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任君詭計百來使,自有應對窗中月

待迴歸大營之後,到了晚飯之時,洪承疇卻是吩咐伙頭軍,給每一名軍校,都特意的再添加上兩道菜,只是沒有酒水。今日雖然依然是無功而返?洪承疇卻將手下的八旗軍校是好好地犒賞了一回。次日黎明,就到了第三日頭上,他反倒又不心急着,命令手下前去攻打旋城?只是從八旗軍校之中挑選出來有二十幾名,嗓音十分洪亮的軍校,站在護城河這面,對着旋城的城頭高聲喝罵不止。

想要用這一招,去將城內的東北軍給逼迫出來?可一連着換了十幾撥的軍校,站在城下對着城上的人,是翻來覆去的大罵不休不停。卻不見城頭上有任何的動靜?開始,還從城垛口處探出幾顆腦袋,似乎是看稀奇事一般,向着城下來望了一望,卻又急忙縮了回去。後來,竟是連往下看的人都沒有一個。城下的八旗軍校輪着班的,一直罵到了申時,將燈籠火把都挑了起來,可城上卻再無任何的動靜。洪承疇眼看對方是絕無可能,帶領人馬出城於自己交戰?只好是長嘆一聲,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收了兵迴歸軍營之內,卻又是一夜悶坐在大帳之內徹夜不眠。

連着第四日和第五日的頭上,洪承疇依舊派人在城下接連罵戰。可城上的人這一回,對城下的咒罵不再是不理不睬?相反卻是鑼鼓喧天直將城下軍校們的咒罵聲,也都淹沒在這鑼鼓聲中。下面人咒罵的聲音大,上面鑼鼓聲也敲得十分的急湊。下面聲音放低,上面的鑼鼓聲也變得平緩下來。

洪承疇又是無奈的將軍隊收了回去。待迴歸軍營之後,卻是帶了幾個隨從過了聯營,去向巴布泰的面前請罪。而巴布泰這一回,也不曉得是因何事,到轉了性子?不僅沒有當面爲難與洪承疇,相反還對其勸說了幾句。更讓這位大明降將甚感心中對此有愧之處?巴布泰居然還在自己的聯營裡面設了酒宴,以此來與洪承疇壓驚。洪承疇本來心中愁悶,幾杯酒下肚,頓時也就醉倒在酒席宴前。巴布泰只得命手下人,去將其扶回到他自己的大帳之內安歇。

等命人把洪承疇扶歸他的軍營之後,李永芳卻是從自己的酒桌後面站起身子,對着巴布泰拱了拱手,對其有些驚疑的探詢道:“貝子爺何故對他一個大明降將如此善待?何況他一連數日,不僅沒有把旋城給奪下來?相反還是損兵折將,一直拖延到現在,還是奈何不得困守在城內的東北軍?”李永芳說完,只見巴布泰對其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來。他這才又重新坐下,等着聽這位貝子爺巴布泰的解釋?

卻見巴布泰並不開口說話,卻是伸手從自己的懷內取出一個黃綢子來,將其向着一旁遞去,並對着身旁的侍衛喝令道:“將此物拿於李將軍去看?”那個侍衛領了軍令,用雙手托起此物,將其送到了李永芳的面前。李永芳一眼就認了出來,此物正是一道聖旨。慌忙站起身形,恭恭敬敬的伸出雙手將其接了過來。

等展開一看,卻是不由愣住了。因爲此時滿洲人雖然是已經有了文字,也建立了自己的國朝。可其所書寫的聖旨卻是和後來的聖旨大爲不同?後來的聖旨,多數都是以滿漢兩種文字來書寫的。可現在並不是如此,上面通篇盡是曲曲折折的滿洲文字。李永芳雖然投靠大清,倒也是有了一些年頭。可對於滿洲文字依然是兩眼一摸黑,看上去,不亞於天書一般。一時瞪大雙眼,來來回回的再聖旨上掃了幾遍,卻是一字不識。

只好頗顯尷尬的,將此物轉遞迴到那個侍衛的手中。又對着坐在上面的巴布泰告了一個罪道:“還請貝子爺恕罪?末將竟然不識得天朝的文字,真是死罪死罪。請貝子爺責罰末將,末將回去定會請個私塾先生,到府宅內好好來教末將識得天朝字體?”說完之後,卻對着巴布泰深施一禮過去。

只見巴布泰聽了他的這幾句話,面上卻顯得一怔,旋即笑着對他回敬道:“我倒是忘了這茬,你如今尚不懂我們文字?又如何看得懂,這張聖旨上所說的內容?罷了,等你讀過私塾之後,我等也就早已搬兵回朝了?說不得,東北軍也早已灰飛煙滅了?這張聖旨上,不過是讓爺我多多照拂着洪承疇一些。說什麼?他洪承疇是將來我等南進中原的依仗?哼哼,如今只是打一個小小的旋城,都耗費了這許多時日?若是再讓他去打中原,取得大明江山到手中?還不知道要打多少個年頭呢?就怕我等的骨灰,到那時都不知散落在何地了?”巴布泰說完之後,又是冷哼一聲。

李永芳聽了之後,卻是眨了眨眼睛,便急忙對着巴布泰恭維起來。竟將巴布泰說的,一時竟滿心歡喜起來,不由對其讚歎道:“那個洪承疇若是像將軍這般?我巴布泰豈有又不向皇上面前舉薦的道理?倒是那個洪承疇只是一介書生罷了。若不如此,當時鬆塔之戰的時候,又豈會身陷我軍的重圍之中?分明就是一個酒囊飯袋罷了。只是因爲有了這道皇帝的聖旨,我也不好過多的難爲與他?只好是任由着他去了。”說罷,端起酒盞來,對着李永芳遙遙的舉了一舉。

