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意大利

制定好搶奪列車的計劃之後,李曉峰就不太管這個事兒了。倒不是他不重視,而是他需要重視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不可能事事都親力親爲,只能制定大方向的計劃之後交給下面的人去執行。

這個事兒告一段落之後,李曉峰立刻乘飛機離開了莫斯科,他將直飛紐芬蘭,去參加五國外長會議。哪五國呢?英美法蘇再加一個東普魯士,隨着德軍節節敗退,盟國之間需要討論和解決的糾紛實在是太多了,外長們必須時不時的碰一下解決新近出現的問題。

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應該外交人民委員去纔對哈,跟李曉峰有什麼關係?之前加拉罕不是搞出了一攤子破事被免職了麼,所以暫時外交人民委員就空出來了,而這個時候外交人民委員又十分重要,總不能讓人民委員會的主席和副主席親自去辦外交吧。所以無奈之下,李曉峰就暫時代理了這一項職務。

“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什麼?”李曉峰閉着眼睛靠在座位的靠背上很愜意的問道。

不過他對面的維辛斯基就沒有那麼愜意了,這位副外交人民委員在歷史上可沒有什麼好名聲,作爲鋼鐵時代的總檢察長、司法人民委員會副委員,爲大清洗提供理論依據的就是他。這位當年可是高喊刑法是階.級鬥爭的工具、口供是證據之王,製造冤假錯案可是相當有一手。

當然讓李曉峰印象最深刻的名言還是:“在我們這個物產豐富的國家裡,不會也不可能出現這種曾經出現過的食品短缺的狀況。現在清楚了,爲什麼我國某個地區會在供應上運轉不靈,爲什麼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會突然在食品上缺東少西。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原來就是這些叛徒!”

李曉峰是真心爲某人這張能夠顛倒黑白的嘴歎服,這樣的人這樣一張嘴留在國內搞內鬥實在太可惜了,還是出去禍害外國人吧!所以李曉峰代理了外交人民委員之後,立刻就將這位從司法人民委員會調了過來。而這也是維辛斯基此時有些戰戰兢兢的主要原因。

是的,維辛斯基真心摸不透某仙人是什麼想法,之前他在司法人民委員會過得不說很舒服吧,至少是安全的。突然間某仙人就直接點他名,讓他來辦外交,再聯想到之前的“社.會主義再教育運動”怎麼都給人一種調虎離山然後玩命拾掇的感覺。

維辛斯基覺得自己恐怕是被李曉峰盯上了,原因?原因還不好找嗎?他之前是跟着斯.大林混的,斯.大林倒臺之後,他因爲牽涉不太深僅僅是被調到法學院去當了幾年的院長,後來走通了斯維爾德洛夫的關係,這才返回司法人民委員會任職。

從人事屬性上看,第一他是斯.大林的人,第二他又跟斯維爾德洛夫有關係,怎麼看都是李曉峰的敵人,將一個敵人調到身邊,你要說這不是調教和收拾,誰信啊!

實話實說,維辛斯基覺得自己太不走運了,之前跟着斯.大林的時候,他是出謀劃策過,但那是在幕後,而且作爲幕僚和提建議的人不至於向具體執行者那麼拉仇恨。當然,也因爲僅僅是動嘴,他在斯.大林集團中的地位也不怎麼高,至少是在覈心邊緣地帶。

斯.大林倒了之後,維辛斯基果斷地夾起尾巴做人並立刻跟斯.大林劃清了界限,這種良好的表現讓他沒有被一棒子打倒,只是調到了不重要的崗位。那時候,他也想走李曉峰的關係,但是某仙人那時候對他並不重視,甚至有點無視,而托洛茨基那邊又不能去,他總不能真的只守在冷板凳上渡過下半輩子吧?

