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裹足不前

黑豹坦克的出現立刻在英軍中引起了一陣恐慌,當4磅反坦克炮只能給德國人撓癢癢的時候,英國步兵處於崩潰的邊緣。在那個危機的時刻,英**官瘋狂地向上級要求增援,不管是火力增援還是坦克增援都行!

很快上級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在格茨的黑豹坦克出現在戰場上不久,英軍組織了一次猛烈的炮擊企圖趕走可怕的德國鋼鐵怪獸。近100餘門火炮猛烈開火,瞬間就將黑豹坦克羣覆蓋了,看上去似乎很美妙?

真這麼認爲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英國步兵後來發現,這一輪炮擊唯一的作用就是給他們壯壯膽而已。而且相比這唯一的作用,炮擊還帶來了大量的負面效果,首先爆炸的煙霧和被爆炸掀起的沙塵更加密集了。導致英軍炮兵觀察員根本就看不清哪裡是德國人哪裡是自己人,只能憑感覺引導炮擊。

而戰場上最不靠譜的就是感覺了,所以在英國炮兵觀察員的精確引導下,相當一部分炮彈打到了自己人頭上,皇家蘇格蘭團11營3連準備了幾個piat反坦克小組,原本準備乘着煙霧瀰漫的機會從側面迂迴偷襲黑豹,結果被自己的炮兵一鍋給端了。

同時派來支援皇家蘇格蘭團第11營的坦克部隊運氣也好不到哪去,剛剛衝出己方戰線就被反坦克地雷炸壞了履帶,而這些履帶並不是德國人佈置的,而是此前迷路的哈勒姆郡營佈下的。在整個“競技場”行動中,類似的“友軍傷害”是層出不窮。

英軍的炮火還未停歇,很快反應過來的德國炮兵也不甘沉默了,立刻開始還擊。由於之前英軍的炮擊產生了大量的煙霧,導致德國人也看不清戰場上究竟是個什麼狀態。但是上頭的命令又必須執行。所以看不見目標的德國炮兵乾脆按照預定的座標進行面積射擊。

第9皇家坦克團b中隊的一輛丘吉爾坦克的無線電機電員回憶道:“我們剛剛越過出發線不久,就遭到了猛烈的炮擊,這讓我們被夾在了恐怖的彈幕中間,實在搞不清楚攻擊我們的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當灰頭土臉的英國人終於穿越彈幕時,竟然奇蹟般的發現應該能吊打他們的黑豹坦克消失了(原因後面說)!在他們面前僅有德軍步兵在佈防。大喜過望的英國坦克手以爲今天能吃頓肉了,立刻加大油門準備碾碎德國佬。

不過讓英國坦克手沒有想到的是,真正有肉吃的是德國人,德國人精心佈置了圈套,然後第9皇家坦克團b中隊就像呆頭鵝一樣撞了進去,不到三分鐘,該中隊就損失了3輛丘吉爾坦克。

德國上等兵卡爾克回憶道:“敵人的炮擊變得越來越猛烈,不久之後開始集中火力轟擊我們陣地的中心地帶,炮彈就在我們營部後方爆炸。哪怕是躲在工事中,我也能感到地面因爲爆炸而猛烈地搖晃。”

“炮擊的間隙,我可以聽到槍聲和坦克刺耳的開炮聲。到處都是炮彈爆炸產生的煙塵,營部的參謀們大多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只有個別膽子大的人才能維持站立狀態。我們與各連的通訊都中斷了……不久之後,二連的通信兵跑進了營部,他滿臉都是血,一進來就大聲嚷嚷。從他那裡我們得知二連和敵人發生了激烈的肉搏戰,敵人依靠坦克的優勢突破了防線。此時一連正在同敵人交火,如果一連擋不住他們,敵人的坦克就將筆直的衝進營部了!”

“這個消息讓營長克勞斯少校非常生氣,因爲就在幾分鐘之前,師部一道命令調走了剛剛抵達戰場的黑豹坦克,原因是其他更危急的方向需要這些坦克!我很生氣。難道我們這裡的情況算不上最危急嗎?”

