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生死茫茫(三)

程英已做好飯菜,因阿紫未能下牀,程英用碟子盛了些端給她,讓她在牀上吃。楊過吃了一塊桂花肉,讚道:“程英妹子的廚藝越來越長進了,都快追上郭伯母了,真不愧是桃花島的門人。”程英笑道:“楊大哥太誇獎了,小妹這點兒皮毛功夫如何能與師姐相比?”楊過面對故人,心下大慰,喝了幾杯,微有醉意,嘆道:“小時候在桃花島,郭伯母做的飯菜雖然好吃,可哪裡有與你們在一起吃得高興!”陸無雙道:“又是那郭大小姐欺負你吧,反正有她的地方,絕沒有你好過的!”楊過想起在桃花島那段寄人籬下的日子,不禁苦笑道:“我小時候是個壞孩子,大人、小孩都不喜歡我,唯有郭伯伯一直真心對我好。”

程英想他一個小孩子,孤苦伶仃,備受欺凌,心裡難過,道:“你要喜歡吃,以後我變着花樣做給你吃,唉,爲什麼不讓我們早點遇到你呢?”楊過笑道:“對,早點遇上,我們三個孤苦伶仃的小孩組成一個叫花子隊,我帶着你們討飯去,別人一見你們兩個可愛的小妹妹,都爭着扔錢過來,我怕是撿也撿不及了!”程英、陸無雙笑得花枝亂顫。阿紫笑道:“楊大哥,既然兩位姐姐那麼好,反正你十六年之約還沒到,也沒個去處,何不在此住下,也好蹭蹭程姐姐的飯吃。”

程英與陸無雙一聽此言,都紅了臉,但阿紫所說的正是她們所盼的,明知與楊過有緣無份,但總盼能常常見見他,也就心滿意足了。當下兩雙妙目都瞧着楊過,着實希望他能答應留下來。楊過爲免程、陸兩人對自己感情更深,知道決不能留下來,但又不忍傷她們的心,一時竟無言以對。程英見楊過眉頭微蹙,心裡不禁黯然神傷,但卻不忍見他爲難,於是強笑道:“楊大哥遊俠四方,如何能長住這裡?況且蒙古大軍還在襄陽城外,即使住下了,只怕也寢食難安。”楊過聽程英提起蒙古大軍,臉色凝重起來,點頭道:“是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蒙古一日不退兵,終是我大宋的心頭大患。我雖不能像郭伯伯那樣駐守襄陽,但也要出一份綿力纔好。”

程英道:“楊大哥出的何止綿力而已,去年春天,蒙古向襄陽增援兵,在河南南陽附近遭伏擊,領兵的豁兒赤被斬於馬下,蒙軍死傷無數,剩下的蒙古兵四處逃散,潰不成軍。去年冬天,蒙古向襄陽運送糧草,在河南與湖北交界處,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押送糧草的忽圖合別被殺,糧車更被搶劫一空。這兩件事轟動江湖,人們爭先傳頌率領羣豪的那位神鵰大俠,說他足智多謀,英勇蓋世,槍挑豁兒赤,劍斬忽圖合別,雖只有一條手臂,卻比江湖頂尖高手還要厲害一千倍,相貌雖然醜陋一點,但在大宋百姓心裡,他卻比潘安還要美一萬倍,只是他來無影,去無蹤,沒有人知道他是何許人。”說到這裡,程英瞧着楊過微微一笑,“別人再想不到神鵰大俠就是你,就連你郭伯伯、郭伯母都想不到。”

楊過道:“楊過本就是無名小卒,不敢擔當大俠之名。”阿紫忽道:“我有一事不明,楊大哥相貌俊俏,最多也就是比潘安差一點兒,爲何別人說你相貌醜陋呢?”楊過大笑,道:“阿紫妹子,你也太擡舉我了,我充其量也就是傻蛋一個,哪裡能與潘安相比!”陸無雙拍手笑道:“對,確實是傻蛋一個,阿紫妹子,你楊大哥會變戲法,在我們面前變俊俏,在別人面前就變成了醜八怪。”

程英抿嘴一笑,朝楊過道:“你幹嘛老戴着那人皮面具?仔細嚇壞了人。”楊過開懷暢飲,已微有醉意,笑道:“我第一次見你時,你不也是戴着人皮面具嗎?你如此的花容月貌都戴得,我這樣一副臭皮囊戴戴又何妨。”程英聽見心上人誇獎自己,不禁俏臉微紅,心裡欣喜異常。

陸無雙笑道:“我表姐天仙似的人物,要不是戴着面具,不知要招來多少狂蜂浪蝶,整日圍着她嗡嗡地叫,煩都煩死了。”楊過連連點頭,道:“有理,有理。”

阿紫奇道:“人皮面具?是什麼玩意兒?我倒從來沒聽說過。”楊過從身上拿出一張像蟬翼般薄的皮來,打開貼在臉上,立時一張俊臉變得無比可怖,阿紫瞧了,拍手笑道:“太神奇了!我再瞧不出你是戴着面具的。”