所以當時維辛斯基果斷的開始走斯維爾德洛夫的路子,一番努力之後,他也總算是回到權力中心。當然,這一次維辛斯基很小心,因爲他知道斯維爾德洛夫的地位並不穩固,如果一旦跟李曉峰反目,雙方撕吧起來,小斯恐怕是凶多吉少的。所以他果斷地保持同斯維爾德洛夫的距離,不進入小斯的核心圈子,這麼說吧,大多數時候他都是明哲保身,防的就是再次被清算。

只不過讓維辛斯基沒有想到的是,他自以爲夠低調了,誰想到依然被牽扯到是非漩渦中去了,完全想不通某人爲什麼要爲難他這種小角色。

那麼李曉峰真的是爲難維辛斯基嗎?是將他調過來敲山震虎嗎?那個啥,你也太小看李曉峰,他確實不太喜歡維辛斯基,這個傢伙足夠陰險,而且狡猾狡猾的,始終是將個人的利益安危放在第一位,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彷徨。李曉峰不喜歡這種三心二意的人,這也是爲什麼當年維辛斯基輸誠沒有得到迴應的重要原因。不誠心幫着老闆分憂,三心二意誰用你?甚至不排除哪一天老闆倒了你還上去反咬一口,這種人還是保持距離吧!

當然,保持距離不代表不能用,關鍵是怎麼用。發展到自己的圈子內部肯定是不行的,他不堅定麼!所以只能將其放在外圍,也不歧視和鄙視他,該用的時候就敲一下,讓他老老實實的發揮能力。用完了也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給他太多的念想。就是要給他壓力,用壓力讓他老老實實的辦事,這樣他纔不會推三阻四和朝秦暮楚。

很顯然,斯維爾德洛夫是沒有搞清楚這一點的,從他很快將維辛斯基從漩渦中拯救出來,還委託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看,他是準備收買和拉攏維辛斯基的。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維辛斯基是屬狐狸的,那雙賊眼是相當犀利,根本就不願意下死力氣爲小斯賣命,而是一直不冷不熱的敷衍。你說他不出力吧,他出,但是力度總是不到位,總是有所保留,一旦有事,他馬上就縮了回去。

所以,這些年來,斯維爾德洛夫對維辛斯基的使用是相當有問題的,並不能真正的讓維辛斯基發揮作用。像他這樣的人,收買意義不大,他純粹就是牆頭草,敵人太強大他絕對會縮卵。要想用好他,你必須給壓力,迫使他按照你的意思去辦。

當然,李曉峰這次將維辛斯基調過來肯定不是報復的,像他這樣的貨色有報復的必要嗎?說不好聽點維辛斯基就是一隻屈服於強權的狗,只要你擁有強權,不用抽打他,他也會乖乖的跪舔。將維辛斯基調過來,最主要還是看重他那張嘴,正好暫時又沒有辦外交的人才,拿他出來應應急還是可以的。

而且這個時候用維辛斯基還有一個好處,前面說了,他之前是投靠了斯維爾德洛夫的,雖然那種程度的投靠完全就是個笑話,但不管怎麼說,維辛斯基身上還帶着斯維爾德洛夫的標籤。之前李曉峰將加拉罕弄下來了,肯定是讓斯維爾德洛夫相當的惱火,如果這時候換一個帶着李曉峰標籤或者托洛茨基標籤的人來當外交人民委員會副委員,那斯維爾德洛夫肯定是要斷然搞事報復的。

當然,李曉峰並不害怕斯維爾德洛夫的報復,但是這個時候正是外交戰線上爭奪最激烈的時候,應該一致對外爲蘇聯搶奪更多的外交利益,而不是關起門搞內鬥,那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任用一個帶有斯維爾德洛夫派系標籤,但實際上是出工不出力的傢伙就很有必要了。他能打消斯維爾德洛夫挑起內鬥的想法,又能夠完成外交任務,這難道不理想嗎?

