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54號工程

李曉峰一聲令下,準備直接開始大躍進了。b2-34已經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了,他準備直接搞定b54a和搭配的固定軸機械傳動。

李曉峰爲什麼忽然想要從b2-34一躍跳到b54a呢?原因非常簡單,首先這貨準備跟烏利茨基慪氣,你丫不是不給我b2-34嗎?那老子直接用更好的b54a,一定要壓過你丫的一頭。其次嘛,之前曾說過,北方工業正準備設計一款劃時代的坦克。什麼樣的坦克能算劃時代的坦克呢?

ft-17算,這個法國豆坦克奠定了現代坦克的基本佈局,確實很有意義。再往後,能算得上劃時代的就得到t-34了,李曉峰確實有山寨t-34的想法,但是他卻並不完全滿足於山寨,還準備畫蛇添足一下。對於t-34的懸掛系統,某仙人並不滿意,這種脫胎於克里斯蒂懸掛的彈簧懸掛雖然簡單,但是性能並不是很好,而且從時代發展看,扭杆懸掛纔是主流。

所以,李曉峰的意思是發展一款使用扭杆懸掛的山寨版t-34,用這個山寨貨讓北方工業練手,功力達標之後,在39年之前直接跨向t-54。

應該說這個想法還是很現實的,爲此某仙人特別讓北方工業成立了幾個攻關小組,第一組自然是攻關b2-34發動機和傳動系統,第二組就是攻關扭杆懸掛,畢竟三十年代早期,蘇聯的冶金還不強。對於扭杆懸掛的加工技術真心是沒掌握。至於第三個和第四個攻關小組就是火力方面了。三組負責攻關100毫米坦克炮,四組攻關坦克炮的雙向穩定系統和火控。

當然,四個小組的優先級別肯定是不一樣的,優先級別最高的自然是負責動力這一塊的。優先級別最低的則是負責攻關100毫米坦克炮的小組。

四個小組從1929年開始成立,用了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了發動機和扭杆懸掛的問題。如今正準備進入“攢機”狀態,結果卻被烏博列維奇放了鴿子。沒有發動機,一切都失去了意義。至少按照某仙人的設想山寨t-34是肯定不行了。

按照烏利茨基的尿性,哈爾科夫生產b2-34是肯定不會給北方工業的,而一輛坦克從設計、生產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北方工業如果按照原計劃山寨t-34,不可避免的就會同科京設計局的正版t-34撞車。

那時候,北方工業的山寨t-34可就沒有優勢了,輸給科京的正版是在所難免。而也就是發現了這一點,李曉峰纔要求另闢蹊徑,乾脆的,咱們別山寨t-34了。一步到位直接奔向t-54算了。算一算,大部分技術其實都是現成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再攻關一下,坦克炮還有時間。

就算坦克炮暫時搞不定,也可以先拿76炮湊合一下。最樂觀的估計,在38年左右,縮水版的t-54就可以提前誕生了。而t-54相對於t-34的優勢有多大?連玩山口丁的朋友都知道,不是一個檔次的。

李曉峰是準備一步跳到t-54,準備放一顆大衛星了。但是很快問題就來了,他有點過高的估計了北方工業的能力。很快各個分系統的總工程師就紛紛造反了!

第一個前來抱怨的就是他的僞娘老哥康斯坦丁,作爲動力系統方面的總負責人,康斯坦丁對於某仙人瞎胡鬧的行爲表示了強烈地不滿。

“b2-34本來就是一款相當複雜,應用了大量新技術的柴油機。而北方工業的底子你是知道的,在精密加工環節是很薄弱的。我們的技師極其缺乏經驗,能在三年的時間內量產b2-34就已經很爲難了。而你竟然再一次提高了難度,你知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不等李曉峰迴答,康斯坦丁咆哮道:“這意味着我們之前所做的準備都白費了,一切都要重頭來!!”

看着憤怒不已的康斯坦丁,李曉峰嘬了嘬牙花子,對於這位僞娘老哥他實在有些無語,因爲這位從1923年改行研究動力系統之後,脾氣就不斷地見長。二十年代天天追着他的屁股要這要那,要不就是抱怨北方工業糟糕的基礎研究投入。而他這個做弟弟的已經算是很忍耐了,儘可能的滿足了僞娘老哥的要求。而現在他不過是小小的拔高了一點點要求,這位竟然爆發了,尼瑪,他們倆究竟誰纔是老闆?

