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決定(4K)

那老管事道:“昨晚還在的,今而一大早,我們開門進去就發現相爺不見了。”

謝老太爺同王老太爺對視了一眼,道:“你莫急,我等這就叫人來……”

世族人手之多,老管事也是知道的,他們肯幫忙,聞言他倒是鬆了口氣,連聲道謝。

雖說在長安城找個丟掉的人並非易事,但在世族暗衛出動幫忙之下,料想也當很快就能找到,畢竟以喬相爺的腳程,想也不會走多遠。

可這一次,衆人卻失算了,臨近傍晚,還是沒有尋到人。

一國之相居然走丟了,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被從吏部匆匆叫回來幫忙尋人的王栩一進門就開口了:“不如讓官府貼個告示尋人,滿城百姓都在找,想來要輕鬆不少。”

“小王大人,不可!”那老管事雖早急的滿頭大汗了,聽到他如此提議卻還是立刻出聲否定了,“相爺的病不能弄的人盡皆知。”

王栩沉默了下來,倒也明白他們的顧慮。喬相爺何等固執的人,他若是肯退下來早就退了,既然不肯退,這個病就不能弄到衆目睽睽之下來說。

王老太爺看了他一眼,道:“城中正是口誅陳善的時候,這個時候最好不要有別的事扯進來,免得這把火才燒起來便熄了。”

王栩默然:這個確實有些道理,可喬相爺走丟了這件事怎麼辦?

王老太爺想了想,將老管事叫過來,問道:“這般沒頭蒼蠅似的亂找也不是事,最近喬相爺可有什麼異常的舉動?”

老管事同幾個下人對視了一會兒,低頭想了想,忽地有個下人說道:“最近相爺總是說要珠子什麼的,我等就將庫房裡的珍珠、佛珠什麼的都拿了過去,結果拿過去之後,相爺便大發雷霆,將東西都打翻了。”

“老夫與相爺共事那麼多年,可沒聽說過相爺好打扮什麼的,怎麼可能要珠子?你們是不是聽錯了?”王老太爺摸了摸鼻子,顯然覺得喬相爺想要珍珠這件事太過荒唐,又問,“可還說什麼了?”

管事想了片刻,猛地一拍腦袋站了起來:“相爺昨日還說自己最近記不住事,要找朋友給他治病什麼的。”頓了頓,卻又嘆了口氣,“只是什麼朋友,相爺卻沒有說。”

“相爺倒是蠻清醒的嘛,居然這時候還知道自己記不住事了。”王老太爺搖頭唏噓了一刻,“找朋友治病?買珠子……咦?不對!”

衆人看他又是搖頭又是點頭的,一時也有些摸不着頭腦,正是疑惑不解之時,卻見王老太爺一拍大腿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我知道相爺去哪兒了,隨我來吧!”

……

素日裡熱鬧的回園此時空空蕩蕩的,那些往日樂衷於打馬球爲樂的少年少女今日也已走在街頭,或出自真心實意,或湊個熱鬧,都在爲匈奴入關這件事添火。

沒了回園的鼎沸人聲,隔壁御賜張宅中匠人做工的嘈雜聲在整條天師道顯得愈發響亮。

“應該就在裡頭。”走下馬車的王老太爺看着微掩的大門嘆了口氣,大門上“裴園”兩個字亮堂堂的,裴宗之人雖不在長安,但這地方卻有人時常在這裡暫住,就是那位張家遺孤,那個叫張解的伶俐少年。

一想到那個孩子,王老太爺心底便生出了幾分惋惜之意:張家這一輩的孩子當真個個出色,不過……可惜了。

一聽相爺應當就在裡頭……已經管不了什麼禮不禮的了,喬府的僕人疾步過去推開了大門,望着院內的一幕,當場便愣住了。

院內一老一小正相對而坐,石桌上擺了個棋盤,兩人正在執子對弈。其中一個,可不就是他們今日尋了一天的喬相爺麼?對於喬府的僕人來說,他們關心的沒有那麼多,相爺同誰對弈他們並不關心。