“無奈之下,克勞斯營長命令他的副官和我一起去聯繫兩公里外的第12裝甲團的另一個裝甲連,請求他們前來幫助我們。當英軍的炮擊減弱後,我和副官利用煙霧和沙塵的掩護連滾帶爬的找到了第12裝甲團9連,但是其連長拒絕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發起反擊。克勞斯營長只得湊了一批士兵交給9連指揮。以換取他們進行反擊。”

後來德國人在戰史中這樣寫道:“戰鬥越來越激烈,敵軍坦克的炮擊如同鐵錘般打擊着我們脆弱的防線,許多房屋和工事被炸得天花板開裂、磚頭和水泥碎片四處飛濺,大地在劇烈的顫抖。雖然激戰了三個小時,我們仍把敵人阻擋在防線外面……敵人越來越多,如同一羣惡狼圍住了我們。防守營部的士兵粗略地數了一下,至少有15輛丘吉爾和m3格蘭特坦克圍了上來,現在凡是手上有武器的人都投入了戰鬥……很快就有不少堅持不住的官兵退守到了營部所在地,而這也讓營部變成了英軍圍攻的目標,堅守營部的士兵沒有任何重武器,只有機槍和步槍和一些磁性反坦克手雷。而在營部後方,迫擊炮連也只剩下兩門迫擊炮和20發炮彈,我們用這些炮彈對準敵人的坦克和步兵一通猛轟,製造混亂。狙擊手乘機瞄準從炮塔上露出腦袋的敵人車長開火,有一些坦克被嚇跑了,但沒過多久他們又捲土從來,再次對我們猛烈開火……”

這一次德國人真的是壓力山大,防守營部的士兵發現一輛英軍的噴火坦克正筆直的開過來,如果讓它噴射火焰,那營部裡所有人都會被燒死。營長下令必須摧毀這輛坦克,下士迪爾聽到命令之後,想都沒想就抓起一枚沉重的反坦克磁性手雷衝了出去。

迪爾找機會穿過鐵絲網,並迂迴到英國坦克的側面,然後拔掉保險將磁性手雷扔了出去,只不過這枚該死的手雷並沒有命中目標。迪爾對沒能摧毀坦克很懊惱,他一邊往回跑一邊嚷嚷:“再來一次,再來一次絕對可以!”

他再次抓起了一枚磁性手雷跑向了坦克。這一次他扔得很準,成功的炸燬了敵人坦克的履帶和負重輪。此時。英國人也終於發現了他,並用機槍對他進行掃射。

迪爾成功跑回陣地之後,想想還不放心,他又一次拿起了磁性手雷跑向那輛坦克,這一次他徹底地摧毀了它,不過與此同時他也被子彈擊中。當迪爾掙扎着回到戰壕時。第9裝甲連終於趕來了,英國人不得不選擇撤退。只不過這位德國戰鬥英雄最終因爲失血過多不治生亡,而對他的獎勵則是一枚騎士鐵十字勳章。

英國皇家蘇格蘭團第11營的攻擊陷入了沉默,但是英國人在其他戰線上卻沒有停止努力。在右路擔任前鋒的是第46高地旅格拉斯哥高地團2營。當他們在第7皇家坦克團a中隊15輛坦克的伴隨下發起攻擊不久,就同德軍第31裝甲工兵營展開了激戰。

高地營的吉米.卡特中士描述了當時的情況:“進攻開始不久,我們就遭到了德軍機槍的攻擊,敵人陣地僞裝得非常好,我的朋友大衛被打死了……其他人也在德國狙擊手的準確射擊下不敢擡頭……大部分人都被打懵了,不是就地臥倒。就是把頭探出沙坑四處尋找狙擊手的位置……當我連滾帶爬的衝入一堆碎石堆後時,才發現我們的連長躺在那,旁邊是我的排長,他們都被打死了……我努力地朝大家大喊:‘趴下!趴下!’隨後士兵們一個個取出工兵鏟在沙地裡給自己刨了個坑。狙擊手還在朝我們射擊,甚至可以聽到德國人上膛的聲音,這說明他們離我們很近……果不其然很快我們就從一團黃沙中將他們識別出來了,在副連長的強烈要求下,營部朝他們打了十發炮彈。將這些該死的雜碎炸成了碎片!”

