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糾結

是的,你沒有看錯,給克林伯格授勳的正是列寧。一直在莫斯科郊區休養的導師大人在聽聞了克林伯格的事蹟之後,都驚訝了。當他獲知中 央委員會和蘇維埃最高主 席團決定授予克林伯格蘇聯英雄稱號之後,主動請纓去給克林伯格授勳。

用導師大人的話說:“這樣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必須由我親自授勳,這是必須的!”

實際上中 央委員會和政 治局一開始是不同意的,原因很簡單,導師大人的地位太高了,而且庫爾斯克也太危險了,更何況列寧的年紀大了,萬一這路上有個閃失。蘇聯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啊!

不過列寧的態度異常的堅決,那是說什麼都要給克林伯格授勳,根本就攔不住。無奈之下,托洛茨基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用專機將克林伯格醫生請到莫斯科來,舉行一個隆重的授勳儀式吧!”

不過這個建議卻遭到了列寧的強烈抵制,導師大人有些生氣地反駁道:“我決不能同意這樣的做法,由我去庫爾斯克給克林伯格醫生授勳,這樣才能體現出蘇聯政府的重視和誠意。至於在莫斯科辦一個隆重儀式,非常時刻國家的財政如此的緊張,怎麼能隨便的浪費呢?恐怕克林伯格醫生也不會喜歡這種所謂的‘隆重’,一個真正的國際主義者是不喜歡這種做法的。最後。作爲蘇聯人民委員會的前主 席。我列寧到現在爲止還沒給衛國戰爭做出任何貢獻。我有必要去一次前線,去慰問那些爲了我們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最可愛的人!”

實際上最後一點纔是最關鍵的,國內革命戰爭中,因爲職務分工的原因,給前線將士加油打氣的工作是由托洛茨基做的,列寧更多的留在莫斯科主持大局。而現在,列寧認爲自己是閒人一個,而托洛茨基卻走不開。在這個國難當頭的時刻,理因由他去前線了。

列寧的堅持讓政 治局很爲難,不讓列寧去吧,導師大人理由一套接一套,而且態度很堅決。讓他去吧,萬一有個閃失,這個責任誰擔得起?

不過讓中 央委員會和政 治局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討論到底要不要同意導師大人的請求時,導師大人已經自行其是的上路了。他乘坐着專列從莫斯科出發,直奔庫爾斯克而去。

導師大人的無組織無紀律氣得托洛茨基想要罵娘。因爲他現在的壓力很大,列寧之於蘇聯是獨一無二的。一旦導師大人有個閃失,他這個人民委員主 席和黨的總 書 記將難辭其咎。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老革命還這麼認爲:

“列寧同志爲什麼要去前線?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托洛茨基不肯去前線,導師大人看不過去才主動請纓的!”

好吧,這就是典型的陰謀論了,在這些民間政 治局委員看來,導師大人這是看不慣托洛茨基在衛國戰爭爆發之後的總總作爲,以實際行動給托洛茨基敲警鐘,是高度地表達不滿。

當然,這些都是假的,都是扯淡,只有在中 央工作的人才知道,導師大人並沒有對托洛茨基不滿意,如果他不滿意托洛茨基之前的表現,他完全不需要大力支持老託,直接表明態度就能讓老託滾蛋嘛!

實際上,列寧的心思很簡單,他就是想身體力行的爲蘇聯打贏這場戰爭出點力而已。政 治局那邊他不能去參合,也不方便發表什麼意見。軍事他又不是特別在行,而且這個當口以他的身份也不能隨便說什麼,真要那麼做,才叫不負責任!

所以,列寧自認爲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爲前線的廣大紅軍指戰員加油鼓勁了,這項工作不涉及負責的政治糾紛和利益,而他特殊的政治地位和聲望也適合做這件事。

這就是列寧最真實的想法,作爲一個老革命,他實在是無法忍耐自己只能旁觀這場事關蘇聯和共 產主義生死存亡決戰。作爲老革命他有責任也有義務盡一份力量。

所以列寧在專列上聽聞到那些無聊的小道消息之後,撇了撇嘴很不屑地說道:“一羣無聊到無恥的小人,在這個時候不想着爲國盡力,還在搞這種不入流的陰謀詭計。我們的一部分黨員幹部很有必要加強自我修養了!”

