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揮揮衣袖作別了

日復一日,伴讀們的生活規律無事,轉眼過了大半月。

蔣麟的臉色,卻一日比一日陰沉,在學堂裡對王琪與沈鶴軒兩個說話也都是刺。原本還算融洽的氣氛,因他的緣故越來越壓抑。

世子很是不滿,可蔣麟到底是他的表哥,總要看在王妃的面子。上次府學開學時,因蔣麟甩袖而走,世子還捱了王妃幾句說。他從啓蒙時,便學的是孝經,是純孝之人,自然不願與王妃因此生嫌隙,因此對蔣麟多有容讓。

王琪原本隨意和樂的性子,這些日子也不得不夾着尾巴做人。他是瞧出來,蔣麟現下就像是瘋狗似的,想要逮住那個狠咬一番。王琪曉得,即便是蔣麟無事生非,王妃也不可能爲了給外人做主,就處置自己侄兒,尤其是那外人還姓王的情況下。

可是這樣憋屈過日子,又實在難熬。

若是喜怒不定的是世子,那王權之下,委屈也便委屈;偏生蔣麟不過是王府內親,論起出身家世來,未必及得上王家。

王琪身爲宗房嫡孫,打小也是作威作福養大的,如今夾着尾巴灰溜溜這日子實在難熬,每天苦着臉,掐着手指頭盼月末,不止一次跟道癡念叨七月好難熬。

這一日,下午的六藝課輪到射箭。

校場之上,衆人都換了短打衣服。照例是世子先射,他年紀雖小,可練射箭有些日子,準頭尚可,只是臂力微顯不足。

不管是衆伴讀,還是幾個隨身小太監,無不高聲喝彩。

負責指導衆人射箭的,就是陸炳之父陸典。

他照常先吩咐衆人一一射了,評點進步與不足;而後又讓每人練習射三十支箭。

雖說已經到七月末,可下午天氣正熱,他即便掛着師父之名,也不敢讓世子在外頭曝曬。

待衆人射完三十支箭後,陸典便命衆人到靶場旁的棚子喝綠豆湯,而後提石鎖,鍛鍊臂力。

蔣麟一如既往地臭着張臉,連平日裡愛巴結他兩下的呂文召都瞧出不對,避得遠遠的,不往他前面湊。

不管身份如何,沒有人願意犯賤去看蔣麟的臉色。王琪更是避之如蛇蠍似的,拉着道癡,藉口請教射箭技巧,湊到陸典跟前。

陸炳也跟了上來。

陸典看了道癡一眼,打心裡對這個學生很滿意。對於衆人來說,多是將射箭當成苦差事敷衍了事,只有道癡每次上課都分外仔細,進步也越來越明顯。難得他年紀不大,臂力卻不小,如今在射箭一道上,已經有追着世子的意思。

加上曉得他與兒子投契,陸典便也格外照顧些,對於王家兄弟的提問,便仔細回答。

說到興起,他便又拿着弓,除了涼棚到靶場給衆人示範。

道癡與陸炳都跟着出了涼棚,王琪回頭看了蔣麟一樣,見他面色陰沉沉地,看着就讓人晦氣,便抹着汗,也走出涼棚。

等陸典示範一番後,便叫大家也試射。

道癡與陸炳兩個將方纔陸典說的技巧都聽進去了,有模有樣的,箭支入木耙根深幾分,也接近紅心。

輪到王琪,拉開弓,射了出去,依舊軟趴趴的,不及靶子就落在地上。

王琪訕笑,有些不好意思看陸典。陸典卻正經八百地近前看了看,點頭道:“不錯,離靶子又近了八寸,照這樣練下去,不出一個月,就該能射到靶上……”

這算是誇獎吧?這算是誇獎吧。王琪難得地害羞起來,抓着後腦勺傻笑。

陸炳在旁,捂着嘴悶笑,捱了陸典一個眼刀才老實下來。

王琪本是敷衍着,因陸典這幾句稱讚,竟有些認真起來,將箭袋取來,又射了幾支。儘管依舊沒挨着靶子,可認真後的成績依舊進展明顯。

看着這樣認真的王琪,道癡才發現他的衣服寬鬆不少,臉上的贅肉也少了,五官也鮮明起來,不知是不是這些日子提心吊膽地避着蔣麟找茬使得他有了心事,好像一下子瘦了下來。

蔣麟這人,實在太掃興了些……道癡想着,便轉過頭望向涼棚。

世子身邊跟着陳赤忠,兩人正在拎石鎖。劉從雲則是站在那裡,望着靶場這邊,估計是覺得太陽正烈,沒有出涼棚。看到道癡轉頭,他還對道癡笑了笑。

蔣麟麼,手中正拎着石鎖,不過是不是同沈鶴軒太近了些。

看着蔣麟面露猙獰,道癡曉得不好,只是這會兒功夫,開口已經來不及,蔣麟的手已經鬆開石鎖。石鎖下,是沈鶴軒的腳。

那石鎖是足有一百斤,真要砸到人腳上,不單單只是受傷,鬧不好就要致殘。

道癡的心一下提了起來,臉繃得緊緊的,平素蔣麟只是在嘴巴上陰損些,沒想到如今竟然動手傷人。

旁人還一無所覺,只有劉從雲因正看着道癡的緣故,注意到他的神色變化,順着他的視線轉身望去。

“碰”石鎖重重落地,道癡的目光閃爍,不由露出笑來。

“啊……”蔣麟臉上的得意都來不及收,慘叫一聲,坐倒在地,哆嗦着看着自己的左腳,臉上肉眼可見地涌出豆大的汗珠。

衆人齊齊望去,包括正提着石鎖滿臉懵懂的沈鶴軒。

瞧着那樣子,哪裡還有別的,不過是自己拿不穩石鎖,砸了自己的腳丫子。

陸典忙上前去,蹲下身子,去了蔣麟的鞋襪。幸好沒有砸到足弓上,只是砸了左腳大拇指,可是砸的不輕,大拇指都翻着,黑紫一片。

陸典擔憂地望向世子道:“殿下,是不是送蔣公子回去?還是早些尋大夫看一下。”

