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威悉河演習

其實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也沒打算辭職,不過是口頭上威脅一下,來個逼宮。但誰想到斯維爾德洛夫直接就掀桌子,這下圖哈切夫斯基就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繼續昏天黑地的去搞作戰計劃了。

不過話也要分兩頭說,雖然總 參謀部對未來如何去應對這場世界大戰沒有做出結論,但是相關的動員卻在有條不紊的開展。1939年11月,蘇維埃最高主席團就修改了兵役法案,將義務兵役的時間從三年延伸到五年,並開始徵召45歲以下的預備役軍官返回現役。

與此同時各大軍校也進行了一輪擴招,大量吸納有志文化青年參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技術兵種,比如工程兵、汽車兵、坦克兵和飛行員,其擴充的額度之大,簡直令人驚訝。

截止至1941年5月,負責擴軍工作的特里安達菲洛夫無不自豪的宣稱:“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培訓出了10萬名合格汽車兵和坦克兵,還訓練出了5000名飛行員。這樣的效率幾乎抵得上之前的五年。只有偉大的蘇聯才能完成這一奇蹟。”

當然,在美國參戰並徹底動員起來之後,這樣的成績也就馬馬虎虎了,不過畢竟美國的工業基礎和國民素質更高,完成這樣的動員也更加容易。

不過就在蘇聯上上下下都熱火朝天的大幹特幹時,國際上的形勢卻風雲涌動。吃掉了東波蘭這塊並不算肥美的蛋糕之後,希特勒當然不會滿足,對他來說東波蘭不過是大餐前的開胃菜中的一道而已。而另外的幾道開胃菜。小鬍子也已經選好了。丹麥、挪威被擺上了餐盤。

歷史上比法國戰役開始的稍早的挪威戰役應該已經打響了。但是讓李曉峰意外的是,小鬍子到了5月初期都沒有動作,難道這位真的見好就收了?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的,因爲蘇聯沒有通過《互不侵犯協定》,這讓小鬍子是相當緊張的,導致他早吞併了西波蘭之後,很是觀望了一陣,直到發現蘇聯是真的中立之後才下定決定拿下丹麥和挪威。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威悉河演習”計劃。

5月9日,也就圖哈切夫斯基的方案再次被否定的那一天,德國突然襲擊了丹麥和挪威,其理由是防止英法干涉丹麥和挪威內政,切實地維護兩國的中立。

當然,這根本就是個幌子,誰都知道,真正讓小鬍子關注的是什麼——鐵礦,當然其次的還有鉬礦。不過在當時來看,鐵礦更重要。因爲德國每年40%的鐵礦依賴從瑞典進口,這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又是從挪威的納爾維克起運。一旦挪威投入英法的懷抱。或者乾脆英法封鎖挪威海域,德國的戰爭機器恐怕就開不起來了。

這完全是有可能的,比如時任張伯倫內閣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就提出在挪威海域大量佈雷,徹底封鎖德國從瑞典進口鐵礦石的通道。不過可惜的是,當時的英國政府沒有這個魄力,拒絕了丘吉爾的提議。

說起來丘吉爾這貨也是個壞胚,眼看着直接封鎖挪威不可能被內閣同意,他就換上了另外一招,開始不斷地在公共場合對挪威喊話,要求挪威放棄中立一起加入對抗德國的大家庭。

當然,丘吉爾知道挪威政府恐怕是不會答應他的提議的,他這麼做目的其實有兩個:第一,讓德國人感到緊張,製造出英國準備拖挪威下水,以便切斷德國重要戰爭資源來源的可能。第二,利用德國給挪威施加壓力,從側面動搖挪威對中立的信心,迫使挪威向英法靠攏。

丘吉爾確實是老謀深算,不過是隔空喊了幾句話,就讓挪威和德國的關係趨於緊張。不要小看了這些該死的英國佬,幾百年來在歐洲大陸合縱連橫,讓他們深諳其中的權謀之道。

實際上歷史上的丘吉爾也是相當瘋狂的,在挪威問題上是想出了不少損招。比如,冬季戰爭爆發時,丘吉爾就提出可以藉着援助芬蘭抗擊蘇聯侵略的幌子,直接出兵登陸納爾維克,並沿鐵路線進入瑞典境內佔領基律納鐵礦,從而同時達到遏制德國和蘇聯的目的。當時對於丘吉爾的這個計劃,連法國人都表示贊同,準備搞一個英法志願軍前往挪威。

