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鴉青(2)

十一章、鴉青(2)

蛐蛐要是在洞外鳴叫,一般來說確定準確位置相對容易,可是如果躲在洞裡鳴叫,就比較麻煩。因爲鳴聲是從洞裡發出來的,經過洞口“收縮”一下再擴散開,準確的位置就不好判斷了。

徐青山雖說是加了地小心,可是還是弄出了一點兒細微的響動,正是這點兒細微的響動,顯然驚嚇到了那隻蛐蛐,突然之間竟然啞口了。

徐青山如泥雕木塑一般,蹲在地上一動不動,耐心地等着那隻蛐蛐再次鳴叫。

越是上品,其聽覺也越是靈敏,稍有些風吹草動,就狡猾地閉口緘舌。對付這種蛐蛐,只能步步爲營,小心翼翼,側耳徐行。聽到聲音後,腳步要輕,速度要快。真要是高手捉蛐蛐,差不多在十米外聽到鳴叫聲,就能迅速確定洞口之所在,大小誤差不出碗口大的範圍。徐青山剛剛入道,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慢慢逼近。如此一來,每走一步,就要等上分鐘,才能聽到下一聲鳴叫,差不多用了小時,最後總算是確定了洞口的大至範圍。

看着草叢間的洞口,徐青山並不急於下罩,而是按古譜中所說的方法,開始審視周圍的地形。蛐蛐築穴,往往留有退路,大多的蛐蛐洞都有兩個洞口,就像狡兔三窟差不多。如果沒有經驗,找到洞口後就盲目的下罩捉蟲,蛐蛐很容易就會從另一個洞口溜之大吉。小心地看了半天,在一尺多遠的地方果然發現了另外的一個洞口,從距離上判斷,應該就是這隻蛐蛐洞的退路。

雖然位置打得很隱蔽,但是挖出來的細土還是暴露出來了問題。徐青山從地上摸了塊石子小心地把退路給堵上了,這纔不慌不忙地掏出了網罩,做好了準備。

捕捉蛐蛐最基本的工具就是網罩,網罩的構造很簡單,就是用鐵絲彎成的一個帶把的圓環,然後用細銅絲在圓環上編織成上圓下尖的罩子就可以了。這種工具自明代開始就有,行話稱爲“混羅網”,一直流傳至今。之所以要用這件東西,就是因爲蛐蛐出洞後就會急速跳躍,想要徒手捉住是不可能的。即使偶然捉住,也會不小心弄得缺胳膊少腿,變得面目全非,很難做到全須全尾。一旦成了殘次品,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徐青山畢竟是次捉蟲,心裡難免有些緊張,連續做了幾次深呼吸,然後緊緊地握住網罩,右手從旁邊掐斷一根細草棍,小心地伸入到了洞中,輕輕的撥了。感覺到草棍微微晃了晃,徐青山趕緊快速地拔出了草棍,幾乎就在同時,洞裡的那隻蛐蛐就從洞裡跳了出來。後腿用力一撐,輕輕一躍,跳出去就將近能有一尺多遠,徐青山趕緊把手上的網罩扣了下去,可是還是慢一了拍,眼看着那隻蛐蛐往前又是一躍,躲了過去。

徐青山趕緊追上兩步,瞅準那隻蛐蛐接着再扣。沒想到這種事看着容易,做起來卻遠不是那麼簡單,網罩眼瞅着拍到地上,那隻蛐蛐就斜着又跳了出去,氣得徐青山也直咬牙,跟着這隻蛐蛐一路就追了下去。

這隻蛐蛐顯然也是受到了驚嚇,動作異常迅捷,三跳兩跳,越跳越遠。它可不管是草叢還是山石,想跳就怎麼跳。徐青山既要看着腳下,又要顧着眼前,距離眼瞅着就被拉開了。眼見這隻蛐蛐就要跳到灌木叢裡了,急得出了一頭的大汗。蛐蛐真要是跳到灌木叢裡,根本就不可能再捉到了,這一個多小時就相於白折騰了。盯着眼前的這隻蛐蛐,徐青山瞅準了機會,胳膊往前一伸,網罩掛着風聲就拍了下去,總算是把這隻蛐蛐給罩住了。

徐青山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抹了一把腦門子上的汗珠,打開手電照了照,就見這隻蛐蛐個頭足有一寸多長,全身烏青,根本不是什麼黃蟲。看其外觀,首尾分明,閃着烏光,像是古譜中提到的“鴉青”。雖說也稱得上是一隻上品,但是畢竟是隻青蟲,徐青山也不是玩家,要這個也沒什麼用,嘆了一口氣,就把網罩鬆開,放走了那隻蛐蛐。

