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

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

在蕭何等人的幫助之下,齊國上下果然氣象一新。???.

?.???原本跟着劉邦流離顛沛時,蕭何的才華用上的不過十之一二,更多時候都是被當爲糧草官來用的。

可齊國卻不一樣,雖然也飽受戰亂之苦,可底子內蘊卻豐厚無比,財富和人口都遠遠勝於其他六國,這便也成爲了蕭何大展拳腳的地方。

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蕭何就在曹參的配合下將齊國上下政務全部梳理了一遍,不但節省了齊國一半的開支,還大大增加了國庫的稅收,改變了之前混亂不堪的各項制度。田橫看到如此成果頓時眉開眼笑,連連讚賞蕭何的大才,將他升爲右相國,將朝堂議政之事盡數託付於他,自己落個清閒。

劉邦則果然如他承諾的一樣,不再過問任何事物。每日只是在府內淺盞小酌,躬耕力行,悠然一副山野田翁的樣子。劉邦在亂世羣雄中向來獨樹一幟,以仁義之主自居,而齊地正是儒家孔孟之道的大本營。儒生多崇文治,對法家的那套是恨之入骨,所以劉邦在齊國自然是大受歡迎。

一時間劉邦府前車水馬龍,仰慕漢王高義特來拜訪的士民大族不絕如縷,一月內竟踩壞了漢王府的三條門檻。面對這些拜訪者劉邦無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熱情相迎,若遇見對脾氣的人則是一陣侃侃而談,一時間齊國境內都齊齊誇讚劉邦的長者之風。

而劉邦對待蕭何等舊臣的態度則完全不一樣,蕭何曾三次前去漢王府拜訪,劉邦都是避而不見。樊噲派人送了一馬車的禮品給劉邦,他卻讓馬伕將馬車直接開往王宮送給田橫祝壽之用。

劉邦這種姿態擺明了是要和過去這些舊臣們撇開關係,安心做他的富家翁。這種恭謙的態度也贏得了齊國朝野上下的一片讚賞,就連之前一直對他心懷警惕的舊臣們也開始閉口不談了。田橫更是對劉邦放心無比,不但經常親自前往漢王府找他喝酒說話,還吩咐臣下“凡漢王之令,皆等同於寡人之意。”

二月十八,河北傳來了讓整個齊國不安的消息,項羽在趙地連連大破趙軍和魏軍。魏豹龜縮回了魏地,被項羽殺的嚇破了膽,不敢再主動和楚軍決戰。項羽則集中兵力猛攻趙國,想要先吃掉趙國後再回師解決魏國。

趙軍主力拒守邯鄲等數城,以遊騎在外和楚軍拉鋸交戰。趙地兵精將勇,項羽一時倒也攻不下邯鄲,只好緩緩圖之。

河北戰況愈演愈烈,臨淄的田橫再也沉不住氣了。

如今天下三分,一爲強楚,二爲西秦,三就是他們這些諸侯組成的反楚聯盟了。秦國地處西陲,這一年來都只是閉關自守,不理關東事物,現在又聽說他們正在傾盡國力和匈奴大戰之中,想來不足爲慮。

而楚國自彭城之戰後,便佔盡了上風,相比較而言反楚聯盟則是連連失利,連中原都丟了,昔日聲勢顯赫的七國反楚聯盟,今日只剩下三家了,要是趙歇和魏豹再完蛋,那齊國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無論是出於結盟之義,還是出於自保之需,齊國都必須出兵參加到這場戰爭中去了。於是田橫便緊急朝會,商討援助河北之事。

齊國的朝堂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田橫手下的大臣和將領們都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唯一值得稱讚的就是對田橫的忠心耿耿。所以朝堂上田橫一將自己準備出兵河北的打算說出,地下便是一片贊成聲,但卻無一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田橫看了一眼排在左側第二的蕭何,見他正那若有所思的樣子,這些日子來田橫對蕭何器重異常,他的才華讓齊國上下讚歎不已,更難得的是蕭何一直中規中矩,沒有任何逾越之處,所以田橫很想聽聽他的意見。

“右相,我見你一直鎖着眉頭,似乎有什麼擔憂,不妨說來聽聽。”

蕭何微微欠身行禮,面色平靜的說道;“臣想問陛下這次打算帶多少人馬去河北。”

田橫略一思索,便答道;“我心中是打算十五萬吧,我們南邊還要防禦鍾離味,所以不能傾力北上。”