當列寧的原話傳回莫斯科之後,那些不入耳的嚼舌根立刻就少了一大半,原因?原因很簡單,總有那麼一些政治上的野心家想借題發揮,爲了能夠上位,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

當李曉峰聽到了導師大人的評價之後,笑道:“有些人已經迫不及待了!”

雅科夫自然知道他說的有些人是誰,實際上是誰在散佈這種小道消息對於kgb來說根本就不是秘密。之前大肆黑老託的正是斯維爾德洛夫的表弟雅格達。當然,請注意一點,並不是斯維爾德洛夫指使雅格達這麼做的,因爲斯維爾德洛夫的政治智商不可能這麼低。

這些流言蜚語都是雅格達自作主張的散佈出去的,爲的自然是打擊托洛茨基的聲望,爲他親親表哥造勢。原因很簡單,老託滿打滿算還能幹兩年半,1945年就是個大改選年。斯維爾德洛夫現在確實是第一順位的接班人,但是,這個事兒沒有塵埃落定之前,誰敢保證不出意外?

退一步說,哪怕沒有什麼意外,斯維爾德洛夫也必須爲自己上臺造勢了,因爲他要面對的局面並不是特別理想。在列寧派內部,以李曉峰爲首的挑戰勢力可是逼得很緊,哪怕是大家達成了某種程度的一致。但小斯如果真想上臺之後大權在握積極的做點什麼事。也確實有必要造一造勢了。否則,恐怕會被逼得很難堪。

所以,從進入1942年下半年以來,斯維爾德洛夫就很少呆在莫斯科,而是在前線飛來飛去,打出的旗號是督戰、是加油鼓勁和調研考察。實際上,小斯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軍方拉關係。

而雅戈達就利用了這一點做文章。攻擊托洛茨基沒有像國內革命戰爭時那樣去前線督戰,這就是吃幹抹淨過河拆橋。哦?你問他爲什麼不攻擊某仙人。主要是某仙人太不好惹,耳目太靈,雅戈達很清楚,如果他的謠言是針對某仙人去的,還沒散佈開來,造謠的人就送西伯利亞修地球或者直接送靶場吃花生米了。

正所謂柿子挑軟的捏,在雅戈達看來托洛茨基就是軟柿子,反正你丫都要下臺了,拿你當墊腳石。怎麼地吧!

只不過讓雅格達估計不足的是,他忘記了導師大人的感受。在蘇聯,列寧只要活着就是絕對不能低估的人,他只要開口說話,大傢伙就得低頭做記錄,然後回去好好領會和揣摩。至於他老人家公開批評某些人活着某種現象,那趕緊的承認錯誤纔是正道。

在李曉峰看來,雅戈達真心就是作死,你拿誰說事不行,偏偏去摸導師大人的老虎屁股,真以爲他老人家是虎落平陽了?傻逼!作死!

“你看吧,雅戈達最後不會有好結果。哪怕是雅科夫同志上臺了,他也成不了氣候!”李曉峰信誓旦旦的說道。

他爲什麼會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導師大人是什麼人?當年選接班人的時候,派系內部一致認爲斯 大林和小斯這哥倆玩雙套車是最好的選擇。可他最後選擇了誰?

導師大人是那種特別有主見,而且敢於做決定的人。現在他是僅僅說了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似乎對雅戈達這股子壞胚顯得不屑一顧。但李曉峰知道,導師大人的不屑一顧只是表面上的,他恐怕已經在心中引起了重視,他絕不會讓這些小鬼壞了蘇聯的大好局面。也就是說,哪怕斯維爾德洛夫順利接班,也不會有雅戈達什麼事,那位最好的結局就是在一個次要崗位混到退休。

不過李曉峰關注的不是雅戈達的結局,對他來說,就算斯維爾德洛夫順利接班了,想要碾死雅戈達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而且小斯也不是傻瓜,一旦讓他明白過來這位親親表弟做了些什麼,恐怕會立刻翻臉。

李曉峰真正關心的是雅戈達的那個小情人:“那個女人還活躍嗎?”

雅科夫回答道:“很活躍,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以來,不是一般的活躍。看來李爾文小姐很重視她留下的這粒棋子!”

