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重心轉移

當布柳赫爾跟他的政委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圍城外面的克拉斯諾夫也不好過,重新穩定陣腳的他,立刻就發現偷襲他的敵人兵力絕對不多,而且這幫人沒頭沒腦的就衝進了城內,壓根就沒有乘勝追擊的意思。

這時候,克拉斯諾夫就算再蠢也反應過來了,這不是紅軍的主力趕到了戰場,而是增援米列羅沃的部隊!不過就算明白過來了,也晚了。人家都大搖大擺的衝進城裡開聯歡會,如今說不定正在一述衷腸呢。

於是乎克拉斯諾夫只能把全部的火氣全部撒在了卡緬斯克那位“盡職盡責”的牙醫城防司令身上。那個蠢貨不光放任了紅軍增援兵力抵達米列羅沃,還很大方的將重要的戰略要點卡緬斯克拱手送給了紅軍,叔叔能忍嬸嬸都不能忍啊!

可憐的牙醫先生被拖下去打成了篩子,甚至克拉斯諾夫依然不解恨,還將這貨的屍體吊在了電線杆上示衆。

不過這種殘暴的行爲也就是能消一消克拉斯諾夫心頭的火氣,對改變戰局沒有任何幫助。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從盧甘斯克向東,主要有三條逃跑線路,第一條就是走鐵路。

鐵路的走向之前就提過了,有那麼一點點怪異,那就是先向東北,到達米列羅沃之後,繼續向北可以去莫斯科方向,但是想要往東,就必須南下,到了卡緬斯克之後才能向東。

這麼說吧,從盧甘斯克出發,坐火車就得拐一個大彎。然後才能折向察裡津。如果想走鐵路線逃跑。那麼米列羅沃和卡緬斯克都是必須控制住的要點。

以前卡緬斯克還在克拉斯諾夫手裡的時候。他自然可以認爲拿下米列羅沃,前面的道路就是暢通無阻。可現在卡緬斯克的意外失陷給了他當頭一棒。如今的情況是,就算他能打下米列羅沃,都還得過卡緬斯克那一關!

當然,前面說了想要東逃有三條路,鐵路走不通,還可以走陸路麼。不過讓人比較蛋疼的是,從盧甘斯克出發走陸路雖然可以不饒彎子。能直接向東,但不可避免的要經過卡緬斯克,這裡是躲都躲不開。

而且四月份的頓河下游,天氣真心是不夠好,可以說就是一個爛泥塘。十幾萬大軍。想要輕鬆的走陸路東逃,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泥濘的交通就夠白軍和捷克軍團喝一壺的了。

好吧,最後還剩一條水路,雖然這個年月頓河—伏爾加河運河還沒有開鑿,並不能直接從頓河水系闖進伏爾加河水系。不過這兩條河最近的一段距離也不過一百公里左右。

從盧甘斯克出發完全可以坐船在順流直下,然後繞到頓河畔卡拉奇。這裡離察裡津也就是一百餘公里。只要跳出了紅軍包圍圈,一舉拿下防禦薄弱的察裡津。向東發展的大門就完全打開了。

不過這條路線只在理想中存在,如果白軍之前策反了黑海艦隊,還可以這麼走。可是隨着艾伯哈特重新掌握了黑海艦隊,隨着黑海艦隊的軍艦將頓河流域攪得天翻地覆,除非是白軍和捷克軍團不怕餵魚,有自我了斷和自殺傾向,那就可以坐船。如果他們想保住性命,那麼最好離頓河遠一點。

而且之前也說過了,卡緬斯克這個地方正好也是頓河畔的重要河港,想要走頓河逃跑,這裡也是不得不控制的要點。

所以我們可以爲克拉斯諾夫總結一下,不管是走三條路線的中的哪一條,卡緬斯克都是必須拿下的節點。所以一聽說卡緬斯克失守了,他纔會那麼氣急敗壞,纔會那麼喪心病狂。

可能有同志立刻就要問了,既然卡緬斯克地理位置這麼重要,爲什麼克拉斯諾夫一開始不走這裡,而要選擇繞圈子的米列羅沃呢?

