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內宮之事

“九兒,你先不要難過,這件事情,我想雙方不會那麼快就能達成和解的,畢竟後金人窺伺我中原這片土地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了。自宋朝開始,金人便與漢人相持不下。直到最近,那個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欲圖北伐中原。好在,最終命喪於寧遠一戰之中。可他的八皇子皇太極又興兵作亂,比起他的老子來更加的兇狠。好在,我收到了消息,聽說是因爲在後金國的後方居然有人起義了,這纔打亂了後金國意圖吞併我大明的野心。要說起來,那些人倒也真是咱們漢人中的好漢子。我傅青主若不是供職於宮中的話,便也殺奔後金國的後方,與那些人一同抗爭這後金。”傅青主說完了,狠狠地一掌擊落在身旁的一塊山石之上。

啪的一聲,只見碎石迸濺,一陣塵煙升起。“師傅,你生氣了麼?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一炮將努爾哈赤轟殺了的人,就是我當初見過的,那位護送着袁督師一路進京的有膽有謀的小將唐楓吧?也不知道他如今怎麼樣了?”九兒說到這裡,不由臉上飛起來一朵紅雲來,幸虧是在深夜裡的御花園中,那些宮女們也都站的遠,身前就有傅青主,她的師傅一個人在這裡陪着她,倒也不怕被他看見。而且因爲自己從小就喜愛武功,便央求着父皇給自己尋了師傅來教導與她。所以,跟師傅的感情比跟父皇還要近的一些。有些事情,不可跟父皇說起來,卻可以在師傅面前坦露心聲。在她的眼中,師傅就等於是她的一位最親的長輩。

傅青主見了九兒臉上的這一番小兒女狀的神情,自己又如何不曉得她心中所想。不由在心中闇然嘆了一口長氣,心中思付道,自己的兒子只不過是一方的起義首領,跟大明是敵對雙方,而他們兩個又如何能走到一起呢?這也是造化弄人,走到哪步算那步吧。

想到此處,不由心中一動,尋思了一下,方纔開口對着九兒言道:“聽聞如今的唐楓卻不再效命於朝廷了,他已經深入到了敵後,如今在後金國領導起義的人,就是他。而且,我還聽說了,就連朝廷視作叛賊的祖氏三兄弟,如今也都在他的手下聽用。雖然,他這番作爲是讓如今的大明減少了一些麻煩。可畢竟不是一個臣子應當做的,若是當真論起來的話,他就屬於反叛。”傅青主說到這裡,話頭一頓,看了一眼面前坐在繡墩上的長平公主,不知道自己這一番言語,可是否能令她死心?畢竟,自己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娶回一個公主回家供上。

“九兒認爲師傅說的不對,九兒想,唐小將軍這般作必有他的道理。如果似他這般的人也被視作反叛的話,那天下還有何人能作爲忠良之人?不過,跟師傅談了這麼長時間的話,我的心結也稍稍有一些開解,此事還是暫且擱着吧,待萬一事情臨頭之時,再做打算也不算晚。九兒先回去休息了。”九兒說完了,對着傅青主微微的施過一禮,這才轉身帶着宮女們離開御花園,回奔自己的寢宮之中。

傅青主望着九兒的背影,消失在御花園的園門口處,不由苦笑着搖了搖頭,知道九兒嘴上雖是這麼說,可心中早已有了計較。他向四外掃視了一遍,見周圍並無任何的動靜,這方一縱身,身子拔空而起,飄過了御花園的宮牆,直奔內城的城牆,轉眼身子也是消失不見。

楊嗣昌在養心殿門口苦苦的一直侯到二更天,實在是有些忍受不住了,畢竟這夜裡的風寒,不是自己這一襲薄衣官袍所能抵禦住的。只得抱着雙肩,來回的跺着腳,盼着有人經過這裡,好能給他送一個口信進去。若是皇帝已經睡下了的話,那自己也回府去喝一碗薑湯,驅驅這身上的寒氣。

又等了半天,終於看到遠方,居然有三個人各自挑着一盞宮紗燈籠正往這邊走了過來。等離着又近了一些,正好看到中間的那個人,恰恰就是大太監王承恩。雖然不知道這深經半夜的,他到養心殿這裡做什麼來?可好在有他給自己去通報一聲,起碼比起那些小太監來可要管用得多。

想到這些,不等王承恩等人走近,急忙先往上恭迎了幾步,滿臉陪着笑的對着王承恩言道:“王大總管如何這半夜也不休息?還出來辦差,可真令人敬佩有加,實在是辛苦辛苦。”連着說完了兩個辛苦之後,急忙對着他抱拳拱手,對於他這樣的大太監,他可是不敢在禮節上稍有怠慢。