“哼!”李曉峰冷笑了一聲,“重視個屁,你太小看那個女人了,對她來說,什麼都是棋子,什麼都可以放棄。你如果跟着她的節奏走,那就掉坑裡了。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雅戈達的女人上,我個人的感覺,那僅僅是李爾文丟出來的障眼法!”

末了,李曉峰又補充了一句:“李爾文很善於給我們製造驚喜,我就不信她離開蘇聯的時候,僅僅只留下一條線,這不是她的風格!”

在李曉峰說起李爾文的時候,女間諜也在緊張的進行各種活動,在巴勒斯坦發生動亂之後,作爲丘吉爾新任命的情報高級顧問,她立刻啓程前往耶路撒冷,調查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激烈衝突的真相。

那麼她有結論了嗎?

李爾文冷笑了一聲:“結論真的重要嗎?其實我們都知道結論是什麼,這樣的血腥仇殺怎麼可能如此迅速的蔓延開來?沒有外部勢力的干涉,這根本不可能。我們都很清楚,有一隻看不見得手正在推動這一切,是他一手促成了這場衝突!”

m沒好氣的說道:“這就是你的結論?”

李爾文聳了聳肩道:“這是事實。”

m道:“首相想要知道的是,這隻看不見的手來自哪裡!而不是你所謂的事實!”

“不!”李爾文搖了搖頭道:“首相想要知道的不是那隻看不見的手來自哪裡?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立刻還擊嗎?”

m怒道:“爲什麼不能還擊!對於這種處心積慮搞亂帝國在中東佈局的敵人,必須予以剷除!”

李爾文嗤笑了一聲:“如果我告訴你,這隻看不見的手不是屬於蘇聯就是屬於美國呢?你還堅持‘必須予以剷除’嗎?”

m愣了。不過她馬上問道:“你有證據嗎?”

李爾文又笑了一聲:“需要證據嗎?”

m爲之默然。有證據又如何?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這種事兒只能不了了之。畢竟帝國現在最危險的敵人是德國。

m不做聲了,而李爾文則在侃侃而談:“我早就說過了,首相需要知道的不是敵人是誰,這沒有任何意義。是納粹的話,那很正常,但我們正處於戰時狀態,而且還是我們落在下風,暫時沒辦法報復。是美國人。也很正常,美國人有這種野心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中東發現石油之後,美國人在那裡給帝國製造麻煩太正常不過了。問題是,我們能跟美國人翻臉?當然,蘇聯的可能性最大,以安德烈.彼得洛維奇的性格,這種手段他用得出來。但是我們能對蘇聯做什麼?”

李爾文聳了聳肩,繼續說道:“所以我說敵人是誰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去解決這個麻煩!”

m悶悶的問道:“你有什麼高見?”

李爾文搖了搖頭道:“我哪裡能有什麼高見。在我看來,中東那裡的問題。哪怕是沒有外部勢力挑撥,遲早也會爆發。畢竟這是我們一手促成的,從允許猶太人返回那個是非之地開始,這就是必然的結果。只不過現在問題被提前引爆了,讓我們措手不及而已!”

m皺了皺眉頭,問道:“也就是說,你也沒辦法?”

李爾文笑了:“我可沒那麼說!”

m實在受不了李爾文這種繞圈說法的方式,她很不耐煩地問道:“那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李爾文的意思很簡單,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本來就是大英帝國一手促成的,這本來就是大英帝國故意往中東釘的一顆釘子。從這顆釘子被頂進去那一天開始,它就註定要發揮作用的。

當然,大英帝國並沒有想到,這個作用發揮得這麼早,這麼不是時候。在錯誤的時間由錯誤的人引爆了這一矛盾,而大英帝國還必須爲這一錯誤買單。誰讓這顆釘子是他們自己敲進去的呢?

所以事情很明顯,既然錯誤已經鑄成,根本就沒有挽回的餘地,那麼唯一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將錯就錯了。怎麼將錯就錯呢?

李爾文提出了兩種方案:“第一種辦法,就是廢止貝爾福宣言,終止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的計劃。全面支持阿拉伯人,將猶太人遷出巴勒斯坦!”