此一時,彼一時也!一開始克拉斯諾夫不是還想着北上攻佔莫斯科嗎?所以那時候米列羅沃就是攔路虎,必須拿下,而且全程走鐵路線東逃,那裡也是重要的樞紐。

當時,克拉斯諾夫的想法很簡單,認爲小小的米列羅沃定然能夠一戰而下,然後不管是北上還是東逃都舒服啊!他就沒想到,米列羅沃根本是一根魚刺,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讓他無可奈何。

而且隨着卡緬斯克的失守,米列羅沃愈發的像雞肋了,打下了米列羅沃,只不過搬開了一塊石頭,後面還有一個邁不過去的卡緬斯克。而且隨着米列羅沃獲得增援,打下它的難度也直線上升。

繼續打米列羅沃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擺在了克拉斯諾夫的面前,現在他可是沒有一點兒僥倖心理,再也不敢想什麼打下米列羅沃然後“解放”莫斯科。現在他一門心思的就想逃命。對於逃命而言,米列羅沃雖然有價值,但是這種價值不是不能取代的。

從盧甘斯克到卡緬斯克,走陸路這一段大概是八十公里多一點,這點路程沒有火車也能接受。奪回卡緬斯克之後,就可以直接乘火車向東逃跑,沒必要跟紅軍在雞肋一樣的米列羅沃死拼啊!

想通了這一點,克拉斯諾夫立刻就下定了決心,停止進攻米列羅沃,再繼續攻打這裡沒有任何意義,趕緊奪回卡緬斯克纔是最重要的!

早上七點,當布柳赫爾和鮑里斯還在計劃怎麼加強防禦,怎麼迎接下來白軍的狂攻之時,卻看到了大跌眼鏡的一幕——克拉斯諾夫的部隊停止了進攻,只留下小股部隊殿後牽制,主力突然掉頭南下,沿着鐵路線向卡緬斯克方向奔去。

“這個克拉斯諾夫還有點本事啊!”鮑里斯感嘆了一句。

確實,這種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而克拉斯諾夫一聽到卡緬斯克失守的消息。立刻就能抽身。馬上就向更關鍵的卡緬斯克進軍,這個傢伙確實算有點本事!

“他就算奪回了卡緬斯克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布柳赫爾卻忽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可能有同志會感到迷惑,剛纔作者君你不是還說無論走哪條路東逃,白軍都必須拿下卡緬斯克嗎?怎麼一轉眼布柳赫爾又說卡緬斯克沒有軍事意義呢?堂堂蘇聯元帥不會這麼沒水平吧?

這麼說吧,不是作者扯淡,也不是布柳赫爾沒水平,白軍想要東逃肯定是要拿下的卡緬斯克的,這是交通樞紐。躲都躲不過去。但是紅軍要想堵住白軍東逃的線路,卻不一定要在卡緬斯克跟白軍硬拼。

爲什麼呢?首先咱們要拿一份地圖,看看卡緬斯克周邊交通線路的走向,頓河從這裡穿城而過,彎彎曲曲的向東流去,抵達下游的白卡利特瓦之後纔會忽然拐向南方。也就是說,想要東逃必然要穿越頓河。而從卡緬斯克向東的鐵路線也必須在白卡利特瓦這裡過河,才能抵達察裡津。

之前,白軍佔領了卡緬斯克,而紅軍則退守白卡利特瓦。作爲扼守白軍東逃的最重要節點。這裡的駐軍有一個加強營,而且有着天塹頓河作爲掩護。易守難攻。不客氣地說,這裡的守軍只要炸燬了過河的鐵路橋,就足夠讓白軍焦頭爛額的。

而這也是布柳赫爾爲什麼說,克拉斯諾夫就斷奪回了卡緬斯克意義也不大的重要原因。他的部隊想要東逃,僅僅收復卡緬斯克是不夠的,還必須啃下白卡利特瓦這塊硬骨頭。

甚至布柳赫爾還認爲,白軍一開始就有些莫名其妙,盡做一些蛇鼠兩端的事兒。要北進,拿下米列羅沃,這沒有錯,但是你就得一鼓作氣將其吞下。打了半天,猶猶豫豫每一次都是被動的往戰場裡添油。

總是等米列羅沃的守軍獲得了增援之後,纔想着加大投入。如果能一開始就投入足夠多的部隊,以最大的決心拿下米列羅沃,至於有後面這些被動的事兒嗎?

布柳赫爾認爲這足以說明白軍內部,或者克拉斯諾夫心中一直都沒有堅定信念,沒有形成戰役決心,就像一隻沒頭的蒼蠅,胡亂去碰運氣。沒有下定決心找到目標,每每都是被動的接招,怎麼能獲得主動?

