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雖然不能,光明正大的留下自己的名姓?可並不代表着,不能將這等好事轉嫁到那位山海關總兵的頭上。做好事不留自己名姓,此也是中華之美德。再者一言,畢竟,關寧軍以及靠着遼東這一塊地界的百姓們,一直都在與後金八旗做着不屈不撓的鬥爭。一旦將此事放到了吳三桂的頭上,也就等於給他戴上了一個緊箍咒。最終不論其願不願意?都會在手下軍校和百姓們的鼓動之下,與那大清國勢不兩立。就即便,他想着將此事對大清的那位貝勒爺解釋清楚,恐怕也不是能容易辦得到的。首先,人都喜歡先入爲主。而在這山海關之內,也一定會遍佈着大清的探子。

只要他等一看到,這寫滿了字的,長長地布幔懸掛在城頭,且還高高懸着那兩顆他們的人地首級。對此豈有不信之理?只是唐楓不增看到,二來卻對着一處黑暗的角落一揮手。就見一個黑衣人隨即顯出身來,到了二來身邊對其抱了抱拳。二來將頭探了過去,將嘴湊在其耳邊,低聲對其叮嚀了幾句。那個人邊聽邊點頭,旋即轉身奔下城頭而去。而那面,那位冰雪城主也總算將那布幔寫完。將其用繩子系起兩邊,將布幔豎着鋪在城牆之上。

“二來,咱們趕緊離開此地。雖然守城的軍校不再了?就恐怕到時候,會有巡邏的軍校路徑此地?若被其見到我們幾個出現在城門的敵樓上,反而會將此事泄露與人前。你我也就等於,白做了一番無用之功。”唐楓邊說,邊摸出一捆繩索來,將連着鐵鉤爪子的一頭,牢牢的勾在城牆的縫隙之中。隨後,將繩子拋下牆頭。然後,對二來招了一下手,示意他趕緊先順沿着繩索下去。二來倒也不與他過多推讓,便先沿着繩索滑下城去。

唐楓這才也急忙跟着滑下城頭,隨之將繩索抖摟下來,將之仔細的收好。急忙和二來轉身,二人就此沒入漆黑的夜色當中。山海關的黎明,似乎來得依然是很早,內城的門前以及城外的大門口,此時都聚攏過來無數的百姓,以及一些做生意的攤販。只是內城的人們,就在不經意之間,擡起頭對着城頭上望了一眼。

只是這一眼,立刻全都被其眼前的這一番景象,給驚得不由自主地就瞠目結舌起來。就見一面長長地白色的布幔,從城頭的垛口上飄垂下來。上面也不知是何人,龍飛鳳舞的寫了幾行的大字。上書,‘茲有號爲大清八旗之韃靼信使兩名,奉了所謂的大清皇帝皇太極之軍令,特潛入山海關之內,意圖勸說與本總兵投降與他等?並對本官許以高官厚祿。奈何本官身爲大漢子民,家中世受皇恩之浩蕩。如何肯背主求得一人之尊榮乎?又豈有與此等披毛飲血之輩同行?爲彰顯本總兵與外賊之死戰決心不改?故,命人將其二人梟首示衆與城門樓之上。以示我軍民團結餘一心,誓與此等賊寇以死相拼。下面寫着崇禎十一年,山海關總兵官吳三桂泣血而書。’看得城門留下的衆人,一時之間議論紛紛。但無不都對吳三桂此番舉動拍手稱快,讚頌他乃是天底下真正的英雄?比起那個大賣國賊袁崇煥可是強的太多了。只是這些人卻並不都曾仔細的想上一想,如他吳三桂要是想要砍誰的腦袋?用得上如此的大張旗鼓麼?再者說來,也不會以這副布幔的形式,來昭示於天下的百姓吧?畢竟官府有官府的規矩,殺了人之後,想要給百姓們一個警醒?勢必以真正的公告張貼在城門口,下面也需有這位總兵大人的印信纔對。可現如今,這布幔之上甭說是印信?似乎這言辭也並非是以官府的口吻?只是百姓們對此卻根本不喜琢磨,只是眼見着這位吳三桂果真有膽量,竟敢殺了後金國,現在的大清特使?此人端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豪傑。對於大清八旗的鐵騎,山海關的百姓們對其可是並不感到陌生?當年,在袁崇煥身爲督師之時,皇太極久攻寧遠城不下。迫不得已,另覓他途,從瓦刺境內借道而進。沒成想的是一路暢行無阻,竟一直打過通縣,直逼北京城下。氣得那位崇禎皇帝在皇城之內,是跳着腳的大罵袁崇煥爲逆賊。若不是當時還需調用與他,好退得來敵?恐怕當時,袁崇煥在忠心耿耿,崇禎也會就此將袁崇煥給問斬了,畢竟縱敵滲入大明腹地,乃是一項可以滅其九族的重罪。也正因此,袁督師纔給自己種下了一個惡果。若不是唐楓設法用替身將其救出來,且也最終似那替身一般慘死於京城之內。後來,皇太極又帶着人馬三番五次繞道騷擾與山海關,可因城門不肯打開,當時城內主將亦不肯納降。皇太極縱兵與山海關前的各府各縣,不顧一切的大肆劫掠,且也斬殺了不少無辜的黎民百姓。故此,對於這大清八旗,城內的百姓們早就恨得透透的。可現如今,這位山海關的總兵爺,真可謂是豪爽大氣的很。八旗派來勸降特使,並對其許以高官顯爵,可依舊不曾打動這位總兵官的心。到了,還是將來人給誅殺了。看到這等讓人氣血賁張的東西,明晃晃的掛在城頭之上。讓城內的這些百姓們見了之後,頓時爲之氣血翻涌,恨不得這便拿起刀槍,在城內再去四處找尋出兩個八旗特使,將其殺了也好出出氣。顯得我大漢子民,絕不是任人宰割的主。

