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殲滅戰(3)

幾乎沒有反坦克武器怎麼反坦克?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是懦弱的刮軍這時候就可能由長官帶頭,然後大傢伙撒丫子的跑路。不過八路軍不是刮軍,每每到了這種危急的關頭,黨員都能夠起到帶頭作用。

果然,就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頭,一個小個子抱起一個炸藥包嗖的躥出了戰壕,只見他弓着腰右手將炸藥包夾在腋下,雙腿發力狂奔,向着迎面轟隆隆開過來的坦克衝了過去。

此人名叫鍾翻身,是八路軍的一名排長。他的名字是不是很怪?那也是有緣由的,一開始他叫鍾壽山,據說是他祖父找村裡的老秀才給取的,有長命百歲之意。

但是鍾壽山出生之後,實在是看不到長命百歲的跡象,中原大戰那年,他的家鄉正好是戰場,一夜之間父親、叔伯被抓了壯丁,家裡唯一的兩間草房也被毀於戰火,老祖父竟然活活餓死。母親只能帶着他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一路逃難到湖北乞討爲生。

好容易等中原大戰結束,等他們這一家子回到老家的時候,已經算是家破人亡。當時年僅十五歲的他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擔,給地主當牛做馬討生活。鍾壽山原以爲這一輩子再苦再難也就這樣了,誰想到1938年鬼子又來了,一時間河南飽受水旱蝗湯四載荼毒是苦不堪言。

這時候八路軍來了,他們不光打跑了盤踞在他們村的鬼子和漢奸,還給鄉親們分田分地組織生產。一來二去,原本窮得只剩下一口氣的老鍾家就緩過勁來了。受到新思想影響的鐘壽山於是便給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叫做翻身。其中的寓意自然是不言自明瞭。

1941年,在八路軍的號召下,鍾翻身毅然決然的將家裡的田地交給弟弟,選擇了參軍打鬼子。三年下來,他是進步飛快,不光學了文化還入了黨提了幹。這一次眼見情況危急,他第一個奮不顧身的就衝了出去。

王屋山腳下長大的鐘翻身是出了名的山爬子,各種山路崎嶇小道都是如履平地一般。所以他這一躥出去別看顯得魯莽,但是腳下卻是有章法的。不是特別快,但是特別的奇,怎麼個奇呢?三步一拐五步一繞,看着他身子是向東實際上腳下卻是向西,讓你根本就判斷不清楚他的去向。

自然的躲在坦克裡視線狹窄的鬼子就更判斷不清楚鍾翻身的動向了,別看他們的子彈追着鍾翻身,打得地面煙塵滾滾,可是根本就摸不到鍾翻身一根腳毛。

就是遲那時快,鍾翻身一溜小跑的就衝到了一輛鬼子坦克旁邊,二話不說拉燃導火索,將十來斤重的炸藥包往坦克下面一塞,然後自己連續兩個橫滾就躲進了一個彈坑裡。隨着轟隆一聲巨響,這輛小鬼子的97式坦克直接被炸上了天,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陣地上鍾翻身的戰友一看,原來這樣也可以?當即有樣學樣,開始抱着炸藥包進行決死衝鋒!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鍾翻身一樣取得成功,相當一部分戰士不是剛剛躍出戰壕就被鬼子的機槍打倒,要麼就是在半路上鬼子的炮彈炸翻在地,但是沒有一個戰士退縮,所有的八路軍指戰員都是前赴後繼,一次不行就再試一次,哪怕十次裡面只能成功一次,他們也毅然決然的踏上這場死亡的征程。

轟隆隆的爆炸聲響徹了戰場,而鬼子用於突擊的坦克一輛接着一輛被炸燬。這讓在後方親自觀戰的田中久一看得直皺眉頭,不過旋即他又下達了一道新命令:“炮火掩護,讓坦克第13聯隊繼續衝擊八路軍的陣地,務必打開突破口!”

田中久一這也是豁出去,他就不信在坦克第13聯隊連續的裝甲突擊下八路軍還能守得住,就算他們的意志不崩潰,人也會被打光吧!

確實,鍾翻身所在的連在日軍的狂下下,損失是相當的慘重,全連一百多號漢子打到現在已經損失了一小半,剩下的這大半中也幾乎是人人掛花,再這麼硬頂下去,他們連真的會被打光。

“打光就打光!”連長斬釘截鐵的怒喝了一聲,“哪怕是咱們連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也不允許鬼子前進一步!”