“這跟誰是老闆沒有任何關係!”康斯坦丁氣鼓鼓地尖叫道,“而是你在瞎指揮!我只是想提醒你,如果你要研發一款超越b2-34的改進型發動機,那就必須付出時間的代價!”

李曉峰想了想,他還真不能不管時間的拖延,如果康斯坦丁沒有撒謊,要搞定b54a發動機很可能要三年,那時候就是36年了,留給北方工業擴大產能的時間已經非常緊張了,至少再有延誤,那一切節點都保不住了。

“就沒有別的辦法嗎?”李曉峰問道。

康斯坦丁很生氣地望着他,怒道:“我就不明白,你爲什麼要急於改進b2-34,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一款相當緊湊,緊湊得過於精巧的發動機了!”

這話不假,b2不管是在當年,還是21世紀都算是很緊湊的發動機,否則蘇式坦克也不會長期保留世界第一小的動力艙的記錄。和動則**立方米甚至是十幾立方米的西方坦克動力艙相比,蘇式坦克的動力艙纔不到六立方米,這個奇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b2的緊湊性。

當然,緊湊是有點,但是過於緊湊帶來的麻煩也不小,爲了減小體積。爲了減輕重量。b2用了大量的鋁合金。這和笨重的鑄鐵機身相比輕是輕了,但可靠性和壽命也大大降低了。而與此同時加工的難度也是直線上升,畢竟鋁合金不管是焊接還是切削都麻煩。

這麼說吧,蘇聯剛剛投產b2的時候,遇到的麻煩是相當的多,之前就提到過哈爾科夫第75廠很長時間裡產能是相當可憐的。而且早期的b2廢品率極高,壽命也是相當的湊合(一度只有三百多摩托小時)。

在康斯坦丁看來,b2-34的性能已經很逆天了。相比列強的那些垃圾汽油機,b2-34實在是太先進了。既然如此,李曉峰爲什麼還不滿足,還要無緣無故的馬上上馬改進型號呢?

“公司決定上馬一款劃時代的坦克,而b2-34和其搭配的變速箱體積過大,導致動力艙過長,嚴重影響了底盤的佈局!”

“就這麼點兒事兒?!”康斯坦丁滿不在乎地說道。

在僞娘看來,底盤稍微長那麼一點能有多大的事兒?爲了遷就底盤,就得對已經定型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進行大改,這是多腦殘才幹得出來的事兒?

不過我們的李曉峰還偏偏是這樣一個偏執狂。他恨不講道理地說道:“我不接受發動機縱置,b2-34必須進行大改!”

“這絕對不可能!”康斯坦丁也火了。“要大改可以,再給我三年的時間!”

“沒有三年,最多一年!”李曉峰是寸步不讓。

“一年?”康斯坦丁冷哼了一聲,“那你就另請高明吧!”

說完,僞娘準備拂袖而去,這下李曉峰傻眼了。對於自己這個僞娘老哥,雖然他挺無語的,但是這個僞娘確實有真本事,在發動機領域很是天才,他如果撂挑子了,北方工業的動力部門就垮了一半。

“不要衝動!”李曉峰趕緊拉住了僞娘,好言相勸道:“我也是爲了提高產品性能,咱們可以慢慢想辦法嘛!”

康斯坦丁“風情萬種”地白了某人一眼,輕蔑道:“想辦法?想什麼辦法?你以爲研製一款全新的變速箱很簡單?”

李曉峰摸了摸下巴,說道:“呃,變速箱不能動,那麼咱們就從發動機入手,要不縮短缸距和缸體直徑?”

康斯坦丁道:“這種調整太大了,加工和材料都得重新來。沒有兩年沒辦法投產,而且功率指標很有可能會下降,你確定要這麼做?”

李曉峰想了想,b2-34那五百馬力的性能對t-54來說只能算剛剛好,如果功率指標掉下來了,以t-54的重量,速度性能就不太好看了。最重要的是,這麼改都要兩年,真心是等不起。

李曉峰咬了咬牙,又提出了一個建議:“要不,就犧牲一部分功率指標,將b2-34的十二缸改爲十缸,減少了兩缸長度自然也就小了,你看怎麼樣?”

康斯坦丁目瞪口呆地看了李曉峰半天,才憋出了兩個字:“扯淡!”