不過這一切李曉峰是不會解釋給維辛斯基聽的,他那種人一旦發覺形勢對自己有利,頓時就沒有動力就要開始磨洋工了,所以乾脆不給他好臉,讓他錯誤的以爲自己的形式很不妙,這時候他纔會千方百計的讓李曉峰滿意,纔會好好的開展工作。要不怎麼說政治很複雜呢?僅僅一個用人就有這麼多講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溝裡。

維辛斯基此時被調教得很老實,正襟危坐的回答道:“安德烈同志,議題暫時有兩個,第一是意大利問題,隨着意大利全境的基本解放,意大利的未來需要作出長期的規劃了;第二議題是由意大利問題連帶着引出的戰後賠款問題。軸心國需要賠償多少,怎麼賠償都是大問題。除此之外,英國人還要求討論伊朗問題,他們似乎已經跟美國達成了某些共識,不過我們不清楚英國人會不會提出這個問題。”

李曉峰微微的點點頭,就繼續在那閉目思考,給維辛斯基晾在了那裡,看上去似乎是真的對維辛斯基不感冒。至少維辛斯基本人是這麼看的,在他看來某仙人這是故意在敲打他,所以他趕緊的給自己的態度放得更加的端正了,差不多就是以一種學生對老師,奴僕對主子的姿態對待某仙人。

良久之後,李曉峰緩緩的睜開眼,問道:“對於這些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維辛斯基不可能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實際上之前他就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有了一整套比較成熟的想法,防的就是李曉峰的突擊審問。

“安德烈同志,我認爲英美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提出所謂的意大利問題,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爲什麼要提意大利問題?意大利又有什麼問題?這纔是關鍵!”

李曉峰沒有任何表示,只是示意維辛斯基繼續往下說,後者也不敢馬虎趕緊的說了下去:“意大利的核心問題只有兩個,一個是其投降之後的佔領問題,另一個就是賠款問題。按照盟國之前的相關協議的約定,意大利將要被盟國分區佔領,但是現在看來英美並沒有履行這一約定的意思。他們恐怕是想在這次會議上作我們的工作,迫使我們放棄這一權力。”

維辛斯基看了李曉峰一眼,見後者依然沒有什麼表示,只能打起精神繼續說道:“甚至我還有更深的憂慮,連分區佔領這種小事西方都不願意履行責任,那麼在賠款問題上,他們恐怕將會設置更多的障礙,或者說全面的打壓我們應該獲得的賠償。這樣可以儘可能的保全意大利的實力,讓他們充當在地中海和南歐一線反蘇的急先鋒!”

應該說維辛斯基的分析還是很有見地的,因爲李曉峰同他的看法差不多,英美絕不對心甘情願的讓蘇聯的勢力進入意大利,他們幾百年來一直在做的就是在南歐方向圍堵沙俄,現在沙俄換成了蘇聯自然也是一樣的

很顯然,英美絕不會允許蘇聯的軍隊進入意大利駐紮,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在英美看來一旦讓蘇聯突破了南歐封鎖線,那整個地中海的局勢就會完全改變。可以想象接下來的外長會議上,英美將會使出渾身解數迫使蘇聯打消這個想法。當然,李曉峰也是很想看一看英美到底會玩什麼把戲,說實話這很有趣。

不過,李曉峰還是想聽聽維辛斯基的應對方案,他必須知道將外交人民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交給這個傢伙究竟靠不靠得住,如果他的想法同自己南轅北轍,那還是趕緊的換一個人吧。

“我需要的是你的建議,是你認爲我們該怎麼應對這些問題,而不是這些寡淡的廢話!”李曉峰表現得很不客氣。

不過他的不客氣在維辛斯基看來就太正常了,說不得這個毒舌男覺得菊花一緊,趕緊的解釋道:“我認爲我們應該強硬的維護我國的權益。駐軍意大利是之前協議中白紙黑字寫明白了的,這不容反悔!我們決不能跟着英美的節奏走,最好是能落實這個協定。”

“嗯。”李曉峰微微點點頭,並沒有給更多的表示,而是說:“好吧,你也下去繼續思考思考,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

維辛斯基帶着一腦門子白毛汗離開了李曉峰的艙室,可以想象這位毒舌男此時恐怕是非常緊張的,因爲李曉峰的態度真心不算好,在他看來恐怕是他給出的建議不夠好,沒能搔到首長的癢處。而這在維辛斯基看來就是相當危險的,這意味着他並沒有獲得李曉峰的認同,地位是岌岌可危。

可憐的維辛斯基嚇壞了,回到他的位置上之後是趕緊的開動腦筋,他究竟是什麼地方不讓李曉峰滿意呢?