與此同時,德軍的迫擊炮也在戰壕裡不停地轟擊蘇格蘭人。不過等他們的炮手探出頭去準備再次確認蘇格蘭人的位置時,才發現憤怒的蘇格蘭人已經包圍了他們,很快手榴彈就直接扔了過來,德國炮手也被炸成了碎片。

當德國的邁爾中校剛剛回到團部時,就收到了工兵營的報告:“所有的反坦克炮都被擊毀,英軍的裝甲部隊突破了我們的防線。他們還在試圖摧毀我們縱深的防禦陣地,但是我們暫時制止了他們,不過情況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增援……”

話還沒說完,邁爾與工兵營就失去了聯繫。心情糟透了邁爾立刻給師部打電話:“我的防線已經被突破。情況緊急萬分,請立刻增援!”不過他得到的答覆是:“堅守戰線直至最後一發子彈,裝甲部隊正在趕來的路上。”

不過對邁爾來說,這話跟空頭支票沒什麼區別,天知道援軍什麼時候才能抵達?在援軍抵達之前,他的團恐怕早就被黃蜂一般涌過來的英國淹沒了。哭笑不得的邁爾也只得命令所有能夠調集的坦克和部隊趕去填補防線上的缺口。

工兵營的防線被英軍突破後,127高地立刻就成爲德軍防線上的一個主要支撐點。不過這裡的守軍實力實在薄弱,僅有一個105毫米炮兵連(牽引式)和一個工兵排。儘管寡不敵衆,但德軍還是寸步不讓,炮兵將105毫米榴彈炮當做步兵炮使用,儘量壓低炮管拼命開火,少量的工兵則用自動武器一通狂射,硬是擋住了猛撲過來的蘇格蘭高地兵。

儘管英軍兵力佔據絕對的優勢,但是猛攻了一天卻毫無進展。因爲德國炮兵彈藥充足,英國人只要一動彈就會招來炮彈。與苦不堪言的蘇格蘭人相比,德國佬卻越打越勇,他們在獲得了之前撤退下來的工兵的支援後,反而越打人越多了。

“競技場”行動開始的第一天,格拉斯哥高地團就付出了傷亡12名軍官、200士兵的代價。

格拉斯哥高地團碰了釘子,卡梅倫蘇格蘭來複槍團9營的日子也不好過,從剛剛出發他們就遇上了麻煩,第7皇家坦克團b中隊的坦克傻乎乎的衝進了德軍精心佈置的雷區,一些坦克履帶被炸斷,總共有9輛坦克失去了行動能力,其餘的坦克不得不停止前進進行掩護。

卡梅倫蘇格蘭來複槍團9營只得在沒有坦克的支援下單獨行動了。更加不幸的是,由於地圖標註錯誤。這些可憐的蘇格蘭步兵走進了己方的炮火覆蓋區,其中一個連遭受了重大傷亡,所有的軍官除了一個存活之外其餘的全部被炸死。好容易通過溝通解除了炮擊並重新整頓了攻擊隊形,繼續前進的蘇格蘭人又落入了德軍的圈套,被德軍機槍的側射火力成片的收割。

嚇得不知所措的蘇格蘭人大叫着撤退,好在英國坦克終於爬了上來。勉強維持住了局勢。不過很快英國坦克就遭到了德軍炮火的打擊,德國炮兵連長哈特曼上尉回憶了他用105毫米榴彈炮對付英軍坦克的情景:

“早上,營長命令我們從陣地上後撤,那會兒我的手下正在陣地上待命,而我則趴在陣地前沿觀察着英國人的動靜。很快我就發現大約在四公里外英軍集結了2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我立刻命令停止後撤,並要求我連四門火炮同時開火……”

“出其不意的炮擊使敵人的車輛根本來不及躲避,根據爆炸的情況,我判斷至少有一輛坦克被炮彈直接命中。隨後敵人的所有車輛開始後撤。他們後退時產生的煙塵讓我們無法再瞄準任何目標。”

此後,哈特曼命令轉移目標,開始轟擊英國步兵,持續的炮擊騷擾使卡梅倫蘇格蘭來複槍團9營直到中午才推進到預定位置。而那裡同樣是德軍的堅固堡壘,由一個排的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把守,還擁有兩個炮兵連的支援。

不過雙方戰史上對此次作戰的經過都沒有太多詳細的記載,只知道大約12點半來複槍團9營纔在坦克的支援下抵達攻擊位置,僅僅是這點動作就付出了6名軍官和120名士兵的代價。或者說整整一個連就這麼消失了。

從“競技場”行動最初幾天的進展來看,蒙哥馬利是完全沒有達到丘吉爾的要求。全世界沒有看到強大的大英帝國摧枯拉朽一般解決德國非洲軍團,反而看到了一支蹣跚跛行裹足不前的虛弱部隊。