王承恩聽了這番客套話之後,停住了腳步,眯着眼往對面這個人身上打量了一番,身旁的兩個小太監分爲左右,各自挑起一盞宮紗燈籠,照映在楊嗣昌的面容上,好讓這位王大總管也看個仔細清楚。

“哦,我還當是誰呢?這不是兵部尚書楊大人麼?怎麼這夜裡宮門都已經落了鎖了,楊大人卻怎麼還在此處逗留呢?莫非是有何要緊的事情麼?如要是需要咱家幫忙的話,儘管講來也就是了。”王承恩說完了,又翻起眼皮看了看對面已經被凍得哆哆嗦嗦的楊嗣昌。

也不知對方抽什麼風?可一聽這大太監居然十分難得的要主動幫自己的忙,楊嗣昌真是欣喜過望。可也知道這幫忙可並不是白幫的,如今就看自己的意思了。急忙伸手在懷中和身畔一陣的摸索,只恨自己爲何出來之時,竟然不帶些銀票出來?如今,正是需要這個東西。

楊嗣昌正自怨自悔,忽然手指滑過自己身畔所繫着的一方玉佩上。那玉佩聽說可是以崑崙山上的和田羊脂玉製作而成,當初自己足足花了三錠足赤的黃金纔將其買了下來,又找人仔細的清洗了一番。自己對之是愛若珍寶,平常都不會輕易與人把玩的,今夜可也需將之捨得出去。

楊嗣昌結下玉佩雙手呈遞到王承恩的面前,對其言道:“早幾日下官託人買回一方玉佩,因下官對這東西也不算十分熟識瞭解,唯恐被人所欺,聽聞王總管在古玉的方面頗有造詣,就勞煩王總管將其帶回去,幫下官仔細的鑑定一下。”說完了,將玉佩遞到王承恩的手中。

聽到這楊嗣昌居然如此的懂人情,王承恩的嘴角微微的展開了一下,也看不出來他是高興還是不高興?王承恩在宮中見慣這些東西了,本來也不覺得有什麼稀奇處,本想就此推了,自己走自己的。畢竟崇禎今天可是十分難得高興,自己可不想在這深夜裡去給他老人家添堵去。若是自己貪圖了別人的東西,替人家跑了這次腿的話,那萬歲爺對於自己的恩寵可就有些玄而又玄了。

可藉着燈籠光眼角掃過那方玉佩,卻見那枚玉佩之上居然有了血沁。什麼樣的玉佩纔能有了血沁?自然是古人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出自墳墓之中的玉佩。這令王承恩有些感到奇怪,乾脆索性將之接到手中細細觀瞧。可等仔細看時,方纔辨認出來,果真是一方古玉。

看其風格應當是漢玉,因爲這漢代的漢八刀頗爲出名,這方古玉就是以漢八刀之法雕刻而成的,倒也十分的好認。雖然這種漢八刀之法後來有不少人冒充,但想他一個堂堂的兵部尚書,應當不會以一枚假的漢八刀來這裡忽悠自己吧?要是那樣的話,他的官還想不想繼續當下去了?

看罷古玉,王大總管臉上是波瀾不驚,不動聲色的將這玉佩納入自己的袖中。對着對面的楊嗣昌笑着言道:“既然這樣,那我就將這玉佩帶了回去,與楊大人好好的驗看一番。不過,這夜裡風也大了,楊大人站在這養心殿門口,時間短了的話還算勉強受的住,若是時間長上一些的話,依着楊大人這般歲數絕難承受。就請楊大人站在殿中靜等,咱家這就替楊大人去與萬歲送個信去。不論萬歲召不召見大人,咱家都會回來於大人言語一聲的。”王承恩說罷,先推開養心殿的殿門,讓楊嗣昌進入殿內等候。

而自己則是帶着兩個小太監打着宮紗燈籠,徑直趕往田貴妃的寢宮而來。到了寢宮外面,卻見崇禎正由殿門內出來,一面走,一面對着身後跟出來的兩個妃子笑着言道:“這外面的風,這般的大,你們就不用出來送了。尤其是田貴妃,朕到時會吩咐御醫隨時與你來看看的。”說完了,是大踏步的往前而來,旁邊的十幾個小太監,紛紛將手裡的燈籠高高的挑舉在半空,給崇禎照着腳下的路。