這個辦法怎麼樣?

用英國人自己的話說:“很操蛋!”《貝爾福宣言》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這不是自打嘴巴嗎?而且猶太人那頭怎麼交代?現在的猶太勢力可不是一戰後那個草雞狀態了,在美國猶太金融財團掌握着錢袋子,一旦英國撤回貝爾福宣言無條件的支持阿拉伯人,那美國猶太財團肯善罷甘休?日俄戰爭時期,爲了報復反猶的沙皇俄國,猶太人可是敞開錢袋子給俄國的敵人日本貸款。

現在猶太人雖然不可能給德國人什麼好處,但是想方設法的將英國踢出《租借法案》或者在金融上給大英帝國致命一擊,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本來財政就捉襟見肘的大英帝國來說,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嗎?

所以李爾文的第一種方案一經提出就被扔進了垃圾桶,《貝爾福宣言》是決不能放棄的。李爾文便提出了第二種方案:“那就給阿拉伯人一點顏色看看,壓制他們反對的聲音,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解決這個麻煩!”

嘖!對於大英帝國的政治精英來說,第二種方案一樣不咋地,數百年來大英帝國之所以能站在世界權力的巔峰,原因只有一個——爐火純青的平衡策略。簡單點說就是通不過製造平衡的方式削弱自己敵人的競爭力,通過這樣的手段,帝國拼掉了法國、德國等一系列的對手。

而這種策略已經深入了大英帝國政治精英的骨髓之中,而李爾文現在提出的這個單方面偏向一邊的策略,怎麼看都是對帝國既定國策的褻瀆。

試想一下,現在將阿拉伯人得罪狠了,今後在解決掉納粹的威脅,當帝國重新治理中東的時候,將會遭到阿拉伯人一致的反對。如果中東沒有發現石油也就算了,現在,這個遍地黃沙的鬼地方下面埋藏的都是黃金,讓大英帝國的政治精英放棄這座金庫,這可能嗎?

所以大英帝國的精英們立刻就陷入了糾結當中,他們迫切地想要找到第三種更加完美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全本小說網

ps:

感冒了,悲劇。祝大家聖誕快樂!

鞠躬感謝曾鄫、守護星座的人、胡德海軍上將、玄元極聖天帝和尤文圖斯同志!

48 問題不少241 新思維407 夜戰(5)01 十年(上)133 圖窮匕見(下)065 黯然下課630 搞定397 亂中一擊012 話不投機199 陰人351 收個弟162 可笑的武器112 新武器(下)327 卡緬斯克的末日054 背黑鍋593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3)296 幸運60 23師團覆滅257 糾結311 活寶564 CCCP(下)123 007在行動(上)276 調虎離山638 陰謀(中)535 扯皮(上)081 父親295 煎熬397 忽悠103 老託發難279 增援125 不愉快的會面105 爭鋒相對(上)44 錦衣夜行291 戰鬥151 有人找茬(上)594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4)273 意外碰面412 完勝(2)275 名將大薈萃(3)425 希望434 圍魏救趙之計217 無題139 高超手段632 海空542 柏林之戰(5)473 決戰(2)514 交鋒(上)138 破財免災546 紅海軍的未來(下)505 巴黎起義(中)250 師出有名243 朱可夫的野望14 新仇舊恨正文 365 暗流474 目標牡丹江437 你來我往096 列 寧迴歸031 氣死你549 巔峰對決(3)192 爭搶031 竟是熟人176 變化124 所謂老好人196 棘手432 棄車保帥376 以牙還牙553 爾虞我詐213 強硬到底372 學習生活(上)180 東波蘭的陷落645343 報復047 一百年(第一更)518 定計290 磨礪358 退一步302 幡然悔悟?654 鬥爭的藝術(2)105 上眼藥383 馬赫諾和彼得留拉276 調虎離山374 局勢漸明542 海戰(7)440 綁 票277 神聖的戰爭269 改 革156 遠東戰場(1)412 完勝(2)229 說服(下)465 報仇(上)301 一個人的戰鬥(下)180 東波蘭的陷落317 偷車風波268 無題538 海戰(3)125 不愉快的會面418 舊時代的結束119 送上門350 第一次維堡保衛戰(下)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