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二祖出世

得到了太上道祖的手術。君策高高興興的返回了顯聖觀。不過,回到顯聖觀沒有多長時間,君策就感覺到麻煩了。還不是一般的麻煩,是很大很大的麻煩。

因爲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到了齊國了。不要問君策是怎麼知道的,臨淄城內一股浩然正氣沖天而起,就算是瞎子也是能感覺到的。

孔大聖人來了,君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按道理這位通天教主的轉世之身是自己的師叔祖,自己應該前去拜會。

可是自從封神大戰之後,人教和截教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好。而且這位孔大聖人剛剛出生的時候,自己前去偷看的時候,可是受到了一番警告的。現在去拜會,人家會怎麼對待自己也不知道。

況且就算是拜會,是明着拜會還是偷偷的拜會,也都拿不準。明着拜會吧,以自己現在的名聲,一定會把儒門的名氣高高的擡起來。對自己不利。可偷偷去拜會吧,萬一讓孔大聖人覺得自己看不起人家,那也是要倒大黴的。

思來想去,君策只能是轉身離開,返回了大荒太清宮。就當自己不在神州。

不過,很快君策就不得不返回了神州。沒有辦法,因爲兵家鼻祖孫武子出來了,而且帶領吳國大軍征伐楚國,一路連戰連捷,楚國大軍根本就不是對手。

雖然楚國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孫武子帶領的軍隊才僅僅三萬。可是面對這位用兵神鬼莫測的兵家鼻祖,誰遇上誰倒黴。再加上與這位兵家鼻祖配對的是伍子胥這位頂尖大能,楚國要還不吃虧那可就真的說不通了。

楚國殘留的截教弟子與巫族後人也不得不出手對付吳國大軍,最終的結果還是大敗而歸。俗話說殊途同歸,孫武子雖然是兵家,但到了這個程度,也已經是入了道。自己煉製的一杆白虎兇旗殺氣沖天,配合士卒列下的陣勢,不管是截教弟子還是無阻後人都不是對手。

截教與巫族在楚國展了這麼多年,自然不是這麼簡單就能對付的。一些老不死的,本來還不願意參與到這種凡人的爭鬥之中。可是看到自家子弟一羣人擁上去,結果被人家一個人給收拾了。

雖然孫武子有三萬士卒助陣,但在這些老不死的眼中,對敵的就是孫武子一個人,普通凡人屬於直接忽略的。自然就是認爲人家一個人單挑一羣,結果人家還贏了。臉上自然很是下不來臺,不得不出山準備去討個公道。

不過……孫武子這種天縱奇才,一家鼻祖如果是這麼容易就對付的,那也就稱不上是天縱奇才了。一羣老傢伙衝上去,雖然沒有輸,不過也沒有能夠拿下這位兵家鼻祖。

老傢伙們覺得自己臉丟光了。可真正的災難還沒有開始呢。被人不停的圍攻,孫武子也脾氣上來了,用事實告訴他們。自己也是有朋友的,不要以爲自己就是孤家寡人一個。

讓伍子胥緊守營寨,自己跑出去找回來了一個幫手——王詡。同樣的一代祖師,一家鼻祖。縱橫家的開山鼻祖鬼谷子——王詡。

事實證明,很多人的年紀都是活到狗身上去了。相對於孫武子與鬼谷子兩人來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年紀都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鬼谷子可能比孫武子稍遜一點,但也是絕對的天縱奇才,尤其是在陣法、奇門遁甲上,更是一等一的天才。

孫武與王詡兩人聯手,將奇門陣法和軍陣之法合在一起,打的楚國人狼狽逃竄。楚國人甚至連王城都沒有保住,一路逃竄。

仗打到這個份上,應該說也已經差不多了吧?伍子胥的仇已經報了,吳國也突然間變成了天下大國。不管是誰都應該滿意了。

不過,闔閭這會卻是雄心勃勃。認爲這天下也該換一個主人了,自己身爲周祖后稷的真正嫡傳子嗣,這天下應該由自己做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吳國的開國君主叫太伯。太伯他老子叫亶父,亶父生了兄弟三個。老大叫太伯,老2叫虞仲。這兩位名氣都不是很大,不過老三名氣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叫姬昌!也就是人常說的周文王。

當年亶父喜歡老三姬昌,想把族長的位子讓給姬昌。後來被太伯和虞仲知道了,這哥倆轉身就跑了,一直跑到現在的吳國,慢慢的安家落戶了。

等到周武王姬擊敗殷商,成了天下共主之後,自然就有了吳國的誕生。

史書上說,是太伯和虞仲體諒父親,爲了不讓父親爲難,所以哥倆就跑了,自動把族長的位置讓給了姬昌。不過……事實是不是這樣,那可就很不好說了。也說不定是太伯和虞仲老哥倆現老三姬昌和李世民一樣的“雄才大略”,所以跑了呢?

