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報仇(下)

面對庫茲涅佐夫的邀請,巴頓僅僅是冷冷的斜了一眼翻譯,然後板着臉冷冰冰的說道:“告訴俄國狗崽子,根據他們在這裡的表現,我把他們當成敵人,我寧願砍掉自己的腦袋,也不同敵人去喝酒!”

這話就是相當的粗魯和無禮了,尤其是要注意到這是在正式的外交場合,正所謂外交無小事,巴頓的這個態度簡直就是生怕事情不夠大。

而巴頓的話立刻就引起了周圍人羣的注意,因爲想不注意都不可能,之前這貨的做派就屬於鶴立雞羣,這番話又幾乎是嚷嚷出來的,根本就是生怕旁邊的人聽不清楚,反正十幾米外的李維諾夫是聽得真真的,當時臉色就垮下來了。

反正當時參加了這個酒會的美方代表回憶道:“巴頓準備搞砸一切,他就像個粗魯無禮的德州牛仔,騎着一匹名叫‘愚蠢’的烈馬在會場活蹦亂跳。”

在關鍵時刻,庫茲涅佐夫的反應很快,他立刻讓翻譯告訴巴頓:“我的看法恰好同你的看法一樣。先生,既然如此,我們兩個看法一樣的人爲什麼不能喝一杯呢?”

庫茲涅佐夫顧全大局的做法並沒有讓巴頓有所收斂,他沒有拿起酒杯,而是推開翻譯氣沖沖的離開的會場。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一片譁然,哪怕是帶有親英美立場的李維諾夫也無法忍耐了,不得不向美方提出抗議。

好吧,巴頓這回算是攤上事兒了,現在可不是1945年。三大軸心裡還只倒下一個。負隅頑抗的德國和日本還需要蘇聯出力。更何況。美蘇纔剛剛達成一致,蘇聯準備在霸王行動之後就對日宣戰。而巴頓都幹了些什麼?故意破壞盟國內部的團結,侮辱志願協助美國海軍打擊日寇的功勳將領,毫無風度簡直就是一個爛仔。

巴頓的行爲直接驚動了羅斯福總統,這位總統不得不立刻將馬歇爾召到白宮,詢問其爲什麼會向他推薦一個這樣的將軍,老總統很生氣地質問道:“你確定巴頓有所謂的軍事才華?在我看來,他這是想毀了盟國。毀了即將開展的霸王行動!”

馬歇爾也是很鬱悶,雖然他早就知道巴頓是個惹事兒精,知道他擅長製造各種麻煩。但真沒想到這貨惹事的水平會高到這個地步,能把羅斯福總統氣成這樣的人可不多,這也算是突破天際了。

“必須立刻消除惡劣的影響,”羅斯福指示道,“還有,讓那個混蛋閉上臭嘴!”

帶着滿頭的白毛汗馬歇爾離開了白宮。他很清楚,巴頓這回屬於作大死,估計其軍事生涯算是徹底完蛋了。哪怕他能力再強也不會有人願意接納這麼一顆要命的政治定時炸彈,哪怕是他的老朋友艾森豪威爾恐怕也無法容忍。

實際上艾森豪威爾也是嚇得夠嗆。之前他確實還有啓用巴頓的想法,雖然這個人是混蛋了一點,但是打仗真心是一把好手。後面跟德國人還有硬仗要打,不能就這麼丟棄巴頓。按照他的想法,讓巴頓秘密參戰,避開那些討厭的新聞媒體就行了。

但是今天這個事情一出來,艾森豪威爾立刻就把這個想法丟到了九霄雲外,因爲這太危險了,萬一哪天巴頓又抽風,再這麼來一下,他真心是經受不起。要知道他艾森豪威爾可是立志要做總統的人,怎麼能讓巴頓壞了大事呢?

艾森豪威爾縮卵了,馬歇爾則準備找巴頓好好的談一談,只不過讓馬歇爾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他去找巴頓聊一聊,這貨就又捅婁子了。

從酒會上很無禮的退場之後,巴頓就成了新聞媒體眼中的香餑餑,對於沒有節操的美國新聞記者來說,大嘴巴的巴頓就等於重大新聞價值,只要這貨放幾個嘴炮,未來一個星期的頭版都不用頭疼了。

所以巴頓離開沒多久,就立刻被成羣的記者包圍了。這些沒節操的傢伙相當清楚巴頓是個什麼脾氣,要想從他那裡搞到大新聞就得順毛摸。這幫貨先是很沒節操的恭維了巴頓一番,大把的馬屁和謳功頌德的好話瞬間就讓剛纔還是氣鼓鼓的巴頓變得飄飄然了,再接下來這貨既是順着本性又在藥物的作用下開始胡說八道了。

一開始還是他的老調子,竭力的詆譭蘇聯,將蘇聯跟納粹畫上等號,大力鼓吹要立刻敲打蘇聯,最好是立刻對蘇聯宣戰。總而言之,這貨算是把心裡話全都講出來了,那個暢快啊!

