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往事隨風不可追,萬里夕陽對空城

而那位劉太監,在這一路行軍途中,卻都不增緊緊跟在軍中?而是帶着一些手下,恍如遊山逛水一般,在大明朝軍隊後面慢慢溜達着。直到看見前面的軍隊把寧遠城攻下來,立即派出八百里加急的快報,報與崇禎皇帝得知此事。果然,朝裡聽聞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下達聖旨,催着洪承疇繼續兵進塔山。

而洪承疇萬般無奈,也只好領兵照樣向着塔山方向進發。而與寧遠城相互對望着的覺華島,此刻也是落入到了大明朝的手中。只是,劉太監在快報上說的明白。洪承疇打下的是寧遠城,覺華島卻是自己帶着一支敢死隊,去將之親自拿下來的。並又讚譽崇禎帝有識人之明,堪稱古之堯舜,讓崇禎皇帝聽了大感受用。竟然是大大加封劉太監一回,對於領兵辛苦作戰的洪承疇和一應手下的將士們,除了再聖旨之中對其嚴加申斥之外,就在沒有旁的了。

而洪承疇也終於在塔山,遇到了對方抵死的相抗。在於八旗人馬征戰兩日之後,八旗兵馬撤回松山。洪承疇也跟着兵進松山,卻恰好中了皇太極的計策,全營兵馬被八旗鐵騎兵困松山之內。不的不令自己的手下將校,冒死突圍到山海關尋吳三桂搬兵回來?可搬兵的軍校倒是殺出了重圍,可到了山海關城下之後,卻無論怎麼說?關上的守軍也對其不予理睬。而至於那位劉太監,也早被皇太極的一支伏兵給包圍起來,將其誅殺在高臺堡附近。

以至於洪承疇在被圍困第四日,缺糧無食,軍心渙散,上下猜忌。最終被八旗鐵騎徹底擊潰,洪承疇亦是被皇太極手下的將校生擒活捉住?而等皇太極聽聞手下人回報,竟然把洪承疇給捉住了?一時龍顏大悅,急忙令素以鐵嘴鋼牙著稱的范文程,趕過去勸說洪承疇歸降於大清國。

可最終,范文程卻是被洪承疇給駁斥的體無完膚,不的不敗下陣來。等接到了范文程的回報之後,皇太極又連續下令給兩個大明的降臣,前去勸說與洪承疇?卻依然是被洪承疇給罵了回來。而當皇太極接到了兩名大臣的回報之後,得知洪承疇是寧死不降。並且這兩位大臣力勸皇太極,最好是將此人就地一斬也就算了,也免得徒費口舌,隨後卻是反受其辱罵。可皇太極對其二人所言卻是不予理會,卻就此陷入沉思之中。

而據東北軍再敵營之中的內線,最後拼死所送回來的消息稱。最後,皇太極下令於手下人,將洪承疇押回到義州前來見自己。而在洪承疇被押到了,離着義州不遠的地方之時,卻恰好遇上了一場暴雨。將他和押解他的軍校身上,全部都淋了個透溼。可此刻在這義州附近,卻又哪裡有可以躲避風雨之場所?況且,因爲洪承疇拒不投降於大清朝?以致押解他前去面見大清國皇帝的八旗軍校們,也一個個對他都沒有一副好臉色。

可就在洪承疇離着義州城尚有幾裡地之時,皇太極卻是親自迎出了義州。冒着風雨,身披蓑衣前來恭迎這位大明的將領。待見到洪承疇的一身衣袍,盡已被大雨給淋溼之後?就急忙脫下蓑衣和身上的龍袍,先把龍袍與洪承疇親手披在身上,又將蓑衣也親手與他繫好了。使得洪承疇深受其誠意所感,跪在泥水之中,向皇太極當面請降。當然,對於這位大明朝的重臣,竟然肯主動投降於自己。皇太極一時是樂的,竟然都合不攏嘴。