反正,布柳赫爾是很鄙視克拉斯諾夫的,如果他有克拉斯諾夫這些人馬,斷然不會把仗打成這個德行。甚至他大膽的預測,這貨去卡緬斯克和白瓦利特瓦方向也不會討到好。

“戰役的重心已經轉移了。”這是布柳赫爾的分析,“米列羅沃的地位已經下降了,可以預見,一心想要東逃的白軍恐怕不會再對米列羅沃有興趣。在白卡利特瓦方向,必然要爆發一場惡戰。我軍很有必要加強那個方向的防禦力量,才能牢牢地將白軍堵在頓河的西岸!

鮑里斯也認同布柳赫爾的分析,隨着白軍北進的意圖被粉碎,他們必然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強渡頓河殺開一條血路。而這也就意味着米列羅沃的重要性極大降低。

如果不能在白卡利特瓦堵住敵人,那麼想要堵截敵人東逃,下一個戰略重點就只能在頓河畔卡拉奇,而那裡離察裡津太近了。以察裡津方向的紅軍軍力,只怕是沒那個能力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我們必須增援白卡利特瓦!”

這是鮑里斯和布柳赫爾同時得出的結論,既然米列羅沃的軍事意義下降,那麼繼續留在這裡死守就沒有太多意義。而且,雖然白卡利特瓦有一個營的紅軍駐守,但是克拉斯諾夫的主力還是比較強大的,並且不能排除捷克軍團也聞風而動,也向那個方向移動的可能。

所以儘早的增援白卡利特瓦,減輕那裡的壓力,對於今後的決戰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只有守住了白卡利特瓦,纔有決戰的條件!

“我不同意放棄米列羅沃!”討厭的政委阿里克謝又出來攪局了,他斷然否定了布柳赫爾和鮑里斯的判斷:“伏龍芝同志和中央的命令是十分明確的,米列羅沃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軍事價值,我們的任務就是像大樹一樣紮根在這裡。不讓白軍越雷池一步!而現在。你們卻說米列羅沃不再重要了。這就是跟中央的決議唱反調,就是自以爲是!難不成你們的分析判斷比中央還要厲害?!”

布柳赫爾耐心地解釋道:“阿里克謝同志,戰場的形勢千變萬化,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不能用一塵不變的眼光看待問題……一旦敵人突破了白卡列特瓦,那麼在東方,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他們……這將使中央作出的將白匪軍殲滅在頓河西岸的計劃淪爲泡影!”

“這不過是你個人的臆測而已!”阿列克謝輕蔑地哼了一聲,“沒有任何情況說明白軍準備進攻白卡利特瓦。就算白軍有這種企圖,那我們也必須等待上級的命令,至少也得等白卡利特瓦的兄弟部隊遭到攻擊並且向我們求援之後,才能採取行動!而現在,這一切都不存在!所以,我堅決反對隨便調整作戰部署,不允許你們肆意妄爲!”

布柳赫爾跟鮑里斯對視了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眼睛裡看到了無奈和譏笑,對於這位死腦筋的政委,他們真是失望透頂。有這位在。布柳赫爾恐怕別想主動增援白卡列特瓦。

“我的部隊將轉向白卡利特瓦方向。”鮑里斯忽然說道。

布柳赫爾吃了一驚,不知道老頭哪來的勇氣。難道他要公然違反上級的命令。而阿列克謝果然就跳起來了,指着老頭的鼻子吼道:“你準備公然對抗中央的命令嗎?我警告你……”

沒等他說完,老頭就輕蔑地哼了一聲,嘲笑道:“我得到的命令是增援米列羅沃,協助你們抵禦白軍的進攻,而現在這裡的白軍已經撤退了,那麼我的任務就圓滿完成了。所以,接下來我想去哪就去哪!”

阿列克謝勃然大怒道:“我會向伏龍芝同志和中央反應的,你這就是現行反 革命行爲!”

“打你的小報告去吧!”鮑里斯輕蔑地一笑,“我又不受伏龍芝的指揮,我服務於黑海艦隊,接受黑海艦隊的調遣,你打可以去向艾伯哈特投訴我!”

阿里克謝要氣瘋了,他這纔想起,老頭是水兵,是歸黑海艦隊節制,根本就不受伏龍芝的調遣。跨軍種打小報告一般而言意義不大。當然,這不是說他就會偃旗息鼓,小報告還是要打的,就算不能把老頭怎麼樣,噁心一下他也是好的。

不過阿列克謝還沒噁心到老頭,他就先被布柳赫爾噁心到了,在老頭下定決心要增援白卡利特瓦之後,布柳赫爾也有了決斷:“讓各營擠一擠,儘量抽調出三個連的部隊,我要……”

阿列克謝的眼珠子都紅了,厲聲喝道:“你要 幹什麼?布柳赫爾,我最後一次,也是最嚴厲地警告你,請注意你的任務!”

