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選擇

李曉峰並不知道,他的答覆電報在政 治 局引發了一場大爭論,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爲某人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以至於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認爲他盲目樂觀,錯誤的估計了形勢。甚至要求將其撤換,否則東普魯士的未來恐怕是非常不妙。

持有這種意見的有哪些人呢?布哈林、斯 大林和捷爾任斯基都表示了這種憂慮。

很有意思不是,以前跟某仙人唱反調的,大半都是託派。而這回不光是有託派,還有列寧派的山頭大哥斯 大林,更有中間派的領軍人物捷爾任斯基。

從反對他的勢力分佈開看,左中右三派都佔全了,似乎是某仙人有點天怒人怨的意思了。不要急,先不要忙着下結論,因爲支持他的人左中右三派也佔全了。

托洛茨基很罕見的沒有發話,對於某仙人提出的方略,他陷入了沉思。列寧跟托洛茨基的態度差不多,他也在仔細的分析和考量得失。可能有同志奇怪,這不發表意見,頂多也算是中立吧?怎麼能說是支持李曉峰呢?

咱們必須看到,前面不管是托洛茨基還是列寧都是持有保守意見的,他們一開始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防守。而在李曉峰發來了回電之後,兩位導師大人竟然沒有直接反對,沒有對那個狂妄的傢伙予以批評。這就充分說明,李曉峰的意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種道理讓兩位導師大人的態度明顯發生了變化。

從持有保守意見到態度鬆動,這不就是從反對到支持的轉變嗎?如此鮮明的轉變。只有政 治盲人才看不出來。很顯然兩位導師對某仙人提出的設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除了兩位導師大人之外。最堅定支持某仙人的依然是他的鐵哥麼斯維爾德洛夫:“我認爲中 央在考慮全局問題的時候,應該多聽一聽一線同志的意見。他們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更瞭解,認識也更加直觀。我們這些坐在大後方的人,不能僅憑着想象和猜測決定大計方針。我的意見是,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發言機會,更應該充分地聽取他們的意見!”

這話斯 大林就不愛聽了,他在當西南方面軍政 委的時候,不斷地給中 央提出過不少意見和看法。那時候中 央可不是小斯現在的說法。那時候中 央要求他無條件地服從中 央的指揮,重點強調中 央的權威性。

在斯 大林看來,小斯這就是厚己薄彼,老子的意見你就死命地打壓,輪到你鐵哥麼的時候,你就玩命的放縱。真心是當我好欺負是吧?

“那中 央的權威性還要不要了?”斯 大林立刻就開始發動攻擊,“隨便讓一線的同志發表意見,任他們由着性子胡來,這就是放縱!就是對革命不負責任!我強烈地譴責這一點!”

斯維爾德洛夫也知道斯 大林反對的根子在哪裡,不過在他看來:“你鋼鐵之前的提出的所謂意見都是什麼玩意兒?都是排除異己。都是違背客觀規律胡鬧!那時候我當然要反對,而且不光反對。還得反對到底!而現在李曉峰提出的建議是你那種掛羊頭賣狗日的玩意兒?人家完全是從實際出發就事論事!”

所以小斯直接就無視了斯 大林的攻擊,努力地爲小夥伴捧場:“安德烈同志提出的建議我認爲是非常正確的,帝國主 義的干涉暫時還停留在較低的層次,無法改變波蘭的大局,乘這個機會擴大戰果,多消滅一點波蘭反動軍隊有什麼不好?我們現在多消滅一個敵人,今後就將少面對一個敵人,如果能一口氣徹底地殲滅波蘭反動軍隊,那麼就算是帝國主 義干涉軍也得多掂量一下,不敢盲目投入波蘭戰場吧!”

小斯的無視讓斯 大林有些惱火,他正要發言,列寧卻制止了他:“安德烈同志的意見確實有可取之處,但是其中蘊含的風險也相當的大……”

斯 大林聽到這話頓時有些高興,以爲導師大人還是傾向於之前的意見,誰想到他還沒樂出來,列寧話鋒一轉又道:“不過風險大也意味着收益大,如果能如安德烈同志計劃的那樣,徹底地將波蘭反動派打到,必然可以震懾帝國主 義的狼子野心!”

