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

(越是緊張時刻,小九越掉鏈子。還有三張被追上了,可小九今天真的不舒服,感冒腹瀉中,這一章都是躺了又起來躺了又起來碼的,二更明天上午了。555,第三就要站不住了,懇求諸位月票支援。)

道癡正在吃茶,聽到陸炳賊兮兮的這句話,差點噴出來。他神色古怪道:“殿下……看出來的?”

倒不是信世子會有這“眼力”,而是想着世子身邊的那些內侍。年少的那批且不說,年歲大的那些都是當年在宮裡就開始侍候王爺的,要說得到些宮廷裡的“相人之法”就也不稀奇。

道癡驚訝的人,世子竟然會關心這個。

陸炳搖頭道:“殿下哪裡能看出這些?是外頭的消息,說是陳老大前幾個月觀前街買了個小院子,收了兩個侍婢,聽說都是花容綺貌,你沒見陳老大衣裳越來越光鮮,腰間的荷包越發精緻。”

道癡跟着笑了兩聲,並沒有將這個放在心上。

這個時代,雖說尊崇禮教,可是“禮”也分人。越是官紳人家,約講究內外之別。公爹與兒媳,大伯與弟妹,輕易都不碰面。尋常百姓人家,兩、三間房,住着幾代人,想避也避不開,再講什麼規矩,就是笑話了。

至於奴婢下人,要是與他們講起禮數,那是世人眼中的荒唐。

婢女顏色好的,隨手拉着暖牀,在這個時代壓根不算什麼事。《金瓶梅》裡的潘金蓮,不就是被張大戶圈圈叉叉後,才被張大戶娘子賣出去。

王寧氏對於家裡買小丫鬟之事拒絕的太乾脆,未嘗沒有道癡年歲小,怕他把持不住的緣故。

陳赤忠此舉,世子即便不高興,也是因他帶了“濁氣”,不宜陪着煉丹,倒不會吹毛求疵覺得其人品道德有瑕之類的。

想到這裡,道癡有些恍然。

這就是時運,原本六伴讀中,只有陳赤忠一個通曉道義,雖不知世子最初爲何不喜歡他。可是他堅持下去,以世子對道家的興趣,未必沒有得到世子器重的機會。

可是他因名利故,放下道教那些,開始學着權勢鑽營,優勢就沒了。

如今世子興起煉丹,他要是依舊像前兩年那樣的話,世子肯定選他作伴……

次日,府學課畢,世子便示意道癡與陸炳跟上,直接帶二人去了啓運殿。

“孤同陸大人說了,今日起你們兩個下午的課就暫停,陪着孤煉丹。”世子頗有興致道。

陸炳滿臉興奮,道癡臉上也帶了適當的好奇,世子見了二人的反應,很是滿意,道:“偏殿裡準備了熱水與衣服,你們先去沐浴更衣。 全文字無廣告 ”

雖說聽了這話,心有疑惑,可道癡與陸炳還是沒囉嗦,應了一聲,隨黃錦、高康兩個去偏殿。

等到看到衣服,兩人明白了,原來還要換道袍。

等兩人從偏殿出來時,儼然兩個小道童。

黃錦與高康兩個,同道癡、陸炳兩個相熟,見狀不由帶笑;不過等衆人回到正殿時,兩人都屏氣凝聲。因此,世子也換下蟒袍,換上一身藏藍色道袍。

世子笑着看了道癡與陸炳二人,顯然很滿意。

不管大明皇室的太祖皇帝長得如何,經過六、七代人綜合後,世子的容貌相當不差。修長身形,容長臉,丹鳳眼。

世子不僅長得好,看人時便也挑長相。

興王曉得兒子這點喜好,選的伴讀都是眉清目秀、堪稱俊朗之人。嗯,當時癡肥的王琪的是例外。不過王琪現下瘦下來,已經今非昔比。

“孤先叫你們開開眼!”世子並沒有立時帶二人去丹房,而是隱帶幾分得意地說道。

他說完,便見呂芳帶了幾個小太監,擡了食盒過來。

陸炳眼睛發亮,道:“殿下,好吃的?”

世子敲了他腦門一下,道:“酒囊飯袋,除了吃的,你就不能尋思些旁的?”

陸炳摸着腦門,面帶委屈。食盒裡是吃的不是正常嗎,不是吃的才稀奇。

世子吩咐人將食盒放在桌子,不讓旁人動手,親自從裡面取出一個尺高的青瓷罐子,旁邊還有幾隻三寸高的小罐子,一隻勺子,幾隻調羹。

小罐子一隻裝了液狀物,其他幾隻都是空的,大瓷罐裡白花花的,一股豆香味。

道癡嘴角抽了抽,這分明就是豆漿。

世子拿起勺子,專心致志的模樣,將大瓷罐裡的豆漿盛出來,將三個空着的小罐子裝的八分滿,然後招呼二人道:“上前來,仔細跟着學”

待二人上前,世子先遞給二人一人一個調羹,接下來的動作,就是將之前的液狀物每個小瓷罐裡混入一調羹,然後可着一個罐子輕輕攪拌,同時示意兩人跟點學。

道癡已經猜出這液狀物是什麼,既然是“滷水點豆腐”,那這多半就是那“滷水”。

果不其然,就在世子將滷水混入豆漿後,小瓷罐裡的豆漿肉眼可見地發生了變化。

這個時候計時,一個時辰分八刻鐘,一刻鐘相當於後世的十五分鐘。一刻鐘是二盞茶的功夫,一盞茶的功夫就是指七、八分鐘。

罐子裡的豆漿攪了須臾功夫,豆漿就開始液化,世子停止攪拌。半盞茶的功夫過去,豆漿已經固化。

“豆花?”陸炳興奮道。

世子無奈地看了他一眼,道:“這叫劉安點丹!”

