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UN(上)

不是鐵托不想撇清關係而是不能,此時面對着蘇聯的軍事壓力,他迫切地需要外部支持,哪怕是這種支持的後果有些難以預料,他也必須要,否則真心是會被蘇聯一路吊打。

此外,鐵托也不是沒有後備手段,他一面是引入美國的支持,另一面也通過李撲克內西、盧森堡和季米特洛夫向蘇聯釋放善意,表明自己並不是完全投靠美國。反正鐵托這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閃失後果都難以預料。

這也就直接導致1945年的下半年歐洲並沒有如設想的那樣恢復平靜,土耳其、南斯拉夫爆發的軍事衝突,讓剛剛經歷過二戰硝煙的歐洲人依然是提心吊膽,生怕一覺醒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

尤其是隨着南斯拉夫、土耳其的衝突愈演愈烈,甚至將蘇聯和美國直接捲了進來之後,有一部分愛好和平的歐洲人坐不住了,他們不光希望立刻結束地區性的暴力衝突,還希望能有一個全新的國際機構來處理國際糾紛問題,至少要能避免三戰爆發不是麼。

而這種呼聲也越來越大,進入到11月之後,呼聲達到了最高峰。這使得各國政要們不得不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其實按照二戰中盟國達成的相關協議,在戰勝了軸心國之後,一個全新的國際機構將取代之前的國聯肩負“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但是因爲衆所周知的蘇聯和英美之間的矛盾,這個新機構就半路擱置了,畢竟如果蘇聯帶頭表示不參加新機構,中東歐的那一票國家也都不會加入,那麼這個新機構還有什麼意義?

尤其是蘇聯單方面的豎起獨聯體的大旗之後,原本盟國相關協議準備建立的新機構直接就可以說是腹死胎中。美國人和英國人爲了對抗獨聯體,現在正在積極的謀劃組建北約體系。如果不是現在民間的呼聲太高,而北約對抗獨聯體的意味又太濃,美國人和英國人害怕引起蘇聯的進一步反彈,才暫時擱置了北約的集體宣言。

當然,北約的成立是不可阻擋的,僅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而未來的聯合國在民間壓力的推動下,暫時搶在了前面。

1945年11月11日,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華夏爲首的五國代表在布魯塞爾“歡聚一堂”,在此討論建立聯合國的事宜。其實相關的框架之前已經打好了,需要的只是一個認可談判的過程。

但是這個過程並沒有那麼容易。首先就是聯合國憲章的幾個核心問題的爭吵,說白了就是怎麼分配五大流氓的特權,反正一番脣槍舌劍之後,大國一致的原則如願以償的再次登上歷史舞臺。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更棘手的問題還在後面,聯合國是個國際組織,參與這個組織的國家,或者說哪些勢力才能代表那些國家加入聯合國,這裡頭就要爭論了。挪威、丹麥聯邦、斯洛文尼亞、以色列和華夏的代表權問題立刻就引發了一場大爭吵。

先說最簡單的挪威、丹麥聯邦問題。之前說過,某仙人將阿列克謝王子扶上了挪威王位,之後又幹掉了丹麥王室,再次讓阿列克謝王子獲得了丹麥王位的繼承權。二戰勝利之後,再次將挪威和丹麥捏成了一個聯邦。但是與此同時,流亡倫敦的丹麥流亡政府受英國的扶植,英美都不承認挪威、丹麥聯邦。而作爲二戰的戰勝國之二的挪威和丹麥又是盟國的一員,必然要享受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待遇。

那麼究竟是哪個丹麥政府能夠代表丹麥就是爭吵的重點問題了,英美自然是支持丹麥流亡政府,而蘇聯肯定是支持阿列克謝王子,雙方誰也不可能讓步,這個問題就僵持住了。

請注意這還不是最棘手的問題,因爲相似的原因,斯洛文尼亞加入聯合國也遭到了鐵托最強烈地反對,如果斯洛文尼亞正大光明的加入了聯合國,豈不是等於說國際已經承認了斯諾文尼亞的獨立?你說鐵托能忍?