斯 大林要吐血了,他站在當場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直到托洛茨基也補了一刀:“我也認爲安德烈同志的意見如他自己所言更容易在戰場上爭取主動……雖然這個方案有很大的風險,但如果我們能牢牢地將主動權控制在手裡,而不是被動挨打,必然能同敵人周旋更久,這也將爲我們贏得國內革命勝利爭取更多的時間!”

表面上看,托洛茨基沒有說李曉峰的建議比他的方案更高明,而是說什麼更容易爭取主動,而且還特別加了一個“風險很大”的評價。但傻瓜都知道,老託這已經是徹底否定了他之前提出來的保守方案了!

“嗯!”列寧輕輕點點頭,做出了結論:“讓安德烈同志趕緊拿出一個更具體的方案出來。政 治 局必須知道,我們接下來要往波蘭投入多大的人力和物力……”

李曉峰在特里安達菲洛夫的幫助下,很快就拿出了幾份作戰計劃呈報中 央。

方案一,依然按照前一階段的作戰設想,繼續圍殲波蘭反動軍隊,在徹底消滅畢蘇斯基的第一軍之後,烏博列維奇的主力快速南下,爭取在沃沃明附近再次打一個殲滅戰,徹底掃清波蘭反動軍隊。

方案二,鑑於帝國主 義集團已經開始直接干涉,不如乘他們立足未穩,搶先發動進攻,消滅什切青的帝國主 義干涉軍,徹底地掐斷波蘭獲得對外援助的通道。

具體方案是。從但澤和哥尼斯堡抽調部分軍隊。奇襲什切青。與此同時。烏博列維奇集團殲滅殘敵之後,南下威懾畢蘇斯基殘部,以解除沃沃明的包圍,並牢牢地將畢蘇斯基的部隊牽制在華沙。此後除用小股部隊掃蕩和封鎖華沙之外,主力就地轉入休整,當畢蘇斯基物資緊張不得不打破僵局時,再設法圍殲之。

對於政 治 局來說,第一種方案無疑更合口味。畢竟主動挑釁協約國集團,實在有點過於驚悚了。繼續打波蘭人,無疑國際上的壓力更小,不容易導致形勢全盤惡化。

不過這個方案一也有很大的問題,首先,殲滅波爾斯基的殘部還需要時間。而一旦南邊的畢蘇斯基發現形勢不妙,很有可能放棄北上計劃,轉而向華沙逃跑。以沃沃明到華沙的距離,遠在上馬烏基尼亞的烏博列維奇還真是鞭長莫及。

其次,就算能順利的殲滅波爾斯基殘部。烏博列維奇的部隊能不能快速南下,能不能將畢蘇斯基的部隊包圍。這也是問題。畢竟烏博列維奇的部隊在連續作戰,部隊的體力消耗是相當大的。萬一南下行動不順利,畢蘇斯基縮回了華沙,或者乾脆無法在運動戰中佔到便宜,吃不下畢蘇斯基,那後面的情況就複雜了。

而方案二卻能避免這些問題,由但澤和柯尼斯堡抽調部隊襲取什切青很有點關門打狗的意思,切斷了畢蘇斯基獲得外援的通道之後,再經過一段的封鎖和圍困,畢蘇斯基必然是山窮水盡。那時候他要麼活活被困死,要麼就只能被迫出城決戰。

一旦他選擇後者,烏博列維奇的部隊經過了休整也恢復了元氣,吃掉畢蘇斯基應該不是特別難。

不過這個方案也有問題,那就是一個“等”字。圍困封鎖華沙,困死畢蘇斯基是需要時間的。而在這段時間內,烏博列維奇的部隊只能在華沙周邊“傻等”,天知道要等多久畢蘇斯基纔會山窮水盡?萬一這貨一門心思地當縮頭烏龜,就是不出來,那怎麼辦?

而且必須看到,協約國集團不會陪你一起傻等,在畢蘇斯基被圍困的同時,他們必然會想盡辦法解圍。一旦他們利用這段時間抽調部分兵力一鼓作氣地投入波蘭戰場。那時候東普魯士人 民解 放軍就要陷入華沙的敵人解決不了,新的敵人又蜂擁而來的被動中。

並且,要實現方案二的核心是襲取什切青,那麼這個什切青好打嗎?畢竟什切青也是重要的港口,那裡現在不光有協約國的所謂志願軍,周邊還有相當數量的德**隊,以但澤和柯尼斯堡的那點兒部隊能順利拿下來嗎?