在這場戰役的最初階段就暴露出了英國人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裝甲部隊的問題,慢吞吞的丘吉爾表現實在拙劣。機動性差的毛病讓他們無法伴隨步兵作戰,尤其是步兵打開了突破口之後,很難快速沿突破口深入。每每等它們趕到的時候,德國人已經重新封堵了突破口。

英國步兵普遍希望有一種機動性更好的坦克來取代慢吞吞的丘吉爾,比如說謝爾曼就不錯。雖然這種美國坦克在裝甲防禦力上比丘吉爾差,但是機動性實在強出太多,而且其75毫米火炮發射榴彈十分給力。是最好的工事開罐器。

在得到前線的反饋之後,丘吉爾立刻就厚着臉皮再次給羅斯福寫信了,老煙鬼希望大統領能夠支援更多的謝爾曼,從而讓北非的英軍更快的趕走德國佬。

羅斯福到沒有嘲笑英國人不給力,因爲他對歐洲戰場上的情況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那就是暫時而言,英軍只有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給力一點,勉強能跟德國人打對臺。至於英國陸軍,不要說跟精銳的德國兵相比,就是跟戰爭爆發前世界普遍認爲很粗糙的紅軍相比都有相當的差距。

羅斯福很清楚,僅僅依靠英國人的力量在北非趕走隆美爾將十分困難,所以此時他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儘快的讓美國大兵登陸北非,和英國人一起打擊納粹。美國不僅僅要充當民主國家兵工廠,僅僅爲英國人提供武器彈藥而已。

所以羅斯福婉拒了丘吉爾的要求,表明美國裝甲部隊正在大規模擴建當中,謝爾曼將優先供應美**隊。

自然,羅斯福的拒絕讓丘吉爾有些失望,不過他卻對羅斯福提出的儘快將美國大兵派往北非十分感興趣。哪怕他覺得美國人的戰鬥力很那啥,但是能在北非開闢第二戰場,多一個炮灰分擔一下德國人的火力也是好的。

很快,在兩國總統和首相的一致要求下,“火炬”行動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而且飛快的進行完善,可以肯定在1943年上半年,美國人就會來了。

不過在此之前,英國人還需要單打獨鬥,而美國人也將要面臨菲律賓那個爛攤子並考慮日本進攻澳大利亞的可能性。至於蘇聯,蘇聯倒是樂於看見美國人出動去打擊日本人和德國人,多少能分擔點兒壓力不是。

在蘇聯國內,最關注的依然是三個問題:保衛基輔的問題、第二次布良斯克戰役收尾問題以及敖德薩的問題……全本小說網

029 無題535 俯衝轟炸159 危險!102 華夏行(2)638 陰謀(中)088 你知道什麼是幸福嗎?388 死道友不死貧道64 無題320 豁出去了551 巔峰對決(5)666071 條 件131 潛入489 垂死掙扎(下)661238 演習or演戲(上)671128 山雨欲來(上)411 完勝(1)229 分道揚鑣011 斯莫爾尼宮裡的小插曲150 繼續無題321 下一代們393 失望578 無情372 險之又險285 驚險一幕又被審覈了,請耐心等待090 只有死路一條470 耍賴689257 鋼鐵的陰謀(下)644 憤怒的小斯339 斬首行動(1)399 第一回合結束076 彪悍的路過172 隱藏在幕後的人(中)375 好心好報249 防火牆計劃(下)113 山頭之爭(下)262 關於坦克的討論211 示好259 激戰克羅斯騰(四)545 柏林之戰(8)31 演習開始474 決戰(3)433 讓人憂心的局面362 大幕開啓113 絕望144 不要臉的人466 決戰開始(上)098 麻煩多545 紅海軍的未來(中)284 已經結束的和正在開始的陰謀138 加米涅夫發難108 最後的準備011 科爾尼洛夫459 辦法166 空中打擊061 暴走的加米涅夫83 升級073 騙子443 所謂談判690097 刺殺625 說分明690269 改 革513 作法自斃(上)131 再遇曼納海姆(上)518 B29事件136 事泄409 事發001 序章387 好自爲之090 皆大歡喜409 事發365 暗流397 忽悠411 還有後手443 激戰帶來的問題319 暴露046 無題554 逆轉521 海上衝突(下)396 勝負手407 暴露317 偷車風波258 那一夜234 各懷鬼胎(上)246 肥羊論345 共同保管045 李代桃僵231 作死168 火山美人還是冰山美人245 托洛茨基回來了062 一網打盡496 歪招19 多事之秋322 膽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