在連長的激勵下,該連做好了決死一戰的準備,有的同志直接將炸藥包背在了身上,那是準備同敵人同歸於盡。沒有炸藥包的戰士默默的往武裝帶上塞手榴彈,滿滿的一圈手榴彈也不比炸藥包差多少吧!

就在連長準備帶着剩餘的戰士衝出去同鬼子坦克玉石俱焚時,傳令兵來了,楊上將親自給這個連下了命令:“不要蠻幹,蘇聯老大哥的空中支援很快就來了,必要的時候可以先放棄部分陣地!”

就在這說話的當口,一陣沉悶的轟鳴聲從天際傳來,鍾翻身手搭涼棚向北望去,蔚藍的天空下隱隱約約能看到一竄小黑點。這羣小黑點飛得很快,隨着他們越來越大漸漸的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伊爾-2。

鍾翻身只見過鬼子的飛機,這還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人的飛機,每一架伊爾-2的機翼下都有一個閃閃的紅星。上級告訴過他們,這些噴塗了紅五星的飛機都是蘇聯老大哥的,看見了千萬不要攻擊,若是老大哥的飛行員跳傘了,必須儘快前往營救。

鍾翻身還真是很好奇,天上飛的鐵鳥是怎麼打地上爬的鐵烏龜的。在他的注視下,伊爾-2很快開始俯衝,然後機翼下火光閃爍,一剎那間地上日軍的鐵烏龜就被煙塵所籠罩。

幾分鐘之後,這一羣伊爾-2滿意的拍着翅膀飛走了,鍾翻身能看到的是對面的陣地上橫七豎八的躺滿了報廢的鐵烏龜。剛纔還像螃蟹一樣橫行無忌的它們,此時已經在燃燒中變爲一堆廢鐵了。

田中久一的面色黑如鍋底,,一眨眼的功夫他的一個坦克中隊就這麼報銷了,這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誰能想到土八路也能有空中支援了?這叫什麼事兒!

“露西亞鬼畜,你們不得好死!”田中久一憤怒地對空揮舞着戰刀,一貫善於保持平靜的他都如此的憤怒了,可見他有多憎惡蘇聯。

從蘇聯驅逐日本大使正式對日宣戰的那一刻開始,蘇聯和布爾什維克就成了日本軍人最憎惡的目標。在他們看來這就是背信棄義,這就是落井下石,就是毫無節操!

大概在日本人的邏輯中,只能他們耍流氓,一旦輪到他們被耍流氓就完全不可接受,開始講什麼道義了。

當然,這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聰明人是絕不會跟一羣畜生講道義的,更何況他們連畜生都不如。對李曉峰來說只有一種鬼子是好鬼子——那就是死掉的鬼子。

言歸正傳,這一輪空襲結束之後,田中久一的坦克損失慘重,幾乎沒有幾輛能從前線掙扎着回來。更糟糕的是隨同坦克一起衝鋒的步兵也被伊爾-2來回的犁了幾遍,整整一箇中隊就這麼報銷了。

“夜戰!”

一番思考之後,田中久一做出了新的決定,現在繼續進攻沒有任何意義了,他這邊士氣低落,而且八路軍還擁有空中支援,繼續硬衝就死送菜的。不如在晚上發動夜襲,那時候沒了空中支援的八路軍還不是他餐桌上的一盤菜!

據日本公開的戰史記載:“是日夜,田中中將組織我皇軍之精銳約150餘人進行夜襲作戰。當夜九時許,夜襲隊成功突入佔領八路之陣地。然而約一小時後,八路在露畜之炮火支援下進行人海逆襲,我夜襲隊拼死抵抗,殲敵不可計數。無奈寡不敵衆且敵人炮火異常猛烈,不得不暫時後撤。”

看日軍的記載,似乎是他們夜襲很成功,但最後是蘇聯紅軍的大炮太犀利,然後八路軍又用了人海戰術,這纔不得不撤出陣地。後來刮府修抗戰歷史時,是全盤引用了日軍的記載,還幫日軍補上了殲敵不可計數這個坑,說一戰下來,八路軍損失約千人。

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看看新華社在《二戰邯鄲》中的敘述:“當日夜,日軍突然發動夜襲,攻克我二營陣地一處。夜九時許,三營長集結20餘人,並加上四連之一班展開反衝鋒。一番短兵相接,旋見敵三五成羣,向土丘之反斜面逃逸。三營長當即指示擲彈筒手連發十彈,當即斃殺敵寇十餘人。當我步兵攻入土丘之頂時,又見我步兵六七人由隱蔽處躥出向敵人猛衝,前後夾擊,殘敵拼死不退者約三十餘人,旋即敵寇崩潰。我軍於十時復進至原陣地,發現又有五名戰士扼守一處未被敵兵攻克之掩體,其外敵死屍堆積二十餘具。再清查陣地內,敵我士兵互相擁抱而死者共31對,佈滿壕溝。反斜面上,肢離體解,腸肺狼藉,壯烈空前,慘不忍睹!”