當然了,這個現在誰也說不清了。

所以從根子上來說,吳王闔閭這一脈,纔是周部落的嫡傳嫡脈。而周王室反倒是旁支,魯國、晉國這又都屬於遠支了。

雖然吳國最後的結果也還算不錯,也是一方諸侯。可是地位連魯國、晉國這樣的遠支都比不上,更不要說和周王室相比了。自認爲嫡傳嫡脈的吳王一脈,心裡自然是不怎麼服氣的。

以前周王室強盛,吳國的國力也不怎麼強。就算是有什麼念頭,也是不敢表示出來的。只能乖乖的做自己的諸侯。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周王室的實力已經衰弱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吳國的國力又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吳王闔閭覺得自己應該擔起擔子,振興大周了。這是自己嫡傳嫡脈不可推卸的責任。

想要振興大周,就必須要有相當的實力。現在吳國雖然說實力強悍,但闔閭並不覺得自己已經能將所有的諸侯都擊敗。當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和殷商尚且是三戰三敗。不得不臣服於殷商。吳國地域偏遠,想要成爲天下共主,那是任重而道遠。

楚國地域廣袤出產豐富,雖然說人口相對於中原來說少了一點,但能完全佔領楚國的話,吳國的實力絕對會有一個相當大的進步,將會數倍、成十倍的增長。到時候只要自己在孫武和伍子胥的輔助下努力幾年,說不定自己就成爲了新的周文王。

伍子胥對楚國的仇恨可沒有隨着挖了楚平王的墓鞭屍三百而消除,不將楚國滅國,伍子胥的怒火是消除不下去的。恰好吳王闔閭也有這個心思,君臣兩人一拍即合,繼續攻伐楚國,逼得楚國君臣狼狽逃竄。

孫武與王詡兩人被伍子胥一番話也說動了,準備成爲新時代的姜子牙,留名青史。遂答應繼續追殺楚國王室。只要楚國王室被殺光了,楚國定然打亂,到時候要攻佔楚國可就比現在要簡單多了。

天下諸侯可都不是傻子,對於吳王闔閭的的用心,那是洞若觀火。讓楚國受到一定的損傷,所有人都是樂觀其成,可是讓楚國被滅了,換成一個野心勃勃的,充滿攻擊性的國家。沒有人願意的。

一羣諸侯聯合起來。開始介入,準備調停吳楚兩國的爭端,讓吳國罷手。

吳王闔閭到了這個時候怎麼可能罷手呢?自然是絲毫不鳥中原諸國。一門心思的準備滅亡楚國,自己接替楚國的位置,然後圖謀天下共主之位。

中原諸侯見吳國這麼囂張,一點都不鳥自己,自然是很生氣。天子一怒,血流漂杵。中原一干強國聯合起來,卻是比天子可怕多了,所以這生氣的後果也就很嚴重。

國家之間說話,是以國家的實力來說的。展現國家實力的標準很多。但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軍隊的實力。既然說不通,那就只有打了。

這一戰的結果,確實是血流漂杵,不過流血的不是吳國,而是中原諸侯聯軍。孫武與王詡聯合起來的實力,絕對是出人的想象的。中原諸侯聯軍根本就不是對手。

神州一時間殺氣沖天,君策雖然說遠在大荒太清宮。不過對神州的局勢還是相當關注的,很快就現了不妥之處,連忙返回神州。

吳國可不是太清教影響到的地區,萬一吳國打到了中原腹地,到時候對太清教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誰也不知道。君策可不想冒險。

既然不能冒險,那就只能是把吳國壓下去。直接去殺了吳王闔閭自然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不過君策是絕對不會選擇這種方法的,對自己的妨礙太大。伍子胥也算是忠臣烈士,殺之不祥,君策也不願意去殺。

這兩個關鍵性的人物都不能殺,那麼也就只能是在戰場上擊敗吳國的軍隊,讓吳國安穩一點了。想到要面對孫武子這麼一位兵家鼻祖,君策也是不由一陣頭疼。

現在的君策還不知道,和孫武子在一起的,還有一位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要不然,他就會更加的頭疼。