好吧,就算能拿下來,可這也將狠狠地得罪德國人,之前德國人很剋制的袖手旁觀,是因爲他們無力東顧,而現在,恐怕協約國集團會很高興地放任他們給猶太侵略者一個教訓吧?

所以打什切青看上去很好,但是問題多多,弄不好還會給自己招來更多的敵人,實在不能路盲爲之。

經過政 治 局的反覆討論,最後通過的果然是方案一,不過政 治 局也做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方案一必須繼續完善,必須解決掉如何在消滅波爾斯基殘部之後快速南下保衛畢蘇斯基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掉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那麼最好還是按照政 治 局最早的保守方案行動。

難題就擺在了李曉峰和特里安達菲洛夫面前,沃沃明到華沙不過三四十公里,而上馬烏基尼亞到沃沃明有一百大幾十公里。以當前協約國集團支援給波蘭的空中偵察力量,沃沃明失陷,不超過兩個小時畢蘇斯基就會知道。這點兒時間完全不夠烏博列維奇的部隊回頭包抄的。

甚至更可能的是,隨着波爾斯基的抵抗越來越弱,畢蘇斯基會放棄北上救援的計劃,以老畢的逃命速度,那更是沒辦法追的。

特里安達菲洛夫感嘆了一聲:“要是我們手頭有更多的部隊該有多好?”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就是留在沃沃明的的這七八千人都是烏博列維奇從牙齒縫裡擠出來的,哪裡有更多的部隊?

特里安達菲洛夫這番話更多的是一種自嘲和無奈,不過在李曉峰聽來。卻有醍醐灌頂的功效。

從現實出發。烏博列維奇殲滅波爾斯基殘部之後再南下絕對是來不及的。而且沃沃明周邊也不會有特里安達菲洛夫希望的更多的部隊。一切看上去都是無解的,但是李曉峰卻想到了一種可能:

“能不能讓烏博列維奇抽調出一部分兵力提前南下呢?”他向特里安達菲洛夫提出了一個十分荒誕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特里安達菲洛夫先是驚愕不已,繼而又陷入了深思:“波爾斯基的殘部已經被圍困在了沃沃明城北一片相當狹小的街區裡,實話實說,波爾斯基也就是在等死而已。他死的快或者死得慢,完全取決於烏博列維奇接下來的攻擊投入。如果烏博列維奇不計成本五個師一頓狂輪,估計不超過兩天那貨就會完蛋。如果烏博列維奇讓部隊歇口氣。少投入點兒部隊,那貨恐怕就能支撐得更久一些。當然也就僅僅是多撐幾天而已,沒有援兵救援的情況下,波爾斯基怎麼都是一個死而已。”

想到這,特里安達菲洛夫也就反應過來了,既然波爾斯基怎麼都是死,那麼有必要不計成本的快速將其吃掉嗎?說不好聽點,快點吃掉了他,畢蘇斯基反而馬上就跑了。還不如從上馬烏基尼亞抽調兵力,提前南下。只留下一部分兵力將波爾斯基看管起來慢慢磨。到時候既跑不掉畢蘇斯基,也能吃掉波爾斯基。豈不是兩全其美?

李曉峰爲什麼會想到這一招呢?那還是他的發散思維,當前的局面就好比一盤十分糾結的棋。按照西方的直線思維,也就是當國際象棋下,怎麼看都是無解的。但是某仙人並不是直線條的西方人,東方的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眼下的局面在李曉峰看來更像是圍棋。

佔據極大優勢的他一邊可以立刻屠龍,但是馬上屠龍卻會喪失先手優勢。而對圍棋來說,先手無疑更加重要。所以李曉峰選擇了暫時不搭理畢蘇斯基已經死掉的大龍,選擇脫先搶一步先手!

一步爭先自然能步步領先,如果能提前做好安排,搶先調動部隊南下,那不光可以吃掉波爾斯基,還可以狠狠地再咬畢蘇斯基一口,甚至有可能全殲這個狂妄的擦腳布總統。

很快,李曉峰和特里安達菲洛夫的作戰計劃就上報給了政 治 局,不管是對列寧還是對托洛茨基而言,這個計劃無疑是非常大膽,非常有想象力的。當然,在他們眼中風險更是不一般的高。

東普魯士人 民解 放軍兵力有限,同時進行兩場殲滅戰是否太勉強了?萬一南下部隊無法阻擋畢蘇斯基返回華沙,而北面的上馬烏基尼亞又因爲兵力不夠放跑了波爾斯基,那不是兩頭都落空了嗎?