陸炳捧着他前面的那個小罐子,愛不釋手道:“殿下真厲害,這就是神仙術?”

在他看來,罐子裡羊脂白玉似的東西,與飯桌上的豆腐不可同日而語。市井百姓之間的豆腐坊也能點豆腐之事,就被他忽略了。

道癡看着富裕的幾個空的小瓷罐,臉上也帶了躍躍欲試,道:“殿下,如此神奇造化,再看一次吧。”

世子笑着點了頭,吩咐道癡自己動手弄。

滷水點豆腐,哪裡好稀奇的?道癡好奇這豆花與滷水,覺得自家廚房以後可以常備。王寧氏吃素,正可以用這個補充蛋白。

陸炳見道癡動手,不甘落後,也倒了一罐出來。

等到眼睜睜看着豆漿化成豆花,陸炳少不得又讚歎一方。

“丹道一途,變化莫測,跟你們兩個說多了,你們也不懂。左右曉得很神奇就是。”世子道。

又說了會兒話,世子叫人擺了素膳,與道癡、陸炳兩個用了,方帶二人出了啓運殿,穿過卿雲門往內宮來。

待到了王府西北角,穿過一個空寂無人的院子,是一處內園。即便已是初冬時節,可依舊有不少草木青翠。

道癡頭一次來這裡,心中讚歎不已。雖說這園子不過兩三畝爾之地,可是園中有池、池畔有山,山上有屋。

高康、黃錦等內侍,只跟到山下。

所謂山也不過是兩、三丈高,從山腳到屋子,有青石臺階三十六。

三間屋子,分成三部分,除了中間的小廳外,東邊是丹室,西邊是儲室。

世子先帶二人去儲室,四牆像中藥鋪似的頂天立櫃,各種小抽屜,外邊都貼了紙,寫成各種煉丹材料。

道癡越看越心驚,尼瑪,這是煉丹,還是要命?

中藥的那部分,人身、虎骨、鹿茸、紫河車之類的,倒不算嚇人,生物製劑,就算到了肚子裡,也多能排泄分解出去。

剩下的就分爲金屬與礦石兩大類。

金屬類的,金銀銅鉛鋅汞等,礦物類硃砂、雲母、硫磺、硝石等。

這是道家煉丹麼?更像是金屬礦石實驗室。

真煉出來的東西,真要入了肚子,還能有好的?能分解出去的還罷,分解不出去的,就吸附在五臟六腑,人還能好了?

陸炳滿是新奇,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兩眼放光。他對於那些金屬礦石不在意,只看到那麼多名貴藥材,道:“殿下煉的丹,是不是包治百病,有了這個,以後生病再也不用喝苦藥湯了?”

世子輕哼一聲道:“這裡是丹房,不是藥房!”

“可是這都是好東西,不煉出藥丸來可就浪費了。”陸炳道。

聽陸炳這樣說,道癡心下一動,道:“是啊,殿下,道家煉外丹本就是爲了養生,治病防病也是養生之道。。”

世子聞言,也有幾分心動。

這丹房本是興王留下的,世子過去也常跟着王爺過來,也練過幾爐丹。

昨日想起煉丹,也是一時心血來潮,具體練什麼方子,他還沒有決定。

不過聽道癡提及這個“治病防病也是養生之道”,使得世子想起入冬後精神有些不濟的王妃,便拿起兩本丹方,從裡面找了起來,還真找到一個益氣丹的方子,主料用的人蔘、丹砂,還有其他幾樣。

“孤今日就煉這個。”世子拿起丹方,遞給道癡:“孤先去丹室,你們兩個按照丹方的準備,先準備兩爐的。”

道癡接過應了,世子轉身去了丹室。

儲室門口,有個鬥櫃,上面放着純銀小稱,還有幾隻銀勺子,幾捆細棉紙。

道癡與陸炳兩個,按照丹方所寫,量好每種東西的分量,一樣兩份,分別用細棉紙包好。

弄好一切好,兩人相視而笑,陸炳小聲道:“二哥,我還是覺得這裡像藥房!”

道癡小聲道:“還是藥房好。”

他心裡已經想着,怎麼將世子從煉丹往煉藥上引。按照野史所說,嘉靖沉迷煉丹數十年,嚴嵩父子之所以那樣被倚重,是因爲父子二人給皇帝試丹。

這樣的榮寵,道癡可不稀罕。

他可是想混天子近臣的,自然想着將世子煉丹的這個喜好改一改。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纔好,否則就坑爹了……

第142章 倒春寒,天使至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39章 平靜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2章 **少年初聚首(上)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3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61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第170章 端倪(一)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72章 登門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11章 誰家兒女高聲問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144章 王陳出府,傲客登門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153章 千里路,今日行第139章 平靜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63章 心憂慮二郎歸家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70章 端倪(一)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03章 衆子院試,三郎初隱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74章 遇犬吠道癡笑出手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73章 小童充做城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