君策剛剛回到顯聖觀,齊侯就親自前來求見了。齊國上層幾乎人人都知道,紫陽祖師就住在顯聖觀之中,不過平常人見不到罷了。一般也不會有人敢去打擾這位太清教三祖之一的紫陽祖師修行。

不過這一次齊侯是真的火了,自從齊桓公之後,齊國還從沒有在戰場上這麼狼狽過。就算是當年晉文公稱霸的時候,也沒有明火執仗的和齊國大戰。而是齊國覺得自己勢力已經衰弱了,直接將霸主的地位讓出去的。

後來的楚莊王,也是在和晉國爭霸,沒有齊國什麼事。秦穆公更是連齊國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晉國給打回去了。

這一次竟然在一個小小的吳國手上吃了虧,齊侯心裡自然是相當不幹。自己失敗的根源在哪,齊侯也是知道的。孫武與王詡兩人出手的時候是什麼情形,齊侯自然是聽到傳言的。知道這樣的人不是普通人能戰勝的,自然而然就求到了君策的頭上。

不過。君策的小院,齊侯也是進不去的。坐在教宗的房間內等候,教宗見齊侯親來,也不敢怠慢,忙前去稟報。

剛走到君策小院的門口,就見玄真走出說道:“教宗有禮了,祖師已經知道齊侯所爲何來,讓小道轉告齊侯,這件事祖師已經知道了,祖師會處理的。讓他不要擔心。”

教宗見君策已經吩咐下來了,也就不去打擾君策,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將這句話告訴了齊侯。

齊侯聽到紫陽祖師已經答應了出面,便放心的離開了。

回去之後,齊侯便再次書,請中原一衆諸侯一起討伐吳國。不過吳國上一次給中原諸侯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一干諸侯都有些躊躇。

晉國、燕國等大國卻是知道紫陽祖師就在齊國,見齊侯這麼有把握對付吳國的那兩個神通者。自然是求得了紫陽祖師的幫助,信心大振,再次出兵準備討伐。

看到齊國、晉國、燕國、鄭國等過都出兵了,其他的諸侯自然是不敢怠慢。吳國雖然厲害,可短時間內還威脅不到中原,就算是楚國被滅了,楚國的那一副爛攤子也會拖延吳國很長一段時間。

齊國、晉國、燕國可都在中原,實力也都是最頂尖的。惹惱了這幾個國家,用不着吳國來攻打自己,他們可就有滅國之禍了。

諸侯聯軍再次到來,吳王闔閭也是不以爲意。帶着八萬大軍迎向諸侯聯軍,想要再次將諸侯聯軍擊敗。闔閭覺得這一次再擊敗諸侯聯軍,中原諸侯應該就沒有膽子再來管自己的事了。自己就可以慢慢的收拾楚國了。

兩軍交陣,各自佈下陣勢。齊國、晉國畢竟是老牌的大國,雖然這些年實力有些下降,但依然是軍容整齊殺氣沖天。燕國長期和北戎交戰,實力也是不俗。其他的諸侯可就稍微差那麼一點點。尤其是剛剛輸給了吳國,顯得有些氣勢不足。

吳國士卒卻是真正的百戰精兵,在孫武的訓練下,已經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兵。再加上這幾年連戰連捷,士氣高昂,雖然自己一方人數較少,但並不把對面的諸侯聯軍看在眼中。認爲在自己無敵統帥的帶領下,依舊會擊敗敵人。

闔閭與伍子胥坐一輛車,率先而出。緊跟在闔閭與伍子胥後面的就是孫武與王詡兩人,或者不能說是緊跟,應該是並排而出。

看到自己國君和統帥出現在自己面前,吳國的士卒一陣齊聲歡呼。在孫武的訓練下,吳國士卒就算是歡呼,也是整齊劃一。八萬人一起呼喊,真正是聲震原野,氣勢恢弘。對面的諸侯聯軍卻是面如土色,驚慌失措。

好在諸侯聯軍還有齊國、晉國、燕國三國的士卒在撐場面,不然光看氣勢,諸侯聯軍就已經能轉身逃跑了。

看着對面的軍勢,孫武有些輕蔑的笑了一下,手中令旗一展。吳國大軍開始變陣,立馬就變成了一座從來沒有見識過的大陣。

普通人看不見,修道之人卻能清楚的看到,吳**陣上空,忽然騰起一座八卦圖形,八門分門別類,氣勢各有不同。陣圖之中還有一條螣蛇蛇盤而立直欲擇人而噬。

孫武與王詡兩人對視一眼,輕輕一拍坐下的戰車。戰車下面突然出現一片雲霞,託着戰車騰空而起,懸浮在空中。

對面的諸侯聯軍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

二三十萬人一起吸氣的聲音,那也是相當壯觀的。聲音也是震耳欲聾,不過氣勢……卻和吳**隊更加不能相比了。

“爾等不過是手下敗將,還敢前來交戰?今日我立下此陣,若是你們能破陣,我吳國大軍自然是掉頭就走。若是你們不能破陣,那就不要再管我們吳楚兩國之事。可好?”

