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空中打擊

瞭解一點二戰戰史和冶金知識的朋友都知道鉬元素的價值。簡單的說吧,鉬能提高合金的高溫性能、耐磨性和抗腐蝕性。比如說合金裝甲鋼,缺少了鉬那韌性就慘不忍睹。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的虎王坦克,按道理說以虎王的體重以及正面裝甲厚度,在二戰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可是蘇聯紅軍繳獲了虎王在庫賓卡經過實彈射擊之後,卻認爲虎王的防禦真心是虛有其表。

其裝甲質量跟虎和豹相差甚遠,根本就是黑心包子。按理說以德國人精工細作的性格,不至於拿這種豆腐渣裝甲湊數,其關鍵問題就是缺了鉬!

德國幾乎沒有什麼稀有金屬,比如說鉬就完全需要進口,其中德國的鉬主要就是從挪威的克納本鉬礦獲得。所以說希特勒入侵挪威真心不是拍腦袋做出的決定,鋼鐵和鉬都得靠這個不靠譜的國家,不拿下他怎麼能行呢?

在二戰中,爲了摧毀德軍的鐵礦石和鉬礦來源,盟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比如1943年11月7日,美國第八航空隊的158架遠程轟炸機就造訪了克納本,幾乎一口氣炸平了整個礦區。其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德國的鉬礦來源被切斷,裝甲質量瞬間變水。只能拿水貨虎王去拼紅軍越來越強悍的坦克。結果自然不妙。

李曉峰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前教德國佬怎麼做人。直接搞定克納本鉬礦以及摧毀納爾維克港。在他看來,轟炸這兩處屬於代價小和效益高的典型。

那麼紅軍有能力攻擊這兩處設施嗎?應該說有,比如說納爾維克港,之前在挪威戰役中,紅軍可是搶了老大一塊地皮,在納爾維克北部駐紮了相當數量的地面部隊(一個極地步兵軍,以及一個裝甲旅和一個騎兵師),可以從地面直接發起對納爾維克的進攻。

當然。也必須看到,納粹在挪威也駐紮相當力量的地面部隊(比紅軍還稍微多一點),在衛國戰爭爆發之後,兩軍沿着69度緯線構築了嚴密的工事,呈現對壘狀態。

一戰的經驗充分說明戰壕戰並不是那麼好打的,而且紅軍所處的維度比較高,補給相對又比較困難,直接發動地面攻勢勝算不大。不過利用空軍做文章還是行得通的。

比如說在特羅姆瑟就有紅軍的海空基地,該基地不光駐紮有海軍的部分驅逐艦和巡洋艦,還駐紮有強大的海軍航空兵。納爾維克完全在蘇-1和ro-2的攻擊半徑之內。而且哪怕是短腿的雅克-1也能全程掩護攻擊機和轟炸機。

更何況,爲了進行巴巴羅薩作戰。德軍從各條戰線上抽走了精銳的部隊,挪威的德國空軍相對比較弱,而且裝備的機型偏老舊,戰鬥機大量都是bf-109d型,而最新的fw-190更是不見蹤跡。

不過,僅僅依靠海軍航空兵的力量去摧毀納爾維克似乎有些託大,畢竟海軍的攻擊機和轟炸機載彈量有限,而且數量比較少。想要徹底的摧毀一個港口,那點兒數量不夠,而且納爾維克的地面防空還是比較強大的。

按照李曉峰的設想,海軍航空兵和空軍的遠程航空兵應該全力合作,海軍航空兵的蘇-1和ro-2負責精確攻擊納爾維克的關鍵設施,比如碼頭設施。而空軍的遠程轟炸機則負責佈雷和轟炸運輸鐵礦石的鐵路。雙管齊下,爭取徹底的困死納爾維克。

這一設想立刻就獲得了阿爾克斯尼斯的積極響應,很快方案就出爐了,空軍遠程航空兵一部從摩爾曼斯克基地起飛,沿海岸線向特羅姆瑟方向飛行,抵達特羅姆瑟上空之後,在當地海航的雅克-1k掩護下,突入韋斯特峽灣進行攻勢佈雷。該任務主要由載彈量更大的圖-3和pe-8負責。而從摩爾曼斯克起飛的遠程航空兵伊爾-4、圖-2和葉-2機羣則從芬蘭北部進入挪威,主要負責轟炸鐵路。至於港口設施和港內的船舶,則主要交給海軍航空兵負責打擊。

可以說轟炸納爾維克海軍和空軍飛快的就達成了一致,可是在轟炸克納本鉬礦上,空軍和海軍卻分歧很大。

阿爾克斯尼斯認爲,他的遠程航空兵可以利用東普魯士的機場起飛,沿着瑞典空中國境向挪威飛行,直撲克納本一舉將其摧毀之。

不過該方案卻遭到了蘇霍伊的強烈反對,小鬍子認爲,走波羅的海方向空襲克納本難度和危險太大,首先德國人在這個方向上囤積了重兵,空中力量十分強大,其次,期間還要穿越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德國空軍有充足的攔截時間。走這個方向必然損失慘重!