“嗯,你這個老貨,朕不是已經吩咐你去休息了麼?怎麼還在這裡迎候於朕呢?難不成此時的邊關上又起了什麼戰事了麼?”崇禎一邊隨口的對其詢問着,一邊往自己的上書房走去。

第79章 事有蹊蹺第872章 清風曉月常相伴,兵合一處戰八旗第364章 九箭驚散明軍第597章 千刀萬箭一夜殺,浮明流血浸滿城第1230章 行李亦須攜戰器,趨迎當便著戎衣第464章 比武不招親第461章 久經世故第1105章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第165章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第492章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第986章 夜來愁見西風裡,一衝九天鵰鶚飛第786章 宛馬東征健兒盡,聞道羌笛暮吹哀第1252章 長平公主的隱秘,獵騎靜逢邊氣薄第468章 月圓月失第479章 青蒲嫩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第214章 內宮之事第415章 暗布殺機第1282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直指邊城虎翼飛第713章 白日仰弓射金闕,虎豹並驅九關開第707章 日長才過又今宵,幾時期信似江潮第585章 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第161章 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第665章 乘風好去落照紅,長空萬里看山河第681章 舊日可以薦嘉客,夜來還寢夢佳期第480章 自此瀋陽名盛京,試問八旗誰可敵第1073章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第419章 蹊 蹺第1113章 長信麗人見花泣,憶此珍樹何嗟及第723章 總有癡人亦說夢,八旗捲土復從來第1068章 人生浮脆盡沉醉,三分奇計逗鄉紳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796章 旗梢不動晚波平,水落石出沉冤雪第1338章 狡兔三窟馬士英,旌旗閃閃搖天末第966章 城尖徑仄旌旆愁, 峽坼雲霜龍虎臥第803章 舊入故園嘗識主,不知何處是他鄉第811章 把酒臨風寄明月,冥冥歸去無人問第1130章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四十九章 崇禎的計第1175章 地險悠悠天險長,東門送餞又差池第1177章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第1150章 神雷再造一奇功,東北名將曹雲詔第1262章 獵獵朱旗映彩霞,紛紛白刃入大沽第712章 鼓角臨風悲壯哉,千里明月曜戈甲第550章 魚龍寂寞秋江冷, 故國平民有所思第55章 夜襲倭寇第729章 三軍齊動旌旗展,馬蹄齊馳揮刀斬第1300章 空山宿兵寒對月,雲中下營雪裡吹第707章 日長才過又今宵,幾時期信似江潮第747章 更待菊黃家醞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第1224章 簌簌寒日徵北將,蕭蕭風前萬馬叢第973章 禍起蕭牆門中事,曲引邊聲怨思長第1381章 數十精騎突曉圍,自來奇兵襲暗壁第468章 月圓月失第536章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第547章 江間波浪兼天涌, 塞上風雲接地陰第851章 但得城池百戰後,耆老故舊幾家殘第799章 英雄遲暮一杯土,青林宗祠何人祭第1265章 戍角就沙催落日第457章 誓要以敵之屍而爲路第929章 屠村滅鄉盡倭寇,英魂不散如明月第982章 西風信來家萬里 ,芭蕉雨聲秋夢裡第625章 馬停楊柳倦嘶風, 暫分一印管江山第768章 奸詐詭秘韃子兵,涉山過水偷伏擊第444章 月明松下房櫳靜, 日出雲中雞犬喧第1180章 碼頭燈傳火已長,眼前船跡成空波第1101章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第1059章 日將薄暮臨征馬,高麗失道北山阿第1407章 回望馬嘶高城暮,銀釭倦霜映膽寒第1279章 鳴弦落羽雪霏霏,衛城戰勝日平西第1360章 一劍薊北三千里,矚目關西二十年第710章 千家山郭靜朝暉, 日日江樓坐翠微第200章 明着綁票第240章 風行天下第209章 欲使人從,必與人利乎第651章 支離東北風塵際,羯胡事主終無賴第1300章 空山宿兵寒對月,雲中下營雪裡吹第1266章 悵然積屍草木腥,眼前烽火被岡巒第1215章 老寨差池摧羽翮,孤身流落限江湘第1125章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第1272章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第151章 迷霧重重第38章 情何以堪第1018章 平生稱雄風雲人,兩字暗合江海心第665章 乘風好去落照紅,長空萬里看山河第52章 大清炮隊第1120章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第901章 敵城煙雲爭相起,萬國兵前草木風第249章 冰城拒敵第555章 跨馬出郊時極目, 不堪人事日蕭條第536章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第478章 千村萬落生荊杞,被驅不異犬與雞第653章 浮雲遊子存惜意, 落日故人滿舊情第1284章 巨拳豈爲雞揮肋,強弩那因鼠發機第648章 花徑雖曾緣客掃,蓬門今始待君開第116章 水性楊花第119章 瞞天過海第77章 攻城夜戰第1402章 轆轤寶劍初出鞘,宛轉角弓初上弦第726章 三人分心霸王餐,詭計巧施惑雙眼第1242章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