李永芳慌忙也將酒杯端起,對着巴布泰恭恭敬敬的敬回了一下,這纔是一仰脖將酒倒進喉中。而那位洪承疇又是經過一夜的苦思之後,到了次日,終於想出一條計策來。等軍校們剛剛吃過了早飯,就吩咐手下人列隊出營。旋即又命人在離着護城河不遠之處,城上的弓箭也射不到的地方,擺下了一桌的酒宴。

而他自己就坐在酒桌之後,對着城頭閒吃着酒水。又命十幾名手下軍校,分別各自將自己的軍衣和鎧甲都脫下去。打着赤膊,就在自己的酒席宴前開始摔起跤來。並且是一對一對的全都比試完了之後,在挑出來獲勝者,在他們中間再來比試一番。城下一時竟顯得十分的熱鬧,城頭上的人,此時也都紛紛探出頭來,在瞅着城下的這無需花錢就可觀看的猴戲。看到熱鬧之處,便也爲城下人鼓掌喝彩一回。

第538章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第122章 假癡不顛第866章 驕縱之計欲破敵?尚需主上無猜忌第909章 反面成仇自殘殺,倭寇如狗本下賤第1328章 故城故壘滿江濆,盡是干戈舊苦辛第1056章 夕望龍城陣雲起,白馬金羈俠少年第1388章 胡風略地戰連山,歸德孤城未下關第681章 舊日可以薦嘉客,夜來還寢夢佳期第790章 別岸風煙逢故人,明河共影鐵衣寒第1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餘下黃土伴白雲第689章 一笑邂逅不相逢,春來百草動荒煙第971章 沉沉江上望極目,還被春潮晚急信第456章 雪地中伏第1363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第589章 鐵血巾幗寧玉碎,不可殘生換人欺第678章 終日向人多醞藉,屈指歸期尚未及第234章 爲我所用第22章 皇親國戚第1111章 雞樹晚花疏向日,龍池輕浪細含煙第1028章 騰騰戰鼓動城闕,江畔射麋殊未歸第222章 千里奔襲第845章 胡兵伺便偷來襲?兩軍蹙兮生死決第485章 裡應外合破八旗,內鬼送人入木籠第715章 一戰東歸追亡事,山川滿目淚沾衣第569章 茂陵劉郎秋風客, 夜間馬嘶曉無跡第1127章 眼前萬葉風聲利,枕下一山秋氣寒第9章 努爾哈赤第848章 以進爲退施妙計,貳臣今番成奴才第458章 血染征衣第1257章 殘月出林明劍戟,平沙隔水見牛羊第905章 海上揚威東北軍,炮轟倭寇喪敵膽第188章 三十六天罡降凡,異軍突起名北王第283章 臥 底第1157章 天垂大野雕盤草,月落孤城角嘯風第1072章 暖暖秋風煙波晚,漫途路長歸騎遠第417章 無名氏第1080章 將軍一戰臨八荒,戰功烜赫耀英材第186章 侃暈明朝一總督,憑空白得五百兵第370章 新娘不是她第817章 韃子兵敗大洋河,北趕韃虜復遼東第1104章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第1004章 崇禎生死化一迷,挺進京城捉闖王第209章 欲使人從,必與人利乎第163章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第767章 與敵決戰復城下,海上一將是誰來第802章 千年古剎雪奇冤,爲父孤蓬萬里徵第749章 東西南北之人也,意想劍指暴三秦第430章 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第1070章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第655章 還君明珠淚雙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213章 風引雙旌馬首齊,曹南戰勝日平西第1006章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第34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上)第549章 天清殺氣屯關右, 夜半妖星照盛京第42章 借銀平亂第345章 送 銀第295章 暗 戰第371章 引君入甕第1254章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第1236章 雪地設伏待八旗,羽檄交馳日夕聞第1027章 盡握兵權猶不得,更將心計託何人第603章 今夜未知何處宿, 白雪萬里絕人煙第684章 紅妝春騎踏月影,人間兒女自成狂第191章 秦人秦腔思鄉情,破曉之戰破榆社第733章 守城攻城兩廂行,成王敗寇一招定第969章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第1160章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第1102章 鰲驚震海風雷起,五千兵馬引旌旗第198章 佛堂密室第736章 徵車自念塵土計, 惆悵溪邊書細沙第五百二十六 城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寒第728章 陰謀陽謀均詭計,戰事又興百姓苦第626章 莫問世間真有情,夢魂欲渡蒼茫去第542章 潮落江平未有風, 扁舟共濟與君同第1057章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第1234章 雪上利器快如飛,奇兵突至薩爾滸第432章 霜花草上大如錢, 揮刀不入迷濛天第1178章 水戰遼陽斷軍需,一縷殘陽照古城第81章 他鄉遇故知第944章 屐齒莓苔均零落,霧島山前半死生第1208章 馬嘶靜谷聲偏響,旆映晴山色更紅第741章 人自傷心水自流, 逢君匹馬穆陵路第371章 引君入甕第893章 莫道歸途何處在,一生只在馬蹄下第1305章 一上高城萬里愁,十年書劍任飄蓬第1397章 刁斗嚴更軍耳目, 白雲空長越山薇第895章 帶兵夜探倭寇島,海上風浪與雲平第10章 飛馳寧遠第930章 小將冒言嘗非事,人非聖賢豈無過第764章 父仇不報枉爲人,鄭森出世水軍起第338章 聲東擊西第105章 兵者雄奇第801章 縱使浮雲能蔽日,依然明月千里明第1153章 憶昔壩上年盛時,已嘆關山千萬重第1302章 故國幾年猶戰鬥,異鄉終日見旌旗第259章 晉 商第378章 驍 騎第439章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第72章 種下禍根第340章 焚 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