爲什麼康斯坦丁會說李曉峰的建議很扯淡呢?原因非常簡單,b2-34的確實緊湊,但是這種緊湊不是沒有代價的,因爲它的汽缸採用了v型六十度夾角的設計,這就導致了它無法像其他v型機一樣很容易的演變爲8缸和10缸的機型。

這麼說吧,b2每一排的六個氣缸是一個整體,是用硅鋁合金整體鑄造出來的。這個設計導致b2的變形機只能保持12缸六十度夾角這一項基本設計不變。後來b2的各種功率衍變型號其實都是一個模子,有的甚至連大小都完全一致。

總而言之,在這一點上,b2是硬傷,是誰都沒辦法的事兒。而李曉峰卻很外行的提出了這麼一個搞笑的建議,你說康斯坦丁除了說扯淡之外還能說什麼?

聽完了康斯坦丁的解釋,李曉峰也傻眼了,以前他一直以爲b2是神器,以爲它有多麼多麼牛逼,這才一門心思的向神器靠攏。誰知道這個神器是如此的奇葩,頓時讓他有一種世界觀坍塌了感覺。

“真的就沒有一點兒辦法了?”李曉峰很苦惱的地問道。

“想要通過減少氣缸數量縮小體積基本是不可能的!”康斯坦丁神經兮兮地笑了起來,那滿滿的都是挖苦和諷刺,他拿出紙一邊寫寫畫畫一邊說道:“像b2的這種結構。想要縮減汽缸數量。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直接拆掉一半的汽缸,將其變成六缸直列式發動機!”

看到這,可能有同志會說:“這不是減少了六個汽缸嗎?發動機的體積肯定變小了吧!”

話是這麼說沒錯,問題是,前面講過,b2的12個汽缸分成兩排以六十度夾角並在一起工作,而且每一排的六個汽缸是一個整體。按照康斯坦丁的這種縮減辦法,汽缸是減少了。可是發動機的長度其實並沒有縮小!這麼搞在發動機依然縱置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縮減動力艙的長度?

反正李曉峰是明白了,變速箱纔是硬傷,實際上從後來b2的改進來看,b2的長度不光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b2-34長1568毫米,b54a長1583毫米),爲什麼一個能橫置而另一個卻只能縱置呢?說到底,還是t-34的傳動系統不給力!

折騰了半天,李曉峰很悲哀的發現。這尼瑪就是一個大坑,不改變t-34那個蛋疼的變速箱。底盤的長度就減不下來。而要動變速箱,就需要時間。

“你的部門多長時間才能拿出一款符合我的要求的變速箱?”李曉峰垂頭喪氣地問道。

康斯坦丁聳了聳肩:“兩到三年吧!”

經過一番思考,李曉峰只能對現實妥協,暫時使用原本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組合,先發展一種a狀態的發動機縱置版本的t-54,等康斯坦丁搞定了變速箱之後,再改進a狀態的t-54。

說心裡話,這種選擇真心是讓他很無語,有那麼一瞬間,他都有心在聚寶盆裡採購一批t-54使用的固定軸機械傳動一邊用一邊讓康斯坦丁山寨。不過康斯坦丁最後用一番話打消了他這個念頭:

“就算你能從國際市場上採購到能讓發動機橫置在動力艙裡的變速箱,我也建議你不要這麼做。北方工業的動力部分太缺少熟練的技師了,如果你不讓他們在實際生產中從易到難積累經驗,他們在將來又怎麼能生產更復雜的變速箱呢?”

李曉峰對此深以爲然,發展工業其實就跟玩網遊升級一樣,剛出新人村的小新人就得乖乖的去打小怪獸,別一開始就惦記着後面的boss,否則?否則就會變得跟後世的阿三一個得性,總是好高騖遠,總是盯着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還沒學會走就想着玩百米飛人大戰,那還不摔跟頭?

如果不想跟三哥一樣總是用“將要”、“未來”之類的字眼自 慰,那就乖乖的從最簡單的工作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纔是真理!

