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寧遠譁變

第四十一章唐楓和魏老漢,足足的走了一個月的光景,才終於回到了寧遠興城。只是沒到寧遠城跟前,便聽說了城中,自袁崇煥離開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的變故。

如今的寧遠城中,文官武將是均對對方不服氣,均想讓對方聽自己的吆喝。而此時,寧遠城中的統帥,乃是新任督師孫承宗,其一上任,頭一道軍令,便是令祖大壽與何可綱火速搶修好大淩河的城池,預期不繕,便要以軍法從事。而二將明知此舉無異於送肉入虎口,那皇太極隨時都有可能領兵進犯大小淩河,這淩河城池,就恐後金兵到了,也尚沒有修建完畢。而自己二人,也不過是白白戰死,卻礙於軍令,不得不動身前往。

而寧遠城中,此時又因爲推官蘇涵淳,和通判張士榮在孫承宗尚沒來寧遠赴任之時,私下將寧遠軍餉貪爲己有。而孫承宗來此赴任第一件事,卻是派祖大壽二人去修城。對下面將校找自己索要軍餉,和舉報二人貪墨一事,是一概不理,只以守住寧遠城爲第一要事。

而這一下,卻把寧遠將校給惹急了,本來自督師袁崇煥去了京都,便再無音信捎回來,衆人便已然心生疑慮,而其中祖大壽等兄弟,更是遞了摺子無數,卻都宛如石沉大海一般,並不見朝廷對此事有任何的回覆。更主要的一點,眼下朝廷對於軍餉的撥給,更是變成爲一紙空文。即使有,也被那二人給貪墨了,矛盾越積越深,就在祖大壽等人剛剛去了大淩河城,寧遠城中的軍校們便就此譁變,兵變軍校由揚正朝和張思順二人統領,將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以及推官蘇涵淳,和通判張士榮,都給綁到了鼓樓之上,衆軍校圍在下面,紛紛揚言若是再不給軍餉,便一把火送衆人歸西。而那位,剛一來之時,便對下面人指手畫腳的孫承宗孫大人,此刻早已尋個地方躲了起來。

而唐楓和魏老漢,正好趕到這個時候到了寧遠城下。唐楓在馬上擡起頭,往城上望去,卻見寧遠城頭上此時是靜悄悄的,一片寂靜無聲,素常那些守城的軍校們,今日也是一個都沒見到?

唐楓心中不由一陣狐疑,最怕是因爲皇太極已經攻下此城,明軍已經潰敗而去,那樣的話,自己也就大勢已去。可看城頭上插着的還是明軍的旗幟,並不曾被人換掉。此時,唐楓心中才算稍稍的鎮定一些,便高聲對着城上喝道“城上可有軍校?速速與城中守備吱語一聲,就說參軍唐楓由京城返回,要進城見衆將議事。”唐楓連着喊了兩遍,卻還是沒見到一個明朝的軍校在城頭上現身。

魏老漢在唐楓的馬後,跟着已看了半天的功夫,見城頭上依然是鴉雀無聲,不由奇怪道“唐老侄,莫不是此刻城中,另有了變故不成?以老漢我來看,你眼下,即使是朝廷裡來人,恐怕都不好使了。這座寧遠城怕已經生了兵禍了?”彷彿是爲了驗證魏老漢的話一般,忽聽得城中一片喧譁聲大起,不少的人在吵吵着,要放火如何如何?

唐楓聽了,是大吃一驚,急忙催馬又離着城池近了幾步,又一次高聲對着城中喊道“城裡的人聽着,我乃參軍唐楓,特捀袁督師骨灰回返寧遠城安葬,城中的軍校速與我將門打開。祖大樂,可在城中?”唐楓是真有些急了,如在不打開城門,就足以證明城中,已是失去控制了。

可就在唐楓急得,戰馬在城門前來回的走動着,身後的魏老漢對此也是束手無策的時候,卻見寧遠城門,竟被人給從裡面打開了,就見一個人蓬頭垢面,腳上的靴子都沒了一隻,大哭着,奔赴唐楓的馬前。

“督師骨質今在何處?下官兵備副使郭廣參見參軍大人。”說完了,是匍匐予地大放悲聲。唐楓急忙跳下戰馬,捧着骨灰罈子,幾步走至此人身前,用一隻手將其攙扶起來。這纔對其問道“郭兵備,城頭上何故無人鎮守?若後金趁此之際,再犯寧遠又當如何?”說完了看看此人這副樣子,也真是悽慘的很。

、“回大人的話,城中已發生兵亂,眼下巡撫畢自肅和總兵大人朱梅,以及那兩個貪墨軍餉的王八蛋,,都被亂軍困於鼓樓之上,亂軍首領張四順與楊正朝,言若再不見兵餉,便欲縱火焚了鼓樓,將一干人等盡皆燒死於上。下官因與兵禍之前,躲了起來方纔免去一禍,適才聽聞城門前有人喚開城門,下官這才捨命來打開城門,以侯參軍大人和督師骨灰進城。”郭廣說完了,用早已破爛的袍袖,沾了沾臉上的鼻涕和眼淚,站在一旁,等着唐楓的吩咐。