然後就是以色列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仔細地說一說,因爲此時的這個以色列不是歷史上的那個以色列,現在的這個以色列其實就是東普魯士改名版。按照李曉峰的建議,本.古裡安將東普魯士共和國改名爲以色列共和國,然後以以色列共和國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可能在一般人看來這不就是改了個名字麼,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政治敏感性強的人絕不會這麼看,爲什麼要改名?不論中外都有名不正則言不順的說法。以色列和東普魯士簡直是相差萬里,以色列可是古巴勒斯坦的稱呼,而這個稱呼有充滿了猶太元素。東普魯士改名爲以色列等於是跟巴勒斯坦搭上了聯繫,而此時,巴勒斯坦的猶太解放軍正要求高度自治,誰都知道這玩意兒其實就是獨立的前奏,一旦這兩方面搭上了聯繫,新的以色列共和國完全就有理由插手巴勒斯坦的事務。你說說英國人肯幹?

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了一個名字的事兒。爲了一個名字大動干戈在國家上也是存在的。比如南斯拉夫解體之後,我們知道分裂成了好幾個部分,其中有一個部分就叫馬其頓。可是當馬其頓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時候,希臘馬上就不幹了,堅決要求馬其頓加入聯合國可以,但是得特別備註一番,得以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的名義加入聯合國。

爲什麼希臘要特別強調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這個定語呢?因爲很簡單,馬其頓是古希臘的一個邦國,歷史上也出國壓力山大大帝這樣的猛人。但是很那啥的是,歷史上的那個馬其頓和前南斯拉夫的這個馬其頓沒有一毛錢關係,希臘爲了避免今後前南斯拉夫的這個馬其頓拿國名說事找希臘提領土要求玩自古以來的哏,所以是堅決要求特別備註。

從這個例子我們也能看出名字這事兒一點兒都不小,千萬不能馬虎。所以英國人一定說東普魯士改名爲以色列,自然是聞絃歌而知雅意,自然要多加提防。

不過以色列還不是這裡面最棘手的,更麻煩的是華夏的代表權問題。名義上說中華民國是合法政府,將代表華夏。但是這個合法政府其實並不等於刮民黨政權。爲什麼?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華夏加入聯合國的時候代表權都不是唯一的,按照刮共之間達成的協議,新的中華民國是一個聯合政府,刮民黨和共.產黨共同享有國家主權,但問題是,這個和平協議達成之後內戰很快就爆發,聯合政府實際上變成水中月霧中花。而這個時空內戰全面爆發得更早,沒等華夏代表團參加那個舊金山會議,內戰就爆發了。

而現在商討建立聯合國的布魯塞爾會議中,代表華夏參賽的就不是刮共雙方組成的代表團,而是刮民黨一家單方面的代表團。道理很簡單嘛,如今在華夏t共都被刮民黨打成共.匪了,這種在國際社會刷臉刷逼格的場合,怎麼可能帶t共一塊玩兒?

只不過對刮民黨和蔣某人來說很打臉的一點是,對於刮民黨的這個代表團,蘇聯表示不認!

會議剛開始,各國代表剛坐下,英美代表才致完詞,代表蘇聯參加會議的拉狄克就衝刮民黨代表團開火了:“蘇聯政府質疑華夏代表團的代表資格,該代表團不是之前和平協議中的聯合政府代表團,而僅僅是擅自發動內戰的刮民黨代表團,我無法想象這樣一個**、獨裁併擅自發動內戰的黨派能夠代表華夏人民的意願。刮民黨代表團完全不具備代表資格,應該將其驅逐出本次會議!”

這一番發言頓時就給刮民黨代表團團長宋子文給搞懵了,他真心是沒有想到蘇聯方面是如此的不給面子,一上來就要將他們趕走,頓時他也是氣壞了,立刻起身抗議。

作爲刮民黨的乾爹,英美自然也不能讓蘇聯這麼打臉,肯定是要袒護乾兒子的,所以立刻反駁道:“刮民政府是華夏唯一合法的政府,其代表團自然有資格代表華夏人民的意願,請蘇聯代表不要胡攪蠻纏!”