蕭何點了點頭,“我軍若有十五萬,趙國雖然數敗,但主力猶存,想來也能有個二十來萬,再加上魏國的,這麼一來我方不下四十萬了。而項羽北上的軍隊雖然來勢洶洶,可也不過二十萬而已,我們只需小心應對,不給項羽可趁之機,那就足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田橫拍手哈哈一笑,“右相所說甚合我的心意,原本就該如此。魏豹那些膽小之輩一聽到項羽的名字就嚇得屁滾尿流,這種人怎麼可能成就大事呢。那項羽也不過是一個頭兩隻手,無非就是力氣比別人大些而已,空有一身蠻力的傢伙,又豈會是我田橫的對手,我早晚要取他的狗頭祭拜我兄長。”

蕭何又說道;“話雖如此,不過楚軍畢竟雖項羽久戰沙場,雖然人數較小可也不能小覷。項羽每逢戰事必然親身營地,靠着過人的武藝總是能大振軍心。所以我們雖然不需要害怕他,可也要小心應付,千萬不能輕敵大意。”

“臣有一計,定能將項羽逼入絕路。”

田橫大喜,急忙上前拉住蕭何的手催道;“快說快說,說來給寡人聽聽。”

蕭何被田橫握住雙手略顯尷尬,微微退後站好了身子才說道;“臣的辦法很簡單,我想楚軍勞師遠征,後方供應糧草定然很艱難,趙地又是新佔之地,肯定不足以維持二十萬大軍的補給。如果我們能出兵截斷他們和後方的聯繫,這樣一來楚軍定然會糧儘自亂。”

田橫連連點頭,“這主意不錯,甚好,甚好。”忽然又想到了什麼,鄒眉道;“可萬一趙國挨不到楚軍糧盡就先被項羽滅了呢,那我們豈不是前功盡棄。”

蕭何一躬身,說道:“大王所說甚是,是臣疏忽了,我看不如這樣,我齊軍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渡河,從正面攻擊楚軍,爲趙軍減小壓力;另一路則沿着大河南岸直撲大梁,只要攻下了大梁,項羽的大軍通往中原的咽喉就被掐斷了。”

田橫問問一沉吟,點頭道;“這主意到不錯,我看可以,北上的一路我可以親自領兵,只是去功襲大梁的那路由何人領兵爲好?”

田橫環視殿下,衆臣見田橫目光往來,紛紛低下頭不敢相視。田橫心中卻不免失望,他對自己手下的這些貨色的能力還是心知肚明,打打順風仗還可以,若是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仗也出了問題,那就追悔莫及了。想到這裡田橫不由嘆氣道:“本來樊將軍和周將軍倒是可以擔此大任,只可惜遠水解不了近渴,他們遠在薛郡,一來一返恐怕都要耽擱不少時間了。”

田橫嘆氣聲剛剛落下,卻聞殿下傳來哈哈嘲笑之聲,田橫怒目瞪向那人,“徐大夫,你這是何意。”

徐陵大步踏出隊列,昂首道;“回大王,臣是剛剛聽見陛下感慨齊國無人,所以才忍不住發笑,還望陛下原諒。”

田橫大怒,瞪向他的目光中泛着兇光,“徐陵,你倒是說出個合理的原因來,若是合乎道理,寡人會重賞你。若是沒個道理,寡人會讓你好看。”

徐陵已然不懼,反而笑道;“陛下,你說齊國無人可將兵,臣竊以爲不妥。臣知一人,他身經百戰,曾統兵無數,就算和項羽對陣也是勝敗各半,並未落下風。更難得的是此人德高望重,深得士兵和子民的擁護,若是他掛帥,徐某願意人頭擔保絕不會輸。”

田橫現實面露喜色,旋即又想到了什麼,不由泄氣道;“你說的可是漢王嗎?寡人自然知道漢王的本事,也曾勸過他重振旗鼓助我大齊擊敗項羽。只可惜漢王他沉心於田地躬耕之樂,寡人數次請他出山他都是一口回絕,今日想來也定然如此。”

徐陵不以爲然的說道;“大王你有所不知,漢王這是在主動避嫌。要知道他身爲諸侯王,和大王你本事平起平坐之人,甚至曾是反楚盟主地位還在大王你之上。可他現在卻失去了根基之地,顛沛流離的到了我們齊國來投奔大王你,曾經的部下又成爲了大王你的臣子。他若是不主動退讓避嫌,恐怕會引來流言蜚語,大王你早晚會對他生起忌憚之心。”

田橫聞言愣住許久,面帶慚愧的說道;“原來大哥是如此心思,我還真以爲他是醉心於田園之間,看來確實是我疏忽了。”

擡頭又問向蕭何,“右相,你跟隨大哥多年,想必很瞭解他的心思,你可知道大哥他倒地是真心隱退還是迫於避嫌才主動退讓的。”

蕭何搖了搖頭道;“臣也不猜不到漢王心思。我只是知道我和曹大夫上任之時,漢王曾經特意叮囑過我們,讓我們安心爲齊國效命,不要再視他爲主,之後也儘量少和他來往,以免讓大王你心生不悅。”

田橫渾身一震,瞪大眼睛咬牙道;“大哥竟然如此小看我,難道我田橫在他眼中如此不堪,就沒有這麼點容人之量嗎?”

