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回 蠶食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幡旗如鳥翼,甲冑似魚鱗。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書接上回,徐庶給馬超上書,說跟諸葛亮對上龐統比自己更適合當一個主帥,因此他要把自己的帥位讓給龐統.這也就得說是徐庶高風亮節,馬超說了,這是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內最後一場戰鬥,在這個人人都想爭功之時,徐庶能從大局考慮,能主動讓賢,這種氣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把自己的位子讓給旁人,說着容易可是做起來就難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沒有幾個.

龐統得信兒之後也給馬超上了一道書,說自己無意當主帥,還是讓徐庶當主帥,自己給他出謀劃策就行了.馬超仔細想了想,徐庶說的有道理,跟諸葛亮對上,不但徐庶不適合當主帥,自己也不適合當主帥,反而是對諸葛亮最爲熟悉的龐統最合適指揮全局了,因此馬超傳下鈞旨,東線戰事仍由徐庶負責,西線戰事由自己負責,龐統負責全權指揮東西兩線的作戰,這樣徐庶也用不着讓位了,龐統也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長處和諸葛亮好好比劃比劃.

一聲令下如山倒,哪個大膽敢不聽.雖然龐統的軍銜不高,但是馬超的將令一下,沒有人敢說個不字,龐統只得領命開始籌劃全局,他好好的思考了一下該如何跟諸葛亮打,最後龐統一反常態,制定了一套別出心裁的作戰方案,馬超看完了之後拍案叫絕,龐統這招兒太毒了,把自己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很好的剋制住了晉蜀兩國,使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依昭龐統的本性,他是那種喜歡劍走偏鋒的人,但是這次他沒的按老套路出牌,龐統向馬超建議,說如今天下皆已平定,只有荊揚二州還有戰事,您未來十至二十年之內又不準備再向外擴張了,那麼咱們完全可以慢慢的打這場仗,以已之所長攻敵之所短,現在諸葛亮最缺的就是時間和兵馬,咱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兵馬,就從這兩方面下手把晉蜀至於死地.

龐統結合成當今的戰況提出,現在不宜於速戰速決,要步步推進,佔領一地發展一地,以兵養兵,以戰養戰,軍兵一邊從事生產一邊進行戰鬥,用二到三年的時間打這場仗,不要怕諸葛亮和司馬乾搞破壞,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他破壞了大不了再重建,按照龐統的計劃九龍軍團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在生產中戰鬥,在戰鬥中發展.龐統這一套很有偉大的毛太祖的太祖流之貌。

從人員配置上龐統也下了一番苦功,對於晉蜀兩國的政策也是一弱一強,把主要戰鬥放在晉國,讓諸葛亮有力沒處使.爲此龐統命甘寧、黃襄的水軍沿江封鎖長江,命陸遜的水軍封鎖沿海,命孫策人馬從交州攻揚州,命徐晃所部深入荊揚兩州之間切斷晉蜀兩國的通道,命徐庶所部負責接應徐晃,命陳到所部從北方對揚州進行威懾性的攻擊,爭取在一年之內解決揚州之戰。

對於荊州的蜀國,龐統制定了鐵壁合圍計劃,命高順所部人馬從荊州扼住其咽喉,使其不能北上,命張遼所部屯紮在荊州西側,命呂布所部從荊南對荊州實施包圍,命趙雲所部側應四方,組成一個巨大的牢籠把諸葛亮一黨死死困在荊州讓他動彈不得。龐統曉喻荊州方面的幾支部隊,在未來的一到兩年之內,一面打仗一面搞生產,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產上,力爭能夠自給自足,特別是在糧草方面。特別強調的是,龐統下達指令,不管諸葛亮怎麼勾引,絕對不許遠離自己的戰區。

龐統的命令一傳下來,銀川的曹衝給馬超他們劃拔來了農具和種籽,作好了要大搞生產的準備,消息一傳到諸葛亮這裡,當時諸葛亮就傻了,原來聽說馬超把軍權下放給龐統了,諸葛亮心裡還鬆了一口氣呢,說龐統這個人我熟啊,他的戰法我相當清楚,跟他對上我吃不了大虧,看來馬超也有走了眼地時候,可是等到後來諸葛亮傻了,龐統的作所作爲跟以往大不相同,一反過去劍走偏鋒的風格,制定出了大大超乎諸葛亮意料之外的計劃,而且龐統更不要臉的是把自己的作戰計劃派人送了一份兒給諸葛亮,擺明了就是欺負你。

