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

道癡坐在偏廳,吃了兩盞茶。

儘管今日才知曉王青洪是這身體本主的生身之父,可在王家窯誦經這十來天,對於王氏宗族十二房,道癡也聽了個七七八八。

畢竟十二房的狀元老爺在王老爹靈前執了大禮,引得四下裡議論紛紛,嘴裡都是這位狀元老爺。

同王家其他房頭子孫繁茂相比,十二房人丁堪稱單薄。只有道癡這一代,有兄弟三人,父祖都是獨生子。

之所以能成爲宗族中僅次於宗房的一支,是因十二房人丁單薄雖單薄,可從十二房分房那位太老太爺,也就是道癡的曾祖父到王青洪,祖孫三代都是進士。

不過除了在仕途上出色外,也因十二房當年太老太爺是上一代族長的胞弟。因這個緣故,即便太老太爺年輕病故十二房只剩下孤兒寡母,也沒有被人欺負了去。

十二房現下最高的長輩,是王青洪之母王崔氏。孃家也曾是安陸州大戶,只是後來敗落,現下只能算是中上富戶。

道癡的生母,就是王崔氏的孃家侄女。按說崔家近些年雖沒落了,也不當送女做親戚家做妾。

不過是小崔氏是個可憐的,命運多蹇,本說了門當戶對親事,不想才定親,父母就相繼病逝。小崔氏要守六年孝,對方藉口兒子是長子,子嗣要緊,耽擱不得,就使人退了親。

小崔氏出孝時,已經二十歲。這在古代已經是老姑娘,只能說給人做填房繼室。

剛好王青洪在鄉守孝,兩個嫡子先後病故,妻子楊氏早年生產後有損了身。待守孝期滿,王崔氏便藉口兒子三十無子,做主替兒子納侄女爲二房貴妾。

沒想到,妻妾二人同時懷孕,同日生產,楊氏又生下一個嫡子,小崔氏生下庶子而亡。

王青洪的妻子楊氏,則是京城人士,是王青洪座師之女。王青洪正值壯年,就得意晉升從三品,京中的助力就是楊家。

想到這些,道癡不由皺眉。若是楊家真有左右官場的能力,對他來說絕對不是好事。不過想到自己目前才十一歲,他心裡又淡定現下。

現下還操心不到那個,如今他回來,不過是爲了王家子弟這個身份,好方便應試罷了。畢竟只有有了功名,才能獲得更多的自由。

不管是老和尚的建議,還是他的想法,都覺得沒什麼可着急的。少年才子,有幾個真正能駐足官場的?即便偶爾有成就的,也多是經過半世蹉跎。

正想着,就見李忠進來,後邊跟着兩個小廝,捧着一疊衣服,還有個儒生帽。

道癡也沒囉嗦,任由小廝服侍換了衣裳。

合身倒是合身,只是畢竟是二、三十年前的舊衣裳,再好的料子,也褪了顏色,隱隱地也有些黴味。

道癡五感本就較常人強些,被薰得不由皺眉。

換好衣服,李忠又拿了一頂儒巾出來。

道癡見狀,不由一愣。這個東西早年只有舉人未第者才能戴,後來舉、監、貢、生都能戴了。可自己現下,連童生都不是,這樣裝扮妥當麼?

李忠見他面帶疑惑,忙道:“一時沒有合適的巾子,這是老爺當年中了廩生後所戴的頭巾,是老爺吩咐找出來的,四少爺暫時戴着,在家裡無妨。”

道癡搖搖頭,道:“這不合規矩,還是謝謝老管家的好意,就這樣吧……”