蘇霍伊認爲,他的航母特混編隊完全可以比遠程航空兵做得更好,出巴倫支海,躲在德國在挪威的航空兵之外慢慢向克納本靠近,在深夜突入斯塔萬格以西海域,在黎明時分放飛戰機,突襲克納本,一舉將其摧毀之。

不過蘇霍伊的方案也有不少毛病讓阿爾克斯尼斯挑,空軍元帥說了:“要想徹底摧毀克納本鉬礦,需要大量的攻擊機。你們海航就算五艘航母同時出動,充其量也就是500架戰機,其中接近一半都是戰鬥機,能用於轟炸克納本的僅僅只有二百架攻擊機。而且攻擊機載彈量有限,轟炸效果怎麼保證?”

這還是第一條,阿爾克斯尼斯很快又提出了第二條:“五艘航母。再加上隨行護衛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以及驅逐艦。艦隊規模至少也得幾十艘上百艘吧?如此大規模的出動。德軍會沒有反應?而且雅克-1k航程有限,你的航母編隊必須深入挪威海域才能發動攻擊,這必將讓龐大的艦隊處於德國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這個風險難道就小了?”

阿爾克斯尼斯的意見確實有道理,ro-2確實很全能,但是載彈量和航程真心是沒辦法跟圖-3和伊爾-4比。攜帶一千公斤炸彈的時候,其最大航程只有1000公里的樣子,作戰半徑其實也就是300公里的樣子。

而實際上紅海軍的特混編隊最大打擊距離還沒有三百公里。原因就在於雅克-1k航程更短,陸上版雅克-1最大航程大約在650公里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說其最理想的作戰半徑也只有200公里的水平。而艦載版雅克-1k因爲加強結構增重,不管是機動性還是最大航程指標都有所縮水,真實的作戰半徑實際上只有180公里的水平。

也就是說,除非攻擊機隊不要雅克-1k護航,那可以在三百公里的距離上發起攻擊,如果要雅克-1k護航,那最大攻擊距離也就是180公里。

180公里實在太短了,完全就在德國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如果真要這麼幹,那特混編隊要冒的風險確實更大了。

一時間。阿爾克斯尼斯和蘇霍伊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這個官司直接打到了李曉峰這裡。作爲轟炸納爾維克和克納本的支持者,他必須做出裁決。

不過李曉峰的裁決卻有些怪異,因爲他同時否定了阿爾克斯尼斯和蘇霍伊的建議,認爲這兩個方案都不成熟。

“我們的機會只有一次,如果不能乘着敵人警惕性不夠高的時候一舉摧毀克納本,一旦我們的攻擊沒有達成理想的效果,德國人很快就會加強相關區域的防空力量。那時候再要進行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攻擊,代價將會更加慘重!”

頓了頓,他異常嚴肅地說道:“所以,在第一次攻擊中,我們就必須取得圓滿的成功,必須一舉摧毀克納本,決不搞什麼第二次和第三次返工。所以,如果你們不能保證絕對的成功,還不如暫時不動爲妙!”

因爲李曉峰的堅持,阿爾克斯尼斯和蘇霍伊只能回家返工,而此時,李曉峰也有了一個大概的設想。而他這個設想十分的複雜,包含兩個方面,涉及空軍、海軍和kgb三個部門。

具體的計劃是這樣的,對納爾維克和克納本的攻擊,想要一舉成功,就不能迴避德國空軍的問題。在挪威南部以及丹麥海域,紅軍不可能獲得制空權,所以不管是空軍的直接穿越波羅的海的轟炸計劃,還是蘇霍伊的特混編隊出擊計劃風險都太大,而且都不能保證徹底摧毀克納本鉬礦。

怎麼樣解決德國空軍的問題呢?反正直接去搶制空權肯定沒戲,李曉峰的想法是誘騙。如果能將德國空軍從克納本附近騙開,成功的可能性不就大了嗎?