諸葛亮看完了龐統的作戰計劃之後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更好的對策來。龐統的計劃說白了很簡單,就是步步爲營,步步推進,以時間換空間,佔一地發展一地,一點一點的蠶食蜀國,用三年的時間把你吃光,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甚至十年!如今馬超這邊可調用的精銳人馬總數在二百萬左右,而晉、蜀兩國把所有的兵全都加起來,還不足一百萬,這一百萬裡頭能跟馬超軍有一拼的精兵不足二十萬,用二十萬大軍抵擋二百餘萬人馬的攻擊,這太有難度了。

另外一個讓諸葛亮吐血的地方就是人才,馬超這邊老中青三代都有,老的像趙雲、呂布、黃忠等皆萬人敵,不用他們出去打,只要在那裡一站,那就給敵人無形的壓力,中年的羅霄、陸遜、黃敘、衛溫等人都長起來了,全都能獨擋一面了,再下頭馬氏弟兄,趙家子弟等等這些人也都足以震動天下,那是能人輩出。文的就更甭提了,馬超的軍校所培養出來的各級軍事人才一抓一大把,那是車載斗量,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再看晉蜀兩國這邊,特別是蜀國,這些年在諸葛亮事必躬親的情況下一個人才也沒有成長起來,人才凋零,武將就更甭提了,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自從老的五虎上將完了之後就沒有能拿的出手來的人了,如今能搬到檯面上來的也就是魏延、鄧芝兩個了,現如今真應了那句話了,西蜀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晉國比蜀國也強點兒有限,真正能獨擋一面的將軍也就只有張頜、高覽兩個老的了,剩下的那幫人都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特別是晉國的人分成若干個小集團,有原來東吳的,曹魏的,司馬家的,還有曹操收降的原來的袁家的,總之是勾心鬥角,形勢比之蜀國這邊兒還要亂的多,如果是司馬懿、曹操這樣的人物還能鎮的住他們,現在換了司馬乾和張太后,這二位想要壓住他們那太難了,就憑這些人要是不打敗仗那太難爲他們了。

作戰計劃制定好了之後,龐統立刻指揮大軍對晉國開戰,大軍往前一推晉國就找不着北了,要不是龐統要求步步爲營,這一天能攻進三百里去!就是這樣,那攻擊的速度也是極快的,晉國的人馬可以說是望風而降,再加上孫策一到江東,原來的那些老孫家的擁護者全都活過來了,就等着盼着孫策攻進來呢。

與揚州打成一鍋粥不同,荊州確是一點戰事都沒有,馬超派人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勸他投降,結果諸葛亮屬茅房裡的石頭的,又臭又硬拒不投降,他知道現在想在戰場上打贏馬超那是不可能了,因此他也把工夫全都用在了戰場之外,派出了數十路人馬深入馬超治下各地去搞破壞,同時派人散佈謠言,想離間馬超上下的關係,結果馬超早有防備,後方的曹沖和周不疑把他們的大後方處理的井井有條,爲了表明自己和馬超是一條心,曹衝還親自到前線來慰問,和馬超兩個人檢查了前線的佈防秀了一下,讓諸葛亮的陰謀不攻自破。

到了這個時候諸葛亮真是無計可施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計謀真是不管用了,這就好比是一個號稱是天才的兒童在空地上和一個全身生滿了尖刺的怪獸搏鬥,你就算再有才智使不上也是白搭,你的計謀再好,沒有能夠去執行的人,那也是空話,就這樣到了公元二百四十二年的夏天,晉國徹底成爲了歷史,陳到大軍攻破建業,司馬乾帶着文武衆臣逃到蜀國,數十萬大軍逃出來了不足三千之數。有馬超大兵圍困,諸葛亮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晉國滅亡。到了這個時候,諸葛亮知道下一步就該論到蜀國了,因此他馬上把治下最精銳的部隊集中在了一起,然後命魏延爲將,組成了一支敢死隊。