諸如此類的憂慮,在政 治 局中很有市場,但是列寧和托洛茨基卻認爲可以一試!

托洛茨基說:“從當前的戰況看,安德烈同志和特里安達菲洛夫同志的作戰計劃是可能實現的。圍殲波爾斯基完全用不着五個師的兵力,而且在那個狹小的戰場上投入過多的兵力,反而會讓戰場變得十分擁堵,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從上馬烏基尼亞抽調兩個師迅速南下,可以極大的改觀南線佔據,如果足夠突然的話,完全可以將畢蘇斯基的部分部隊留在沃沃明……”

雖然托洛茨基通篇都是在說可能,但是從他的語氣來看,老託是基本同意了某仙人的計劃,當然,他也有擔心:“我主要擔憂的是,能留下畢蘇斯基多少部隊,如果僅僅殲滅一兩個旅,這樣的冒險顯然是不合算的,但如果想要殲滅更多的敵人,似乎兵力又不太夠……甚至還有可能被敵人反包圍!”

確實,就算從上馬烏基尼亞抽調兩個師,相對於畢蘇斯基高達7個師的龐大兵力來說,有點不夠看的。這點兒部隊能給畢蘇斯基造成多大的傷害?一旦反而被敵人包圍了,那豈不是鬧了大笑話?

托洛茨基建議道:“能不能同時從但澤和柯尼斯堡再抽調一到兩個師加入華沙地區的會戰呢?”

這個想法有難度,留在但澤和柯尼斯堡的東普魯士人 民解 放軍大概在五個師左右,幾乎佔據了一半的兵力,似乎可以抽調不少人馬。但是,必須看到,留守部隊大部分都是新擴建的,還沒有經過充分地訓練,甚至武器裝備都不齊全,戰鬥力是有限的。

更何況隨着德國人開放什切青,協約國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如果不留下一些足以看家的軍隊,很難保證協約國集團不會進行釜底抽薪!一旦東普魯士這塊根據地有失,那麼就算在華沙殲滅了畢蘇斯基的絕大部分軍隊,勝利的意義也打了折扣!

對東普魯士人 民解 放軍來說,等於是做了一桌飯,結果來了兩桌甚至三桌客人,真心是有些招待不過來!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方法豐富同志和尤文圖斯同志!

211 示好286 神一樣的男子(上)174 無題048 好消息?(第二更,求收藏!)364 走運的人669115 很麻煩190 實屬無奈081 說糾葛231 新工作(中)551 坦克突擊(下)92 大變499 鬼子的企171 基爾波諾斯(下)436 挑撥離間035 再戰314 轉變346 兩個軟蛋152 有人找茬(下)321 下一代們372 學習生活(上)513 導彈番外02410 激戰83 升級595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5)396 話不投機349 英雄救美536 扯皮(下)558 種蘑菇364 困局468 E族379 擊潰167 目標克納本(上)537 海戰(2)434 圍魏救趙之計515 交鋒(中)80 要的就是誤會392 糾結的人263 柳暗花明249 捷爾任斯基的懷疑23 遠東之行(下)238 演習or演戲(上)046 做我的情人038 一對軟蛋76 均勢220 橋120 提幹198 小斯的提議087 一個條件34 試探302 拉偏架(中)154 夜貓子進宅136 有病治病117 話難聽164 又生事端188 無題392 糾結的人461 裝甲大戰(下)393 失望405 考驗(下)291 德賓科“中槍”385 老託的手段(上)213 強硬到底185 英雄?罪人?526 大戰在即362 又掉鏈子638 陰謀(中)251 斯維爾德洛夫來了387 好自爲之093 無題370 戈梅利(下)055 交鋒(一)221 最美的人188 奇怪的戰鬥246 肥羊論305 終有好消息497 錢錢錢421 歷史的教訓(2)378 保衛彼得格勒526 臺灣362 大幕開啓245 棋差一招547 送上門的小夥伴(上)189 夜貓子進宅?176 變化關於今後三天的更新說明456 激戰(上)176 變化498 黃金和未來132 落網218 新的焦點問題159 我是來打臉的(上)414 不速之客(中)084 找虐248 防火牆計劃(中)079 打嘴仗553 爾虞我詐577 成交268 投桃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