而怎麼去欺騙,李曉峰也有個大概的想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依然是從兩個方面着手。一個是轟炸納爾維克,重點打擊納爾維克,必然能將將德國空軍的注意力引向北面。

不管怎麼說德國空軍的實力是有限的,既要關注巴巴羅薩計劃,還要關注英吉利海峽,最後還得爲納爾維克分心,那麼很有可能,在丹麥和波羅的海一線將會出現空擋。

而紅軍則不然,紅海軍的海軍航空兵此前一直在巴倫支海打醬油,完全可以由他們去給納爾維克施加壓力,配合一部分遠程航空兵,夜以繼日的猛轟納爾維克,就不信德國人不上當。

更何況,納爾維克還只是李曉峰甩出去欺騙德國佬的第一張牌,他還有第二個欺騙方向——柏林。和德國空軍之前完全不重視遠程航空兵相比,紅色空軍在戰前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有一定能力的遠程航空兵,轟炸柏林根本就不是問題。不管是葉-2、pe-8還是伊爾-4都能去柏林丟炸彈。

唯一成問題的是前面說過了,這種轟炸只能激勵士氣和激怒希特勒,其他太多的作用是沒有的。不過對於李曉峰來說能激怒小鬍子就夠了。元首怒了。胖子戈林肯定要引起重視。不管是報復性的轟炸莫斯科,還是加強柏林的防空能力,那個死胖子一定會屁顛屁顛的去做。而紅軍需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的用少量遠程轟炸機去騷擾對方,讓他們始終保持對柏林的關注。

當德軍剩餘不多的精力和戰機被柏林分散之後,波羅的海上空的空擋將會更大,這將使得從東普魯士起飛的遠程轟炸機安全的進入克納本上空。

李曉峰提出這一套構想後,阿爾克斯尼斯很快就表示同意,只有蘇霍伊唧唧歪歪了幾句。小鬍子有點不滿意他繼續當配角,憑什麼他就只能去騷擾納爾維克,而讓空軍吃肉呢?

不過這畢竟是李曉峰的建議,蘇霍伊必須尊重,除非他能夠想出更完美的計劃。顯然,更完美的計劃蘇霍伊沒有,所以他只能接受現實。

7月25日夜,蘇霍伊的特混艦隊偷偷摸摸的駛出了摩爾曼斯克,該艦隊包括四艘航空母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四艘35型重巡洋艦、四艘36型輕巡洋艦以及8艘38型防空巡洋艦。

其他的戰巡、重巡和輕巡洋艦就不過多的介紹了。簡單介紹一下38型防空巡洋艦,該艦很類似美帝的亞達蘭大級輕巡洋艦。裝備有12門130毫米高平兩用炮。最大航速32節,標準排水量6800噸,18節時能航行6000海里。

該艦裝備有完善的雷達火控設備和cec指揮所,專門用於充當特混編隊的帶刀護衛。從1938年開始,按照李曉峰的要求,準備給每艘航空母艦配備至少兩條防空巡洋艦,最好是能配備四艘。

當然,防空巡洋艦也遭遇了老海軍的強烈反對,大部分老海軍認爲該艦排水量巨大但武備薄弱,根本就是花架子,毫無用處,還不如多建造幾艘36型輕巡洋艦來得實在。

不過當時李曉峰是堅定的支持該艦,而且隨着海軍航空派的力量越來越壯大,傳統老海軍只能靠邊站了。

蘇霍伊的特混編隊出海之後,很快就消失在了巴倫支海的霧氣當中,一天之後,當他的編隊以超大機羣的方式忽然襲擊納爾維克及周邊的德國空軍基地時,漢斯們毫無反應,只能匆匆應戰。

一次近乎於一邊倒的空中屠殺之後,納爾維克地區的德國空軍損失慘重,一度窘迫到連一架完好的戰機都湊不出的地步。初步解決了德國空軍的威脅之後,蘇霍伊命令編隊開始攻擊納爾維克港,一連兩天不斷地用重磅炸彈問候港口設施和港內的德國商船。

哪怕是德國高炮部隊兇猛的應戰,納爾維克的損失也異常慘重,在港內等待裝運的鐵礦石的貨船悉數被擊沉,一時間納爾維克幾乎也變成了鐵底灣。不光是港口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空軍的部分伊爾-4也開始光顧鐵礦石運輸線路,轟炸加布雷弄得德國佬雞毛鴨血,從7月27日開始,納爾維克的鐵礦石就斷炊了。