“人不是在這裡麼?”王老太爺朝身後跟隨的王栩比了個手勢,讓他吩咐下去讓暗衛回來,不用再找了、

“相爺,相爺……”老管事一瞬間的激動之後轉爲錯愕和驚訝。他見正在對弈的喬相爺此時彷彿換了個人似的,精神奕奕,頭髮梳的整整齊齊,鬍鬚也修過了,衣衫更是工整,正認真的同他面前的少年對弈。

這形象差距與往日木然糊塗的樣子相差太大,以至於他腦中一下子蹦出“迴光返照”四個字,整個人臉色都白了。有這個想法的顯然不止他一個,那幾個僕人皆是這樣的神情,王老太爺看的直皺眉,片刻之後,彷彿明白了什麼似的,留了一句“莫要胡思亂想”便走了進去。

“喬相爺。”臨到近處,王老太爺喊了一聲,朝喬環擡了擡手,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下來,看着這一老一小對弈。

喬環擡頭,高興的對他說道:“王司徒,昌明這個孫子不錯,是個可造之材啊!”

王老太爺看向一旁的少年,見少年臉色沉靜的朝他俯身行禮,便點了點頭,轉頭看向喬環應了一聲:“不錯,確實是個好孩子。”

喬環讚歎道:“昌明這老傢伙也真是的,一家上下跑哪裡去了?只留了個孩子在這裡看家,像話麼?外頭那匾額也不知是哪個人掛的,我在這裡走了好幾圈,險些沒找到。若不是看到了這孩子,我還要在這裡打轉呢!”

王老太爺聞言,若有所思的盯着他看了一會兒之後,笑了,問他:“相爺,你來找張大天師做什麼?”

喬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對他說道:“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總是記不住事,想找他來看一看,別的人我也不信。”

“原來如此。”王老太爺嗯了一聲,再次看向他,“張大天師回濟南了,不在京中,你有什麼事,不如等他回來再說。”

“真是的,他一家上下回濟南了,怎的也不同我說一聲?”喬環嘆了口氣,忽地像是想起了什麼一般,問他,“王司徒,我最近總忘事,昌明這老傢伙家的明珠兒回來了麼?他總將家裡那個孫女誇的跟什麼似的,若是回來總得告訴我一聲,好讓我提前向陛下舉薦啊!”

原來喬環口中的珠子是這個珠子,想來張昌明生前沒少跟他講,以至於他事情記得零零散散的前提下居然還記得這個事情。

王老太爺想了想,笑道:“回來了……確實是個很不錯的孩子。”說着腦中閃過一道人影,臉上的笑容更甚。

“那也不能這樣啊,就留個這麼小的孩子看家。”喬環說着看向與他沉默對弈的少年。

王老太爺道:“那等張大天師回來了,我們再同他說。”

“嗯,一定要說的,不要忘記。”喬環拍着自己的腦袋轉頭對上了他,神情認真,“王司徒,這件事很重要,我若是忘記了,你要記得提醒我。”

王老太爺嗯了一聲,看着他。

夕陽下,喬環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似乎一夜之間,臉上的皺紋都抹平了,光陰的痕跡如同一些記憶一般失了不少。不再是往日的頹廢瘋狂,取而代之的是歲月靜好。

“天色將晚,我也不久留了。”喬環說着伸手摸了摸張解的腦袋,看着他眼神裡滿是慈愛。

張解沉默的看着他不語。

他樂呵呵的笑了,也不以爲意,再次對王老太爺道:“王司徒,你一定要提醒我,這件事我要親自同昌明這老傢伙說,很重要的。”

王老太爺點頭:“好。”

喬環鬆了口氣,想了想,又用手在脣邊遮了遮,靠近他,對他道:“我想了好久了,他家的明珠兒膽魄非比尋常,大楚有我們老傢伙穩住局勢,缺的卻正是不破不立之能,他家那顆明珠兒就是這股不破不立之力,該讓他早些退下來,如此我大楚自可千秋萬代!”

