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完勝

1942年8月8日,對於華夏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吉利的日子。不過對於德國人來說,這一天就不是那麼愉快了。在一天前,保盧斯給元首發了一封相當沉重的電報,電報很長也很羅嗦,但說穿了只有一層意思——我的部隊已經山窮水盡了。

是的,保盧斯確實已經山窮水盡了,他的部隊被烏博列維奇用很細緻的手法一刀刀片成了小塊,然後用叉子一個接一個慢慢的吃掉了。

截止到8月7日,包圍圈中十幾萬德軍的建制已經完全被粉碎,呈現出一種支離破碎的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其實就意味着毀滅。至少保盧斯很清楚,他和他的部隊完蛋了。

這也能從他給元首發的那封電報中能看出來,他在電報中囉囉嗦嗦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上面說的山窮水盡,至於其他的,一概沒有提及。既沒有要求元首趕緊派人來拉他一把,也沒有要求再次要求增加空投力度。實際上保盧斯什麼要求都沒有提,而這是極端不正常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包圍圈中的人,只要是還有勇氣還有鬥志還有希望,肯定會強烈的要求上面那兩點,絕對是哭着喊着要求增援要求獲得更多的援助。

但是保盧斯卻提都沒有提,這就說明了一點,保盧斯已經接受了失敗的命運,他已經認爲自己的部隊完全沒有搶救的希望了!要知道他可是司令官,當司令官都絕望的時候,可想而知當時的保盧斯集羣是個什麼狀況了。

說穿了。就是希望全無、士氣盡失。等死而已!

實際上保盧斯在這封電報中表現出的情緒不僅僅是等死。他其實比等死還要讓人失望,因爲他絮絮叨叨說了這麼一堆,真正的心裡話其實並沒有說出來,至少是沒敢對希特勒明說。

那麼保盧斯當時究竟是怎麼想的呢?從他自己後來的回憶看,其實他是想投降:“我的部隊每多堅持一秒鐘,都是對小夥子們的摧殘,而他們完全不必承受這樣的摧殘,他們已經做了一切他們能夠做的事。他們對得起德意志,不虧欠任何人。沒有道理繼續摧殘他們了……”

不過保盧斯也知道,投降的話是不能明着對元首說出來了,他了解元首的脾氣,那個人絕對是那種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極端主義者,對自己他是那樣,對其他人他更是苛刻。所以祈求元首同意他們投降,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保盧斯又不想繼續做無意義的抵抗,所以只能很隱晦的表達想投降的想法,這纔將一封最後的電報變得又臭又長。絮絮叨叨的像個老太太。

那麼希特勒知道保盧斯真實的想法嗎?應該是看出來了,希特勒不是傻瓜。傻瓜也無法取得他那樣的地位。所以他知道保盧斯已經有了投降的念頭,只不過還不敢公然執行而已。

說實話,希特勒對保盧斯很失望,一方面是鄙視這個男人沒有德意志應該有的志氣,另一方面也是恨鐵不成鋼。他讓保盧斯取代古德里安,可見他還是對保盧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可誰想到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可希特勒還不能痛斥保盧斯的無能和軟弱,因爲不管怎麼說,讓保盧斯走到今天的也是他本人,不管是照顧保盧斯的面子還是保全他個人的面子,他都只能用更溫柔的手段卻解決這個問題。

“記錄我的命令,晉升保盧斯上將爲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元帥……”

當希特勒頒佈以上命令的時候,約德爾、哈爾德和凱特爾有些吃驚,作爲軍人,他們不太瞭解元首命令的精髓所在,所以他們對此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的意思。

不過對於瞭解希特勒的人來說,這道命令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希姆萊就直言不諱地評價道:“元首這是讓保盧斯去死啊!”

是的,這道命令很好理解,從來沒有一個德意志元帥向敵人投降或者被敵人俘虜,而鑑於保盧斯的悲慘處境,他的結局也就很簡單了,要麼自殺,要麼頑抗到底直到被擊斃。

實際上,希特勒已經對戈培爾做出指示了,要求這位帝國的大喇叭在保盧斯壯烈犧牲之後着重宣傳這位“短命”的帝國陸軍元帥堅持到底誓死報國的意志品質。反正他希望德國人民看到一位聖人般的保盧斯,而不是一個懦夫。

那麼,希特勒的這一手效果好嗎?保盧斯吃他這一套嗎?應該說,元首的政治手段略顯粗糙,太過於直白了。保盧斯接到希特勒的電報時,沉默了良久,他瞬間就知道了希特勒的真實意圖,知道了元首這就是要他的命!