只不過這一套蘇聯不吃,拉狄克反問道:“美國政府是否已經承認華夏刮共雙方所簽訂的和平建立聯合政府的相關協議已經無效?如果這個協議依然有效,那麼我要問,t共的代表呢?我還要問這個所謂的代表團是聯合政府派來的嗎?如果不是,那麼他們沒有資格留在會場!”

美國人當然也不會承認之前說話不算話,只能怪挖抹角的幫刮民黨說好話:“鑑於華夏當前的實際情況,聯合政府因爲種種原因未能建立,但是華夏作爲盟國的重要一員,有資格加入本次會議,不能因爲一些次要的原因將他們排斥在外!”

拉狄克再次反駁道:“沒有人要將華夏排斥在外,我們所排斥的是完全不能代表華夏民意的獨裁政黨,刮民黨無資格單獨代表華夏參加會議,華夏的代表權屬於華夏所有的民.主政黨,而現在刮民黨是單方面的剝奪了其他民.主政黨的合法權益。基於此,他們沒有資格留在本次會議上!”

很顯然,蘇聯和英美是談不攏這個問題的,英美說刮民黨可以有,但蘇聯說刮民黨不能單方面的有。如此一來,大會剛剛開始就有關張的可能。

這個時候,英國人和美國人惱羞成怒了,他們發出了最後通牒:“要麼接受刮民黨代表,要麼這個會議也就別開了!”

可能在英美看來,蘇聯沒道理這麼死撐t共,只要施加足夠的壓力,蘇聯人也就會“見好就收”。只不過他們再一次低估了蘇聯的決心,當美國人發出最後通牒之後,在蘇聯的帶領下,波蘭、德國、丹麥挪威聯邦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希臘等國代表團直接宣佈退出本次會議。

如此一來,事情就鬧大了,因爲剩下的那一票國家當中,雖然有英美法這樣的巨頭,但是其他小弟實在是不像話,而且沒有了蘇東集團的加入,這個聯合國有什麼執行力可言?

這讓英美是極大的受挫,不得不退讓一步,詢問蘇聯究竟怎麼樣才能返回會議。蘇聯方面的要求很簡單:“刮民黨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力單方面的代表華夏,必須要有包括t共在內的其他民.主黨派代表一起參加會議,華夏的表決權由這個多黨派聯合代表團執行。”

這個要求過分嗎?應該說是一點兒也不不過分,後世總有一些人以爲t共是1971年才加入聯合國的,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混帳話。當年代表華夏參加舊金山會議的可是一個聯合代表團,刮民黨、t共以及其他民.主黨派各佔三分之一。也就是說t共也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之一,天然的就享有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益。所以t共在1971年不是重新加入聯合國,而是恢復在聯合國應該有的合法權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而現在英美一看,如果不讓這一步會議壓根就沒辦法開,而且蘇聯僅僅是要求恢復土共和華夏其他民.主黨派的合法代表權,並沒有說趕走刮民黨,將代表權交給t共。這個結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一番緊急討論之後,刮民黨代表團暫時被擋在了會場之外,而t共和華夏其他民.主黨派的代表則緊急啓程,前來布魯塞爾開會。

看上去這個問題圓滿的解決了?嘿嘿,沒有那麼簡單,華夏的代表權問題是解決了,但是請注意,華夏可不是聯合國的一般會員,而是五大流氓之一。五大流氓可是擁有極大的特權的,那個一票否決權究竟由哪一家的代表擁有,這也是能打破腦殼的!

對於刮民黨和蔣某人來說,“讓”t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參加大會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這幫土鱉竟然還想分潤那個最大的特權,這如何能忍?所以蔣某人認爲表決權天然的屬於刮民黨!

只可惜,這僅僅是蔣某人一廂情願的想法,華夏的代表權由三方代表各佔三分之一,自然而然的表決權也是各佔三分之一,不可能由你刮民黨一家說了算。

如此一來,事情又僵住了,反正蔣某人是死活不同意讓t共和民.主黨派享有表決權,哪怕是乾爹美帝親自下場做工作說服都不行。如此一來杜魯門也是火大,乾脆利落地提出了一個決議:“鑑於華夏當前的內戰狀態已經沒有辦法履行在安理會的相關義務,在華夏結束內戰恢復和平之前剝奪華夏的表決權!”