王老太爺看着他眯了眯眼:原來,喬環曾經這樣想過。只是承認這股不破不立的前提是張昌明在,張昌明不在之後,這股不破不立被他視作了威脅……當然以那女孩子表現出的性格,被視作威脅也再正常不過了。時至今日,孰對孰錯實在難以一眼成說,說到底還是雙方不夠了解對方罷了。

說罷這些,喬環站了起來,撣去了身上的灰塵,雙手置在身前,王老太爺看着那道精神矍鑠的身影朝他俯身彎了下來。夕陽的餘暉從他身上略過,有些刺眼。

“改日,我再來同你下棋。”喬環對張解說了最後一句話,轉身跟着那羣神情錯愕的喬府下人走了出去。

待到喬府衆人離開,王老太爺坐了片刻,從石凳上站了起來,準備起身離開,身旁少年的聲音卻突然響了起來。

“這一局還沒下完。”

王老太爺這才注意到了桌上的殘局:雖然看着旗鼓相當,但一方卻已隱隱漸漸佔了上風,佔上風的……是張解。

“你這孩子……”王老太爺搖了搖頭,“不如明天再下吧!”

張解低頭看向棋盤。

王老太爺笑了笑,轉身走了,只是臨出門之時,卻聽少年人的聲音清晰的從裡頭傳來。

“也許來不及了……”

王老太爺腳下頓了頓,這孩子又不是那個丫頭……是以只略略一頓,便向外走去。

但那一句話到底還是放在了心上,以至於半夜突然聽聞喬環薨逝的噩耗,王老太爺只是心底一驚,很快便鎮定了下來,彷彿早有準備。

天亮趕到喬府時,府里正是亂糟糟的時候,喬府人丁稀少,唯一的女兒又遠嫁濟南,這一次,就是爲要不要請遠在濟南的葉夫人回來之事發生的爭執。

“相爺清醒時曾說過,讓小姐和姑爺不要離開濟南,爲當地父母官當與百姓共存亡。”堅持這句話的是府裡的管事,雖不是正經的主子,但侍奉喬相爺多年,在喬府沒有人拿他當下人看。

幾個喬府的旁系子侄則反對道:“可眼下不是濟南發生了什麼,而是伯父自己出了事,這種事,爲人兒女的怎能不回來?”

“濟南眼下紛亂你們又不是不知道,若是小姐來回奔波出了什麼差錯怎麼辦?”管事據理力爭,“這不行。”

“那你能保證表妹來日知曉了不怪罪麼?這是什麼事?父母之事!不可不告知啊。你我在這裡做的再多,總是比不上她的。”

……

真是兩方誰都有理,爭執不下。

“去個信吧,要不要回來該由葉夫人自己做主。”謝老太爺打斷了他們的話,道,“把相爺生前的意思也寫在信裡,你們誰也不是葉夫人,代替不了她的決定。”

“此去濟南……就是日夜兼程趕回來怕是也來不及吧!”管事搖了搖頭,“小姐回來也不過能上柱香罷了,來日戰事穩定再來上香也不遲,沒什麼比活人的安危更重要。”

“道理是這個理。”王老太爺看了那管事一眼道,一錘定音:“但是做決定的不是你。”這管事常年侍奉在喬環左右,倒也有幾分眼力見,但古往今來“情”這一字是從來不講道理的。

僕是忠僕,都到這時候了,再擔個惡僕的聲名就得不償失了。

……

……

“解哥兒說他很好,讓我不要擔心。”

“此時長安城中人人口誅大罵陳善叛國!”

“城中紛亂,但陛下並未阻止,似是有意縱容!”