蔣麟咬着牙,倒吸冷氣,擡起頭來,望向沈鶴軒,臉上青一陣、黑一陣,眼神十分陰毒。

沈鶴軒撫了撫袖口,神色依舊淡然隨意。劉從雲的目光閃了閃,回頭看向道癡,兩人對視一眼,都隱隱帶了擔憂。

這個蔣麟實在惹人厭。衆人只是做世子伴讀,爲世子將來開府做班底,連世子都是一副拉攏的態度,哪裡輪到他蔣麟給大家甩臉色。可是他要耍起無賴,與衆人硬碰硬,那最後倒黴的還是大傢伙。

王琪沒看到方纔的情景,見蔣麟受傷,心裡不無幸災樂禍,可是看着蔣麟面露陰狠,他的心又跟着提起來。

倒不是與沈鶴軒交情多深厚,只是物傷其類。若是今日蔣麟敢借着自己受傷攀誣沈鶴軒,那明日就能用這樣的手段對付自己。

蔣麟又氣又恨,並不是不想攀咬沈鶴軒,而是他自己也正糊塗着。明明石鎖是對着沈鶴軒的腳丫子落下去的,爲何會砸到自己腳上。

他這般盯着沈鶴軒,也是懷疑是不是對方動了手腳,可沈鶴軒的表情實看不出什麼。就連他自己都有些疑惑,是不是自己方纔只顧着留意沈鶴軒,眼神往地下瞄的時候沒瞄準,才誤傷了自己。

弓箭課提前下課,世子使人擡了蔣麟,帶着陸典父子出了校場,衆伴讀回了樂羣院。

又是射箭,又是擡石鎖,鬧了一身汗,衆人各自回房梳洗不提。

待梳洗更衣,道癡回想這件事。沒人不曉得內情,他卻是看的清清楚楚。在王琪鬆開口的那瞬間,與沈鶴軒手中的石鎖“擦”了一下,這才改變了落點,不僅沒有如蔣麟的意砸着沈鶴軒,反而砸到蔣麟自己。

能控制兩個石鎖只是“擦碰”,不是“撞擊”,而且自己握着石鎖的手顫也沒顫,沈鶴軒不像表現出來的那麼文弱。

沈鶴軒只是自保,蔣麟卻是明晃晃的害人之心。

他害沈鶴軒,自己還能旁觀;要是對王琪動手,自己當如何?

不過蔣麟的性子,不像是能吃下虧的,通過今日這一遭,怕是全部恨意都落在沈鶴軒身上,一時當顧不上理會王琪。

想到這裡,道癡擡起頭,望向對面沈鶴軒的房間。

沒有琴聲,直到晚飯時分,也沒有琴聲。

不過傍晚時分,沈鶴軒卻是難得露面,披散着頭髮,搖着扇子,笑着來敲門,道是請衆人吃茶。

不知是他的笑容太燦爛,還是校場變故引得衆人心煩,沒有人拒絕他的邀請,大家從各自屋子出來,隨着沈鶴軒去了上房茶室。

有小廝送了熱水上來,沈鶴軒親手爲衆人泡茶,行雲流水似的茶藝,端得上賞心悅目。

看着這樣的沈鶴軒,道癡有些明白蔣麟癲狂的原因。實在是人比人,氣死人。蔣家能出來個王妃,蔣家的基因本不錯,蔣麟長得也不賴,可是在沈鶴軒跟前,就是渣渣。王府真要在兩個少年之間選儀賓,放下家事不談,看外形絕對是沈鶴軒勝。

見衆人都端起茶杯,沈鶴軒也端起自己的茶杯,笑眯眯地對衆人道:“我要走了,同窗一場,這裡以茶代酒,與諸君作別……”

大家都愣了。

王琪皺眉道:“走什麼走?什麼叫你要走了?”

沈鶴軒笑道:“不過是混日子,既然不痛快,爲何還要在王府熬着?”

王琪道:“不要說胡話,你可是代表沈家進的王府,你二叔不會允許你離開王府……”

沈鶴軒悠哉地吃了兩口茶道:“不允,又能耐我何?”

道癡雖同沈鶴軒打交道不多,可到底同吃同住將近兩月,見他如此,開口問道:“沈世兄打算出了王府後離開安陸?”

沈鶴軒笑着看着道癡:“王小弟果然好眼力。”

陳赤忠與呂文召沒有說話,劉從雲沉默半晌,道:“是不是沒有今日這一出,世兄也厭了府學的日子?”

沈鶴軒搖着扇子,笑道:“知我者,劉三郎也。整日裡對着你們這幾個毛頭小子,人生還有什麼樂趣。青春正好,我要去見識見識秦淮河的畫舫,瞧一瞧揚州的美人……”

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1章 誰家兒女高聲問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82章 分派系王琪薦虎頭第138章 出籍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172章 登門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55章 聽新聞,生忌憚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第171章 端倪(二)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161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69章 說學監,曉權臣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27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三)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21章 樂羣院王七初立志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78章 親不親老僧歸來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162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139章 平靜第155章 聽新聞,生忌憚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22章 揮揮衣袖作別了第161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第64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一)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