而685團楊上將在回憶錄中也提及了這一夜中的一名戰鬥英雄楊靖國,他在此次戰鬥中表現得非凡的英勇。反衝擊開始之後,戰士們剛剛衝上去就被日軍射中三人。這讓楊靖國怒不可遏,當即攜衝鋒槍一隻、手榴彈六枚迅速衝到剛剛犧牲的戰士身旁蹲下,然後向一個大土堆投出手榴彈兩枚,聽到日軍發出慘叫後,迅速起身前衝,端起衝鋒槍掃蕩土堆後面的日寇,當場打死日軍五人。緊接着他振臂一揮,呼叫身後的戰士隨同他一起衝鋒,一路上且戰且進勢如破竹!

不光是八路軍這邊有回憶錄佐證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日寇所描寫的那樣,盟軍方面也有戰地記者記錄這次戰鬥,塔斯社記者亞歷山大是第一批許可進入八路軍隨軍採訪的蘇聯記者,他在戰鬥結束後的第一時間就進入了陣地,他這樣記錄道:

“我是第一次登上最前線,顯得特別激動和緊張。當我抵達奪回的陣地時,不禁被這場慘烈的戰鬥所震驚,戰壕和陣地周圍密密麻麻的鋪滿了敵我雙方的屍體,有的互相扭打成一團,你抱着我的頭,我掐着你的脖子,或者你抓着我的大腿,我捏着你的下身!被死者的污血浸透的土壤發出陣陣腥臭和硝煙味,彷彿在哭泣和燃燒。”

“我能看得出,這是這一處陣地被日軍奪去前最後的戰鬥場景。僅剩的十幾名八路軍戰士面對成倍的敵人並沒有逃跑,反而是殊死一戰,這些戰士最後幾乎都壯烈犧牲了……到那時,這一處陣地僅有四名戰士隱藏在最後一座火力點中繼續抵抗。不過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不光殲滅了衆多日寇,還未反衝鋒奪回陣地爭取了時間。”

由此可見,日本人所謂的蘇聯紅軍的炮火和什麼人海戰術都是不存在的,而且這一處陣地到最後也沒有完全被鬼子奪去,有至少四名八路軍戰士一直抵抗到了最後直到收復陣地,從嚴格意義上說,日軍都根本未能攻克這一處陣地!

關於這一處陣地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在戰地記者亞歷山大隨同八路軍一起檢視和打掃戰場的時候,三營長忽然發現一股日軍從西南方向高速接近中,就像一羣惡狼,來勢極其兇猛。

這時亞歷山大也記敘道:“又有大股日軍來襲,我們只得拖開屍體,架上重機槍朝日寇猛射,大口徑子彈打在前面被燒焦而東倒西歪的樹幹上,立刻翻出白嫩的樹心,是格外的醒目。衝在前面的日本兵一個一個被擊倒,但後面的卻沒有退縮,而是踏着屍體繼續衝過來。有幾名日本軍官一直衝到我面前幾米處才被擊斃……一戰下來,我們一共打死打傷兩百多日軍……”

看到沒有,這時候真正使用了人海戰術的反而是日寇,只不過日寇的豬突戰術結果相當的不理想,在八路軍的集火射擊中損失慘重。

後來楊上將總結這次阻擊戰勝利的原因時就提到:我軍官兵意志十分頑強,自開戰到戰役結束,始終保持了旺盛的士氣和決心,不管環境多麼險惡都能夠戰鬥到最後一刻。

楊上將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八路軍能夠取得這場阻擊戰的勝利,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意志品質,沒有頑強意志的支持,根本就挺不下來,因爲日軍的攻勢還是相當猛烈的!

轉天拂曉,眼瞧夜襲沒有效果的田中久一也是豁出去了,整個中隊、整個大隊甚至整個聯隊的投入,對115師主陣地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到下午四時時,共計13次之多!

