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出洞

“北方的孤獨女王”已經在挪威的峽灣中呆了小半年,這半年的時間對於立志於想要在海上大展身手的德國海軍軍官和士兵來說,無疑是相當失望的半年。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他們憧憬着殺入大洋,開啓和姊妹艦卑斯麥號一樣轟轟烈烈的獵殺之行。但是德雷爾元帥在卑斯麥號的悲劇之後,再也不敢拿海軍僅有的幾艘主力艦冒險了。所以提爾皮茨只能窩在挪威的峽灣中當存在艦隊。

可能對於德**方高層來說,提爾皮茨號的存在對於英國和蘇聯來說是如鯁在喉,能極大的牽制英蘇兩國的海上力量,爲地中海戰區乃至遠東的日本減輕壓力。客觀上說,還是有那麼一定的用處的,但是,對於該艦的官兵來說,這種家裡蹲無所事事的日子實在太難熬了。

提爾皮茨號上艦員們在挪威的生活大體是這樣的:天覆一天的防空訓練以及各種繁瑣的僞裝工作,比如從周邊山林砍來樹木堆積在甲板上。或者就是沒完沒了的機械保養,天天擼炮卻不讓射,這種日子實在是一種煎熬。

無奈之下,該艦隻能不斷地開展體育競賽活動以鼓舞士氣,或者間歇的讓減員到周邊的鎮子或者城市裡放鬆放鬆。總而言之,提爾皮茨號上的服役生涯是乏味和鬱悶的。

而在這麼一天,當提爾皮茨號上的官兵們聽聞終於可以出海,終於可以狠狠地揍毛熊的時候,全艦上下的興奮自然是理所當然的。德雷爾親自將此次行動命名爲“霹靂”。其寓意不僅僅是要用霹靂手段解決紅海軍艦隊。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的艦隊能像霹靂一樣快速獵殺對手之後完整的全身而退。

是的。謹慎的德雷爾知道此次行動中蘊藏的風險,他很清楚自己的對手不是綿羊,而是危險的獵豹。紅海軍的實力穩居德國海軍之上,近論主力艦的數量,紅海軍就超出一大頭,而且最讓德雷爾鬱悶的還是,敵人的主力艦大部分還都是前公海艦隊的饋贈。反正對德國海軍來說,紅海軍就是心中永遠的恥辱。只有將紅海軍徹底的消滅,才能一雪前恥!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至少德雷爾很清楚,真要進行一場正面的海上決戰,就算是有提爾皮茨號,他的艦隊也不是紅海軍的對手。但是,現在他要做的不是艦隊決戰,而是偷襲。

根據蓋世太保的情報,紅海軍的主力集中在拉加多湖休整。此時白海艦隊的主力也就是“十月革命”號和“巴黎公社”號戰列艦,和一艘突擊者號航母駐紮在摩爾曼斯克。另外的紅色哈爾科夫和紅色薩馬拉號戰列巡洋艦以及兩艘列寧格勒級航空母艦駐紮在冰島。

如果這些情報準確可靠,哪怕此次十月革命、巴黎公社親自出動爲護衛艦編隊護航。德雷爾也不是特別畏懼,以提爾皮茨號、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號、希佩爾海軍上將號、歐根親王號和舍爾號的實力完全可以一戰。而這也是他允許艦隊出戰的信心所在。

在德雷爾看來,紅海軍的地緣劣勢太明顯了,幾大艦隊都被分散在封閉的海區,互相之間無法支援。所以哪怕從整體上看紅海軍力量佔據上風,但是到了局部上,那就是處處位於下風。

只能說德雷爾的情報太不準確了,或者說kgb的戰略欺騙太成功了。德雷爾不光錯誤的估算了紅海軍航空母艦的數量,以爲紅海軍只有兩艘列寧格勒級航母在役。實際上應該是四艘(明斯克號和基輔號也已經完成改裝)。更遭到的是他沒有意識到蘇聯已經將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完工,這兩個艦隊已經融合爲一個整體。所以當空中偵察告訴他紅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還在拉加多湖休整時,他就放心了,完全沒有意識到,只要紅海軍願意,這些休整中俄艦船立刻可以北上北冰洋然後轉入大西洋作戰。