其中自然也有,偷着潛入山海關裡來的大清密探。此刻,也混跡於人羣之中,將留在那布幔上面的字,來來回回的看了起碼有五六遍之多。最終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這就闖進總兵府,好去將那個是非好歹不分的吳三桂給捉出來。將他的腦袋砍下來,也高懸掛在城頭處。看這羣愚昧以及的百姓們,對此在來如何評說?

此時總兵府內的吳三桂,因爲昨夜與陳圓圓琴瑟相和,二人有些樂過了勁。吳三桂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這才緩緩醒轉過來。轉身伸手去摸,昨夜躺在自己身旁的那具軟香溫玉,卻是摸了一個空?急忙支起身子,卻見陳圓圓早已在丫鬟小環的伺候下梳洗已畢。此刻,似乎正打算着,要帶着那個小丫鬟小環走出房去?

吳三桂急忙開口,在其背後對她喊了一句道:“圓圓,何故不將我早早喚醒?昨夜不都與你講好了麼?今日一早,讓我與你親手梳頭畫眉?也效仿與那個唐朝的張敞一般,顯得你我夫妻鼓笙和瑟,豈不妙哉。唉,最愁得就是每一日,還需起牀操辦公事?也不知,今日又會有何等要事,要讓我去操勞?”吳三桂眼看那陳圓圓,竟不爲自己方纔幾句言語所動?依舊是蓮步輕移,妖妖嬈嬈身子仿如垂柳一般,輕柔以及的走出門去。

他也只得將內衣穿將起來,早有小廝等到了近前,服侍着他將鎧甲與錦袍都一一的穿戴起來。又有丫鬟,將淨面水給他打了進來。待其洗漱一番之後,正要打算着走出門,前往官廳繼續處理今日的公文及回執?卻就聽得門外有人,突然的一路高呼小叫着就奔了進來道。:“老爺,老爺,錦衣衛指揮使楊大人過府拜訪於老爺來了,如今人已經到了官廳內,正自敬候着老爺此刻過去呢。”吳府的管家,吳德一路跑將進來,進來之後,匆匆忙忙的對着吳三桂講述一遍。

吳三桂聽完他這幾句話之後,就感覺腦袋裡面忽悠的一下,立時感到頭昏腦漲且又天旋地轉起來。錦衣衛登門,素來便沒有好事情。人常言,錦衣衛登門,無事不來。照理說來,自己可是認了御馬監的高大太監爲乾爹。逢年過節的可沒少往他那面送東西?圖的就是有個風吹草動,即便他愛莫能助,可也好能給自己通個風報個信。

也不至於,讓這錦衣衛找上門來?吳三桂一面腳步匆忙得,奔着官廳而去。一面在自己心中暗地琢磨着?這姓楊的錦衣衛指揮使,依稀便是駐紮在我這山海關裡的錦衣衛所得負責人。我與他素來井水不犯河水,他此時到我這府衙裡來,究竟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呢?一路心魂不定的走到了官廳門口,沒曾邁腳進門之時,卻是先朝着官廳裡面掃了一眼。就見一個身穿着飛魚服,腰胯繡春刀的錦衣衛,此時卻正站在官廳內所懸掛的一副掛軸跟前,在上下打量着那幅山水畫。那幅山水畫,乃是崇禎朝著名的畫師陳洪綬所畫。陳洪綬此人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故此,這幅山水畫才名爲老蓮讀書圖。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照之八大山人朱由桵也不惶多讓。這幅山水畫,可以說是吳三桂最爲喜歡的一幅書畫精品。當初,也是費了不少的銀兩,纔將之弄到自己的手中。

()