實際上記者們已經很滿意了,就這些猛料就足夠一個月的銷量了。但是誰想到臨了臨了,一個不經意的問題卻帶來了一個更大的猛料!

當時有記者問到戰勝軸心國之後該怎麼改造這些法西斯主義國家,是不是應該徹底消滅一切法西斯黨徒和極端思想。對於這個問題,巴頓傻乎乎的回答道:“我認爲這不是一個好辦法。舊的秩序被摧毀了,而新的秩序還沒有被建立,在我們忙着摧毀法西斯的同時,必須警惕**的泛濫。在我看來抵制蘇聯和**在西歐擴張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暫時保留那些法西斯份子,在管理國家上他們之前做的還算不錯,作爲熟練工作人員,他們將取得更大的成效!”

好傢伙,這是一聲驚雷啊!因爲巴頓的這番言辭完全違反了之前盟國的所有協定,更是同之前的開羅宣言背道而馳。不客氣地說,這簡直就是驚濤駭浪。

一時間在場的新聞記者高興得幾乎要暈厥,因爲幸福來得實在太突然了。只不過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幸福還在後面呢!

因爲馬上一個別有用心且心眼活泛的記者就向巴頓拋出了另一個問題:“您的意思是,那些普通的納粹分子參加他們的黨,就與美國人成爲共和黨或者民主黨人是一樣的嗎?”

可憐的巴頓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信口開河的回答道:“是的。在我看來這差不多。”

好傢伙。記者們真心是要樂瘋了,幾乎是一路飛奔跑回了報社,這個重大新聞必須用最快的速度發表出來!

第二天《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就是:“巴頓放言:民主黨&共和黨=納粹黨。”《華盛頓郵報》則說:“巴頓將軍說:納粹分子就像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一樣!”

實際上當巴頓看到這些報紙時,也醒悟了過來,知道這回恐怕是捅了天大的簍子。不過這貨當時還有僥倖心理,之前他也捅過簍子,火炬行動中他一度跟休伊特將軍翻臉,但後來還不是稱兄道弟。之前的掌摑事件。也不是沒傷着他一根毛麼。更何況巴頓不認爲自己說錯了什麼。

所以當風暴越刮越猛的時候,巴頓卻似乎是異常的鎮定自若,上面那陣宣泄之後,巴頓覺得相當的舒爽,自然的不可能有悔悟的跡象。更何況他認爲此類的事情他見多了,上級一直對他沒辦法,大不了就是被艾森豪威爾或者馬歇爾臭罵一頓。然後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煙消雲散。

不過這一次,巴頓想錯了,因爲這一次的幕後黑手是某仙人,李曉峰想要搞臭他。讓他再也無法翻身,自然不會讓他輕易脫身。況且在美國陸軍內部。巴頓已經不屬於必不可少的人物了,反正大傢伙覺得少一個大嘴巴和老痞子更好,認爲犧牲他不會對大局造成什麼影響。更何況這個貨還在不斷地的犯錯誤,那就更別姑息了,畢竟他已經嚴重的冒犯了華盛頓的政客。

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不可能容忍巴頓說辭,在他們看來,巴頓侮辱了美國的兩黨制,並將共和黨和民主黨同納粹分子等同對待,這簡直就是惡意的挑釁。

政客們不介意給巴頓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嚐到點厲害。而一旦政客開始施加影響力,第一個頂不住的就是艾森豪威爾,艾克爲了自己未來的政治生涯考量,肯定只會選擇犧牲巴頓。

甚至美國的公衆也不能容忍巴頓,人們普遍認爲,納粹主義是人類的頭號公敵,而巴頓竟然爲敵人說好話,還要繼續任用那些納粹分子作威作福,那美**隊何必捲入這場戰爭?

