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有緣

相似的問答,何太平想起了幾個時辰前,自己找到那位衛六小姐時問的話。

“這該如何是好啊?”彼時的他急的團團轉。

那位衛六小姐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黃酒,還遞了過來:“何大人你要嚐嚐麼?”

何太平現在只覺慎得慌,連連搖頭。

那位衛六小姐只是輕笑了一聲:“何大人,荊雲的酒席你去吃了麼?”

“不曾。”喬環跟程厲勝斗的那麼厲害,荊雲會請他除非傻了。

“那有什麼好怕的,又不用你還禮。”那位衛六小姐拍了拍手,“徐長山大人自是不用丁憂了,還是太子太傅,至於荊少師,陛下還不曾下旨意,這有什麼錯的。”

他確實不曾去吃荊雲的酒席,不用他還禮。何太平腦袋一懵,一瞬間生出了一種衛六小姐說的話當真好有道理,他竟然無言以對的感覺。

“可是……”

“可是什麼?難不成荊雲還要去把徐老太爺重新弄進棺材裡不成?徐長山先生可不是吃素的,我也不會讓他動手害了我救活的人,徐老太爺至少還能享五年清福!”那位衛六小姐滿不在乎的用溼帕子擦去了臉上的易容之物,“放心,荊少師眼下最恨的絕對不會是你,也不是喬相,更不是江將軍。”

“那會是誰?”

“大儒徐長山先生。”

“他與徐先生無冤無仇,爲何要怨?”何太平不解,荊雲不會這麼犯傻吧!

“怎麼不怨,本是囊中之物,又失之交臂。”那位衛六小姐手下極快的挽了個髮髻,“很多時候,人的怨恨就是這麼起的,卻忘了有些東西本就不是他的東西,本就是別人的東西,更何況酒席都辦了,荊少師的臉面丟的如此之大,那些被他請去吃酒席的人,他也怨,你沒去是對的。”

他不是不去,而是荊雲根本就不會請他好麼?何太平腹誹。

“人啊本來就是貪心不足的。”那位衛六小姐搖了搖頭,似是感慨,“放心,徐長山先生可不是他想動就動的了的,如此一來,荊雲對上了徐長山,荊少師本是程厲盛的弟子,徐長山先生必然會對程厲盛一脈的人厭惡不已。”

“將徐長山先生送來可算得上是我投誠的一份大禮?是不是很大方?不必謝我!”那位衛六小姐拍了拍他的肩膀,下了馬車。

於是幾乎是鬼使神差的,何太平脫口而出:“江將軍何惱之有?你又不曾去吃荊雲的酒席,自是不用你還禮了。”

齊修明輕笑了起來,喬環臉上也帶了幾分笑意:“太平,何處學來的混話?”

“衛六小姐。”何太平說道,臉上還有些不敢置信,“還不曾同老師說,衛六小姐就是七安先生。”

“什麼?”喬環驚了一驚,隨即撫掌大笑,張家出事之後,他好久沒這麼暢快的笑過了:“好,好,好,想不到衛家還有這麼個晚生後輩!好啊,若非還有一個半月她便要參加欽天監考試了,老夫當真現在就想看一看這小輩究竟何等模樣。”

“屆時還望喬大人引薦。”齊修明雙眼發亮,“這一招下來,細細一想,徐長山先生就算仍要保持中立,有些時候怕是也會偏向我等。衛六小姐當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奇女子也,徐先生這樣的大禮,不是誰都送的出的。”說罷,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又有些失落,“若是那位小姐還在,指不定也是個如衛六小姐這樣的女孩子。”

他說的是誰喬環、何太平還有江寒都知道,張家那位明珠兒小姐,想起張家舉族被滅,喜悅淡了不少。

齊修明出身貧寒,家中唯有母親與幼妹,那一年,他帶着舉家的積蓄進京趕考,母親與幼妹將家中最後的存糧給了他,自己寄身京郊,若非那位出身百年世族的小小姐,他的母親與幼妹已經餓死街頭了。

他還記得那位小小姐的模樣,聰慧靈敏,小小年紀知書達理卻又狡黠靈動,站在破廟之中安撫衆人,一個出身百年世族的女孩子臉上沒有半點不耐,破廟火起,混亂不安時,那位小小姐爬到高處,登高一呼,小大人一般指揮着衆人的離開,自己走在最後。一個五歲的孩子,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不由增了不少期許,也不知道她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的,一定是衆人交口稱讚的世族小姐,豪門閨秀吧。即便後來他貴爲天子門生,官途順暢,卻時常會想起那個小姑娘。熟想,滿門覆滅的災禍會流落到那位小小姐的頭上,還來不及見到十年之後,年華初初長成的女孩子一眼,她便死了,那般突然,留給他的記憶似乎也定格在五歲那年的模樣。從旁人的口中也曾聽過她的動向,實際寺十年的求學,生於世族,長於江湖,這樣的小姑娘怎麼能不待綻放就消失呢?那樣的惋惜,他齊修明還不及報這一飯之恩,相救之情,她便死了,死在最好的年華,死在還不曾盛開的時候。於是他主動入了這一場局,人說要知恩圖報,你既已死,我便盡一點綿薄之力,幫一幫你們吧!