時任傳令兵的趙虎子回憶道:“我奉營長的命令前往一線去找二連長王興發,當時鬼子正在進攻,炮子如雨點一般砸在陣地上,大塊大塊的泥土被掀起來,落下來的時候能把人埋住。說話完全都靠扯着嗓子吼叫。”

“傳達完命令之後,我敬了個禮,並說:‘我回去了!’剛要離開,一發炮彈正好落在附近,戰壕瞬間就被炸塌了!當時我正在轉身,還來不及反應就被炸起來的泥土埋到了胸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出來。而當我轉身望去時,王連長已經看不到蹤影了,後來才知道,那發炮彈直接命中了王連長所在的位置,整個人都找不到了……”

688團衛生員李文德也回憶道:“戰鬥十分艱苦,幾乎每分鐘都有傷員從前面擡回來,有的還在半路上就犧牲了。因爲戰鬥實在是太激烈了,犧牲的戰士根本來不及掩埋,擡下來之後只能暫時摞在一起,往往一天下來就能摞一人多高。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犧牲的戰士連武器裝備都來不及取下來,就那樣帶着手榴彈、穿着衣服扎着綁腿堆在一起。那些日子,李文德從來沒有時間洗臉,更沒有時間換衣服,每天擡傷員和犧牲的戰士,兩隻胳膊袖子上的血都板結在一起變硬了!”

據李文德回憶:“他所在的衛生隊本來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這場邯鄲戰役打下來,四十多人裡沒受傷的僅有五六個,像他這樣要頻繁往返一線的衛生員戰死了七八個。”這還不是最慘的,李文德還說:“並不是所有犧牲的戰士都能擡回來,還有相當一部分犧牲在一線的戰士根本來不及擡就被敵我雙方猛烈的炮火炸得無影無蹤了!”

時值酷夏,爲了避免疾病蔓延,戰鬥進行到一半,按照八路軍司令部的指示,將犧牲的戰士集體火化,並就近在附近埋葬。戰役勝利之後,在烈士們安息之處立了一座大碑並建立了一個烈士陵園,以紀念在這場戰役中犧牲的一萬多最可愛的民族英雄。

激戰了三天,田中久一寸步未進,反而損失了近三千人。這樣巨大的損失他還從未遇到過,以至於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向岡村寧次彙報。當然,田中久一還不知道,他損失遠不止這三千人,在講武,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已經降臨在即……全本小說網

387 蠻龍235 各懷鬼胎(中)255 葉夫根尼的初戰071 特效藥674151 巴巴羅薩(1)373 電子戰(下)274 有個性的老頭622 形勢433 讓人憂心的局面457 激戰(下)192 爭搶166 打臉和放人532 哪裡都有江湖263 殺青066 一波又起307 交易536 海戰(1)051 激烈交鋒212 各懷鬼胎(下)457 混戰001 新時代的開始454 又見交易179 節目創意635 空手套白狼(中)382 新仇舊恨571 想當年173 收網23 遠東之行(下)104 小斯的疑問182 解決捷克軍團問題的方法(上)431 以退爲進278 引出大魚266 激進和保守325 克舍辛斯卡婭保衛戰(上)267 談判(下)013 被質疑228 靈機一動23 遠東之行(下)221 最美的人205 不怕死的人157 父與子450 王牌飛行員的故事(下)96 神轉折327 卡緬斯克的末日365 形勢變化679584 忽悠(4)160 交鋒(下)362 又掉鏈子431 三個大簍子363 暗戰(下)333 談判(下)391 沒有辦法的辦法223 閃電行動(上)647264 找抽307 初戰070 無 奈283 艾伯哈特的戰術056 交鋒(二)613 葉夫根尼的新工作(上)399 釣魚行動(中)174 某仙人的計劃(上)252 沒有辦法的辦法540 海戰(5)264 芬蘭開打521 無題384 又錯了381 真實的謊言484 殲滅戰(4)408 涉險過關52 激戰(4)259 艾伯哈特(上)380 康斯坦察646593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3)202 備戰220 橋33 問題多341 把戲182 解決捷克軍團問題的方法(上)又被審覈了,請耐心等待232 給你小鞋穿414 吵翻天(上)115 杯具的季諾維也夫(下)298 仙人來了101 搜查(上)239 無謂的戰鬥(下)327 克舍辛斯卡婭保衛戰(下)071 條 件159 交鋒(中)65 吵322 膽肥兒164 薩列法河反攻(上)409 事發466 決戰開始(上)235 各懷鬼胎(中)550 巔峰對決(4)514 作法自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