這個提議也是夠狠的,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人就真的希望剝奪華夏的表決權,其實這更多的只是一個姿態,就是給蔣某人施壓,以迫使其讓步。只不過讓杜魯門沒有想到的是,才提出這個建議,蘇聯立刻就舉手表示高度贊同,緊接着英國和法國也順水推舟的表示同意,於是乎這個建議也就被通過了。於是乎華夏也就暫時失去了表決權。

這一變化讓蔣某人是措手不及,當然t共方面也很是驚訝,面對t共的質詢,李曉峰是如此回答的:“蘇聯政府不是要剝奪華夏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而是暫時從實際出發不得不做出的決定。蘇聯政府承諾一旦華夏的內戰結束將立刻推動恢復華夏的合法權益!”

請注意,李曉峰做這個決定是通過了深思熟慮的,因爲暫時保留華夏的表決權看似是有利的實際上卻是不利的。以英美的尿性,就算t共獲得了勝利,也不會承認由t共來代表華夏行使安理會的合法權力的。到時候他們依然會拿聯合政府和刮民黨享有三分之一的表決權說是,在美國成立一個刮民黨流亡政府都是可能的,那不就變成了兩個華夏了?這對華夏是極其不利的。怎麼擺脫這個問題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解除華夏的表決權,等華夏內戰結束,刮民黨被消滅之後,再恢復表決權。這樣就沒有後續麻煩。

並且爲了實現這一步,李曉峰也已經提前開始做準備,比如這次剝奪華夏表決權的決議中,就有一條是關於今後恢復華夏表決權耳朵條款——經過聯合國大會簡單多數同意則可以恢復華夏的表決權。這一條是相當重要的,因爲歷史上華夏就在這方面被美國設置了不少障礙,甚至一度要在安理會走一圈。而現在提前做了備註,就免掉了這些麻煩。

當然,僅僅是聯合國大會的簡單多數也不是那麼容易取得的,恐怕還是要費一番手腳。不過這也是大國的必經之路,如果連這一點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那真心也不叫什麼國際大流氓了……全本小說網

407 夜戰(5)206 改變056 遠方的來信211 示好635 空手套白狼(中)434 得到授權531 飛機和地雷244 團 中 央024 好意?歹意?(下)370 新交易371 着重培養021 維多利亞的秘密(下)005 驚世駭俗171 隱藏在幕後的人(上)229 說服(下)053 急轉直下216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536 扯皮(下)236 各懷鬼胎(下)391 沒有辦法的辦法457 混戰445 強 硬053 誰更正確?(下)398 亂戰81 嘴炮製勝117 打臉要打腫(下)049 壞消息?(三更到!)359 在北非150 繼續無題400 釣魚行動(下)690165 邪惡的老頭(下)老(10:38)228 說服(中)346 兩黨合併262 關於坦克的討論310 狹路相逢勇者勝317 崩潰的開始324 爆發457 混戰019 出發399 釣魚行動(中)213 廢物296 圍城296 幸運55 爭論番外 老一輩的落幕553 爾虞我詐204 惡人就得惡人磨(下)650112 依然無功494 報復和懲罰145 責任447 所謂輿論535 俯衝轟炸178 各方反應254 好棋582 忽悠(3)473 反擊470 暗戰(下)223 局勢發展361 暗戰(上)367 盧加313 鬼點子就是多254 好棋180 東波蘭的陷落130 杯具+餐具(下)411 還有後手384 羅馬尼亞風雲(下)479 決戰(8)496 一切都太少了381 真實的謊言520 海上衝突(上)163 泄憤(下)144 虛與委蛇(上)140 各有各的打算(上)505 失算番外 老一輩的落幕35 無題541 海戰(6)318 政治第一672256 鋼鐵的陰謀(上)150 真相浮出?080 難言福禍20 抗日人選121 死命令655 鬥爭的藝術(3)037 石頭和鋼鐵337 會議489 又被包圍305 終有好消息142 芬蘭行(上)198 小斯的提議331 裝孫子138 破財免災443 所謂談判257 鋼鐵的陰謀(下)314 滿頭是包102 華夏行(2)047 一百年(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