試問一下,當有人準備要你的命時,你會是什麼感覺?恐怕除了日本人會用他們的變態思維搞出不一樣的感受之外,正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憤怒和不滿。

保盧斯也不意外,他是正常人,他自然是相當的不滿。頗有一種當替罪羊和被拋棄了的感覺,以至於做出某些破罐子破摔的舉動也一點兒都不奇怪了。

和歷史上一樣,保盧斯沒有按照希特勒的吩咐去死,而是選擇了投降。不得不說,希特勒的政治手段太小兒科了,他當時做出的那個選擇實在是不智。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讓保盧斯去死的最好辦法不是晉升他的軍銜,不是用陸軍元帥的虛榮去買他的命,這樣是個正常人都無法接受。你想想,保盧斯缺那個陸軍元帥的軍銜嗎?那個軍銜頂得上他的一條命嗎?

恐怕保盧斯自認爲是頂不上的,所以希特勒其實在這一幕中扮演的是惡霸的角色,他企圖壓低保盧斯生命的價格,用強買強賣的方式達成目的。只不過希特勒沒有料到的是。保盧斯可以選擇不賣。

那麼正確的逼死保盧斯的方法是什麼樣的呢?其實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的。這一手玩的比較好的還是咱們華夏人。看看劉備在趙雲七進七出救了阿斗之後的手法。那就比希特勒高明不少。

當然。這一手依然不是最高水平,劉備的最高水平表現在他即將死亡的時候。看看他託孤諸葛亮時那番絕對僞君子的表現,你不得不說大耳賊將無恥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回到希特勒和保盧斯的話題上來,希特勒想要逼死保盧斯,其實不用給什麼元帥軍銜,傻子都知道這是假的。正確的做法是不搞這虛頭巴腦的一套,希特勒應該繼續勉勵保盧斯抵抗到底,另外盡一切可能援助保盧斯。必須要讓保盧斯看到他這個元首拯救其軍團的決心和意志。

當然,我們都知道保盧斯肯定是沒救的,但是救和不救以及怎麼救就是純粹的態度問題了。救和不救是一層態度的區別,盡人事聽天命的救法和不顧一切豁出去救(至少要做出這個樣子來)那又是另外一種態度的區別了。

所以要逼死保盧斯,只能讓他覺得羞愧,只能讓他覺得對不起希特勒,這纔有用。可惜的是,希特勒的做法恰恰相反,他的做法給了保盧斯“背叛”的理由,你不以真心待我。我必然是明月照溝渠了。希特勒沒做到將心比心,自然的保盧斯也不會讓他逞心如意了。

保盧斯投降了。一年前還不可一世的最精銳的德軍裝甲集羣黯然的放下了武器,走進了紅軍的戰俘營。而投降之前,咱們的保盧斯元帥還煞有介事的糾正紅軍對其的稱謂,他說自己是陸軍元帥而不是陸軍上將,至於軍服,誰讓元首空投不給力,還沒給他送到呢!

其實我們可以很惡趣的猜測一下保盧斯說這番話時的心理,他恐怕並不是爲了顯擺什麼(敗軍之將也沒啥可顯擺的),他那是這麼做恐怕是爲了噁心希特勒,就是故意去氣元首的——你不是想讓我死嗎?那我不光不死,我還要故意給你找彆扭!

從歷史上保盧斯被俘之後的表現看,真不能排除他故意報復元首的可能。看看他在戰俘營中的表現,看看在紐倫堡作證時的供詞,那真心是能亮瞎元首的狗眼,如果元首那時還活着,恐怕是要氣得三尸神跳了。

實際上元首此時已經三尸神跳了,獲知保盧斯沒有自殺而是主動投降的消息之後,元首爆發了:“他怎麼能向布爾什維克投降!他可以自殺嘛!如果怕開槍也可以服毒啊!如果沒有毒藥,那就活埋!”

據愛娃回憶,那些天裡希特勒的情緒異常的憤怒,只要一回想起保盧斯他就會咒罵不休,那架勢恨不得將保盧斯生撕了才能一解心頭之恨!

