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

府學臘八開始放假,臘月初七下午,衆伴讀從王府出來。

虎頭並不是孤兒,有家人在,自然也沒有在王府過年的道理,也隨着道癡出來。道癡猶豫着,是不是將虎頭領回家,等到小年後再送他回王家窯。與他那對爹孃相比,王寧氏更疼虎頭,虎頭也樂意與王寧氏親近。

等出了王府後,他就不用猶豫,因爲王府外,虎頭二叔已經在等着。

看到虎頭隨着道癡、王琪兄弟身邊,虎頭二叔帶了幾分侷促道:“正好進城給老太爺請安,趕巧聽說七公子、二公子這邊今日放假,便過來瞧瞧。”

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多得巧合,定是從宗房那邊打聽清楚纔來王府外候着。

虎頭家裡,並不知曉虎頭在王府到底什麼樣,只以爲是在道癡身邊做了跟班。

虎頭他娘鬧了幾回,想將虎頭找回去,可是王府大門,豈是他們能登門的。去年臘月,虎頭回家過年後,虎頭他娘就不肯再放人。總覺得虎頭行僕人事,會累的自家丟臉,影響次子以後的前程,被公公呵斥了一頓,才老實下來。

道癡知曉虎頭家誤會,卻沒有主動開口解釋。

虎頭這兩年在王府,衆人看護着,比過去長進不少。即便依舊口拙,可心智稍強了些。

道癡寧願虎頭爹孃繼續嫌棄他,也不願意虎頭爹孃轉變態度,“疼愛”虎頭。因爲那樣的“疼愛”後,是來自骨肉親人的算計,更讓人寒心。

等到虎頭再大些,有世子給他撐腰,即便是生身父母,想要算計虎頭也要看虎頭買不買賬。

倒是王福平,因常上西山,對於道癡多幾分恭敬。加上讓虎頭跟着道癡,本是老和尚的遺言,王老太爺那裡也曉得的,要是他們這邊鬧出來,倒像是不知好歹,忘了本分。

難道將虎頭接回來,就能抹去他們這一門曾爲僕之事?自欺欺人罷了。

若是王家其他人來接,道癡還能駁幾句,將虎頭留下;既是虎頭二叔過來,道癡多少賣些面子,便沒有留人。

虎頭家裡,這個二叔倒是個厚道人,私下裡貼補虎頭不少。道癡都看在眼中,對他頗有好感,想到打算年後開張的成衣鋪與古玩店正缺人手,就道:“若是年後還是你送虎頭進京,就來我家裡坐坐。”

倒是沒有叔侄之類的稱呼,因爲道癡在虎頭家人看來是老和尚的弟子。 全文字無廣告 真要與虎頭家這邊論起輩分,比王福平還要高一輩。

虎頭二叔躬身道:“是,尊二公子吩咐。”

虎頭二叔帶了虎頭走了,道癡帶着驚蟄,依舊蹭王琪的馬車。

王府的日子規律而枯燥,想着從明天開始過了正月十五纔回王府,王琪就興奮道:“二郎,過些日子去武昌府吧。要過年了,總要去置辦些年貨。”

道癡瞥了他一眼,置辦年貨是藉口,喜歡武昌府的繁華是真,王琪是個愛熱鬧的性子。

不過難得有假期,他也想要出去轉轉,便點頭道:“好,不過儘量安排在小年前,小年後祖母怕是不讓出門了。”

王琪笑着點點頭,道:“嗯,我來安排。等過了這幾日就出發。也就鬆快這一年,明年開始說不定就要忙了。”

母孝三年,父孝二十七個月。

明年九月,世子就除服。正式請封襲王位,還有三郡主與王琪的婚事,世子妃的甄選,除服後都要開始。

他這麼一說,道癡心下凜然。

這是在湖廣過的最後一年麼?

正德皇帝明年就駕崩?

鄉試在後年,若是明年隨世子進京的話,那預備提前準備的還很多。

王琪滔滔不絕地贊起武昌府的繁華,哪家酒樓的菜好吃,哪家坊的姐兒曲子唱得好,時間過的飛快。

不知不覺,馬車已經到了外九房。

想着時值臘月,回家後多是親戚往來應酬,一時未必有功夫過來,王琪就跟着道癡下了馬車,進了院子,給王寧氏請了安,陪着說了一會兒話才家去。

等到王琪離開,王寧氏便取出一張帖子出來。

“誰家要辦席?”道癡接過來道。

臘月裡,婚喪嫁娶的人家多,外九房雖只剩下祖孫兩個,可是有些應酬還是要出面。

王寧氏道:“十二房的請帖,臘月十二他們家擺酒請客。”

道癡聞言,不由皺眉。

十二房回到安陸之事,他已經聽王琪提過。可是卻沒有登門的意思,自從十月份王崔氏來了那麼一手後,道癡就打定主意不再登十二房的門。

想到這裡,他說道:“他們家怎麼想起這個時候請客?祖母不用去吧,又不是紅白喜事。”

王寧氏道:“是喜事,納妾之喜。三郎他爹要納妾。”

道癡聞言,道:“這也要擺酒?”

