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1949年纔剛剛開始蘇聯內部的權力秩序就完成了和平交接,斯維爾德洛夫雖然有很多稀罕和不甘,但他也知道自己大勢所趨,所以也沒什麼掙扎。在這方面小斯的操守還是不錯的,不像某些人明知道已經沒戲了還要故意使壞,小斯沒有這麼做,他還算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正式開始進入權力交接手續。

不過這一次的權力交接也有些怪異之處,首先是蘇聯的政治體制要發生一些變動了。之前,蘇聯名義上的國家首腦是蘇維埃最高主.席團主.席,但實際上有話事權的則是人民委員會主.席,而黨的總.書記是有些尷尬的,不管是管黨務還是管政務都有點不給力,顯得這個職務有些尷尬。

當然,這也是有蘇聯傳統的,在列寧那會兒黨的總.書記就尷尬,因爲導師大人是沒幹過黨的總.書記的,而因爲政.治局的存在,實際上總.書記的權力被分散了,總.書記如果不兼任人民委員會主.席,其實也就是個空架子,只是稍微比蘇維埃的主.席強那麼一點兒而已。

而人民委員會主.席因爲主管政務,行政權力很大,反而成爲了實際上的執政者。當然,小斯這號人民委員會主.席就是不作數的,因爲李曉峰和魯祖塔克的干預,他有被架空的嫌疑,顯得那麼無力。

如果按照蘇聯的傳統,李曉峰要接手的話,應該是人民委員會主.席加軍.委主.席,這樣就和牛逼了。只不過李曉峰認爲自己制定政策可以,但是具體施政幹總理的活計就有點困難,而且這貨也有點懶,不喜歡總理這個大管家的職務。

也就是說李曉峰就算上臺也無意當什麼人民委員會主.席,而這種反蘇聯傳統的意願就給現行的體制帶來了一定的問題。之前大傢伙都默認人民委員會主.席是**oss,而現在李曉峰不想當人民委員會主.席,這就讓人有點搞不清楚誰是領導核心了。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李曉峰的個人意願讓全黨上下都覺得彆扭,覺得很有必要設計一個職務爲某仙人正名,至少不能讓人覺得下一任人民委員會主.席是老大,這就太尷尬了。

至少已經被內定爲下一屆人民委員會主.席的古比雪夫會很尷尬,爲了避免這種尷尬,就必須創造一個符合某仙人的職務,而這個職務還不能給蘇聯原本的政治體制造成太大的干擾。這就讓人很傷腦筋了。

經過緊張的討論和研究,蘇維埃最高主.席團一致做出決定,修改蘇聯的憲法,創造出國家主.席的職務。這個職務的所有者將是蘇聯的國家元首,經過國家主.席簽署的法案纔有法律效應,並且國家主.席應該向蘇維埃提名人民委員會主.席人選。

這個方案很好的避免了尷尬的局面,而且也間接的明確了國家主.席的重要性在總理之上。當然,這個搞法也不是沒有問題,那就是必須要修改憲法,而修憲這玩意兒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按照蘇聯的現行法律制度,修改版本的憲法草案先要向全民公式,然後經過蘇維埃全體會議以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通過才能實施。這一套程序走下來,沒有一個一年是不夠的。

不過好消息是,現在才1949年,修改憲法還有足夠的時間。有趣的是,當設立國家主.席的設想提出來之後,蘇聯上上下下倒不是反對,而是覺得國家主.席這個頭銜太low了,因爲蘇聯的所謂主.席實在太多了,蘇維埃最高主.席團有主.席,人民委員會的老大也是主.席,三**oss都是主.席,顯現不出國家主.席的尊貴地位。

當時就有建議認爲,蘇聯的老大是不是換個名號,比如大總統、元首、執政之類一看就是老大的名號。但是這個建議卻被李曉峰無情的駁回了,因爲這個建議讓他想到了地圖頭,戈地圖當年也給自己換了一個蘇聯總統的名號,結果呢?卻被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幹掉了。實在是太不吉利。而且美國人是總統,咱們蘇聯也來個總統,總覺得在山寨。至於什麼元首這更是讓李曉峰想到了小鬍子。他覺得國家主.席就挺好,別瞎折騰了。

好吧,誰讓李曉峰看上了國家主.席呢。**oss都發話了,那就這樣吧。當然,這不是說不做改變,而是換一個改變的方式。咱們蘇聯就要一個主.席得了,其他的人民委員會和蘇維埃最高主.席團的兩個主.席就改改吧!