布柳赫爾輕描淡寫地笑了笑,說道:“我當然知道我的任務,我的任務是守住米列羅沃,不能放過一個白軍向東逃跑……而現在敵人很明確的就是要逃跑,所以我必須追上去,黏住他們,遲滯他們的行動,爲主力爭取時間!”

“胡說八道!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敵人在東逃!”阿列克謝火了,他剛想說一大堆廢話,就被布柳赫爾毫不客氣地堵住了嘴:“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敵人不是在東逃,所以我將組織部隊進行一次火力偵察,探明敵人的動向!”

阿列克謝說不出一句話來,雖然他很清楚火力偵察什麼就是幌子,布柳赫爾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但是他還不能拒絕,作爲團長,作爲軍事首長,布柳赫爾可是做任何符合上級任務的事兒,比如說火力偵察。

“對於你們的胡作非爲,對於你們的自以爲是,我已經忍無可忍了!”阿列克謝氣呼呼地大吼了一聲:“我會將這裡發生的一切如實的反饋給上級的,你們必然會爲此付出代價的!”

對於這位的氣急敗壞,鮑里斯和布柳赫爾完全都不在意,正常人是無法跟**講道理的,除了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沒有任何好處,眼下還是抓緊時間商量一下行軍的路線爲好。

在米列羅沃下方六十多公里處,艾伯哈特也在做着最後的部署,奪下卡緬斯克開始,他就沒打算在這裡長期駐守,意義不大,而且他也沒有那麼多兵力。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做好了破壞卡緬斯克交通線路然後撤退的打算。

不過接到了鮑里斯的電報,得知克拉斯諾夫帶着主力氣勢洶洶南下之後,他改變了念頭,他可不是那位草包政委,克拉斯諾夫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他一清二楚。那位奪回了卡緬斯克之後,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白卡利特瓦。

艾伯哈特很清楚,不能放任克拉斯諾夫這麼輕鬆的直取白卡利特瓦,他必須爲那裡的守軍爭取時間。

“暫時不要炸燬橋樑!組織部分水兵攔截敵人……讓各艦船做好準備,將河對岸重要目標一一標示準確,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試射!我的要求是,必須爲白卡利特瓦爭取一個下午的時間,在天黑之前不準讓白軍一兵一卒過河!”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小僧能持、尤文圖斯同志!

217 無題278 突擊旅350 誰比誰狠472 說外交655 鬥爭的藝術(3)621 垂死掙扎087 大戲開鑼068 呔!我打!174 無題027 奪回郵電、電話總局593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3)228 攤牌238 燙手的山芋(下)485殲滅戰(5)339 上馬新武器291 遇險602 UN(下)104 小斯的疑問449 空中王牌的故事(中)361 事態發展508 兄弟齊心(下)455 南風441 大忽悠322 攪屎棍登場689219 鋼鐵的不甘243 朱可夫的野望07 各取所需(上)166 打臉和放人79 誤會?126 形勢不妙445 鐵托跳腳463 喊打喊殺(上)269 作死?512 犧牲品315 高爾察克的決心37 陰謀(下)212 各懷鬼胎(下)053 急轉直下223 好事多磨(上)536 海戰(1)351 走馬換將058 交鋒(四)177 出手112 山頭之爭(中)094 想不通31 演習開始255 葉夫根尼的初戰287 大功告成還是功虧一簣?212 各懷鬼胎(下)283 舒麗金146 下刀子548 送上門的小夥伴(下)198 反擊422 歷史的教訓(3)033 米高揚VS葉若夫475 決戰(4)284 已經結束的和正在開始的陰謀667241 新思維230 壓力山大01 十年(上)242 徵兵(上)469 暗戰(上)26 逆轉407 暴露469 初見103 華夏行(3)042 各懷鬼胎362 暗戰(中)196 計劃更改485殲滅戰(5)388 死道友不死貧道207 約翰牛家的同行589 形勢257 鋼鐵的陰謀(下)272 斯沃博達(下)248 防火牆計劃(中)080 在路上(下)213 廢物269 密會538 海戰(3)448 空中王牌的故事(上)295 你太天真030 當頭一棒398 亂戰573 小國的悲哀012 中計003 驚魂夜(中)010 冰火兩重天136 有病治病396 勝負手257 糾結307 初戰296 幸運157 悲劇(下)504 巴黎起義(上)117 再接再厲562 一鳴驚人314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