丘吉爾的這個計劃怎麼樣?可以說是異想天開,也可以說是兵行險招,更可以說就是在賭博。姑且不說直接出兵兩個中立國在外交上會陷入什麼的漩渦,就說蘇聯和德國可能會做出的反應,都會直接毀掉英國。

被丘吉爾這麼一弄,德蘇兩國還真有可能從貌合神離的互不侵犯條約走向真正的結盟,到時候英法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將遭受兩個新興集團的強有力挑戰。以二戰初期英法的那個慫樣,被爆菊的可能性超過八成。

得虧歷史上芬蘭和蘇聯及時的停戰了,讓丘吉爾失去了藉口,不得不廢止了這個計劃。不過當時他依然不死心,又提出了另外一項設想,那就是通過不斷地刺激德國人,迫使德國首先破壞挪威的中立,然後英國就可以乘機跟進坐收漁翁之利。

很快,丘吉爾就找到了機會,那就是歷史上德國入侵挪威的導火索——阿爾特馬克號事件。

這一事件同志們可能不太熟悉,簡略的介紹一下。阿爾特馬克號是德國海軍的一艘補給艦。一直陪伴着斯佩爾伯爵號開展海上破交行動。在1939年12月17日,斯佩爾伯爵號在重重圍困之下選擇自沉之時,這艘阿爾特馬克號卻神秘的消失了。

當時該艦上關押了299名英國船員,躲過了皇家海軍的重重搜捕,在1940年2月繞過不列顛羣島北部海域。試圖返回德國。

在2月14日。阿爾特馬克號先後遭遇了三次挪威海軍截停和臨檢。當時船上上英國俘虜不顧一切地製造噪音企圖引起挪威海軍的注意,但是挪威人也不傻,德國人如今來勢洶洶,一個處理不好就會給自家惹禍。所以哪怕注意到了阿爾特馬克號不正常,但也只當沒看見,只是要求阿爾特馬克號儘快離開挪威海域。

也就是此時,英國通過駐挪威外交官(其實就是間諜)獲知了阿爾特馬克號的行蹤,頓時是大喜過望。立刻命令哥薩克人、錫克人、努比亞人等幾艘驅逐艦前往攔截阿爾特馬克號。

在發現英國人堵住了去路之後,阿爾特馬克號自然不會傻乎乎地硬闖,立刻就掉頭開往了挪威的約興峽灣,尋求庇護。當時英國驅逐艦哥薩克人號一直追入了挪威領海,試圖強行登船,但遭到了挪威海軍的阻止。

這時候,事情就變得有趣了,事情發生在挪威領海,而且挪威又是重要的中立國(簡直就是靜坐家中禍從天降)。應該說通過外交手段英國是可以達成營救船員目的的。但是這一次,在丘吉爾的直接干預下。彬彬有禮的英國紳士將所謂的禮節丟得一乾二淨。

2月16日,維安上校接到了丘吉爾的直接命令。要求挪威和英國共同押送阿爾特馬克號前往卑爾根接受仔細檢查,或者兩國人員共同登船臨檢。如果遭到拒絕,英國方面將單獨行動強行登船。如果挪威阻擾行動,將給予警告,如果挪威人開火,允許維安進行還擊以保衛自己的安全。

得到了海軍部的尚方寶劍,維安自然是放手去幹,在2月16日不顧挪威的拒絕強行衝上了阿爾特馬克號,打死了六名德國船員,並將船艙內的299名英國船員全部帶走,最後揚長而去。

看起來這個事兒不算是特別的大,但是影響力卻不可低估,不管後來英國人是怎麼宣傳,怎麼包裝維安上校,讓我們回到事件當中,當時英國人真的只剩下強行單獨行動一條路可走了嗎?

很顯然,不是這樣的。以挪威膽小怕死的尿性,英國只要威脅幾句,挪威恐怕就得尿,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挪威人將船上的英國船員送還英國,然後讓阿爾特馬克號安全返回德國,來一個兩頭都不得罪了事。

如果最後的結果是這樣的,希特勒對挪威的火氣恐怕沒有那麼大,要知道一開始元首對挪威興趣並不大,準備確保其中立地位的。可是英國人的強行登船救人還揚長而去,等於是甩了要面子的小鬍子一嘴巴,期間挪威又表現得太過於騎牆,這讓希特勒產了懷疑——連這麼點屁大的小事,挪威人都扛不住,等老子真的跟英國人打生打死的時候,挪威扛不住壓力斷了鐵礦石怎麼辦?