諸葛亮這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了。他命魏延帶着這支精銳的部隊去進行斬首行動,斬首的目標就是馬超,只要能把馬超擊成重傷,那蜀國還有一線生機。爲了配合魏延的這個斬首行動,諸葛亮調動所有人馬準備對趙雲所部發動了猛攻,他要借這個來掩護魏延對馬超的偷襲。另外爲了吸引馬超的注意力,諸葛亮命人在夔關擺下了八陣圖,邀請馬超再次來破陣,要從這裡一決勝負,如果馬超贏了,蜀國二話不說就投降,如果他輸了,讓他十年之內不準再來攻蜀.接到邀請之後馬超合計了一下,他當時就要同意,郭嘉等人是強烈反對,說這裡頭肯定有陰謀,你不能去!馬超說我自然知道他有陰謀,可是我有破敵之法,最後馬超還是欣然赴約,打響了一統天下的最後一戰.

第一百一十一回 白馬銀槍趙子龍(5)第七百二十三回 百家融合第六百一十五回 夜奪八寨第二回 老和尚重生後漢 新爸爸有意投軍(1)第一百一十八回 襲取(2)第二百四十七回 飛虎揚威第六百六十九回 亂了第八百四十八回 打出來的愛情第二百一十三回 張飛戰馬超第一百九十六回 大帥張燕第九百一十二回 水淹徐榮第二百九十六回 父子反目第四百八十九回 生死時速第七百七十八回 災難第四十八回 官迷王越(1)第七百六十五回 漁利第六回 降漢室無嗔無喜 遇救星又氣又急(4)第四十九回 槍指長安(3)第五十七回 立威漁陽(2)第一百零九回 約戰(3)第十六回 兩失親同病相連 雙雄會歃血爲盟(4)第四十一回 泄露國家機秘(2)第二百三十八回 水鏡書院第四百零四回 連環計第七百一十四回 驚天第七百八十九回 待勞第四百零四回 連環計第二十七回 義結常山(2)第七十三回 黃趙對(3)第八十四回 精兵簡政(3)第三十八回 弄鬼裝神(1)第六百五十回 張飛之計第三百二十一回 佈局大西北第一百一十七回 轉戰(1)第九十五回 劍神王越(4)第一百五十回 援軍來也第八百三十回 繼第二回合第一百九十九回 巧立英雄擂第八百二十五回 龍虎鬥第一百四十三回 智取鮮卑山第五十六回 金風未動(2)第三百三十七回 沒事添亂型的第二百八十七回 回到銀川第七百九十八回 演戲第四百四十二回 捅了馬蜂窩了第八百三十八回 周不疑正位第三百四十五回 孫策之死第五百八十五回 中計第四十五回 袁紹曹操(4)第二百四十九回 五溪蠻第四百四十回 惺惺相惜第九十五回 劍神王越(4)第六百三十三回 出人意料第八百一十七回 嚇死第二十八回 天下的英雄(2)第六十五回 說走咱就走(1)第一百一十八回 襲取(1)第一百二十二回 趙子龍百騎劫寨(1)第四百零六回 肥豬登場第九十一回 郭嘉用計(3)第九百五十九回 陣消人亡第七百零二回 走親戚第二百三十六回 黑白二夫人第九百四十七回 聯馬滅晉第一百零一回 偷雞的後果(2)第二百五十九回 斬龍劍鞘第三百二十四回 撞透五州第二百一十七回 龍爭虎鬥幾時休第八百五十六回 司馬懿的安排第八百二十三回 大魚第四百四十三回 人如虎馬如龍第五十七回 立威漁陽(1)第八百八十五回 上當第十一回 空有報國志 不作出軸想(2)第二百一十二回 直下青州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八百三十五回 段氏老太太第五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川第二百三十五回 黃門逸事第三百一十一回 屯田車師第二百七十七回 婦戎姐夫第九百五十四回 布兵第一百六十八回 斬將封侯第三十二 轉變從這裡開始(4)第七十四回 甘寧(3)第八百八十六回 圍殲第五百六十五回 馬到臨崖第六十三回 嫁衣神功(4)第二百七十八回 痛說往事第一百一十五回 洛陽之亂(1)第六百三十三回 出人意料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1)第六百四十八回 滅鼠計劃第一百六十九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八十四回 將無恥進行到底第九百四十三回 見面第六百七十二回 投降第二百回 牽招出馬第二百九十一回 三妻四妾第五回 小馬超名傳武威地 老左慈譽滿十三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