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一定要交給國家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公元前219前,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帶着羣臣,雄心勃勃的向屹立在東方的泰山進發。

那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天下,但他卻對曾經的那一段歷史非常清楚,他知道,無論當年成敗如何,那華夏祖龍其實就是中華大地的氣脈所聚集而成,如果祖龍被困,無法脫身,那麼華夏終究將無法獲得永世的安平。

於是他便自稱祖龍,並稱始皇帝,他數次東巡,並派人到全國各地尋求仙蹟,表面看是爲追求長生,實際一是爲了在各地找尋潛在的龍脈,並將其控制在手中,二是爲了尋找破解祖龍封印的方法。

只因,天下龍脈雖多,祖龍卻只一個,他若得祖龍相助,天下羣龍得首,自然便可保大秦帝國萬載江山。

後來秦始皇終於登上泰山,但很可惜,他的功德雖然赫赫,卻因殘酷暴政失德,無法解開那封印,最終失敗而回。

但在暗中,秦始皇也想過許多方法,比如利用趕山鞭,驅策羣山江河之龍,想用華夏大地各大龍脈力量集合,來解開當年九黎族的封印,喚醒祖龍。只可惜這方法他剛剛開始施展,便遭了天譴,暴病而亡,大秦帝國也只傳了兩世,便匆匆甄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其後,又有一位帝王,便是漢武帝,這位幾乎與秦始皇齊名的堂堂大皇帝,竟先後8次舉行了泰山封禪,可以說他也是在泰山封禪次數最多的一個皇帝。只是很可惜,這位也想解開祖龍封印,讓大漢永世君臨天下的偉大帝王,也沒能實現他的願望和理想。

後來,又有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也曾到泰山封禪,但是這些位帝王封禪的目的,卻已是不盡相同,有的是爲誇耀功績,有的是爲江山穩固,有的是粉飾太平,但最初的真相,卻已越來越不爲人知,那泰山下面的地宮之中,就封鎮着華夏祖龍的事情,也已成爲了永世之謎。

但是這一切,卻在武則天隨唐高宗在泰山封禪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秘密,當然這裡面也有袁天罡的原因,說起來袁天罡當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能夠和李淳風共同創出推背圖這種驚世之作,預言到了兩千餘年後的世界,那麼對於上古之世的一些事,他能知道也就不足爲奇。

只是武則天卻沒有把這個秘密說出去,只因她心中另有想法,那祖龍乃是象徵了華夏正統,如果祖龍出世,這天下必然翻天覆地,換了人間,到時不知誰人稱帝,誰人稱王,哪裡還會有李唐天下了呢?

這秘密竟就這麼一直深藏在她的心底,後來她建立武周,也想要仿照泰山封禪,只是卻怕不慎解開封印,放出華夏祖龍,因此,她便選擇了嵩山封禪!

一直到了她的晚年,武則天自知有罪於天,便製成三道金簡,祈求三官恕罪,卻仍是投於嵩山。實際上,這三道金簡的作用到底有沒有,已是無人能夠知曉,但通過這件事,便可以知道,武則天的確是把這個秘密深藏,只是晚年自責卻深,便將此事告知了上官婉兒。

那時武則天已經退位,宮闈之中危機四伏,沒有人敢把這個秘密說出去,只是唐玄宗李隆基政變後,上官婉兒本想將這秘密告知李隆基,以求免死,但卻沒能如願,便將這秘密封存在錦盒內,交給侍女嫣兒......

陸海空接下來講述的故事,就和嫣兒在那古洞中對我講的內容基本一致了,也就是李隆基派人來拿嫣兒,搜尋錦盒,袁天罡卻幫助嫣兒,將那絕密書信牢記於魂魄,然後毀掉錦盒書信,袁天罡又將嫣兒屍身運走保存,從此便在那古洞中苦守千年。

嫣兒的魂魄,則被封存在那青玉之中,歲月流轉,不知不覺就又到了我的手裡,而這一切,大概都是天意使然,因爲按照他們的說法,我正是當年袁天罡的後人,這一切,冥冥中早已有因果註定。

我不由感慨,原來這秘密卻正是泰山地宮下,被封困的華夏祖龍的解封之法,但武則天所謂的這個秘密,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沒能解開,她又所怕何來呢?

再說,難道秦始皇和漢武帝,就不怕解開封印後,天下大亂嗎?

關於這個問題,陸海空解釋道,那是因爲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功績卓著,威服四海,得華夏祖龍,乃是君臨天下,千秋萬世,但在武則天的時候,雖然李唐坐了天下,但根基不固,異邦虎視,時刻小心翼翼,哪裡還敢節外生枝?

我恍然明白,老潘在旁又問,那華夏祖龍,難道此時已經脫困,可是爲什麼只聽了一聲龍吟,不見絲毫異兆?還有,那黃帝玉冊如果就是黃帝留下的解封咒語,可爲什麼歷代帝王都沒能成功,卻被我們輕易的解開了?

這個問題,我也是一直疑惑,陸海空哈哈笑道,那華夏祖龍本相已經不復存在,只餘魂魄而已,如果沒猜錯的話,現在華夏祖龍之魂要是已經解困,應該已經歸入大地,龍遊四海,多半是回老家去了。

至於那黃帝玉冊,的確是黃帝留下的,爲的是後世有機緣之時,重新解開封印,華夏大興。

但秦始皇和漢武帝,以及歷代帝王,所爲的只是一己之私,爲了自己的江山穩固,甚至是爲了借祖龍之威,達到長生成仙的目的,這種思想,本就與天道不符,又怎麼可能解開封印呢?