而在此期間,德雷爾又跑到希特勒耳邊大談特談挪威有多重要,不斷地煽風點火,頓時希特勒就急了,將挪威和丹麥一起擺上了餐桌。

這麼說吧,挪威的不幸固然有其內部的原因,誰讓他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又實力弱小呢?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英國人的權謀,這幫貨真心是壞胚子,滿肚子都是壞水,爲了維護國家利益,他們不惜一切手段和方法,哪怕你是中立國又如何?分分鐘就讓你下水。

甚至一度英國人有想法搶先佔領挪威,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其中丘吉爾就是這個設想的積極支持者。

經過丘吉爾的不斷挑唆和挑釁,希特勒最終下定了解決丹麥和挪威的決心,開展威悉河演習計劃。根據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制定的針對挪威的作戰目標:一、爲德國海軍在挪威獲得基地,以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二、確保鐵礦石的供應順暢。

進攻行動將分爲兩個階段,首先奪取沿海的港口和機場,建立橋頭堡。成功之後,再向內陸進攻,佔領挪威全境。

不過關於okw的計劃,爭議還是不小的。比如之前一直鼓吹進攻挪威的德雷爾,他就很清楚這是一項難於登天的艱鉅任務,因爲德**隊將在延綿兩千公里的挪威海岸各處同時登陸。而皇家海軍牢牢地控制了北海絕大部分海域的制海權。實力弱小的德國海軍根本就不可能正面同皇家海軍交鋒。

也就是說。航渡途中風險將非常的大。不過經過研究。德國人認爲只要做到了一點就能夠保證戰役取得勝利。哪一點呢?速度!

是的,德國人認爲如果能達成攻擊的突然性,不光是丹麥、挪威軍隊無法有效組織抵抗,恐怕皇家海軍也會反應不及。爲了達成這一目的,德國人認爲用傳統的速度慢悠悠的運輸艦完成登陸作戰是不可行的,取而代之的最好是高速軍艦,這樣可以縮短航渡的時間,避免被皇家海軍的優勢兵力截殺。

不過就算如此。德雷爾在呈交給希特勒的報告中也承認:“這是不折不扣的賭博,於海戰的所有正統理論都背道而馳。”至於德雷爾的副手羅爾夫.卡爾斯海軍中將更是悲觀預測海軍部隊將損失過半。

按照德雷爾的計劃,威悉河演習行動,將動用海陸空三軍,地面部隊爲第21集團軍及第31軍,包括9個師又1一個旅,共計12萬人。其中用於進攻挪威的是7個師,包括精銳的第3山地師。該師師長愛德華.迪特爾將軍負責指揮首輪突擊任務。

除掉陸軍之外,海軍將傾巢而出,包括兩艘戰列巡洋艦、3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以及大批小型艦艇。共計370餘艘。

至於空軍,第10航空軍的1000餘架戰機將爲行動提供空中支援。同時傘兵部隊將在斯塔萬格空降,奪取當地的機場。

威悉河演習計劃從制定之初就引起了全世界情報機關的高度重視,軍情六處更是全程跟蹤。比較有趣的是,英國內閣的反應相當的奇怪。在4月初,英國戰時內閣就收到了各方面的情報,顯示德國人正在集結部隊,而且威廉港方向的無線電通信驟然激增,怎麼看都是不正常。

而到了行動開始前的5月8日,一艘德國運兵船在挪威海岸沉沒,船上身穿德**裝的士兵游上了海岸,他們聲稱前來幫助挪威保衛家園抵禦英國的入侵。

實際上早在5月3日,一部分搭載有裝備和補給品的德國船隻就已經,三天後德軍各編隊陸續從威廉港和基爾港出發,向各自的目標駛去。到了5月9日,挪威人驚訝的發現大批滿載軍隊的德國艦船同時出現在北起納爾維克、南至奧斯陸的漫長海岸線上。

按道理說如此多情報已經證明了一點,德國已經對挪威下手了,但是英國的戰士內閣表現卻相當令人無語,比如在5月9日,得知了德軍佔領納爾維克消息時,張伯倫竟然對下議院說:“關於德軍登陸納爾維克的消息並不確實,所謂的納爾維克是拉爾維克的誤傳……”不過到了當天晚上,英國人的所有幻想都宣告破滅,德國人搶先收穫了挪威這個小禮包。

讓我們將時鐘稍微往前撥動24個小時,在5月8日晚上,當英國人還在忽視重重危險信號的時候,kgb所屬信號旗特種部隊已經秘密潛入了哥本哈根和奧斯陸,將兩國至關重要的政要全部秘密監控了起來。

這是一項由李曉峰親自組織和實施的高度保密的行動,這麼說吧,這一行動連政 治局都不知道,根本就是李曉峰私下授意的。李曉峰爲什麼要冒着如此大的風險開展這項行動,他究竟想做什麼呢?