徐陵長嘆回道;“漢王高義,這也是爲了避免大王你左右爲難呀,要知道人言可畏。”

田橫沉吟了半響,忽的急聲道;“來人,派人請漢王來殿中……”

還沒等侍衛退下,田橫又忽然喊道:“慢着。”

“寡人還是親自去漢王府請他爲好,衆位愛卿隨我一同前去吧。”

一衆人到達漢王府時,劉邦正在府中小憩。聽聞田橫來了,便迎出門來,遠遠看見田橫笑道;“賢弟今天怎麼得空,怎麼也不事先通傳一聲。”

待看見田橫身後一大羣的大臣將軍,頓時一愣,目光迅速掃過田橫身後的蕭何。見他微微點頭,心中頓時大喜,面色卻不漏聲色的訝道;“怎麼大夥今天都來了,這倒是稀罕。”

田橫的笑聲爽朗,“大哥你倒是好閒心,我們可是忙的焦頭爛額了。”

劉邦哈哈一笑,“看着樣子賢弟是來興師問罪的呀。”

“正是。”田橫笑着應聲,隨即躬身道;“今日我來是來請大哥助我。”

劉邦急忙扶起田橫,“你我兄弟之間何須如此多禮,賢弟有什麼需要用得上爲兄的,但說無妨。”

田橫起身正色道;“我想請大哥爲我領軍出征,共同討伐項羽。”說完便把蕭何的建議大致說了一遍。

劉邦聽後面色爲難的說道;“可是我已經決心退出天下之爭了,只做我的閒散家翁。”

田橫又勸再三,劉邦卻只是不肯答應,最後田橫急了,有些惱怒的說道;“大哥,難道你忘記了懷王的血海深仇嗎?你不是口口聲聲說要替懷王報仇,今日卻如此所爲,豈不讓人寒心。”

劉邦身軀一震,面色露出痛苦的神色,許久才跺腳嘆道:“罷了,罷了,我劉邦就做一回失信之人。”

“好,賢弟,你需要我做什麼,儘管吩咐便是,我劉邦只求能殺項羽,其他怎麼都行。”

……

齊軍自臨淄北上,分爲兩路。一路爲田橫親自帶領的八萬精兵,以曹參爲行軍司馬,渡過大河後一路北上,從南面響應被圍邯鄲的趙軍主力;一路則以劉邦爲帥,由劉邦的本部二萬多人馬加上六萬齊軍,共計八萬人馬,沿着大河南岸向西穿插,想要攻取大梁以截斷河北楚軍的退路。

項羽聽聞楚軍北上的消息後,急調季布南下,堅守大梁以保障後路。又令虞子期率大軍繼續穩住趙地局面,他自己則親領三萬精騎迅速南下,迎頭痛擊北上的田橫部。

田橫聽聞楚軍已經南下,心中頓時焦急萬分,他雖然自負,可還不至於狂妄之大到輕視項羽的地步。他甚至項羽的鐵騎攻擊力有多麼駭人,唯有靠着城池才能抵住項羽的攻勢。

於是他將輜重和大部兵馬留給了曹參,他自己親率三萬輕兵火速北上,想趕在項羽之前攻下高唐城,以此作爲據點抵禦楚軍的攻勢。

高唐本就是小城,之駐有幾百老弱楚軍,齊軍趕到時沒費什麼力氣就輕易的攻下了高唐。就在齊軍入城時,楚軍卻忽然殺到,鐵騎沿着來不及關閉的城門一路殺入城中。

田橫見形勢危急,當機立斷的親自帶領八百死士迎頭猛撲上去,靠着悍勇生生的將楚軍洪流給壓了回去。這部只是項羽的前鋒部隊,因爲見齊軍入城混亂,便想渾水摸魚殺入城中,待田橫反撲過去後因爲後繼無力,最終只好退出城外。