當巴頓的言論被廣爲傳播之後,公衆就已經認爲巴頓就是納粹的同情者,就是一個隱藏在美**隊中的納粹分子。而之前這貨的掌摑事件還歷歷在目,更是契合了這一形象,好吧,巴頓很快就從戰爭英雄變成了臭大街的老鼠。

政客們不喜歡他,老朋友放棄了他,公衆還惡意地攻擊他,巴頓算是山窮水盡了。四月末,維克托.伯恩斯坦在《下午報》上發表了對巴頓的戰鬥檄文,激烈地聲討了他,文章最後用粗體字下了結論:“巴頓應該被立刻解職!”

事態已經越來越嚴重,艾森豪威爾不得不立刻採取行動,五月二日,他用電話命令巴頓前往他的司令部會晤。此時巴頓也預感到此次會面的結果恐怕不會那麼美妙,不過他還是在做最後的努力。他摘掉了鋥亮的鋼盔也沒有佩戴他珍愛的珍珠象牙柄轉輪手槍,下身穿着簡樸的士兵褲(巴頓一般穿馬褲),上身套了一件很隨便的夾克。總而言之,他刻意裝出了一副低調落魄的樣子,指望打一打悲情牌。

等巴頓抵達艾森豪威爾的司令部時,首先接待他的並不是艾克本人,而是多恩博士和克拉倫斯.阿德科少將。他們當面向巴頓出示了一份調查材料,爲艾森豪威爾接下來採取的行動背書。之後,巴頓與艾森豪威爾談了兩個鐘頭。會見結束時,艾森豪威爾當場宣佈:解除巴頓第一集團軍司令的職務。

爲了給這個沙場老將留下一點顏面,最高司令部對這項決定作出的解釋是:巴頓身患嚴重的疾病,不能繼續履行他的義務,必須立刻回國修養。

而當記者們追問巴頓到底患了什麼疾病時,多恩博士給出的說法是:“長期的操勞導致巴頓患有重度神經衰弱,這嚴重的影響了他思維、判斷和行爲能力……”。好吧。這其實就是美國版的被精神病。不過實話實說。當時的巴頓還真像精神病患,多年以後已經是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回憶起那次並不愉快的會晤時說道:

“喬治當時的精神狀態就很不穩定了,他時而亢奮、時而沮喪,一度哭得跟個孩子似的……”

巴頓灰溜溜的返回了美國,不過這一次他不是英雄,而是狗熊。很快他就陷入了重度抑鬱,一度試圖舉槍自殺,一年後因爲嚴重的酗酒導致的肝硬化肝腹水奪走了這位老將的生命。而那時他已經是美國最負盛名的精神病人了。

在巴頓死掉之後,負罪心裡讓金恩坦白了這一切,他將自己對巴頓投毒的始末詳細的寫成了一本書並向聯邦政府自首,當時他說道:“我要像一個男人一樣坦白一切,我謀害了巴頓,這是事實,我必須坦白。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對巴頓懷有歉意,我僅僅是在爲1932年7月28日那場悲劇的受害者復仇!”

金恩的自首引發了軒然大波,雖然也有一些聲音爲巴頓鳴不平,但是金恩的坦白更多的是勾起了美國人對那個慘痛時代的回憶。以及對那些可憐老兵不幸遭遇的哀悼和懺悔。

這股浪潮很快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席捲了美國。當美國政府試圖在華夏問題上同蘇聯展開針鋒相對的措施時,退伍老兵們主導了輿論:“政客們又要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爲了他們骯髒的目的去賣命了。但是。同胞們,千萬不要上當。而小夥子們,也千萬不要去當兵,否則你將會同我們一樣失去珍愛的一切,然後將你像狗一樣的趕出華盛頓!”

厭戰情緒達到了頂峰,杜魯門不得不對輿論妥協,放棄了正面干預華夏事務的打算。而沒有了美國乾爹全力的支持,凱申物流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回到故事本身,當巴頓灰溜溜的滾出歐洲戰場之後,李曉峰是輕鬆了,他知道美國人很快就會後悔了,當蒙哥馬利在賽馬場大出洋相,當他們在法國遲遲打不開局面時,艾克們會懷念巴頓的。

不過在1944年5月上旬,歐洲戰場上最吸引人的所在還是東線,是羅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之間進行的競爭。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輕鬆碾過佈列斯特要塞之後,是直奔華沙而去,而朱可夫也不落下風,他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也衝出了烏克蘭,其兵鋒也是直指華沙。