當面加封鑲黃旗漢軍統領一職,而洪承疇也願意剃髮易服。曹變蛟說到這裡,卻不免深深嘆息一回。似是爲洪承疇最終仍是投降了大清國,而扼腕惋惜不止?唐楓聽了之後,卻是略作沉吟之後,忽然對着曹變蛟又問詢一句道:“那大明朝那面對於洪承疇降了大清國,可是有何反應?”說罷,等着曹變蛟開口回覆與自己。

“據從大明傳遞回來的消息,大明的崇禎皇帝,在洪承疇剛一被捉去之時,還以爲這位大明的重臣,乃是一個鐵骨錚錚的不貳忠臣?立即就給洪承疇列入重臣的行列之中,而且崇禎皇帝對於洪的故去?可謂是極爲痛悼,輟朝3日,以王侯規格之禮“予祭十六壇”,七日一罈,於五月十日親自致祭,還御製“悼洪經略文”明昭以天下。可是等祭祀到第九壇時,消息傳來:洪承疇降清了。哈哈哈,城主,你說這崇禎皇帝弄得這一出,最終卻是淪爲天下之人的笑柄。後來聽人說,洪承疇生怕崇禎去尋他的家中人算總賬。便又親自修書一封,只說自己降清乃是迫於無奈之舉?如要有機會,自會與大明一個交代的?而崇禎帝倒也相信了他,果然不再去難爲他的家中之人。”曹變蛟終於將那個軍校帶過來的消息,由頭至尾的給這位東北軍主帥講述了一遍。這時方覺自己口中有些乾燥起來,便取茶來飲。

“這麼說起來,他家裡人,此刻還是在京師之內?而此番這個洪承疇與滿洲人一同領兵前來,爲的就是在他八旗滿洲人面前好好的表現一番。亦不枉了皇帝親自納降他之意?這是要拿咱東北軍去給大清國賣個好。但是,咱們就不能如他的這個意?”這位東北軍主帥自言自語的說了幾句後,待曹變蛟點了點頭,示意洪承疇的家人,此刻果然還是住在北京城內之時。便轉頭對着二來下令道:“你先去命人走一趟北京城,設法在洪承疇他孃的手中,能討要下來一封家書最好。而後,再設法將他的家眷全部都接出來?弄到復城來,以爲給我東北軍多一層保障。看他洪承疇到時候該當如何?對於這等反覆無常之輩,我想當施以任何手段待之亦不爲過。不過,不要難爲他的家眷。另外,在於我弄些無色無味的毒藥來。最好是先設法把洪承疇弄死,雖然此舉有可能是稱了崇禎得心意?但對於我等而言,洪承疇實在是我等的大敵。不可不謹慎對待與他?變蛟,救兵如同救火。雖然額亦都已經退兵到旋城,打算依靠着旋城寬闊的護城河,以此來拒敵?卻忘記了,只需對方把土將河面一添,便可揮兵直取旋城。”這位東北軍主帥話說至此,心中卻是更加的焦急不安起來。