話雖然是在詢問,不過其中對中原諸侯的不屑一顧是怎麼都掩蓋不住的。

孫武的話問出去之後,中原諸侯一陣的寂靜,沒有一個人說話。晉國與燕國的大將都轉頭看向齊國的領軍大將。

齊國的大將卻也不敢出頭,焦急的等着紫陽祖師的到來。

看到對面沒有人答話,孫武微微一笑,說道:“若是不敢前來破陣,那就退去吧,免得在此浪費錢糧。”

中原諸侯又是一陣尷尬。

“貧道前來破陣,不知孫武子以爲如何?”

君策這時候才遠遠的駕雲而來,出現在兩軍陣前。看到紫陽祖師出現,所有有太清教傳教的國家的士卒,都同時出一陣歡呼。雖然聲音參差不齊,但好歹有了一點氣勢。士氣也恢復了一點。

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兩人卻是面色微微一變,懸浮在空中的孫武與王詡兩人也變得慎重了許多。他們兩人都是自己修煉出來的神通,並沒有人教導,所以這麼多年來,真正的同道也就他們兩人,沒有什麼其他的朋友。現在出來一個他們看不透的道人,自然是有些擔心的。

君策也是眉頭暗皺,因爲沒有想到竟然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人。另外一個面容枯槁的老頭雖然不知道是誰,不過這道行、修爲卻都不在孫武之下。

第47章 爲難第180章 出乎意料的意外第47章 爲難第105章 王霸之道第184章 亂世開始第97章 天蓬元帥第86章 管鮑之交第196章 偷桃盜丹第131章 拋繡球第125章 楚巫第65章 無所不能,一無所求第46章 一體擒拿第154章 三天脫困第199章 八卦爐中鍊金身第92章 妖怪作祟第104章 陰陽二氣輪迴盤第24章 爲王位衆人忙碌第181章 看戲第6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上)第70章 公孫子都第9章 “廢物”姜子牙第125章 楚巫第181章 看戲第113章 河蟹大總管(3)第94章 禁制第243章 反世界第48章 人不是這麼玩的第26章 你怎麼能這樣第87章 君策一試管夷吾第53章 斬殺旱魃惹禍端第236章 八景宮論道第138章 真正的對頭第167章 巫神白起第244章 戰四聖第164章 蒼天在上第176章 人間領袖第121章 威嚇第55章 黑山老妖第151章 進攻(1)第111章 河蟹大總管1第223章 妖師脫困第二四五章第117章 治病(2)第27章 你家沒成精的樹苗會動?第199章 八卦爐中鍊金身第156章 封印第233章 包圍第179章 趕山鞭第179章 趕山鞭第32章 伏虎出大方逞威第18章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第8章 “採”藥?第185章 飛昇第141章 重耳第196章 偷桃盜丹第233章 包圍第52章 興雲佈雨驚旱魃第181章 看戲第178章 傳國玉璽第56章 初戰黑山第170章 四子第211章 無名火第63章 與鄭伯的交易第239章 朝聖第107章 衣裳之會第40章 欲破陣泗陽身死第74章 王室的應對1第89章 再收徒第144章 二聖降世第150章 定計第32章 伏虎出大方逞威第126章 金身對金身第66章 傳教鄭國第224章 萬教相會第68章 發宏願震動三界第190章 域外星空第151章 進攻(1)第142章 重耳2第24章 爲王位衆人忙碌第208章 娑婆世界第179章 趕山鞭第175章 不敗而敗第126章 金身對金身第162章 戰神第115章 修建道觀第175章 不敗而敗第244章 戰四聖第219章 三十三天陷落第196章 偷桃盜丹第106章 反常即爲妖第146章 二祖出世第148章 對陣八門 下 第一四九章 九天十地第6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上)第126章 金身對金身第210章 一面倒的襲擊第223章 妖師脫困第132章 李玄遇險第239章 朝聖第180章 出乎意料的意外第14章 莫裝逼裝逼遭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