”。

見旁邊的趙歇不解的看着自己,劉邦只好撓了撓頭,面帶尷尬的解釋道;“讓賢弟見笑了,都怪爲兄平時管教無方,讓這些手下一個個飛揚跋扈,不知道規矩。爲兄的妻子跟我吃過不少苦,上次又被項羽抓了差點被殺掉。這次好不容易放了回來,我便對她多加寵愛,以補償她吃的苦頭。卻沒想到這女人根本不知好歹,竟然對我的部下頤指氣使,這個樊噲就是她的妹夫,所以纔敢如此放肆,爲兄回去後就給這個女人好看。”

趙歇心中好笑,沒想到劉邦堂堂漢王,卻還是個畏妻如虎的人。明明是懼怕妻子才讓部下看輕,卻還要死要面子不肯承認。

又一想既然樊噲要入城就入就是了,反正邯鄲如今空虛無比,只有不到三千的兵士。如果劉邦真有什麼邪念,憑他的二十多萬大軍一擁而上就可以攻入,又何在乎這五千人。

便做大方的擺了擺手笑道;“大哥這麼說就見外了,你們既是兄弟,自然要坦蕩相對,別說你的五千親衛,就是全部大軍要入城又有何妨。我看嫂子這麼擔心也有她道理,大哥不妨就帶着樊噲將軍入城吧,也好讓她心安。”

劉邦無奈的嘆了口氣,“那好吧,就有勞賢弟你了。”

PS:一百萬字了,一個新的起點,感謝各位這半年來一如既往的支持,謝謝了!

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一百一十四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上一百二十四章 蒙下之囚上第22章 大秦時代的超人事件第39章 沙丘之變(二)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第87章 危如累卵第21章 圖窮匕見一百八十四章 驚變上一百一十五章 先入關中者王之下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第18章 公子熊心一百八十二章 一觸即發二百五十六章 大風歌上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第97章 廟堂崩裂二百五十七章 大風歌二二百零一章 豈曰無衣上一百七十八章 似敵似友二百六十七章 見龍卸甲二一百二十九章 暗流涌動二百一二十二章 燕趙歸心十一一百六十八章 楚漢對峙二百五十四章 左丘上二百一十四章 燕趙歸心三一百三十六章 無顏關中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上第20章 項羽一百八十五章 驚變下第30章 夜市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一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一百六十六章 彭城大戰中第36章 決斷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第77章 城破二百一十一章 虛實之間第32章 初試牛刀第6章 樂極生悲第35章 夜宴(下)一百七十六章 擋我者死二百五十三章 燃眉之急第4章 胯下之辱第24章 山雨欲來第51章 白帝當道第21章 圖窮匕見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第46章 馬癡第97章 廟堂崩裂二百三十五章 天下爲棋下一百二十五章 蒙下之囚下第6章 樂極生悲一百七十五章 算計一百六十一章 李代桃僵一百四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50章 賢內助一百四十九章 關東大變第107章 鉅鹿之戰(七)一百七十七章 峰迴路轉一百一十三章 大廈將傾下第34章 夜宴(上)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第82章 父子反目(上)二百零七章 逐鹿中原第46章 馬癡二百六十一章 大風歌六二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二百六十二章 大風歌七第17章 子期二百四十九章 齊地九二百一二十四章 黃蜂尾後針上二百四十七章 齊地七一百八十四章 驚變上二百一十八章 燕趙歸心七第79章 南歸之路第92章 生死之間二百零三章 公孫變法一百一十六章 何人可爲王第100章 北方劇變一百二十章 兵不厭詐第102章 鉅鹿之戰(二)一百三十五章 關山重重一百七十二章 前朝秘事一百五十九章 奪門之變上二百五十章 齊地十第68章 誓師二百一三十二章 鏖戰中原五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一百九十九章 巴蜀歸秦二百一二十五章 黃蜂尾後針中第97章 廟堂崩裂一百八十二章 一觸即發一百三十章 決戰上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一百二十二章 血色殘陽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第70章 八百里瀚海(上)一百六十九章 殺機畢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