陸無雙皺眉道:“快拿下來罷,怪恐怖的。”楊過揭開人皮面具,阿紫一把搶過去,細細地翻來覆去般看,然後笑着對楊過道:“楊大哥,你還有嗎?這張能不能送給我?”楊過尚未回答,程英就笑道:“阿紫妹子,這是我師父送給楊大哥的,你如不嫌棄,我這兒還有一張,就送給你吧。”說着從身上拿出一張人皮面具來,遞給阿紫。阿紫把先前的那張還給楊過,伸手接了程英的,高興得眉開眼笑,不住地往臉上擺弄。

陸無雙笑道:“表姐,你把這個給了她,以後沒有了這個勞什子戴着,可要美多了。”阿紫聽了,拉着程英的手道:“程姐姐,你真好,你只有這麼一張面具,卻送給了我。”程英拍拍她的手笑道:“沒什麼,難得你喜歡,我想要也容易,下次見着師父,再問他要一張就是了。”

門外傳來竹林被夜風吹拂的聲音,衆人仰望窗外,月已上中天,才知道夜已深,當下四人各自安歇。

接下來的幾日,楊過替阿紫運氣療傷,閒時與程陸兩人敘敘舊情,倒也輕鬆自在,只是對小龍女的思念日愈加劇。程英、陸無雙每日得見意中人,心裡無比欣喜,兩人儘量以待兄妹之禮待楊過,但不經意間也會真情流露,楊過唯有詐作不知。

過了十幾日,阿紫傷勢大爲好轉,楊過見已無大礙,便也起身告辭,程英、陸無雙雖十分不捨,但也知不能挽留,兩人扶着阿紫送了出來。楊過擔心阿紫傷後體弱,不准她們遠送。程英、陸無雙想起不知何日再能相見,淚水直在眼眶裡打轉。陸無雙再三囑道:“楊大哥,往後沒事的時候,可要常來呀。”楊過見兩人難過,心下亦感悵然,點點頭道:“我會常來的,你們要好好保重。”阿紫道:“楊大哥,請你在江湖上留心打聽有沒有我姐夫的消息,如果有,麻煩你一定要來告訴我一聲兒。”楊過道:“蕭大俠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一定會盡力打聽的,你放心好了。”

三人止步,目送楊過的背影漸行漸遠,才依依不捨地回來。

又過了半個月,阿紫的傷勢已基本痊癒。這一日,阿紫說要去尋找蕭峰,程英和陸無雙因她傷勢剛剛纔好,勸她多休息幾天,無奈阿紫找蕭峰心切,一刻也不願再耽誤。當下程陸兩人爲她打點行裝,又到市集買了一匹馬和一些乾糧,並將兩人積攢下來的幾百兩銀子全部給了阿紫。阿紫雖行事刁毒,但實是自小孤苦伶仃,又受星宿派影響所致,後來一直跟着蕭峰,她又十分仰慕他,多多少少也被他的正氣所薰染。這一個多月以來,更是受到程陸兩人無微不至的照顧,特別是程英,對她溫言細語,許多話兒都講到阿紫的心坎上去,讓阿紫倍感親切,視程英爲世上唯一的知己,不知不覺中,已深受程英的感染,刁毒的性子被磨滅了不少。現見程陸兩人忙忙碌碌地爲自己打點行裝,心裡着實感動,她從前不懂得知恩圖報,此時卻暗暗地尋思日後該如何相報。

第二日清早,當晨霧還沒有散去、露珠還掛在枝頭的時候,阿紫就騎上馬,和程英、陸無雙揮手而別,開始北上尋找蕭峰。

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四節 驚聞惡訊第三節 英雄無覓處(三)第五節 醉仙閣遇伏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一節 與老頑童比試第七節 柳暗花明第五節 英雄無覓處(五)第一節 半世情仇(一)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二節 黑夜的燈光第九節 身陷囫圇第七節 今日送君須盡醉第十一節 兄弟失蹤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七節 重逢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十三節 襄陽解圍第一節 新月得釋第一節 風雪夜愁人(一)第七節 碧雲宮主第七節 失心瘋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一節 彎弓射大雕(一)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四節 惡鬥浮香亭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五節 十五之約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四節 故國今何在(四)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十三節 彌天大謊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六節 叛師之人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十三節 襄陽解圍第十三節 襄陽解圍第四節 故國今何在(四)第二節 黑夜的燈光第一節 英雄無覓處(一)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八節 出寺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六節 玉足晶瑩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十一節 簽訂和約第十三節 襄陽失守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三節 生死茫茫(三)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四節 信裡乾坤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二節 彎弓射大雕(二)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三節 故國今何在(三)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四節 惡鬥浮香亭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三節 半世情仇(三)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六節 小鏡湖畔第十節 脣槍舌劍第八節 虛實陸家莊第十節 脣槍舌劍作者的話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初踐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