這個問題確實很關鍵,而且維辛斯基也確實沒能讓李曉峰完全滿意,李曉峰對他大概能打個70分,只能算是良好,離優秀還有一段距離。

那麼李曉峰對分區佔領意大利的究竟是什麼態度呢?他基本認同維辛斯基的判斷,想要去意大利駐軍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英美那邊的阻力會非常的大。但是這確實是蘇聯的權力,不能隨便放棄。

這麼說吧,駐軍意大利對蘇聯來說屬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持有強硬的立場,硬是堅持到底,那麼象徵性的駐軍意大利不是不可能,英美完全可以放個一兩千蘇聯紅軍去意大利,但這更像是打臉?

如果不能在意大利獲得一塊基地,駐紮一隻重兵甚至是艦隊,那駐軍意大利簡直就是笑話,白白浪費錢,也僅僅是面子上好看而已。

李曉峰是不願意做這種得了面子丟了裡子的事情,如果要駐軍意大利那就必須玩真的,形式主義的不要。當然,這是英美絕對不會同意的。那麼李曉峰的意思就是說可以選擇不要這個面子,用駐軍意大利同英美做交易,換一點實質性的好處嘍?

恐怕李曉峰也沒有這個意思,做交易不是不可以,但是交易雙方都得覺得划得來才行不是嗎?對英美來說,自然是想通過三瓜兩棗就給蘇聯打發了,問題是政.治局肯幹?而要英美拿出實質性的好處來換取蘇聯放棄駐軍意大利,恐怕英美又覺得不合算了。畢竟現在亞平寧半島上沒有一個紅軍,那裡完全是英美聯軍的天下,他們打下來的地盤憑什麼要切一塊給北極熊?

所以英美能拿出來補償蘇聯的提議恐怕都是雞肋,這樣的交易自然不可能達成。也就是說這個事兒上,雙方並沒有妥協的空間。不可能以皆大歡喜的喜劇收場。

那麼如果雙方談不攏會發生什麼呢?恐怕就是英美聯手噁心蘇聯,給蘇聯一點象徵性駐軍的權力來搪塞。如果蘇聯不接受,那麼英美很可能直接就撕破臉不給面子,連這點象徵性的面子都不給,反正意大利處於他們的控制之下,難不成你蘇聯能冒着天下之大不韙開啓三戰模式?

反正英美那邊恐怕是不太可能退讓的,那是不是最好的結果就是蘇聯儘可能的多弄三瓜兩棗回去呢?按照維辛斯基的口氣,他恐怕是傾向於多榨一點油水的,大概在他看來這就是極限了。

而這卻是李曉峰不能接受的,倒不是某仙人死要面子,而是在他看來這麼妥協反而會喪失更大的利益。是的,英美多給了三瓜兩棗,你蘇聯接受了,那等於是在這個問題上你蘇聯選擇了承認英美的做法,也就沒有所謂的爭議了。

這看上去維護了盟國的團結和世界的和平,但是對蘇聯整體的國家利益是相當不利的。推導一下,今天你蘇聯在意大利就被三瓜兩棗打發了,明天在日本美國人是不是一樣可以如法炮製呢?畢竟在太平洋戰場上他纔是老大,實力最強,他真要獨吞日本誰能抵抗?

如果真出現了這種情況,是讓還是不讓,讓的話那是又一次喪失了國家利益,不讓的話美國人還有藉口,他認爲這是意大利模式,既然你蘇聯之前能接受意大利模式,爲什麼現在要在日本問題上“瞎折騰”呢?以揚基的尿性,絕對會倒打一耙的!

不光是日本,還有更關鍵的德國問題,按照李曉峰之前的想法,德國絕對是要獨吞的,一旦接受了意大利模式,那麼未來獨自佔領德國的時候就不好說話了。總不能說:“你們英美獨吞了意大利,德國就得歸我吧?”