咱們慢慢往下看,5月9日凌晨,德國以維護丹麥和挪威的中立爲由突然發起進攻。德軍地面部隊越過丹麥日德蘭半島防線,傘兵在哥本哈根和奧斯陸各戰略要地空降,陸軍在各主要港口登陸。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命令部隊不抵抗。德軍僅用4個小時便佔領整個丹麥。

按照希特勒的命令,丹麥王室將被嚴密地看管起來,歷史上的克里斯蒂安十世選擇了拒絕出國避難,而這一次他依然做了同樣的選擇,不過這一次他真心是做了一個極端錯誤的選擇,因爲他被某仙人盯上了!

就在德軍空降哥本哈根的同時,信號旗特種部隊身着德國空降兵制服闖入了克里斯蒂安十住所,輕而易舉地就俘獲了整個丹麥王室,幾分鐘之後,宮殿裡傳來了激烈的槍聲,等到真正的德軍部隊抵達王宮的時候,整個丹麥王室已經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當然,一同遇難的還有克里斯蒂安十世的次子,也就是如今的挪威國王哈康七世。一夜之間格呂克斯堡王朝宣告血脈斷絕,丹麥和挪威王位全部出缺。

這一驚人的變化震驚了全世界,全世界王公貴族們都對納粹的殘暴大加抨擊,尤其是英國王室,連結巴國王都出口成髒的大罵了希特勒一頓。

當然,只有希特勒自己知道,這個事兒真心不是他乾的,他雖然下達了控制住格呂克斯堡王朝成員的命令,但絕對沒有命令大開殺戒。當時暴怒的元首掀掉了桌子:“查!立刻去查!讓蓋世太保全力偵破此案,一定要找到那些違抗我的命令的蠢貨!”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光輝的憲章、kuzhu、goldenson、隱者劉駿123、包黑子、太平天國2和尤文圖斯同志!

309 意興闌珊379 好兵麥克的俄國戰記(上)081 說糾葛272 一波三折11 都是混蛋(上)689005 驚世駭俗410 前夜149 辣手摧花草492 關門打狗(下)539 海戰(4)177 機降作戰252 長談定策256 激戰克羅斯騰(一)67 目標比斯開灣364 困局98 花落我家520 海上衝突(上)466 決戰開始(上)478 決戰(7)254 好棋396 我就賴賬了,怎麼樣315 高爾察克的決心443 所謂談判154 巴巴羅薩(4)084 莫瑞根441 大忽悠643 失敗072 無 題388 死道友不死貧道450 王牌飛行員的故事(下)467 報仇(下)180 東波蘭的陷落548 送上門的小夥伴(下)508 兄弟齊心(下)494 新的方面軍428 此路不通12 都是混蛋(中)482 選擇16 發動機之爭(中)333 塵埃落定584 忽悠(4)385 壞事成雙374 局勢漸明252 黑豹220 隱憂370 新交易286 神一樣的男子(上)95 又作死385 老託的手段(上)470 暗戰(下)304 有漏洞?460 討價還價304 遭遇248 想辦法442 準備工作287 大功告成還是功虧一簣?495 敲門磚102 特科363 天真的人396 話不投機221 彼得羅夫斯基見聞錄(上)296 幸運199 排坐坐吃果果289 不好的感覺295 煎熬314 滿頭是包151 迷霧重重186 調整258 那一夜45 勿謂言之不預356 苗頭不對342 幕後黑手250 鐵木辛哥的戰術369 犀利地反擊661關於今後三天的更新說明124 007在行動(中)404 策動640 調戲368 新武器引發的糾紛038 一對軟蛋523 形勢不妙290 驚聞480 決戰(9)613 葉夫根尼的新工作(上)394 一邊倒的空戰288 兩手準備60 23師團覆滅262 錯有錯着296 幸運080 在路上(下)288 兩手準備175 私下交易406 艦隊出港46 戰前202 備戰616 曝光319 糾結370 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