作爲紅軍的雙套車,這兩人誰能搶先佔領華沙就發展成爲了一項軍委樂見其成的競賽了。當時兩人的方面軍實力相仿,而且離華沙的距離也相差無幾。唯一不同的就是羅科索夫斯基那邊的敵人稍多一點,但朱可夫這邊也有不利因素,那就是他的後勤補給面臨一定的問題,物資不是那麼充分。反正總體而言,雙方處於同一起跑線,屬於很公平的一場競爭。而這兩人也憋着一股勁要成爲解放華沙的第一人。

和紅軍那邊兵強馬壯士氣高昂相比,德國人那邊就顯得悽悽慘慘慼戚了。因爲希特勒的春醒計劃,原本應該用於增援中央集團軍羣的寶貴力量被投入了羅馬尼亞,然後一頭栽倒在了這個爛泥坑中。大量的有生力量被消滅,導致德軍排兵佈陣顯得千瘡百孔。

這麼說吧,原本德軍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羣已經被紅軍打成了篩子,真心是四處漏風。而可怕的是,一時半會兒希特勒是抽不出堵窟窿的部隊,德國國內能夠徵召的有生力量已經被召得差不多了,現在剩下的要麼是技術性工人,要麼就是還未成年的孩子或者45歲以上的老頭子。讓這些老弱病殘上戰場真的合適嗎?

不合適也沒有辦法了,已經輸紅了眼的希特勒將一切能拿得出的賭本都拿了出來,他授意施佩爾加緊完成新部隊的裝備生產,要用最快的速度將德意志武裝到牙齒。

這個要求讓施佩爾實在是太爲難了,之前元首的軍事生產計劃就讓他雞飛狗跳,好容易才拼湊出了幾百輛坦克去滿足春醒計劃,誰想到一把就梭哈掉了一大半。此時元首又不切實際的提出了武裝一隻百萬大軍的想法,你以爲這是*啊!

不過沒有人敢對元首說不,哪怕是施佩爾也不敢忤逆元首,他只能默默的承受,並儘量的用科學的手段去實現。所謂的科學的手段自然是停掉那些被元首寄予無限希望的“不科學”的計劃,比如說虎王、比如說e100方案。轉而將有限的儘量放在那些能夠大量生產的方案上,比如說施佩爾最喜歡的e-25方案……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永恆∮靜寂、zz120、川流華桂、巨人中的巨人、第一近衛坦克旅、早睡早起多鍛鍊和尤文圖斯同志!

301 拉偏架(上)69 欺人太甚140 談判難031 竟是熟人104 小斯的疑問161 生產問題521 海上衝突(下)156 遠東戰場(1)595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5)515 面向未來110 混帳465 報仇(上)193 語出驚人683076 急和不急119 一個秘密234 選舉(中)030 當頭一棒340 斬首行動(2)668058 捷爾任斯基的選擇306 戰起279 增援正文 361 驚險過關319 便宜是不好佔的178 局勢366 交易(下)039 全殲來敵480 黑幕102 搜查(下)018 新任務280 解職87 破裂287 神一樣的男子(下)365 形勢變化297 救人358 退一步294 激戰238 無謂的戰鬥(中)86 突襲373 鏖戰盧加394 一邊倒的空戰19 多事之秋番外 英雄們的故事(不喜勿訂)653 鬥爭的藝術(1)328 瘋話?554 追趕中的揚基感謝528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339 上馬新武器026 一觸即發351 走馬換將354 道不同055 交鋒(一)422 悲劇的德國人307 交易182 談判(上)506 分崩離析172 放長線092 巧遇375 開始反攻286 海戰落幕173 隱藏在幕後的人(下)298 仙人來了206 改變136 事泄080 在路上(下)026 被忽悠了327 坦克炮之爭(4)465 決戰之前(下)306 證據434 圍魏救趙之計101 機會53 激戰(5)466 決戰開始(上)395 老託的目的387 繼續無題133 大忽悠**051 無題224 圍觀須謹慎(上)411 還有後手636 空手套白狼(下)509 明爭暗鬥215 偵察325 克舍辛斯卡婭保衛戰(上)497 施壓068 呔!我打!415 吵翻天(中)390 頑固的老頭子(下)042 各懷鬼胎005 遲來的救援544 紅海軍的未來(上)388 戈爾什科夫見聞錄(1)103 老託發難689258 激戰克羅斯騰(三)108 終於發飆說明一下605 華夏的麻煩事兒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