紅海軍的肆虐自然讓希特勒勃然大怒,在他嚴令下,戈林抽調了相當數量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北上納爾維克,準備跟紅海軍航空兵一決高下。

而就在戈林剛剛完成了調動的同時,柏林又出事了。7月28日清晨,當柏林的居民迎着朝陽準備開始一天幸福快樂的生活時,尖銳的防空警報忽然就響起了。幾分鐘後,十幾架葉-2和pe-8開始臨空投彈,成串的fab-50炸彈像雨點半落在了柏林的街頭。

可能有同志有疑問了,怎麼只用五十公斤級的fab-50呢?這威力是不是太小了?

嘿嘿,你還別說,李曉峰根本就不在乎什麼轟炸威力,本來這樣的高空轟炸就是騷擾,多裝一點炸彈多覆蓋幾個街區纔是正道。他就是要讓所有的柏林人都心驚膽顫。更何況炸彈少一點,油料可以多裝一點。

轟炸機羣丟完炸彈之後,可以不原路返回,而是從波羅的海方向回家,相比之下,這要安全不少。

柏林被炸了,雖然損失並不大,但希特勒依然是龍顏大怒,將肥豬戈林叫道了面前痛罵了一頓,嚴厲地譴責了這個胖子。可是小鬍子的譴責話音未落,第二天早上,紅軍的轟炸機又一次不請自來,這一回接近五十架加強航程型的圖-3再次光顧了柏林,又騎着德國佬的脖子拉了一泡屎。

這給希特勒噁心得,差一點就掀了桌子,可憐的戈林又被當做出氣筒痛罵了一頓,給這個胖子騷得,真心是沒臉做人啊!

第三天早上,紅軍的轟炸機終於消停了,戈林也暗自鬆了口氣,就在他以爲可以睡個舒心覺時,深夜時分,上百架圖-3、葉-2、pe-8和伊爾-4抵達柏林送宵夜了。

這一通好炸啊!直接連累戈胖子又被批評了一頓,這回元首可是下達了死命令,必須確保柏林居民的人生安全,務必不能讓俄國佬繼續爲所欲爲了!

這一次,戈胖子豁出去了,不光從海峽方向甚至從東線戰場抽調了相當數量的戰機,那真心是結網以待,就等着俄國佬飛蛾撲火了……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cjsky、nirvana、hzwangdd、kgb三等炮灰兵和玄元極聖天帝同志!

240 鬼子的動向316 着魔244 固執的人313 鬼點子就是多606 處境艱難的小斯262 關於坦克的討論267 談判(下)320 暗通款曲417 過渡249 嚇死你434 圍魏救趙之計346 兩黨合併125 007在行動(下)165 就不配合173 收網495 難題259 激戰克羅斯騰(四)145 責任559 手快有手慢無535 扯皮(上)323 出兵芬蘭516 說服679576 無題316 着魔690201 新建議249 嚇死你146 原來如此16 發動機之爭(中)170 基爾波諾斯(上)481 殲滅戰(1)560 戰爭的尾聲(上)340 斬首行動(2)251 好消息和壞消息270 誤 判356 苗頭不對221 彼得羅夫斯基見聞錄(上)35 無題153 巴巴羅薩(3)253 無題513 導彈259 激戰克羅斯騰(四)665011 科爾尼洛夫315 高爾察克的決心355 鄧尼金的選擇221 大失誤(下)345 共同保管416 大幕將啓232 新工作(下)589 形勢401 德國有變617 關鍵人物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140 談判難351 走馬換將194 意外情況393 連鎖反應142 投機取巧001 新時代的開始230 新工作(上)420 歷史的教訓(1)225 圍觀須謹慎(下)524 空襲(上)403 無題012 中計54 激戰(6)236 大會散場小會開始010 美女相邀363 天真的人469 初見471 轉進千里55 爭論281 戰鬥開始375 好心好報026 被忽悠了243 朱可夫的野望018 任輔臣184 曼納海姆的逆襲398 八 大346 意外情況186 調整615 埃及433 讓人憂心的局面143 芬蘭行(下)273 大義滅親?306 戰起490 關門打狗(上)571 想當年373 學習生活(中)623 發展298 誰更狠578 無情421 歷史的教訓(2)323 猶豫不決的羅將柯680268 無題350 誰比誰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