“嗯,郭兵備,那城中的大將眼下又在何處?祖氏三兄弟呢?”唐楓有些奇怪的對其詢問道。畢竟這祖氏三兄弟,在這寧遠城中是除了袁崇煥之外,唯一在寧遠官兵前能說話好使之人。而眼下寧遠城中,兵禍鬧得如此的大,卻不見這三人出來收拾亂攤子,可謂奇怪之極,除非是這三人,也參與了這場兵亂。

“回參軍大人的話,祖大壽與何可綱,被新任督師孫大人派去修繕大淩河城。祖大弼抱病餘家,不理城中諸事。祖大樂因風聞覺華島有寇來犯,以領兵去了有三日多了,卻不見回兵。”郭廣是一口氣,把這些人的行蹤,一一個通稟與唐楓。

唐楓一聽,便是一皺眉頭,覺華島可是屬於自己的老家,如果那裡,要是被人給端了的話,那自己也就等於被人斷了後路。至於這寧遠城,眼下又來一個督師孫承宗,並不曾一起共過事,尚不知道此人理事待人如何呢?不過,就衝着眼下城中兵禍一起,他便先躲了起來來看,此人實屬貪生怕死之徒。

“郭兵備,你等聽了誰說的,覺華島有寇來犯的?祖大樂將軍又帶了多少兵馬,去馳援覺華島的?”唐楓想以此來判斷,覺華島眼下的形勢到底如何?而覺華島上,被自己佈下了無數的陷阱和埋伏,想來不會那麼快的,就淪陷餘敵手吧?

“回參軍大人的話,聽聞覺華島有寇來犯的消息,是參軍大人手下的守夜人親自來稟報的。只是新任督師孫大人,言覺華島已是不毛之地,並無可施援救的價值,所以不準出兵救援。而祖將軍,因此與新任督師狠狠地吵了一架,最後,孫大人只允許祖大樂將軍帶走五十人去馳援覺華島。”郭廣說完了,卻低垂下頭,等着唐楓因此而大發雷霆。

“放他孃的臭屁,不毛之地,若是不毛之地的話,當時袁督師又何苦讓我重建此島?”唐楓此時可真是有些,壓制不住自己滿腹的怒氣,大聲吵吵道。

就在郭廣和身後的魏老漢,都以爲唐楓,會火速趕往覺華島的時候。卻見唐楓又飛身上了坐騎,對着郭廣吩咐道“郭兵備,與本參軍把城門開大一些,某倒要進去,好好看看這幫兔崽子們,怎麼個要兵餉法?”說完了是催坐騎,就直奔寧遠城門口而去,郭廣急忙光着一隻腳,先拼了老命的跑到城門前,氣也顧不上喘一口,急忙把另一扇城門推開。

就見一股黑旋風是直捲進城內。魏老漢和郭廣在後面,緊趕慢攆的也進了城中。唐楓因先頭助袁崇煥一起鎮守寧遠城池,故此對城中大小建築和街道瞭如指掌,所以進了城中,就便直奔鼓樓而來。

等馬到了離鼓樓不遠處,就見前面圍了許多的軍校,各個手中舉着一根火把,正在高聲叫嚷着,要一把火燒了鼓樓。而其中有兩個人站在最前面,吵吵的也最兇,想來便是那兩個帶頭的人了。

“諸位弟兄,且慢些把鼓樓點了,在下有幾句話,要與衆位商議商議,等衆位,若是不認可在下的話,那到時再將鼓樓,一把火燒了如何?”唐楓說完了,跳下黑馬,走到這些人的背後。

張思順,楊正朝等人回頭望來,一見認識,此人正是袁崇煥親自任命的參軍唐楓唐大人。便都暫停下手,轉過身,等着聽聽唐楓有何言語要說?最不濟,最後,在將鼓樓一把火給他點了。

卻見唐楓面容一肅,高聲對衆軍校言道“汝等所行之事,我已在郭兵備處都瞭解了,錯不在諸位弟兄身上,實在是上面有兩個敗類罪該萬死,只是,衆位弟兄因此而放任城防不管,引得後金部隊長驅直入,到時又當如何?本參軍現有一言,我先與郭兵備給衆位籌集一部分軍餉,先發給大家,以後軍餉絕不拖欠大家,你等看如何?是不是,先都散了各去做事?”唐楓說完了,便盯了一眼,身後不遠處那位狼狽之極的郭兵備。

郭廣聽了唐楓的一席話之後,也急忙走上前來,拍着自己的胸脯對衆人言道“諸位,郭某在此向大家保證,準保將所拖欠的軍餉給大家發還手中,各位弟兄是不是能聽參軍大人的話,先散了去,別把寧遠城給丟了。”郭廣說完,心也是撲通撲通直跳,不知道唐楓出的這主意,這幫人能不能同意?