眼瞅着這隻蛐蛐幾個跳躍越跳越遠了,徐青山忍不住地嘆了口氣。自己這水平還真是有待於提高,現在竟然還分辨不清鳴叫聲,這一點實在是要命。山溝裡的蛐蛐成千上萬都不止,分不清叫聲,就這麼一隻一隻的碰運氣,捉到自己頭髮變白了也未必能碰上只黃蟲,更別提黃蟲裡的極品“黃金甲”了。

雖然失敗了,可徐青山多少也積累了點經驗。這種事就當實踐了,沒有實踐,只憑着一本古譜去找,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多找幾個,經驗多了,估計也就分出來區別了。想到這兒,徐青山擡眼往前看了看,見自己離着小河溝不遠,正是蛐蛐經常出現的地方,便閉目傾聽,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山谷空曠,徐青山努力分辯着各種鳴叫聲,突然聽到一陣特殊的“窸窸窣窣”的聲音,好像是從幾棵磨盤粗細的大樹後傳來的,聽動靜好像是有什麼東西。徐青山睜大了眼睛往前看了看,心裡有些疑惑,難不成樹林裡有什麼山牲口?

徐青山不敢大意,趕緊抽出管插,小心地走了過去。走得近了,聲音也真切了許多,好像是有什麼玩意兒在啃東西的動靜。壯着膽子繞過大樹,用手電照了照。燈光一晃之下,就見大樹後有團黑影正在不停地拱來拱去,看塊頭好像是隻熊瞎子,嚇得徐青山趕緊關掉手電,轉身就跑。

可是跑出去沒兩步,就意識到有些不對。剛纔的黑影好像不是熊瞎子,那腦袋和胳膊啥的,好像是個人!

ps:本書第一卷已經出版,卷出版由於出版社等原因,延遲一段時間,待流程確定後,會第一時間通知各位,屆時,網上更新恢復正常。感謝這麼長時間以來對本作品的關注與喜愛,實在慚愧!

靈異題材網上沒有訂閱,沒有收入,完全靠出版收入,與那些動轍玄幻大神沒法比,望見諒吧!

第7章 災獸狏即第36章 燈籠第55章 香囊(2)第23章 雪地龍第2章 失手第50章 熊瞎子嶺第33章 密人蔘(1)第28章 索撥棍(1)第31章 鴉青(2)第33章 青蠍子第28章 索撥棍(2)第40章 驅邪(1)第50章 熊瞎子嶺第36章 燈籠第18章 女人笑第21章 分水刺第23章 屍線蟲第55章 香囊(1)第24章 紙團第39章 妖面蝙蝠第6章 符丁第2章 失手三十一鴉青1第9章 江湖春點第17章 千歲蝙蝠第27章 燕子竄雲第52章 林麝(1)第17章 烏駮(2)第17章 千歲蝙蝠第12章 鼠騎牛第35章 鬼鼬第40章 驅邪(1)第43章 肉參第18章 女人笑第28章 索撥棍(2)第14章 山貓第15章 星舌鼠(1)第53章 蝕蟻第26章 炸山(2)第50章 麒麟血藤第5章 銅錢戲蟾第49章 山貨莊第10章 乾坤湯第18章 迷陣第15章 脫衣筢第13章 小媳婦第11章 圈羊第19章 水怪(2)第52章 鬥蟲(2)第53章 鬼門十三針第39章 妖面蝙蝠三十二劉二炮第25章 撂天荒第22章 蛇霧第25章 撂天荒第52章 林麝(1)第25章 龍骨溝(2)第32章 花繩二十七乾飯盆2第22章 蝨蠱(1)第26章 炸山(2)第21章 眼睛第6章 天靈地寶五十二章 林麝2第8章 狗寶第47章 酬勞(1)第45章 盲眼石龍第5章 銅錢戲蟾第8章 放山第50章 熊瞎子嶺第43章 肉參第53章 鬼門十三針第52章 鬥蟲(1)第41章 草別子第24章 紙團第40章 驅邪(2)第48章 羊印第21章 眼睛第15章 星舌鼠(1)第41章 蜚牛第39章 中邪第48章 星星凍(1)第36章 燈籠第39章 中邪第12章 鼠騎牛第4章 採藥第54章 仙草第6章 天靈地寶第49章 棺怪第25章 撂天荒第15章 星舌鼠(2)第57章 白羊印第29章 土筢子第1章 古井奇草第11章 圈羊三十一鴉青1第46章 千歲夜明砂第37章 舍羅蟲第5章 銅錢戲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