其中人民委員會主.席改成人民委員會委員長,其實意思都一樣。而蘇維埃最高主.席團則改成了蘇維埃最高執行委員會秘書長。這麼一來等級的高低之別就顯現出來了。

只不過當這個方案報到李曉峰那裡的時候,又被槍斃了,李曉峰覺得這完全是瞎折騰,也完全沒有必要。試想一下,加一個國家主.席就很有創造性了,還連帶着將人民委員會和蘇維埃最高主.席團給改了,尼瑪,列寧、托洛茨基這一干當前制度的締造者還活着呢!這麼改不是說要將老一輩的東西全部推翻,這尼瑪不是拉仇恨麼!

李曉峰覺得虛名這玩意兒沒啥用,哪怕沒有那個國家主.席的頭銜和人民委員會主.席的頭銜,他就不是蘇聯的領導核心了?和實實在在的權力相比,這些名頭都是唬人的。

所以李曉峰立刻就槍斃了這個提議,認爲保持原狀就好了。只不過政.治局此時也參合進來了,一番討論之後,人民委員會主.席改成了蘇聯人民總理,而蘇維埃最高主.席團主.席則維持不變。因爲政.治局都通過了,李曉峰也不好多說什麼,也就同意了。

至少列寧那一輩老革命,雖然不排除有少部分說閒話的,說什麼一朝變回解放前,什麼總理都是資本主義的。不過這一類意見畢竟是少數,除了一少部分老頑固之外,大家對名號問題其實並不是特別敏感,反正只要不減他們的工資,才懶得管你們統治階級怎麼改名字呢!

於是乎這個改名號的提案很快就被通過了,等到1949年下半年,斯維爾德洛夫就很榮幸的成爲了蘇聯第一任國家主.席兼人民總理,這也算是對他最後的安慰了。

只不過實話實說這兩個名頭真正的只有象徵意義而已,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名號問題解決之後,全蘇聯都歡欣鼓舞的準備開始迎接李曉峰時代了,不過對於某仙人來說,除了有點高興,更多的還是壓力。一國元首可不是那麼好當的,老百姓可不管你之前有多大的功勞,只要他們的小日子過得不如預期的好,一樣會罵你。李曉峰可不想混一個晚節不保。

蘇聯所要面對的問題其實還是那麼幾項,第一就是經濟問題,這個是老生常談了,哪怕是過了四年,蘇聯也還沒完全從衛國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當然,這不是說蘇聯的經濟沒有發展,而是說蘇聯的經濟跟紅紅火火的三十年代相比是差了一截,顯得動力不足。

這個問題李曉峰到並不是特別擔心,因爲對蘇聯的經濟模式進行改革已經是勢在必然了。之前波蘭進行的試驗還算成功,僅僅用了一年波蘭的經濟就大有起色,工人的不滿消失了一大半。而鑑於波蘭新模式的成功,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奧地利已經準備跟進,如果再經過一年這些國家的經濟也有了起色,那麼蘇聯也依葫蘆畫瓢的開始改革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相對於經濟問題,李曉峰更擔心的還是美國人的強勢崛起。作爲二戰紅利的最大獲得者,美國人在二戰之後的發展也是走上了快車道,強大的經濟實力讓美國做什麼都是得心應手。高尖精工業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在原子能、電子工業和冶金上美國人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原子能上已經漸漸追上了蘇聯,尤其是在民用核電項目上海領先了蘇聯,僅僅是軍用方面還差臨門一腳而已。至於電子工業和冶金工業,除了部分項目之外,幾乎可以說是全面領先於蘇聯,雖然領先得不多,但是考慮到美國的經濟能力,其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這麼說吧,美國人已經抹平了之前李曉峰帶給蘇聯的部分先發優勢,如果蘇聯的經濟再沒有大的起色,不能投入巨資,那麼被美國全面超越也就是幾年的事兒。而這意味着一旦美國人突破了熱核武器的窗戶紙,就意味着美國從二戰的戰略僵持轉向戰略進攻。在未來美蘇兩國的對抗之中,美國將不再隱忍,而是會選擇咄咄逼人的戰略。

而此時,蘇聯還沒有完全將二戰勝利成果完全消化,包括中東、巴爾幹、亞洲等一系列地區都還存在不穩定因素。比如說中東還存在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問題,亞洲存在日本問題,巴爾幹存在南斯拉夫問題。

一旦美國在這些蘇聯的戰略薄弱點上發起反擊,那蘇聯很難選擇。不退讓就意味着正面衝突,在這方面蘇聯並沒有太大的勝算;而選擇退讓就意味着要將吃進去的肥肉吐出來一部分,這也是蘇聯不願意看到和不可容忍的。