德雷爾麻痹大意了,所以將爲數不多的主力艦一股腦的都派了出去,他以爲自己是獵人,但實際上他僅僅是獵物。而且,德國海軍集結的這支龐大的艦隊也是存在不少問題的。比如舍爾號,其最高航速僅僅有26節,不便同提爾皮茨號等高速艦一起編隊行動,而這次霹靂作戰,按照德雷爾的要求必須速戰速決,決不能拖泥帶水,否則將會被反應過來的皇家海軍逮個正着。所以舍爾號最後擔任的是後衛工作,其實就是出海打醬油。

除了舍爾號的問題之外,德國海軍還存在另外一個要命的大問題,那就是輔助大艦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數量和性能嚴重不足。比如在這次行動中,竟然沒有一艘輕巡洋艦出動,而能夠動用的驅逐艦也僅僅有四艘(z7赫爾曼.舍曼,z14弗雷德里希.伊恩, z25和z28),可以說主力艦的數量竟然比輔助艦艇還要多,不得不說,護衛力量是嚴重不足。當然,從德雷爾的本意來看,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對他來說,這就是一次偷襲行動,打了就跑,編隊數量太大反而容易暴露。

簡單的介紹一下z7和z14,這兩艘驅逐艦都屬於早期的1934a型驅逐艦,擁有雙煙囪和短首樓艦身,裝備五門127毫米主炮和兩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大航速38節。而z25和z28屬於1936a型,裝備五門150毫米主炮和兩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大航速36節,滿載排水量接近3700噸。

從技術性能上說,z25和z28接近輕巡洋艦的戰鬥力(沒有裝甲),可以說是驅逐艦領艦。之所以將兩艘火力兇悍的1936a型驅逐艦編入霹靂行動,恐怕德雷爾更多考慮的是增強編隊的火力密度,給蘇聯編隊最大程度的殺傷。至於爲主力艦護航。這恐怕不是1936a型驅逐艦能承擔的任務。因爲其本身的防空能力就十分堪憂。150毫米主炮不管是射速還是俯仰速率都威脅不了戰機。剩下的4門37毫米“手拉機”和5門20毫米高射炮真心比擺設強不了多少。

6月26日,一架德國遠程偵察機在巴倫支海發現了戈爾什科夫的海上編隊。這支編隊由12艘36型護衛艦以及四艘40型驅逐艦以及兩艘戰列艦組成。該情報很快就通知了德國海軍司令部,德雷爾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開展霹靂行動。

德雷爾在第一時間就給西里阿科斯海軍中將發佈了命令,這位海軍中將之前狠狠地在英吉利海峽羞辱了英國人一番,這次海軍元帥希望他再接再厲,再羞辱俄國人一把。

很快西里阿科斯就登上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在他的命令下該艦很快生火備足蒸汽,同時將覆蓋在船身上長達一年的各種僞裝全部去除。很快在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提爾皮茨號駛出了峽灣,在挪威外海同沙恩霍斯特等艦匯合,接下來他們將一起浩浩蕩蕩的駛向西奧倫羣島,在那裡埋伏紅海軍艦隊。

只不過興奮的德國人並沒有發現,當他們興沖沖的時,有幾雙眼睛正在注視着他們的一舉一動。在峽灣入海口附近,皇家海軍的“海狼”號潛艇發現了這個龐大的編隊,並準確的識別出了沙恩霍斯特號的艦影,只不過在海狼號搶佔在有利陣位之前,西里阿科斯的編隊就已經加速到20節以上。輕鬆了擺脫了海狼號。

不過海狼號的發現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很快它浮出水面。緊急用無線電通知了遠在倫敦的海軍部。一個多小時之後,丘吉爾就收到了這份情報。

“沙恩霍斯特號出動了?同行的艦船至少超過四艘?”老煙鬼仔細的咀嚼着這一情報,很快他就判斷:“德國人這一定是有重大行動!讓海軍部立刻行動起來,判明德國人的目的,並作出一個攔截計劃!”

老煙鬼的想法很簡單,爲了圍堵德國海軍的那僅存的幾艘大艦,皇家海軍不得不將主要的作戰力量雲集於北大西洋,這極大的干擾了皇家海軍的作戰效能,如果能擊沉沙恩霍斯特,那就能解放一部分被牽制的主力艦,完全可以將其投入現在情況萬分緊急的遠東地區。

當然老煙鬼並沒有意識到德國人這次行動的規模有多大,更沒有意識到提爾皮茨都出動了,否則,他將會更加雷急火急,會命令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全力出動圍捕。

不光是皇家海軍發現了德國人的動向,紅海軍也準確的掌握着德國艦隊的動向,kgb利用潛伏在挪威的間諜時時刻刻監視着提爾皮茨號的動向,他們比英國人發現得其實更早,而且情報也更加準確和詳細。

“提爾皮茨、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舍爾……德國人這是傾巢而出了!”