********

朝堂之上,幾家歡喜幾家愁。

民間談資也是盛起的時候。

長安是大楚的國都,天子腳下,盛行過歌舞,盛行過狩獵,這些時日盛行的,卻是祖祖輩輩皆是長安城民的普通百姓所不敢想象的,近些時日盛行的是詐屍。

詐屍,乍一聽悚然聽聞,但卻不是沒有,只是這五日之內,接連兩回詐屍,那就有些嚇人了。一位是如今中書令衛同知的母親,據說人都躺到棺材裡,穿上壽衣開始守靈了,誰知守靈守到後半夜,那位周老夫人突然坐了起來,可當真是嚇死人了,若說前一位只是聽說的,那麼後一位便是衆目睽睽之下了,誰人不知道文淵閣十儒之首的徐長山先生?這可是鼎鼎大名的大儒啊!據說徐長山先生的老父去世,他都上奏了要丁憂了,誰知道送葬途中,路遇一個陰陽先生,不但治好了被嚇得丟了魂的徐先生的獨子,更是一把把棺材裡的徐安先生老父拉了出來,據說喝了幾碗黃酒,那位老丈就回家去了呢!

這事可是衆目睽睽之下發生的事情,若是不信,不但有人證,還有物證呢,據說那位陰陽先生借了城西張家綢緞莊的一把糯米灑在路上,滑倒了擡靈的人,又借了張家綢緞莊老闆的黃酒煮了將人從閻王爺那裡拉回來的呢!徐先生的大名誰人不知,其墨寶更是價值連城,與如今的國子監祭酒虞世基並稱當世兩大書畫名家,救活了徐長山先生的老父之後,那位張家綢緞莊老闆的店裡掛着一幅匾額,就是徐先生親題的字。

說到這位陰陽先生是何許人也,據說那是位風姿出衆,極爲年輕的陰陽先生,名喚七安先生,時常會出現在城西一家生煎包子攤上,一天只做一單生意,三十文錢,童叟無欺。

一天一單,聽着似乎都排不到了,但還有個例外,那就是若是與那位七安先生有緣,他會主動替人相看,徐先生的老父就是他主動出手相救的。

路遇便是有緣,遇上我便是命不該絕!這是七安先生遇到徐先生老父時所說的話。

第四百一十七章 原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轉寄第四百二十一章 懷疑第八十章 本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熱鬧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第九百五十一章 替身(4K)第三百四十六章 消息第八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幻夜第六百七十一章 荒唐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證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均(4k)第三百七十三章 藥王第九百九十四章 謀亂(4K)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去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第十章 一回就足夠了第三百六十章 雕像第二百八十五章 旁觀第七百四十四章 辦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服第四百八十四章 請教第二百九十五章 鬼胎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吵(金仙打賞一更)第八百七十八章 警示第八百九十七章 舊戶第八百七十七章 路遇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第二百三十三章 是誰第二百九十三章 叛徒第九百七十七章 失蹤第八百五十四章 入口第三十七章 沽名第八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八十一章 刁民第七百一十七章 熱鬧第五百三十六章 樓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會吐(月票150+)第一百七十五章 報酬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陵第六百七十八章 截殺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第九百九十九章 搜(4K)第七百六十八章 追問第六百零七章 喝茶第九百九十一章 我來(4K)第四百六十八章 名單第八百六十章 宴前第三百二十四章 起火第九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跟蹤第一百五十八章 嫌疑第三百二十二章 胡言第五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一章 懷念第二百三十一章 道骨第五百章 變數第八百五十五章 丹房第六百九十八章 謠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諾第八十四章 施針第一百零八章 比比第三百三十章 準備第四百四十八章 功夫第八百零七章 乾淨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五百零六章 重返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處第一千零十章 三日(4K)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食言第六百五十三章 所爲第一百四十二章 失魂(月票210+)第三百六十三章 搗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心(月票600+)第五百二十七章 禁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敬酒第九百六十九章 逗留第五十九章 上殿第八百零六章 庸醫第六百一十二章 相逼第二百九十章 動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知第九百二十八章 醒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行來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第二百五十章 淨厄第九百五十四章 爭執(4K)第四百五十一章 當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息第三百零九章 應該第九百八十七章 圍城(4K)第三百三十章 不巧第一百一十八章 點煞(月票120+)第八百四十八章 戲中第七十七章 牢房第七百二十七章 攬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心(月票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