實際上蘇聯還不僅僅是要面對美國等帝國主義帶來的外部威脅問題,在陣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包括波蘭等國在內,中東歐國家也是希望能夠實現正常化,而不是作爲蘇聯的傀儡存在於世界之上,所以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也是在同蘇聯的領導人勾心鬥角,一個個是想方設法的打擦邊球。反正讓人煩不勝煩。

甚至不光是社,會主義陣營內部有問題,蘇聯內部也是有問題的。中亞地區和接壤土耳其的部分邊境地區宗教和種族問題也是比較嚴重的。李曉峰在之前制定的宗教政策極大的損害了部分毛拉和酋長的利益,這一部分人是想方設法的造反給蘇聯政府找麻煩。而且其中就已經出現了外國干涉勢力的影子,什麼軍情六處、什麼cia都牽扯其中。

這個問題可是不能小看,一旦處理不當,蘇聯的中亞國土將變成一鍋粥。現在李曉峰也必須好好考慮一下該怎麼處理這個棘手的麻煩了。

當然,這些問題都很多,也很繁雜,甚至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想要快速的解決是不大可能的。對此李曉峰也有心理準備,他準備從易到難的一個個去解決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問題也是最簡單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日本問題了。

可能有同志要問,日本還能存在什麼問題?丫一個戰敗國還敢跟大蘇聯叫板?這就要從頭說起了,之前日本被一分爲二,北海道成立了蘇聯傀儡國蝦夷人民共和國。這個蝦夷共和國雖然打着蝦夷的招牌,但實話實說純血的蝦夷人是沒有幾個了,北海道上多的還是鬼子。

這一批鬼子中的一部分受軍國主義思想的荼毒比較深,很認同日本這個主體,其中一部分死硬分子是跟帝國主義串通一氣,幾乎天天在北海道鬧事,弄得影響很壞。而政.治局派去做蝦夷人民共和國的那位名義上的顧問實際上的總督又是個純粹的學院派,處理這種實際問題真的顯得很肉,所以事情也就是越鬧越大了。

之前李曉峰忙着跟斯維爾德洛夫撕逼,是實在顧不上蝦夷這一頭,現在斯維爾德洛夫已經舉手認輸,這就讓李曉峰有精力去處理蝦夷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換一個強勢的總督去坐鎮就好了,而讓李曉峰比較頭疼的就是這個人選問題了。

倒不是說沒有人選,而是人選實在太多了,因爲要選鷹派而且是去強力鎮場子的鷹派就只能從軍方選人。而一場二戰打下來,蘇聯前前後後就多了十幾個元帥,這一批元帥在國內閒得發慌,一個個都想找點事情做做,一聽說可以去蝦夷作威作福,一個個是“羣情激奮”了……全本小說網

664305 膽怯的人104 一個蠢貨422 歷史的教訓(3)080 在路上(下)249 嚇死你104 一個蠢貨222 怒火之源138 調整146 原來如此356 敖德薩保衛戰(上)159 危險!159 危險!153 巴巴羅薩(3)403 無題374 新技術86 突襲190 實屬無奈233 選舉(上)100 交錢和開會256 激戰克羅斯騰(一)366 病毒242 放長線釣大魚043 物質豐富030 要出事526 臺灣258 那一夜131 再遇曼納海姆(上)329 九一一639 陰謀(下)373 鏖戰盧加231 作死154 巴巴羅薩(4)107 爭鋒相對(下)119 送上門050 卡列金的慘敗190 都湊一塊了(中)299 激辯469 初見495 敲門磚204 開打143 口水多400 棄船033 米高揚VS葉若夫295 你太天真543 海戰(8)16 發動機之爭(中)586 下棋109 搶功120 低頭服軟感謝370 戈梅利(下)169 討價還價112 新武器(下)419 雙贏472 說外交189 都湊一塊了(上)180 閒扯談414 不速之客(中)358 不配合(上)190 實屬無奈544 柏林之戰(7)451 爆炸新聞(下)232 新工作(下)393 失望486 崩潰之始206 改變336 紅鬍子反擊戰100 嫁禍120 提幹014 心太軟332 談判224 閃電行動(下)166 麻煩的維多利亞295 又蠢又倔(下)124 所謂老好人314 滿頭是包215 偵察345 必須嚴懲409 老託說不279 一個杯具的民族299 激辯537 撩陰腳13 都是混蛋(下)144 分贓315 高爾察克的決心182 人心難測(上)309 開始整風486 必須要說的話120 提幹126 間諜們402 變化209 完敗192 爭搶199 排坐坐吃果果267 意外發現228 說服(中)74 逗比們(上)491 關門打狗(中)346 兩黨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