海軍總司令奧爾洛夫吸了一口涼氣,他真的沒有預料到德國人會這麼瘋狂。之前他的判斷是,德國人最多也就是出動提爾皮茨以及再加最多一兩艘戰列巡洋艦。誰想到,德國人從戰列艦到重巡洋艦都一窩蜂的冒出來了,這得是多瘋狂啊!

很快,奧爾洛夫就爲戈爾什科夫擔憂了,從編隊數量上說,戈爾什科夫佔據絕對的上風,但是在質量上卻處於絕對的下風。兩艘拜仁級能招架得住德國羣狼嗎?一旦有個閃失,這損失就太大了!

奧爾洛夫憂心忡忡地問道:“庫茲涅佐夫的艦隊現在在什麼位置?”

“剛剛離開冰島。”

奧爾洛夫在海圖上量了量,心裡又涼了半截,哪怕是庫茲涅佐夫全速前進,其主力艦恐怕都趕不上這場戰鬥了!難道說這場海戰的勝負將完全交給航空母艦和戰鬥機?

奧爾洛夫實在不敢信任航母和飛機的組合,作爲一個老海軍他還是更加信任戰列艦上的巨炮。不過現在的情況後悔也已經晚了,除非取消這次行動,否則就只能照着劇本來了。

當然。取消行動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次行動是經過軍 委討論通過並得到政 治局授權的。哪怕他是海軍總司令也無權取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爲前方的將士們祈禱了。

“北大西洋的天氣怎麼樣?”奧爾洛夫又問道。

“根據庫茲涅佐夫將軍的彙報。風浪比較大,氣候條件不算理想。”

這又是一個奧爾洛夫不願意聽到的消息,天氣對海戰的影響太大了,有些時候天氣情況甚至能決定一場海戰的勝負。更何況,航母和飛機對氣候更加敏感,北大西洋上的大風大浪將讓航空兵的運作變得無比的困難。

不光是奧爾洛夫注意到了這一點,庫茲涅佐夫和蘇霍伊一樣也注意到了,而且作爲當事人。他們的感覺更加的直觀。離開冰島沒多久,他們就撞上了一股從北冰洋來的寒流,風浪一度高達6級,氣溫也降低到了零下七度。

“彈射器又被凍住了!”蘇霍伊憤怒的罵了一句。

庫茲涅佐夫撇撇嘴,但並沒有說什麼,因爲彈射器被凍住一點兒都不奇怪,根據之前出海訓練的經驗,這種全新的蒸汽彈射器性能沒得說,能夠將十二噸的飛機在百米長的軌道上瞬間加速到90節左右,兩臺彈射器配合得當的話。可以讓滿油滿彈的戰機以更快的速度升空作戰。這在關鍵時刻是相當的理想。

但是這種蒸汽彈射器也有問題,汽缸和活塞之間的開口和縫隙不管怎麼樣都會泄露蒸汽。而這些水蒸氣遇冷之後會很快凝結。也許在中低緯度和溫帶使用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高緯度的寒帶,這真心是有些要命。這些凝結在甲板上的冰塊是戰機的天敵,一不留神就會釀造機毀人亡的重大事故。

一開始海軍內部是不太同意給航母裝備蒸汽彈射器的,不光是因爲上述蒸汽泄漏的問題。更關鍵的是,這些蒸汽彈射器重量大,維護麻煩,而且造價頗高。在蘇霍伊看來,這些蒸汽彈射器根本就是華而不實的廢物,哪怕沒有它們,戰機也能輕鬆的在甲板上起飛,而且就算是需要照顧某些緊急起飛的狀態,現在更加成熟和可靠的液壓彈射器也更好用。

不過這一切在某仙人那裡根本說不通,某人固執要求必須立刻研發和裝備蒸汽彈射器,並且將其優先級放得頗高。在列寧格勒級航母的中期改裝中,蒸汽彈射器就是重點設備。

在這次中期改造中,列寧格勒級航空母艦不光是裝備蒸汽彈射器,還進行了相當激進的全面改造,這麼說吧,整艘戰艦被改得面目全非。具體的改造工程有:將原本的舷內升降機改爲舷外升降機,在艦橋的前後兩端,各設置一臺最大起重能力爲二十噸的升降機。

對這樣的改造蘇霍伊也是不滿意的,他覺得舷內升降機用得好好的,根本就不需要改,而且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惡劣氣候下,舷內升降機也比舷外升降機好用。這種改造根本就是莫名其妙麼!