田橫急忙下令關閉城門,整軍備戰。半個時辰後,項羽便率大軍趕到,三萬鐵騎分爲數股,分別陳列四門外,將齊軍的退路堵的死死。

和士兵們的害怕不同,田橫這次卻毫無懼色,因爲他知道曹參的大軍就在不遠處,一旦他的大軍趕到,齊軍裡應外合,憑着兵力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將項羽的這部精兵吃掉。

所以他心中非但不懼怕,反而躍躍欲試,只等到曹參的大軍一到來就果斷反擊。

只是事情卻出乎了他的意料,原本僅有百里之隔的齊軍卻久久不曾露面,這讓田橫心中擔心了起來。

雖說高唐是座大城邑,缺乏攻城器械的楚軍想來是攻不下來的,可很快另一個問題就凸顯了出來,那就是糧草已經告罄。當初爲了輕兵前往,田橫讓手下的士兵僅僅帶了五天的口糧,原本是想很快曹參就會來北上會和的,卻不料苦苦等待始終不見蹤影。

日子一天天過去,齊軍的存糧越來越少,田橫的臉色也愈發難看。他心中已經隱隱猜到了些什麼,可又不敢去相信,他實在不願意相信那個一直和他稱兄道弟的長兄會出賣自己,但曹參的反應卻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田橫犯了一個錯誤,一個足以讓他致命的錯誤。他以爲蕭何那些人只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那種。他以爲蕭何他們和劉邦只是簡單的臣屬關係,換一個主公在亂世中是再不過平常的事情了。

他卻不知道蕭何這些人之所以追隨劉邦,完全是因爲他們堅信劉邦是個值得追隨的君主,所以纔不論任何危急存亡時候,都對他能不離不棄,絲毫不起異心。

當他想到這些時,卻已經爲時尚晚了。

曹參不過在百里之外,卻遲遲沒有按照他吩咐的率大軍前來會和,這麼短的距離不可能產生什麼其他的意外。項羽的兵馬一直集中在高唐城外,從未調動,如此自然也就沒有遭遇襲殺的這種事情。

那剩下的只有一種可能,曹參是故意不來的,他知道田橫沒有攜帶太多的糧草,久戰必死無疑。

田橫若死,那最大的受益者會是誰呢?

相通了一切的田橫瞬間手足冰涼,他發現自己似乎從一開始就掉入了一個陷阱。

一個劉邦爲他精心準備的陷阱。

一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一百一十八章 關中危矣第2章 天意二百六十章 大風歌五二百一十三三章 齊墨一百一十八章 關中危矣楔子一百六十六章 彭城大戰中一百二十一章 張良計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上第67章 大戰在即第5章 故居一百四十八章 變故第56章 走馬上任第66章 子不若父第19章 霸道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第12章 嶺南(上)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一百六十四章 雪夜之變第5章 故居一百七十九章 天意下二百一二十一章 燕趙歸心十二百五十九章 大風歌四一百五十二章 關山飛度二百六十九章 見龍卸甲四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二二百一十八章 燕趙歸心七第16章 月下之盟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第24章 山雨欲來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第49章 搶親一百五十一章 明修棧道第50章 賢內助二百四十五章 齊地五二百四十六章 齊地六二百四十七章 齊地七一百二十二章 血色殘陽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一百九十六章 雀佔鳩巢中一百三十八章 長生天下二百一十二章 平定趙地第9章 冒牌神相二百六十七章 見龍卸甲二第103章 鉅鹿之戰(三)一百六十三章 不食周粟一百八十五章 驚變下第48章 劉邦二百四十三章 齊地三第92章 生死之間一百二十一章 張良計二百七十二章 見龍卸甲七二百六十七章 見龍卸甲二第95章 謀定後動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一百四十章 將相和第80章 奇怪少年第34章 夜宴(上)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第20章 項羽第78章 血泣之日第51章 白帝當道一百八十四章 驚變上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一百二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90章 王離之召第91章 兔死狗烹第64章 說客第83章 父子反目(下)一百五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57章 軍前立威一百八十七章 心懷鬼胎一百四十章 將相和一百八十章 韜光養晦第40章 沙丘之變(三)一百七十章 牽掛之情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二百六十三章 大風歌八二百一二十六章 黃蜂尾後針下第25章 偷天換日一百二十一章 張良計第44章 忠僕二百一十二章 平定趙地第13章 嶺南(下)一百八十二章 一觸即發一百九十三章 瘋狗稽粥第41章 沙丘之變(四)第110章 鉅鹿之戰(十)第101章 鉅鹿之戰(一)第33章 江山志第97章 廟堂崩裂第95章 謀定後動第74章 半渡擊之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第67章 大戰在即第10章 含沙射影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二二百一二十一章 燕趙歸心十第94章 信口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