那時候英美可就有話說了:“意大利是你北極熊放棄了嘛!德國我們可沒有說放棄!”

這麼一來不就被動了?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意大利的佔領問題上就留下伏筆,爲後面獨佔德國去堵英美的嘴。所以鬥爭的模式就比較特殊了,既要堅持原則維護蘇聯合法在意大利駐軍的權力,又不能讓英美髮現這是一個坑,確保蘇聯未來合法的佔領德國。要完全做到這兩點,那真心是需要相當高超的手段,而不幸的是,蘇聯國內具有這種手段的人真心不是太多。托洛茨基有,斯維爾德洛夫都不見得有,李曉峰則是自認爲有。

至於維辛斯基有沒有,暫時不好說,只不過李曉峰相信如果給維辛斯基正確的暗示和引導的話,這位毒舌男的戰鬥力還是可以期待的。

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將底牌告訴維辛斯基,德國佔領的問題畢竟是高度機密,如今僅僅在政.治局內部傳達,出了政.治局真心是沒人知道。如果過早的泄露了消息,反倒是有些不美。

因爲李曉峰很清楚,政.治局可能能夠短時間內保住秘密,而到了*****那一層,秘密泄露的速度真心是飛快,沒有人能阻止中央委員私下裡搞串聯互通有無,哪怕是李曉峰也不能。而一旦中央委員們知道,那英美的間諜知道真心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所以,李曉峰只能暫時對維辛斯基說對不起了一時半會兒這位新任副外交人民委員只能雲山霧罩的開展工作了,他必須一邊同敵人周旋,一邊慢慢猜測政.治局究竟是個什麼想法。

這個分寸一般人真心是不好掌握,但是李曉峰相信維辛斯基有這個能力,而且試想一下,如果連維辛斯基都不知道最終目的是什麼,那同他談判的英美外長恐怕是更加不知道了,那樣的話蘇聯的真實意圖才能保密更久……全本小說網

388 死道友不死貧道309 僵持44 錦衣夜行282 驅逐艦出擊197 鋼鐵的靈光一閃221 彼得羅夫斯基見聞錄(上)088 你不是人296 一個配角202 惡人就得惡人磨(上)353 軍 委235 選舉(下)346 兩黨合併37 陰謀(下)162 樂觀一點196 計劃更改389 頑固的老頭子(中)192 爭搶146 表現完美653 鬥爭的藝術(1)254 完勝036 無題424 一切就位114 就地槍斃192 爭搶306 戰起026 一觸即發061 鬧劇402 變化509 越獄(上)344 佔便宜273 意外碰面292 棘手258 黑海的消息487 比鋼鐵還要堅硬369 鋼鐵同志的錯誤349 第一次維堡保衛戰(上)356 苗頭不對306 戰起039 全殲來敵532 哪裡都有江湖521 海上衝突(下)134 孤獨的列 寧211 示好80 要的就是誤會666319 暴露115 杯具的季諾維也夫(下)085 囂張給你們看看270 門難進445 鐵托跳腳557 和稀泥的辦法625 說分明433 讓人憂心的局面14 新仇舊恨447 泄密387 繼續無題077 幸 存140 威悉河演習98 花落我家485 離心離德43 機械化部隊存在的問題113 山頭之爭(下)533 新戰術102 華夏行(2)327 克舍辛斯卡婭保衛戰(下)415 吵翻天(中)562 一鳴驚人295 煎熬679317 手忙腳亂126 形勢不妙46 戰前032 逆轉150 戰爭前夜(下)73 空中優勢158 交鋒(上)059 交鋒(五)294 激戰647560 決不答應158 遠東戰場(3)427 坑人(上)092 巧遇148 無可奈何316 艱難407 離心離德63 陰招476 決戰(5)184 人心難測(下)349 英雄救美462 煮熟的鴨子飛了360 不配合(下)095 沒有辦法的辦法113 杯具的季諾維也夫(上)333 塵埃落定234 各懷鬼胎(上)457 激戰(下)272 斯沃博達(下)515 交鋒(中)122 焦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