第868章 腰帶清減愁無計,初秋風景晚來涼第1346章 但見輕煙覆流水,一輪落日照行塵第767章 與敵決戰復城下,海上一將是誰來第97章 諜戰鹼城第1056章 夕望龍城陣雲起,白馬金羈俠少年第872章 清風曉月常相伴,兵合一處戰八旗第556章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第280章 獻 策第869章 趁夜撤兵圖自保,貳臣今番命不存第1320章 曉望旌旗北臨海,戎衣不脫隨霜雪第1307章 雪滿窮沙漢騎迷第1186章 亂軍火燒貝子府,遼陽一破斷命脈第780章 永憶江湖歸白髮, 欲迴天地入扁舟第1172章 劍光橫雪玉龍寒,曉樹啼烏客夢殘第261章 設 伏第76章 民心所指第127章 混戰陳留第1253章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第1379章 隨君幾陷重圍裡,君王縱恣翻成誤第342章 新 營第490章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236章 雪地設伏待八旗,羽檄交馳日夕聞第1180章 碼頭燈傳火已長,眼前船跡成空波第1098章 胡塵一起亂天下,何處春風無別離第1193章 城內鉅變八旗遁,染指中原爭天下第1384章 馬前疾風衝塞起第1052章 那堪回首長洲苑,烽火年年報虜塵第969章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第372章 算計第799章 英雄遲暮一杯土,青林宗祠何人祭第458章 血染征衣第1314章 莫言名位未相儔,風月何曾阻獻酬第632章 冰輪斜輾鏡天長,淒涼星斗掛南山第278章 刺 馬第968章 一望開平幽工隔, 何時可望郡國開第405章 天生反骨第671章 高陽酒徒起草中,萬國兵前草木風第701章 縱觀九洲猶虎豹,駕馭四海未桑麻第258章 納 妾第1327章 黯黯嚴城罷鼓鼙,數聲相續出寒棲第629章 吹之一曲猶未了, 愁殺八旗征戍兒第775章 河上星影遮浮橋,八旗夜戰潰兵歸第664章 野店雞號枕夢殘,無限春風來海上第306章 郎(中)第652章 興來今日盡君歡,玉山高並兩峰寒第98章 苦中作樂第1197章 守將自焚遼陽滅,趕奔清河追八旗第691章 平岡千騎波濤卷,慣曾射虎南山下第388章 屠 村第1394章 揚州城前雙血戰,戰火塗炭百姓苦第425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第957章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第227章 奔赴老巢第748章 雲遇青山石壁連,與君相約上高寒第55章 夜襲倭寇第909章 反面成仇自殘殺,倭寇如狗本下賤第1097章 塞北江南共一家,何須淚落怨黃沙第228章 寶塔鎮河妖第745章 能兼漢月照銀山, 復逐胡風過鐵關第437章 水底神劍現,今朝亦屠龍第63章 七房小妾第398章 冰雪聖城第157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第683章 驛館高樹臨清池, 暗夜風驚雲來雨第946章 煙塵暗天火光起,日長才過又一宵第474章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第1317章 兩京貧病若爲居,眼前窮寇勢將變第1041章 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第1315章 漠漠邊塵飛衆鳥,昏昏朔氣聚羣羊第1170章 脫禍東奔壯氣摧,馬如飛電轂如雷第681章 舊日可以薦嘉客,夜來還寢夢佳期第1151章 戰士橫行靜夷落,寶劍分輝落蛟瀨第816章 矗立旌旗擁萬夫,一彪突騎橫渡江第1284章 巨拳豈爲雞揮肋,強弩那因鼠發機第952章 水底龍王炮顯威,浸沉海底餵魚蝦第196章 城破誰人可當主,秋城草木深幽深第1264章 弱羽飛時攢箭險,猶恐犬戎臨虜塞第359章 疑兵之計第67章 響馬爺乎第1171章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爲日月光第875章 沙場歸來忘所歷,當頭明月上柴門第1020章 彤弓金鏃當者誰,鳴鞭飛控流星馳第1234章 雪上利器快如飛,奇兵突至薩爾滸第899章 趁夜潛入倭寇城,尋人屠狗兩不誤第844章 野豎旄旗遍平野,奇兵有異於仁義第799章 英雄遲暮一杯土,青林宗祠何人祭第914章 明知不敵尋機退,倭寇海島宣歸主第958章 聞道京城似弈棋,自此世事不勝悲第108章 東北馬幫(下)第973章 禍起蕭牆門中事,曲引邊聲怨思長第1313章 交親榮餞淮城空,秉鉞戎裝上將同第705章 西得諸侯棹錦水, 欲向何門趿珠履第416章 奴才第1328章 故城故壘滿江濆,盡是干戈舊苦辛第558章 寶書玉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第931章 蒲柳之姿引君憐,深夜風波惑君眼第290章 冤 案第994章 將軍雄髮指危冠,甲士猛氣衝長纓第1098章 胡塵一起亂天下,何處春風無別離第650章 琵琶腸斷塞門秋,一戰李朝免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