隨着李曉峰放棄外行指導內行,北方工業工程代號54的新式坦克研發工作終於進入了快車道。尤其是在某仙人提供了圖紙的情況下,研發工作進展相當的快,只進行了少許的修改,總體設計工作就算基本完成了。如果不是因爲要等發動機和火炮,在1933年,山寨版t-54就可以下線。

當然,這不是說54號工程接下來將會一帆風順,實際上後面的問題還相當的多,不過這些問題大部分都不是工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因爲重工業人 民委員會的干擾,54號工程幾乎無法獲得蘇聯國內的任何支持,烏利茨基很喜歡這種給某仙人穿小鞋的感覺,是樂此不疲。

不光是烏利茨基,在紅軍內部,對54號工程的爭議也是相當的大,以布瓊尼、伏羅希洛夫爲首的一票騎兵將領瘋狂的抵制裝甲兵,他們要求將大量的經費用於騎兵建設而不是裝甲兵建設,擠佔了大量寶貴的資源。

而在裝甲兵系統內部,圖哈切夫斯基更偏向於多炮塔的重型坦克,或者是什麼飛行坦克,對於54號工程很不買賬。在小圖看來,單炮塔坦克只能用來進行偵察,突破敵人的防線只有多炮塔坦克才能勝任。

在圖哈切夫斯基的強硬要求下,坦克方面的資源大量的向多炮塔重型坦克傾斜,而單炮塔坦克中,他又更親睞bt系列的快速坦克。一時間,54號工程竟然完全沒有銷路!

當時李曉峰是氣得夠嗆,他開始有點明白當年鋼鐵爲什麼一定要清洗圖哈切夫斯基這貨了,因爲這貨對紅軍的發展和對紅軍的誤導都是雙重的。按照他的要求弄出來的那些新式裝備,在未來的戰爭中都表現得一塌糊塗。比如多炮塔的重型坦克,不管是t-28還是t-35,那都是渣渣!

不過暫時李曉峰也拿圖哈切夫斯基沒轍,誰讓這貨是總 參謀長,誰讓他背後有托洛茨基的大力支持,只能暫時忍着讓他胡折騰。當然,李曉峰還是通過個人關係,讓烏博列維奇幫忙打着測試的名義給54號工程下了一定的訂單,雖然數量不是太多,但總歸是開張了。之後,他又利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名義,讓格魯烏採購了一批54號工程樣品。

不過在39年以前,可憐的54號工程僅僅賣出去了150輛,相對於整個工程龐大的投資而言,簡直就是血本無歸。

好在某仙人不在乎這點兒投入,而且他也有信心54號工程能夠取得成功,只要二戰爆發,以t-54的性能會沒有銷路?而且三十年代的t-54山寨版確實也存在不少問題,不管是發動機、變速箱還是扭杆懸掛,表現都不算特別理想,需要北方工業的技師們再苦練一點兒內功……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胡德海軍上將、hzwangdd和尤文圖斯同志

357 麻煩來了382 死亡之海(下)652 不簡單211 無題374 學習生活(下)379 好兵麥克的俄國戰記(上)375 好心好報472 說外交202 備戰355 裹足不前437 你來我往154 繼續無題447 泄密205 不一樣的考驗334 衝向城市276 調虎離山155 理解錯誤317 偷車風波159 危險!093 錢從何來555 屎一樣的貨色512 犧牲品406 穩步推進100 嫁禍052 誰更正確?(上)463 喊打喊殺(上)062 雞飛狗跳168 目標克納本(中)389 目標中途島105 神通廣大(中)198 反擊607 歪招和整頓061 暴走的加米涅夫487 比鋼鐵還要堅硬537 海戰(2)377 奇葩和奇襲348人選問題(下)263 去遠東252 長談定策210 鴨梨山大156 悲劇(上)177 出手398 八 大358 退一步140 各有各的打算(上)37 陰謀(下)582 忽悠(2)553 爾虞我詐059 陰差陽錯465 決戰之前(下)346 兩個軟蛋147 老諾貝爾的決斷248 想辦法539 海戰(4)364 走運的人200 自討苦吃040 辦報?183 解決捷克軍團問題的方法(下)92 大變473 反擊250 線索382 死亡之海(下)076 急和不急331 “大吉嶺”建功265 幕後182 解決捷克軍團問題的方法(上)434 圍魏救趙之計666106 爭鋒相對(中)047 一百年(第一更)584 忽悠(4)471 明朗117 話難聽204 談妥90 逆轉135 塵埃落定(下)047 一百年(第一更)399 絞肉機和斷頭臺447 所謂輿論066 一波又起529 擴大?200 自討苦吃259 艾伯哈特(上)619 迥異的英國人353 新戰術539 柏林之戰(2)558 包圍687176 真正的俄羅斯之聲545 柏林之戰(8)036 黃雀在後143 芬蘭行(下)041 空手套白狼105 神通廣大(中)673251 斯維爾德洛夫來了419 奧爾什丁的戰鬥312 又是小道消息460 裝甲大戰(中)419 奧爾什丁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