不光是升降機改了,甲板也從直通式改爲了帶斜角甲板的直通甲板。左舷增加了一段外飄的甲板,右舷也增加了部分配重。這段8度的斜角甲板蘇霍伊同樣也不喜歡,他認爲這讓航母變得很醜,同時認爲其意義不大。

不過他的反對依然是然並卵,某仙人硬是將同時起飛和降落戰機當成必備的功能寫入了航母的發展規劃。今後所有的航母都必須裝備斜角甲板,比如說正在建造中的42型航空母艦,斜角甲板更大,達到了14度。

唯一讓蘇霍伊趕到高興的設備,那就是中央光電設備研究局研發的光學助降設備,這種名曰菲涅爾透鏡的光學助降設備讓飛行員在航母上的降落變得更加容易,讓起降階段的事故率降低了10個百分點。

經過這一番改造之後,列寧格勒級航空母艦的最大排水量接近五萬噸,最大航速30節,最大載機量84架(不算吊掛在機庫頂端的備份機,約12架)。其中雅克-3k戰鬥機36架,ro-2多用途攻擊機36架,ro-3多用途攻擊機12架。

可以看出,紅海軍的航空母艦上戰鬥機的配置比例相對較高,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說明,紅海軍很重視海上防空,這和當時主流的配置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那時更加重視攻擊機的數量,戰鬥機數量較少。

按照紅海軍的標準作戰程度,航程更大速度更快的ro-3一般承擔偵察任務,而ro-2則承擔打擊任務。這一次也不例外,四艘列寧格勒航空母艦哪怕是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也彈射了8架ro-3起飛偵察。

“這也就是彈射器唯一的好處了,”蘇霍伊嘆了口氣,說道:“有牽引和軌道固定的他們,在大風大浪下還能發揮作用,就是太貴也太笨重了!”

庫茲涅佐夫聳了聳肩,對於技術性問題,他暫時沒有興趣,他更有興趣的是戰術性問題:“你覺得德國人現在會在哪裡埋伏戈爾什科夫的艦隊?”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gundam0080、光輝的憲章和尤文圖斯同志!

142 投機取巧291 德賓科“中槍”097 出手051 激烈交鋒242 霧風愛情故事(不喜勿訂)166 麻煩的維多利亞361 暗戰(上)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553 爾虞我詐586 下棋315 激戰317 手忙腳亂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437 你來我往611 難118 突破口160 一地雞毛215 偵察234 各懷鬼胎(上)184 人心難測(下)167 聖誕禮物547 巔峰對決(1)046 無題132 圖窮匕見(中)356 苗頭不對298 逮捕令018 新任務286 無題255 葉夫根尼的初戰127 新情況117 話難聽253 辯論開始276 惡人自有惡人磨464 決戰之前(中)449 空中王牌的故事(中)002 彼得保羅監獄046 做我的情人41 無題300 小狐狸和老狐狸78 初次交手386 無題061 暴走的加米涅夫387 蠻龍239 說服076 急和不急089 滿盤皆輸353 新戰術367 扯皮139 高超手段364 海軍和秘密324 爆發277 拆東牆補西牆004 驚魂夜(下)045 李代桃僵400 棄船406 艦隊出港363 救,還是不救?229 說服(下)351 收個弟188 無題639 陰謀(下)566 末日?246 不順利437 你來我往228 說服(中)464 決戰之前(中)049 開始反攻377 老託的堅持331 裝孫子386 無題555 屎一樣的貨色169 來對了333 血戰落幕589 形勢209 讓你再忽悠70 護衛艦和逗逼473 決戰(2)225 圍觀須謹慎(下)243 朱可夫的野望137 風雨欲來193 語出驚人559 僵持363 天真的人257 糾結20 抗日人選527 烏克蘭終於消停了122 無題117 打臉要打腫(下)253 無題173 空軍的問題(中)516 說服633 兩大問題269 密會381 真實的謊言564 CCCP(下)378 保衛彼得格勒062 一網打盡391 沒有辦法的辦法155 理解錯誤524 空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