李忠還想再勸,道癡已經回到座位上閉目養神。

李忠見狀,不由心驚。這四少爺看着溫和,可性子倔強起來,真像老爺小時候。到底是父子,即便養在外頭,也沒有走了性情。

道癡樂意在王青洪跟前裝純良,可在管家僕人跟前卻不會。因爲他不管怎麼交好他們,庶子身份都是致命傷,近了倒讓管家僕人輕視,還不如一開始就離得遠些。

李忠看着道癡的光頭,滿心糾結。老爺是他看着長大的,他自然曉得老爺爲何要讓他給四少爺找頭巾。不過是怕老太太見了傷心,想要臨時遮掩些。

這會兒功夫,就有二門小廝過來傳話,道是老爺請四少爺去老太太房裡。

李忠聽了,親自將道癡送到二門外。

二門內,已經有兩個穿綠裙丫鬟等着。

看到道癡的光頭時,兩個丫鬟都微現異色,不過迅速恢復如常,很是恭敬地將道癡請進內院。

二門內,先是王青洪夫婦所居正房,再後一進,纔是老太太所在的上房。

上房門口,早有兩個丫鬟候着,見了道癡,連忙挑簾子。

五間上房,道癡跟着丫鬟進來後,就被引到東稍間。

那丫鬟這樣稟道:“老太太,老爺、太太,四少爺到了……”

羅漢榻上,坐着個花白頭髮的老婦人,紅着眼圈,直直地望向門口。羅漢牀榻前,左右各有兩把雕花椅子,坐着一男一女。

不知爲何,道癡腦子突然出現林黛玉見賈母的情景。這老太太會不會也摟着他,喊心肝肉?想一想,道癡就覺得惡寒。

“是……四郎……”老太太的聲音有些猶疑。

“是四郎,這些年全賴大伯看顧。”王青洪回道。

“四郎……上前來,讓老婆子好生瞧瞧……”老太太聲音顫抖,招招手叫道癡上前。

道癡沒有立時動,而是望向王青洪,待他點頭後,才上前幾步,在羅漢榻前站定。

坐在王道洪對面的王楊氏,本笑吟吟地看着道癡,見他面善,心裡還範嘀咕。這孩子看起來不像是奸詐的,若不是丈夫庶子,連她都要讚兩句。

可見了父子之間互動,她又不禁咬牙。

老太太的反應,卻是驚詫中帶了幾分不可置信。

她拉過道癡的手,從頭看到尾,看了足有一刻鐘,眼神越來越複雜,臉色也越來越白,最後捂着胸口,身子已經開始打晃。

王青洪見狀,忙上前扶住:“老太太再歡喜,也要愛惜身子,否則豈不是四郎不孝……”

道癡低着頭,暗暗翻了個白眼。王青洪那是什麼眼神,老太太明明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老太太拽着兒子的袖子,“嗚嗚”地哭了起來:“桂芳啊……可憐的桂芳……”

王青洪見狀,只當她想起亡人,忙勸道:“表妹最是孝順老太太,定是不忍老太太難過……”

老太太捂着臉,哭的越發厲害。

王楊氏也站不住,早起身跟在丈夫後邊,嘴裡雖說勸慰的話,可心裡卻覺得甚是古怪。小崔氏沒了這些年,再多的傷心,也當早散的差不多,哪裡就值得當老太太哭天抹淚?

老人家哭了狠了,臉色一陣陣泛青,王青洪勸不住,只好吩咐人將道癡先帶下去。

在兒子、媳婦多方勸慰下,老太太慢慢止了哭,紅着眼睛,看着王青洪道:“兒啊,老婆子心裡不得勁……若不是我做主,替你納了桂芳,有了這個孩子,桂芳說不得好能好好活在世上……”

聽着這話裡,竟是怨上四郎,王青洪不由疑惑:“老太太這話怎麼說?”

老太太哽咽着道:“洪兒,四郎……四郎八字純陽、刑剋親長,不能養在家裡啊……”

院子裡,道癡站在廊下,慢慢地擡起頭,臉上露出幾分古怪……

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80章 鬧府學誰是無辜人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123章 賢婦兩全巧安排第83章 欽差到大喪倒計時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99章 大成殿讀史驚心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172章 登門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72章 登門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49章 爲萬一王妃選侍從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127章 崔小舅,劉大舅(下)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163章 進京入駐會同館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71章 端倪(二)第174章 遇犬吠道癡笑出手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28章 十分家產獻三分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21章 察行跡王妃遷怒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14章 回西山,聞死劫第一百的三十五章 聚散離合終有時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1章 西山寺裡有老僧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43章 深思量,生惶恐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59章 嗣皇帝遭遇“下馬威”第166章 乾清宮衆人承恩典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24章 得失難論說儀賓第12章 驚見淚郡主再援手第76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