畢竟,在上古之時,不管九黎族也好,還是炎黃華夏族也好,真正重要的乃是蒼生人民,是天道規則,從來就不是什麼帝王。

我聽的一陣點頭,但還是不解,陸海空淡淡道:“不管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其實那也不必追究了,如果你實在想要弄個明白,倒不妨可以去看一看推背圖,或許,可以從中參悟一二。其實,這世間很多秘密,知道的人還是很多,就像十年前大巴山裡,那修道不成化作怪蟲,而附在老潘等人身上的那幾個修仙者,他們所知道的真相,一定比我們瞭解的還多。”

他擡頭看着那通天柱上發出的濛濛白光,又說道:“說不定,這通天之柱,這瑩白之光,就是一條登仙之路,他們苦苦追尋,爲的或許就是這一刻,但是,最後卻還是功虧一簣。”

我默然點頭,張野卻催道:“既然這一切已經真相大白,那就馬上回到那鎮龍木處看一看,你說的那華夏祖龍是不是真的已經脫困而去,還有,我總有種感覺,大奎似乎也會在那裡。”

陸海空同意,我們也都贊成,於是立即出了神殿,卻見那白蛇在此時盤旋爬到通天柱上,正努力向上攀登,仰頭望着那白光。

陸海空嘆道:“畜生也有修仙的渴望,只是它修煉出的頭冠已去,道行大損,這次想要化龍飛天,卻多半是不可能了,就留下來,繼續守護這座神殿吧。”

我們跑到那黃金巨像旁邊,卻聽到地上一個人呻吟着呼喚:“救、救救我......”

這卻正是李東,我遲疑了下,便說:“咱們答應過他,要帶他出去,這......”

老潘想了下,便將李東拉起,沉聲道:“不錯,咱們不光要帶他出去,而且還有很多事,要問他呢。”

李東這才鬆了口氣,臉色雖然灰敗,毫無血色,身上更是血跡斑斑,傷痕累累,卻知道他已經有了生還的希望,低聲說道:“多謝了......”

老潘哼了一聲,並沒理他,我們一行人正要走,何小晨卻看了那黃金巨像一眼,說道:“這、這麼大的黃金像,我們要不要......”

我搖搖頭說:“再大的黃金像也跟咱們沒啥關係了,就讓他在這泰山地宮裡待着吧。”

何小晨撇了撇嘴,沒有說話,卻走上前,舉起相機,咔嚓一下,閃光燈亮起,轉身便開心地對我們說道:“走吧,我已經把它永遠留下來了。”

陸海空目光爍爍的看着那黃金巨像,卻說道:“這黃金巨像,實在是華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結晶,堪稱罕世之寶,我一定會把它交給國家......”

第406章 水晶天宮第126章 人面鴞第14章 盜洞逃生第293章 玉盒第392章 古老傳說第556章 表明身份第48章 亡命追蹤第234章 不翼而飛第145章 意外發現第333章 破煞符第242章 地洞第105章 線索第589章 意外的供詞第75章 青蛇針第192章 古怪的夢第428章 天芒起源第541章 龍血樹第136章 誰是青蛇第548章 異常死亡第158章 武后金簡第510章 陰煞傀儡第294章 開陽宮第75章 青蛇針第5章 夢魘第271章 “蠶繭”裡的人第110章 泰山第316章 小鎮第193章 古碑鬼影第451章 屍魂第349章 神盤八神第468章 來訪者第314章 袁氏家書第584章 第八層第100章 迷霧重重第512章 桑吉和燕妍第63章 深淵迷霧第171章 解厄金簡第426章 沙民第213章 阿生之死第106章 袁周成的煩惱第210章 異變迭起第503章 死而復生第231章 華夏秘史第48章 亡命追蹤第537章 異變第544章 四海幫覆滅第422章 卜算之術第561章 漩渦第501章 追兵將至第223章 通天柱第449章 太陽墓地第48章 亡命追蹤第67章 阿巴亥第203章 進擊的巨人第115章 夜上泰山第542章 賠錢了第52章 荒原雙樹第252章 殭屍武士第368章 深夜行動第115章 夜上泰山第560章 積骨之地第38章 夜逃第362章 穹窿銀城第442章 腐爛的手錶第170章 湖底之謎第173章 嵩山尋寶第387章 迷霧重重第473章 邪靈附體第234章 不翼而飛第251章 黃沙幻境第184章 鏡湖驚變第126章 人面鴞第343章 陷陣第242章 地洞第312章 青蛇內幕第232章 一定要交給國家第523章 前路艱辛第273章 暗河水怪第26章 算計第554章 職業賭徒第219章 鬥惡獸第352章 懸賞追殺第58章 陰靈第374章 真氣第91章 鐵片第51章 巨型蚯蚓第514章 私奔的情侶第132章 詭第65章 飛渡天險第166章 無名老人第113章 石人手臂第296章 山海經中的怪獸第294章 開陽宮第235章 大漠荒煙第329章 貪狼第4章 因果第312章 青蛇內幕第460章 封魂鼎異變第455章 “老朋友”第588章 亂戰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