“還有……喬相爺薨了。”女孩子握着書信的手微微一頓,也沒有再讀下去,而是低頭看向信中的內容,看完之後,只是嘆了口氣,便將書信收了起來。

裴宗之眼疾手快,依稀在信的末位看到“下棋”“尋祖父”這幾個字,卻也並未多問,只是看着眼前的情形,道:“長安紛亂,這裡又何嘗不是?”

他們此時並沒有停留在濟南城外,那一日出了濟南城之後,便往樊城的方向去了,路上巧巧與匈奴人擦肩而過,並沒有正面碰上。

此時,兩人已站在樊城之中,看着這座守兵撤退、被掠奪過的城池發呆。權利的博弈中樊城被當做棄子送給了匈奴人。

曾經繁華熱鬧的街市消失不見了,滿街狼藉之中還夾雜着濃煙滾滾,那是匈奴人臨走時放的火,算一算已經燒了好多天了,城中一半的屋舍已經燒成了廢墟。入目所見看不到活物,街邊的酒肆里老板、夥計在匈奴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長長的刀傷劃過大半身體,他們躺在地上早已辨不出本來的面目,任蚊蟲叮咬。

整座樊城宛如修羅地獄,西南軍……是瘋了吧!

察覺到身旁女孩子微微發抖的身體,裴宗之伸手將她抱到懷裡。她想看一看樊城,於是他陪她來了。即便是對這裡發生的一切早有準備,但親眼所見的巨大沖擊力還是想象所不能比的。

他生來缺七情六慾,修國祚,算朝代更替對於他來說同學堂裡先生布置的需要完成的課業沒有什麼不同。可這一刻,他卻突然萌生出了一種別樣的情緒:站在世外冷眼旁觀了二十多年的天下大勢,這一回他想親自參與其中了。因爲……這樣的天下之主他不喜歡。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均(4k)第七百章 閒議第一千零八章 起始(4K)第五十九章 上殿第二百二十章 出頭第一千章 離開(4K)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因果(4K)第六百四十四章 閒語第一百零八章 比比第八百零二章 爲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血濺(月票50+)第一百一十八章 點煞(月票120+)第二百二十一章 光怪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刺第九百八十六章 圖謀(4K)第六百二十六章 夜問第六十五章 春風第九十八章 奇人(金仙打賞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後果第四百四十八章 功夫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能第一百九十章 條件 (月票660+)第九百三十七章 雙生第五百一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一十三章 局破第四百一十六章 詰問第一百九十一章 依您 (月票690+)第二十四章 巧遇第八百七十四章 聲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甘第八百八十四章 入寺第五百一十章 勸第九百九十章 決定(4K)第四百九十一章 離開第三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相助第九百三十六章 趣事第一千一十四章 不休(4K)第六百九十章 一見第九百四十六章 孫公(4k字)第四百三十九章 閉眼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膽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習字第七百四十一章 辯駁第八百五十一章 物是第五百七十章 懷疑第三百三十三章 七情第三百二十二章 胡言第五百九十一章 想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危險第六十九章 脫像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行(月票350+)第一百七十五章 報酬第五百四十七章 如此第三十七章 沽名第一百一十章 孩子第九百五十六章 猜疑(6K)第二百三十九章 踩踏第一百八十三章 止損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第一百四十八章 請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急報(4K)第一百九十二章 庫房(月票720+)第六百九十五章 巧合第七百八十六章 爲何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來番外大漠邊關冷(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風月第六百九十八章 謠言第六百八十九章 幫忙第五百三十七章 走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敬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殿前第五百一十章 勸第九百七十三章 舊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辜負第六百零一章 法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閒談第九百四十三章 洞口第九百六十六章 上奏第五百四十五章 得意第三十一章 懷念第九百零三章 差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不是病(4K)第六百二十七章 賊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放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入城第七十八章 操心第一千零四章 動作(4K)第四百三十五章 攔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慶賀第十六章 連夜第七百八十一章 孤獨第五百二十七章 禁術第九百零六章 闖牢第五百六十一章 上樓第十七章 柳暗第五百四十七章 如此第五百六十七章 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