越是官宦人家,妻妾之分越明顯,爲了納妾,宴請族人,這動靜有些大。

王寧氏道:“瞧着這意思,三郎他爹是要留楊氏在安陸侍候婆婆,纔會正經八百地擺酒納良妾。”

道癡聞言道:“是不是過了?”

在朝廷清洗江西官場後,王青洪能得以起復,定是借了岳家的力。可是起復後,將髮妻留在老家,帶年輕的妾室上任,總覺得有些怪異。

或許在旁人眼中,王青洪藉着岳家的光,有裙帶之嫌,背後少不得說三說四。可實際上,更多的是羨慕與嫉妒。就算有人說王青洪懼內,口氣也多是酸溜溜的。要是能得個對前程有助益的妻子,人人都會盼着自己有機會“懼內”。

這個時候納妾,對那些京城有消息的人來說,王青洪就是不厚道,有忘恩負義之嫌。只是王青洪向來以才子自詡,不會承認自己是沾了岳家的光起來的,應該想不到這些。

王寧氏道:“一個孝字壓着,又能如何?總不能將那邊老太太一個人留在老家。”

道癡不過隨口問一句,那十二房的事情實在沒有興趣,道:“祖母,納星之喜,不用去了吧。”

王寧氏搖頭道:“我還是走一趟。不管怎麼說,那邊往返京城,替咱們捎帶東西,理應道謝。還有上回的事,總要尋個說法,省的他們以後再囉嗦……”

沒幾日,到了臘月十二。

道癡不放心王寧氏,想要陪着她赴宴,王寧氏卻是不許:“你既說了不登他們家門,就不要反覆。我今日過去,也會同他們提及此事。到底是兩家人,以後想要對我的好孫兒呼來喚去,我可容不得。”

道癡無法,只好打發驚蟄僱了馬車,請燕嬤嬤陪着王寧氏出門。

等王寧氏出門,道癡就閒下來。

百無聊賴之下,他就出了家門, 溜溜達達地往西城去。

別的不說,進京之前當鋪這邊要安排妥當。除了當鋪,成衣鋪與古玩鋪也給開始準備。

年前這個時節,正好有些生意不好的買賣人家關鋪子倒閉的時候,可以趁這個時候買鋪面。

王琪那邊的股份,他早就跟王琪提及,王琪當他是說笑,只說不參合。其實,等到他進京時,王琪身爲世子伴讀、三郡主未婚儀賓,也會跟着進京,想要請王琪看護卻是不成。

不過,王琪並不想吃獨食。

雖說同姓王,可他這個外房旁系子弟,與王琪這個宗房嫡支相比,壓根就沒有法子相比。

藉着王府的名頭,可以攔住外姓人對當鋪的窺視,可王家人呢?

分乾股之事還是得與王琪說,正好可以從王琪那裡借些人手用。現下當鋪用的都是容娘去年安排的那批人手。道癡用了一年多,覺得還算當用,可是對於成衣鋪與古玩店那邊,並不想讓他們再插手。

若是想要將生意長長久久地看下去,也不能沒有自己的人。虎頭二叔,道癡就覺得不錯。即便不太精明,可勝在老實本分。用他做掌櫃的,也不怕私下亂七八糟。

現下,虎頭二叔在宗房鋪子裡做個小管事,直接挖人過來,宗房那邊也不好看,看來還是王琪出面的好……

十二房,正房。

族裡的女眷來了不少,一半是趁機來奉承託請的,前陣子十二房閉門謝客,許多人急的不行;半數沒有攀附心思的,則是來看王楊氏的笑話。

沒有強顏歡笑,沒有期期艾艾,王楊氏收拾得雍容華貴,依舊是端莊爽朗的模樣,招待族中女眷,溫和有禮,落落大方,絲毫不擺誥命的架子。

那些想要看熱鬧的,眼睛黏在王楊氏臉,恨不得看出個窟窿來。

可是王楊氏細嫩光滑的皮膚告訴她們,她並沒有化妝遮蓋,臉上也是真真實實地容光,並沒有被掩飾的憔悴之類。

大家心中不忿,嘴上少不得刺上幾句。

王楊氏只淡笑着聽了,定睛看上說話人兩眼,並無其他反應。可就是如此,也嚇到不少人。

畢竟王楊氏“名聲在外”,她若是撒潑不稀奇,真要“賢良大度”起來,大家纔會詫異。

如今她只輕飄飄地一眼,其他因嫉妒想要再開口的人就老實閉嘴,不爲旁的,就怕她記仇。

人都有欺軟怕硬之心,若是王楊氏沒有“惡名”,一味賢良,各種嘲諷怕是早就接踵而來……

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159章 嗣皇帝遭遇“下馬威”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27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三)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4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第120章 終見丹,長見識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99章 大成殿讀史驚心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99章 大成殿讀史驚心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27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三)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25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一)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169章 說學監,曉權臣第23章 貴賤兩房說承嗣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31章 峨眉月升夢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