第1321章 百戰沙場終隨草,深宮難見皇顏面第707章 日長才過又今宵,幾時期信似江潮第1039章 十萬旌旗移巨鎮,幾多輗軏負孤莊第1202章 別易會難今古事,非是餘今獨與君第1061章 白日登山望遠城,黃昏放馬傍國河第787章 斜陽古道風波定,孤嶠蟠煙明月起第306章 郎(中)第921章 棄島保島兩爲難,將帥之間起爭執第1028章 騰騰戰鼓動城闕,江畔射麋殊未歸第551章 壺中喚天雲不開, 白晝萬里閒悽迷第1392章 十日血戰揚州城,關山萬里恨難銷第825章 野戰倭寇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第1406章 庭葉霜濃不勝悲,宮城日晚寒鴉度第455章 暴風驟雪第105章 兵者雄奇第1345章 院內飛書諭強援,計日出的陪都城第638章 滄波萬頃月流煙,悵望關河空弔影第1263章 凍梟殘蠆我不取,污我匣裡青蛇鱗第104章 土匪官兵第605章 鳴鞘聲裡繡旗紅,萬里中原烽火北第206章 浪蕩子弟第325章 鴻 門第329章 悍 將第1160章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第711章 自有明月出海底, 一朝開光耀天下第475章 黑衣騎士第974章 吳山依舊酒旗風,內門失火妄無辜第606章 回日樓臺非甲帳, 去時冠劍是丁年第26章 忠臣佞臣第717章 虜塞兵氣連雲屯,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633章 小窗深閉夜寒花,不知春在誰家住第782章 凌煙閣上書君名,萬戶一侯軍中奪第59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去射天狼第229章 機關陷阱第269章 葷 調第92章 血戰孤山第824章 平沙交戰日未沒,黯黯依舊見府城第262章 拔 營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456章 雪地中伏第559章 彎弓難辭漢家月, 插羽破天任狂驕第311章 女 兵第1357章 日暮長堤更回首,一聲鄰笛舊山川第126章 義結金蘭第609章 幾孤風月變星霜,海闊山遙念雙燕第554章 草木歲月孤城晚, 關河霜雪自來清第1188章 兄弟二人各分工,斷後阻擊滅八旗第464章 比武不招親第330章 一杯濁酒喜相逢第168章 幾見桑田成滄海,又逢枯木兩生花第1088章 卻想華年故國時,唯餘一片空心在第493章 山前燈火欲黃昏,鷓鴣聲裡數家村第1294章 鐵衣遠戍辛勤久,孤城落日鬥兵稀第1236章 雪地設伏待八旗,羽檄交馳日夕聞第1138章 地靈曾有劍爲龍,夕陽吟斷一聲鍾第756章 舊日重城風萬里,舉頭已覺千山綠第1242章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第383章 大玉兒(下)第896章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第323章 內 鬼第4章 婉兒之謎第306章 郎(中)第1276章 與君相邀落日醉,槽頭戰馬歲年深第558章 寶書玉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第1174章 人定遼陽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第217章 禮儀小姐第840章 生死寄予一線間,微雨和風征戰忙第262章 拔 營第1312章 顛倒英雄古來有,封侯卻屬屠沽兒第505章 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第1070章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第401章 妻妾滿堂(下)第1128章 早晚回鞭復南去,大衣高蓋漢鄉風第1146章 回期直待烽煙靜,不遣征衣有淚痕第1367章 軍中營柳和煙雲,遠處關榆帶雪春第1276章 與君相邀落日醉,槽頭戰馬歲年深第798章 恍然驚散江空晚,未見斜陽芳草碧第1118章 無歸百姓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第575章 金鱗深處千須垂,滿目青山載月歸第615章 一番海角淒涼夢,旅雁孤雲半夜寒第834章 大明降將帶兵來,功名餘事且加餐第1326章 柴門已斷施行馬,魯酒那能醉近臣第936章 蒼茫雲海遠航去,長風渡我幾萬裡第767章 與敵決戰復城下,海上一將是誰來第822章 海上決戰死倭寇,尚需仰仗東北軍第189章 江山無盡英雄現,明清誰可堪爲敵第47章 暗中偷襲第1032章 舊事恍如昨日風,長門燈暗數聲來第1263章 凍梟殘蠆我不取,污我匣裡青蛇鱗第1167章 勾結沙俄圖東北,利劍出鞘任誰雄第770章 萬里煙塵獨悵望, 北風衰颯正摧顏第681章 舊日可以薦嘉客,夜來還寢夢佳期第1159章 將軍百陣爲功業,忍見沙場幾戰人第653章 浮雲遊子存惜意, 落日故人滿舊情第8章 寧遠血戰第1149章 槍刀軍馬無邊岸,重門日暮雨紛紛第1123章 飛蓬卷盡塞雲寒,戰馬閒嘶漢地寬第522章 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第1137章 胡塵一起亂天下,何處春風無別離第419章 蹊 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