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敗接着道:“屯田制的實行,是以朝廷投資的方式保證再生產,其效率在當時是高於普通自耕農的。因此這個政策收到立竿見影之效,短時間內就將地方變成一派‘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的欣欣向榮景象,稱其爲一大創舉並不過分。”
“曹操在攻破鄴城後,鑑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爲戶調製,對土地所有者收田租每畝爲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百姓一致的擁護。”
“其二,曹操在世時大力興修水利設施,卓有成效,比如他在周瑜的家鄉舒城建立的七門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時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
“在開源同時,曹操也非常注意節流,並以身作則。史書中稱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簡單地說,就是他沒有花裡胡哨的衣服,不穿雕花繡彩的鞋子,帷帳屏風落滿補丁,牀榻被褥還有‘敗絮其中’。在他的大力糾正下,東漢以來的奢華之風爲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潔勤儉自律。”
“四來嘛。漢末三國的軍事家首推曹操。他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註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軍事理論。他還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其五,曹操喜愛墳典和六藝之學。在統一北方的混戰中。他就注意對圖書的保護和收求。建安五年,在他擊敗袁紹後,就曾下令‘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任魏公後,他設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廣收在戰亂中散佚的東漢官府和民間藏書。‘採輟遺亡’,藏在中外三閣和秘書省。”
“其六,曹操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當今詩歌上,散文也很有特點。他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作品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百姓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這七來麼,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各層次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這些政治上的舉措爲他統一中國北方,發揮了不小的積極作用。”
“最後,也是最鮮爲人知的是,曹操是一代書法家。歷史上見過他書法作品的人,無不讚其書作有‘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粲’、‘筆墨雄渾,雄逸絕論’之大美。”
“試問,這樣的人物若還稱不上‘經世濟民’的‘大英雄’,那還有誰人可當之?”
範祖禹聽了東方不敗的滔滔雄文,滿面羞慚,無話對答。
座上又有一人應聲問道:“看來東方元帥的確很推崇曹孟德啊!不過在鄙人眼中,他只不過一介亂臣賊子罷了。曹操自稱是相國曹參的後代,證明他世代都爲漢臣,而後來他卻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王權,肆意橫行,欺君妄上,不僅是目無君主,而且是蔑視祖宗,不僅是漢室之亂臣,而且是曹氏之賊子。”
“而他的對手劉備乃堂堂正正的漢室之胄,中山靖王的苗裔,漢獻帝依據世宗祖譜賜與他官爵。劉備還忍辱負重,效法從區區亭長開始建業起身的漢高祖劉邦,靠編草蓆賣草鞋起家,這樣的真英雄,曹操有什麼資格來和他抗衡呢?”
東方不敗循聲看去,原來是宋國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韓縝。
東方不敗笑起來,回答道:“哈哈,韓侍郎說得好。可惜‘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劉備最終的失敗便是曹操能與他抗衡的最佳註腳。當然,劉備的祖宗,秦末之劉邦所領導的農民戰爭的確是成功的。”
“可是,亭長劉邦所領導的農民起義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一是以項羽爲代表的六國舊貴族意在復辟封建制的反叛,爲劉氏奪權的成功廓清了道路;二是由劉邦爲代表的農民起義力量,在本質上又是對六國舊貴族企圖復辟分封式封建制度的反擊,和對秦始皇‘罷分封、置郡縣、實行中央集權’的肯定及繼承,從而順應了歷史的發展。”
“後來做成了皇帝的劉邦則‘興內訌、殺功臣、滅冤黨’,以維護自己的帝位、王權和‘一姓天下’,盡顯無賴本性。把地痞流氓劉邦及其後裔劉備當作‘真英雄’,我看你真是小兒之見,怎能和高士一起理論!”
韓縝聞言,不禁閉口塞舌。
席中又一人說道:“元帥所言,盡是強詞奪理,全不是正經之談,不必再說了。在座諸位大臣,哪個不是著作等身的大儒,只請問東方元帥你這個赳赳武夫著有什麼經典之論嗎?”
東方不敗望向那人,原來是大宋尚書左丞王安禮,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王安石之弟,便回答:“尋章摘句,是世上那些迂腐儒士的所爲,哪能夠依此興國立事。古時候躬耕的莘伊尹,垂釣於渭水的姜子牙,還有張良、鄧禹等名士高人都沒見他們有什麼經典論著。難道說在場的各位柱國之臣,整天就光只是效仿那些酸腐的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嗎?”
王安禮聽罷,唯有垂頭喪氣地無以作答。
忽然一個人大聲說道:“東方元帥好說大話,未必有真才實學,恐怕到時恰恰要被文人學者所笑呢。”
東方不敗看向他,乃是門下侍郎李清臣,又答道:“文人學者有君子與小人之分。作爲君子的文人,護民愛國,堅守正義,憎惡邪佞,盡力爲時代做出自己的貢獻,美名傳於後世。而作爲小人的學者,只鑽營雕蟲小技,用心於文墨,年輕時作賦,人老了把經都念完。筆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卻沒有一點實實在在的計策。就像楊雄那樣,雖然以文章著稱於世,卻屈身於草莽強盜之手,走投無路最後跳樓而死。這就是所謂的小人之儒。即使他每天吟詩作賦上萬言,可又有什麼用呢!”
李清臣也不能應對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