第865章 今夜戌樓一如夢,任由馬羣門前來第171章 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第518章 霸圖今番可修矣,驅馬復歸陣中來第808章 暗追前事不可聞,變滅須臾鄭家軍第375章 放火燒城第906章 甲戌海戰雪後恥,火炮齊鳴鎮天威第193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時不時的多疼惜第407章 鳳求凰第431章 關寧老將不勝愁, 駐馬觀覽野花枝。第506章 禍起蕭牆小三手,大壽自今枉爲人第1002章 山色江聲共寂寥,中原事業如江左第1182章 白草黃雲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幷州第750章 鐵馬蒙氈破村中,猶寒欲雪暮春遲第505章 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第1356章 臺上霜風凌草木,軍中殺氣傍旌旗第402章 內 禍第553章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離呼取盡餘杯第746章 無邊春色從東來, 日落蒼然滿關中第869章 趁夜撤兵圖自保,貳臣今番命不存第1249章 倭寇割島東北軍,施琅楊威大海上第359章 疑兵之計第1396章 逆胡冥寞隨煙燼,卿家兄弟功名震第1188章 兄弟二人各分工,斷後阻擊滅八旗第464章 比武不招親第760章 雪夜奇襲潰八旗,水寇突起莫等閒第1191章 江河定後威風在,感恩重與劍論心第124章 深夜拜訪第1084章 田子莫嫌彈鋏恨,寧生休唱飯牛歌第358章 高級臥底第317章 退 兵第635章 星馳鐵騎勢縱橫,萬馬不嘶一聲寒第1311章 可見遠近天初暮,眼前關河雪半晴第1245章 八旗慘敗薩爾滸,大明京都復淪落第666章 海上濤頭一線來,萬里蠻煙癉雨寒第99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韃子血第993章 輕飛迅羽慢絲繮,醉踏南屏驚飆從第256章 鬥 智第1364章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第615章 一番海角淒涼夢,旅雁孤雲半夜寒第1346章 但見輕煙覆流水,一輪落日照行塵第1043章 中堂促管淹春望,後殿清歌開夜扉第459章 折 兵第547章 江間波浪兼天涌, 塞上風雲接地陰第317章 退 兵第80章 秦淮八豔第406章 喜 宴第475章 黑衣騎士第879章 迷霧重疊復州城,鄭家變故義僕來第798章 恍然驚散江空晚,未見斜陽芳草碧第956章 千里下書爲何來?日月昭明鐵蹄急第904章 秋來海上月當空,賢愚自有人評述第107章 東北馬幫(中)第949章 世上無人供笑傲,尋常巷陌葬倭寇第1115章 由來積夢江湖闊,遠去憶家兄弟貧第1102章 鰲驚震海風雷起,五千兵馬引旌旗第409章 沖天子母炮(下)第307章 翻 案第436章 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幹星第55章 夜襲倭寇第613章 荒壇社散烏聲□,人生長恨水長東第977章 兀自棄身鋒刃端,豈惜性命安可懷第1140章 塞北雲高心已悲,城南木落腸堪斷第435章 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第248章 守城決戰第78章 馬革裹屍第33章 登門討教第137章 人心叵測第321章 將 者第228章 寶塔鎮河妖第1284章 巨拳豈爲雞揮肋,強弩那因鼠發機第1124章 雕邊認箭寒雲重,馬上聽笳塞草愁第1374章 夜風蕭蕭斑馬鳴,臨至中夜拔劍起第1243章 日落薄暮臨征馬,耳聞腸斷薩滿歌第278章 刺 馬第1344章 一國東西盡南北第890章 積極備戰欲屠倭,海上揚威大中華第1055章 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第980章 新月初學滿團扇,塞鴻一字來如線第1257章 殘月出林明劍戟,平沙隔水見牛羊第1181章 縱橫逸氣寧稱力,馳騁長途定出羣第811章 把酒臨風寄明月,冥冥歸去無人問第787章 斜陽古道風波定,孤嶠蟠煙明月起第1114章 解放胡鷹逐塞鳥, 能將代馬獵秋田第336章 另立山頭第1025章 遙思萬里行宮夢,太白山前月欲低第662章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鍾曉憶西峰第309章 白 衣第379章 借 兵第987章 窗外驀然聞杜宇,一聲聲喚回春去第776章 長戈利矛日可麾,獨見青樓撲酒旗第507章 義女非是真義女,忠臣良將子傳承第296章 擒 狼第614章 意氣能甘萬里去,朝建旌旗夕刁斗第748章 雲遇青山石壁連,與君相約上高寒第129章 夜黑風高第1075章 一襟風月看昇平,山雨興亡淚不盡第225章 良善之人第1278章 馬嘶風雨又歸去,獨聽子規千萬聲第1107章 旌旗閃閃搖天末,長笛橫吹虜塵闊第1042章 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