不過對於保盧斯的投降,在蘇聯那邊則是喜大普奔,當剩餘的五萬多德國戰俘連同他們的元帥一起走進紅軍的戰俘營時,一年以來一直壓在政 治局和蘇聯人民心頭的那一團烏雲被吹散了不少。長久的壞消息之後,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好消息,而且還是特大好消息,如果不是物資緊張,蘇聯上上下下恐怕會像過聖誕節一樣張燈結綵慶祝了。

哪怕是這份喜悅不得不受到控制,政 治局還是第一時間就表現出了其是多麼的興奮!在收到這一消息兩個小時之後,就做出了授予烏博列維奇蘇聯英雄稱號的決定,同時還一口氣給出了六個近衛頭銜,分別是:

授予紅軍第五、第六、第三十七和第三十八集團軍近衛稱號。此外爲了表彰在此次戰役中表現特別出色的第四和第九機械化軍,一併授予近衛稱號。

這還是第一波次的獎勵,緊接着在具體的戰果展示出來之後,新的獎勵進一步落實了下去,盧金、科涅夫、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軍銜晉升一級,一仗下來就多了四個上將。同時還將授予他們蘇聯英雄稱號。而一同被授予金星勳章的還有一長串人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托爾布欣、瓦圖京、羅特米斯特羅夫、卡圖科夫……

總而言之,這場戰役讓紅軍生產勳章的廠家陡然提高了產量,列寧勳章和紅旗勳章都有供不應求的意思。當然。這些勳章對於參加過這場戰役的指戰員們來說都是當之無愧的。

比如說烏博列維奇。在這場戰役中。他獲得了正名的機會,而他也抓住了個這個機會。更關鍵的是,在這場戰役中烏博列維奇表現出一些不同於以往蘇聯將領的獨特氣質,那就是——細膩。

以往提起紅軍的將領,給人的感覺那就是勇敢有餘,氣勢上很好很強大,細節上卻多少有點瑕疵。而這一次,在三個多月的戰役中。烏博列維奇卻很細心或者說很耐心的同德軍周旋。尤其是在最後的時刻,沒有因爲勝利已經唾手可得就一味的猛打猛衝。相反,在戰役的最末尾,烏博列維奇依然牢牢地掌控着節奏,不急不緩的一點點將德軍最後的鬥志和戰鬥力消磨的乾乾淨淨。

而他的細心和細緻也反映到了損失當中,不說紅軍的損失輕微,因爲這是不可能的,畢竟保盧斯集羣的老底子是古德里安留下的第二坦克集羣,這是德軍的精銳所在,想要一根毛都不掉就解決敵人。那纔是天方夜譚。

烏博列維奇的細心和細緻表現在他沒有付出不必要的傷亡,這麼說吧。紅軍百分之八十的損失都是不可迴避和不可避免的,因爲戰術或者指揮員失誤造成的損失不到百分之二十。而這就相當的不容易了,至少在當時紅軍將領當中,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很少,包括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科涅夫和華西列夫斯基,都做不到這一點。

當然,這場勝利也將是烏博列維奇軍事指揮上最後的絕唱了,作爲紅軍總 裝 備部長,作爲蘇聯元帥,他不可能再有機會去指揮一場戰役,在今後他更多的需要關注宏觀問題。

實際上,在戰役結束之後,按照軍 委的命令,庫爾斯克方面軍立刻解散,其所屬的部分一部分歸還原有建制。比如朱可夫的近衛第五集團軍和盧金的近衛第六集團軍就分別歸還給布良斯克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科涅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的第37和第38集團軍也返還給沃羅涅日方面軍。

至於烏博列維奇本人,恐怕他那個總 裝 備部部長也幹不長了,倒不是說政 治局和軍 委準備卸磨殺驢,而是經過庫爾斯克戰役的考驗,包括托洛茨基在內的大佬們一致認爲烏博列維奇是大材小用了。再讓他繼續幹總 裝 備部部長根本就是暴殄天物!

好吧,問題立刻就來了,現在軍 委還有哪個位置能發揮出烏博列維奇真正的才華呢?實際上這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其實就是圖哈切夫斯基屁股下的位置。

是的,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和烏博列維奇比起來,圖哈切夫斯基真的已經過時了,此時圖帥最好主動退位讓賢,這樣還能留下一段佳話,否則被趕下臺來,那真的不好看了!

