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

谷大用,何人也,。

當朝“八虎”之一,當世權閹。大太監劉瑾未誅前,谷大用曾提督西廠。

西廠不僅在京監察百官,還有官校遠出偵事,氣焰十分囂張。常常是小案辦成大案,大案辦成要案。江西南康曾有士紳富戶,端午造舟競渡,結果被誣爲擅造龍舟,全家籍沒。又稱在安州建鷹房草場,奪民田萬頃。

西廠緹騎不僅百姓畏懼,文武官員也深受其苦,稍有不甚,就是頃家滅族的罪名。官場之上的關係錯綜複雜,誰願意忍氣吞聲,只是劉瑾勢大,無人敢張目而已。

等到劉瑾下臺,正德朝復立的西廠與劉瑾收立的內廠都被撤銷。

今上想要再用谷大用,被大學士李東陽力勸乃止。

不過作爲今上身邊的老人,谷大用依舊是深受今上器重。正德六年,流寇劉六、劉七兄弟掀起反旗時,谷大用受命總督軍務,偕伏羌伯毛銳、兵部侍郎陸完討之。

就是借這個機會,谷大用調邊鎮入內地,而後有了江彬的發跡。這次平叛,拖了許久,後還是陸完帶兵殲賊。谷大用因此得了軍功,封其弟大谷大用爲永清伯;再次之前,他兄長谷大寬曾封高平伯。不僅一門兩伯,其“義”借平叛冒領軍功者,不計其數。

若不是他曾當附劉瑾,被朝官臣所忌,早就執掌司禮監。如今,即便他只是司禮監第三號人物。可因今上器重,朝野無人敢輕慢。

這樣一個人來安陸,還遞拜帖給世,猶如驚雷一半,霹得王府中人直髮懵,。

陸鬆負責儀衛司。自然第一時間去探查谷大用的消息。

結果只查出他中午帶二十人進城。曾直接來王府外。因門正得了王妃吩咐。王爺除妃前閉門謝客,並未給谷大用通稟。谷大用留了拜帖,帶人去了官驛。

世看到拜帖,驚疑不定。

谷大用是權閹,而且還是個名聲爛大街的權閹,怎麼會這個時候來安陸?還這般鬼鬼祟祟?

想着前幾日的聖旨,世陰謀論了。京裡傳着“江彬造反”,谷大用下安陸,是路過。還是專門過來?

他去見了王妃,母二人商議一番,覺得人不能見。誰曉得對方是不是心懷鬼胎。想要將興王府拉下水。說起來,這個谷大用可是江彬的“伯樂”,又因他曾代天巡邊的緣故,與鎮軍關係緊密。

他們母不能見。那誰去見谷大用?

分量輕的,現下就得罪這位權閹,對他們來說並無好處。

商議一番後,母二人就定下人選,承奉司承奉正張佐。

張佐是興王爺年幼時的伴讀太監,後隨王爺就藩安陸,是現下王府內官第一人。由他出面代王妃傳話,也不算怠慢谷大用。

只是世心中,對於谷大用這位名聞天下的大璫,多少有些好奇,便吩咐黃錦去傳道癡,吩咐他們兩個隨張佐出府。

張佐被傳到啓運殿,聽說王妃、世要將谷大用拒之門外,心驚不已,可也不敢節外生枝,領命出府。

看到黃錦帶了道癡跟隨時,張佐的嘴巴里發苦,。

拜“八虎”聞名天下所賜,王爺、王妃極爲重視世的教養,生怕內侍中有人勾搭世學壞,對內官極爲壓制。

受王爺、王妃影響,世對內官也不甚親近。即便是黃錦之流,陪世一起長大,犯了世的規矩,該打板也毫不客氣。因這個緣故,王府內官行事並無驕橫之氣,多小心謹慎。

就像現下,世除了內官,還打發府學伴讀跟着,無非是怕他們回報不盡不實。

道癡的心裡,則是略帶激動。谷大用,曾經的西廠廠督,氣勢囂張的,讓那些文武大臣、宗室弟都夾着尾巴過了好幾年。

他到了,迎接嗣皇的欽差還遠麼?之所以提前過來,怕是想要提前在世面前露露臉。

安陸官驛就在安陸知州府對面,離王府並不遠。

三人出王府一刻鐘,就到了官驛。

安陸館驛並不大,只有兩個打通的兩進四合院。

谷大用佔了一處院,正在那裡生氣。

來迎嗣皇帝的欽差大臣的隊伍,還有三日到安陸。他舍了這張老臉,在馬背上顛了兩天,大腿根都磨破了,爲的是什麼?不還是先過來報報喜,表表功麼?

誰想到,王府將自己拒之門外。

皇上駕崩已經十日,莫非王府已經得了京城的消息,這般有恃無恐?

他摸不清世秉性,也不敢在王府門前鬧事,叫人留了拜帖,怏怏離開。

不過自覺丟了臉面,有些不痛。就是皇上駕崩前,待他也不成這樣;一個旁支嗣皇帝,就這樣張狂?