一時間,圖哈切夫斯基是壓力山大,尤其讓他鬱悶的是,這回輿論的風向真心對他非常不利,哪怕是托洛茨基都不站出來幫他說話,就那麼將他晾在這場風暴當中活受罪。

圖哈切夫斯基多麼希望托洛茨基能站出來幫自己說說好話,哪怕是虛情假意的場面話也好啊!但是讓他鬱悶的是,沒有!一點兒都沒有!托洛茨基用無言的沉默告訴了全蘇聯他的真實態度——他也是支持換掉圖哈切夫斯基的。

其實也不能怪老託無情,首先是圖哈切夫斯基自己不爭氣,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原因是華西列夫斯基表現出色。後者讓托洛茨基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肯定會優先照顧華西列夫斯基,畢竟如今託派在軍方的資源很有限,僅有的那點資源用在註定要倒臺的圖哈切夫斯基身上,怎麼看都是打水漂的行爲。

托洛茨基的想法很簡單,烏博列維奇取代圖哈切夫斯基成爲總 參謀長是大勢所趨,這已經是基本註定了的事,唯一欠缺的就是他的態度。他現在不說話,雖然態度明顯也是要趕圖哈切夫斯基下臺,但是這畢竟是潛臺詞,圖哈切夫斯基真正要下臺,必然還是要經過他這一關的。

所以,托洛茨基想要跟李曉峰做個交易,烏博列維奇上臺可以,但是某仙人必須給他適當的補償。比如給華西列夫斯基一個方面軍司令員乾乾。

說白了,托洛茨基就是準備待價而沽,就是想給圖哈切夫斯基賣個好價錢。哎,如果讓圖哈切夫斯基知道托洛茨基真實的想法,恐怕真心是要吐血的。不過這也沒辦法,誰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啊!

也就是說,烏博列維奇什麼時候能當上總 參謀長,完全取決於李曉峰的態度了,他如果能很快跟托洛茨基達成交易,那麼烏博列維奇上臺就會很快,反之,這件事恐怕就要長久的拖下去。那麼某仙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呢?實際上李曉峰對此也很頭疼……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tianwen2018、xxxxxxjj、游擊隊員、瀚海塵沙zdc、胡德海軍上將和尤文圖斯同志!

382 這個冬天很難熬563 三拳兩腳648 危機398 亂戰364 困局16 發動機之爭(中)368 癲狂的科爾尼洛夫007 彼得保羅監獄大起義11 都是混蛋(上)404 考驗(上)248 防火牆計劃(中)21 遠東之行(上)228 說服(中)20 抗日人選108 杯具的霍華德165 薩列法河反攻(下)05 槓上了(上)464 喊打喊殺(下)368 戈梅利(上)298 誰更狠314 轉變569 應對103 華夏行(3)504 巴黎起義(上)335 無奈371 不自量力的伏羅希洛夫488 當頭一棒276 惡人自有惡人磨380 好兵麥克的俄國戰記(下)140 各有各的打算(上)564 CCCP(下)132 落網425 希望559 手快有手慢無550 坦克突擊(上)421 捧殺461 要降溫634 空手套白狼(上)158 難以琢磨的疑問074 穿 幫111 莽夫420 歷史的教訓(1)208 有人要搞事105 爭鋒相對(上)187 斯莫爾尼宮的槍聲(下)377 奇葩和奇襲121 死命令531 飛機和地雷63 陰招138 加米涅夫發難442 開羅(下)514 作法自斃(下)108 杯具的霍華德006 史上最彪悍的越獄行動112 依然無功131 圖窮匕見(上)619 迥異的英國人251 好消息和壞消息261 激戰克羅斯騰(六)384 又錯了244 一山更比一山高505 巴黎起義(中)175 私下交易384 羅馬尼亞風雲(下)666263 柳暗花明200 圖樣圖森破435 挽救行動341 把戲635 空手套白狼(中)525 不得不認188 高級軍事顧問11 都是混蛋(上)683637 陰謀(上)495 難題55 爭論317 手忙腳亂067 逆 轉271 亞戈達165 邪惡的老頭(下)老(10:38)265 幕後026 被忽悠了512 火箭399 第一回合結束259 艾伯哈特(上)631 噴氣時代339 分蛋糕100 交錢和開會23 遠東之行(下)207 厚道人魯祖塔克293 各有神通490 覆滅243 徵兵(下)667537 撩陰腳288 醉翁之意332 談判260 艾伯哈特(中)081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