谷大用一邊生氣,一邊安慰自己,或許只是王府門正“小鬼難纏”,又或者是王妃婦道人家,小心謹慎慣了,。等王妃與世看到自己拜帖,定會客客氣氣地使人來請自己入王府。

他這樣說着,就不時擡頭望向窗外。

等聽到外頭有動靜時,他臉上已經褪去羞惱不。

當看到名帖,曉得來人是興王府承奉司承奉正張佐,谷大用笑了。

興王府雖早先名不見經傳,可既然出來一位嗣皇帝,他們這些欽差南下一路上,將興王府的消息該熟悉也都熟悉透了。

袁宗皋、陸鬆、張佐這三人,是王府文官、武官、內官之首。

朝廷大臣會關注袁宗皋,谷大用留心的則是陸鬆與張佐。陸鬆出身錦衣衛,隨嗣皇帝回京後,多是依舊在錦衣衛;這個張佐,若無意外,定是司禮監,只是不知會排在第幾位。

司禮監提督太監爲內官之首,排在第二位的,執掌東廠。自己搶了這個傳旨的差事,不還是想要往前挪一挪。

不過,等張佐表明來意,谷大用笑不出來。

張佐只是代王妃傳話,若是谷大用來傳旨,王府會開中門迎旨;若是谷大用只是途徑安陸,因在孝中的緣故,王府暫不待客。

谷大用是領過兵的,即便白面無鬚,可也帶了上位者的氣勢。

他幾乎要將皇上駕崩已經駕崩,興王世被選爲嗣皇帝之事脫口而出,不過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出京之前,太后有嚴明,他們出京迎接君是頭等大事,。君抵京之前,皇上駕崩之事,還需保密。

他按捺下不道:“咱家自然是奉旨出京,只是聖旨並不在咱家身上,咱家想要親近親近世,先行一步。”

張佐在來之前已經得世吩咐,不管谷大用怎麼巧言令色,都要咬準無旨不待客。

加上谷大用說的略帶古怪,張佐口氣依舊客客氣氣,可意思依舊是之前的那個。若有旨意,王府開中門請旨;若是無旨,王府閉門謝客。

谷大用氣的不行,卻也不再糾結此事。過來賣好,對方不稀罕,那他作甚還熱臉去貼冷屁股?

等到傳旨欽差來了,讓王府這邊驚慌失措出出醜也好。即便興王妃現下再強勢又如何,她是藩王妃,聖旨上沒有提及她,她就只能守着藩國。

興王世還是童,北上路上,多少機會逢迎不着。

這樣想着,谷大用的焦躁去了幾分,對張佐東一句、西一句探問王府消息,並不着急端茶送客。

谷大用探問的口氣這麼明顯,身邊又有黃錦、道癡兩個看着,張佐直憋得滿腦門汗,忙尋了個由從告辭出來。

從官驛出來,三人都沒有說話,都在心裡思量回去當如何稟告。

等回了王府,世便聽張佐的回話。

“殿下,谷太監明明不,卻隱忍下來,言談之中也盡是探問,看樣是衝着王府來的。”張佐憂心忡忡道。

世聞言,不由皺眉:“那可聽出話風?到底對王府有何企圖?”

張佐猶豫一下道:“若是他說的有聖旨是真,那除了他之外,當還有傳旨欽差在路上,。不管對王府是善是惡,結果也就在這幾日。”

世的小臉繃得緊緊的,對張佐道:“孤曉得了,你下退下。”

張佐用眼角掃了道癡與黃錦一眼,應聲退下。

過了一會兒,世看口道:“你們倆個可是瞧出什麼?”

黃錦看了道癡一眼,見他沒有先開口的意思,便道:“殿下,會不會是假冒的?在王府外不敢強硬?王妃出京久了,殿下還沒進過京,都沒見過谷大用。有人另有所圖,或許就是想要騙王府儀程也是有的。”

不管他這麼想,實在是“八虎”威名太盛。他從宮內出來赴安陸的時候,正是“八虎”權勢赫赫之時。

谷大用,當時手中握着西廠,是“八虎”中的實權派。在他們這些小太監眼中,“八虎”都是神聖不可逾越之輩。

劉瑾死後,“八虎”雖不如以往,可谷大用的的名,卻是比原來盛。

谷大用召見他們的時候,即便偶爾架端着足足的,可再次被拒之不見後,依舊能笑眯眯地同張佐對答。這般隱忍,對待一個藩王府,則太反常。

這顛覆了黃錦對“八虎”的認識,所以他覺得那個人假。

在他看來,要是真是谷大用來了,即便手中無聖旨,也敢直接帶人來闖王府。

世聽了這番話,不禁訝然。他之前還真沒想到這點,不過想想前幾日莫名其妙的聖旨,他又覺得不像是假的。

可爲何谷大用反應這樣古怪?

世望向道癡……()WWWCAIZIGECOM閣

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21章 樂羣院王七初立志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55章 聽新聞,生忌憚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38章 出籍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4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11章 誰家兒女高聲問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24章 得失難論說儀賓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82章 分派系王琪薦虎頭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63章 心憂慮二郎歸家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