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軍中暮角迎風急,弓刀千隊鐵衣鳴

“清兵統帥多鐸死了,多鐸掉下馬摔死了,多鐸死了。”邋遢老道一蹦多高的,聲嘶力竭的朝着戰場上激勵高聲的嘶喊着。而那些近衛們也都瞧到了,多鐸果真是從馬背上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足足過了半天都不見其身子動彈一下?由不得這些人不信,軍心立時就變得慌散開來,近衛們此時也無暇再去理會與面前的這兩個罪魁禍首,急忙反身撲到多鐸跟前,就地將其給包圍起來。

在尋來一匹坐騎,將其擡到馬背之上。而邋遢老道這時,卻還是極聲高呼着多鐸已死。也不知在何時?最初是從戰場上,小範圍的有人隨之復聲喊了起來多鐸已死的口號。到了最後,在滿戰場上都可聽到這響徹天地的多鐸已死的口號聲?八旗鐵騎逐漸變得慌亂起來,統兵的八旗額真和牛錄等軍中的大將們到了此時,也早就無心戀戰。

都忙不迭的,招呼其手下的八旗軍校,卻是一路徑往襄陽方向敗去?可多鐸手下的這幾路八旗軍敗退下去,身後的東北軍主帥唐楓眼見對方敗走,卻並不想失去眼前的這大好機會?急忙派人知會與長平公主和郝搖旗一聲,三股部隊分爲先後中三路,卻是在背後對八旗敗兵緊追不放。

如今的八旗鐵騎才深深知道,打了敗仗何止是不好受?還有可能會導致全軍盡都覆沒在此地?更糟糕的,就是不曉得那位貝勒爺多鐸,此時身上的傷勢到底如何?可此時也不敢在半路之上有所耽擱?一時八旗鐵騎簡直都變得有些慌不擇路,只顧着朝着眼前的這條路一直敗退下去。打算,等後面的追兵停息之時,自己這面也就此跟着能停下來,在令軍中的薩滿去看一下,那位貝勒爺身上的傷勢到底如何?

而對於八旗鐵騎而言,卻還有一條出路,就是奔到襄陽城下,待衝入城內,翻身再去將城門就此一關?任你外面千軍萬馬,一時也休想攻得進來這座重要的關隘之內來。八旗鐵騎的打算雖說不錯,只是身後的這三支追兵,可謂已將前面的這幾路韃子騎兵給恨入骨髓之中。任其上天入地,卻也始終在其背後緊追不放。勢必要將對方給追上,並將這幾路的八旗的精銳之師,具都給消滅在襄陽城前才肯罷休。

而這幾路的八旗鐵騎眼瞅着已經奔到了襄陽城下,可就因身後的追兵追得過緊,最終也只好是穿城而過。等穿過了襄陽城之後,在八旗騎兵的內部,此時卻有人站出來提議?若是再由此一路敗退下去?恐怕就算是敗到了西安城下?後面的那幾路明軍猶是不肯罷休。

而如此一來,八旗騎兵去也由此轉變爲一支疲勞之師。若是這樣的話,身後的大明騎兵一旦若是追到了八旗騎兵的背後?八旗鐵騎的結局可想而知。既然都是往下敗退?那何不如,就此一路敗退倒由八旗掌管的地盤去?那樣一來,其不是對八旗騎兵大爲的有利?而因提出這個主意的人是一個固山額真,自然也就沒人對其持反對意見。而此時,八旗鐵騎所掌管着的地盤,已經由洛陽延伸到了歸德府和開封城。

而此時最好就是一路敗到歸德府,到了那裡之後再做其他打算?而在這一路之上,也抽空令隨軍的薩滿,去給多鐸瞧了一眼他身上的傷勢?原來,多鐸被邋遢老道一共射中兩箭在身上。一支弩箭卻是射在了其右肩膀頭處。而多鐸本身皮糙肉厚得很,似這點皮外傷倒也能極快的恢復。

反倒是另一支弩箭所射中的地方,卻未免有些危險之極?卻是因爲當時多鐸所騎乘的戰馬,先中了只弩箭而往下一倒之際,多鐸的身軀也順勢跟着往下就是一挫。而他本來也一直都在提防着,那三支對其急速射過來的弩箭。手中的長刀也擺好了架勢,卻就是不曾料到,頭一支弩箭竟然並不是衝着本人射過去的?卻是射在了戰馬的脖頸上,戰馬突然往下一倒,卻是大出多鐸的意料之外,故此手中的長刀也就相應跟着沉落下去,卻是將其上半身都給顯露出來。多鐸整個門戶大開,而那另外一支隨後激射出來的弩箭,卻是正好射在了多鐸的面門上,而這支弩箭才真是最爲要命的。也是最令這些額真和牛錄們深深爲其擔憂不已的?

畢竟多鐸是多爾袞的親兄弟,是貝勒爺,並非是一般的貝子可比?如今多鐸受了如此嚴重的傷勢,回去之後,還不曉得多爾袞又會怎樣來發落這羣人呢?如果多鐸僅僅只是受了傷,性命並無大礙,回去多爾袞頂多是責罰衆人一頓?最多不濟就是處罰衆人一頓鞭子或者是板子?

可多鐸若是一旦戰死在沙場之上?那這些人的小命,也就會伴隨着多鐸一同共赴黃泉了。而這些人倒也並不是沒有打算過,索性私底下偷偷的溜走過?可令人感到無奈的一點?卻是適逢八旗鐵騎出徵在外,一家老小就都會被集中到一處看管起來。名義上說,是爲了替出征在外的將士們,來多多關照其家眷一下。

可衆人無論在誰心裡,都對此十分的清楚,這說白了,就是以自家家中的一門老小充爲人質罷了。而這還僅僅是其中的一條,還有一條,更是足以將這些人給死死捆住手腳,令其絕對不敢就此輕易的當了逃兵?就是連坐之法,以及互相告發揭舉之法。尤其是最後的這兩條,端是狠毒無比。

而這幾條法子,無消細說,自然都是出自多爾袞的手筆。而多爾袞也心知肚明,自己的這個攝政王的位子,卻又究竟是怎麼得來的?故此,不得不設下一系列的條條框框,來以此保證手下人對其的赤膽忠心?而多爾袞心裡也極爲明白,若是單靠自己的鐵腕來統領着大清國?

恐怕昨日的皇太極,也就是明日的多爾袞了?所以,一面以鐵腕來統治着大清,一面卻又對於八旗將士不吝嗇其賞賜。無論是何人?只要是立有軍功,也無論軍功的大小?都會得到賞賜的。自然,在這賞賜上也被分爲三六九等,最低的,只要是拿了三顆大明軍校,亦或是闖軍軍校得項上人頭回來?都會得到五兩銀子在手中。多殺多得,且還能官升一級。這又讓衆人如何不肯用自己的性命去再戰場上拼殺?

可也正因爲如此,在多鐸身受重傷之後,這些人才一門心思的,只惦記着能夠趕回京城。一是在京城裡面有好的郎中,或者是那些前大明的御醫尚被留在宮中,此時正好給多鐸好好地醫治一番。而說句不好聽的,若是多鐸再回到京城,見到了他的兄長多爾袞的面以後,他再傷重不治而死去?那也就和這些將校們再無一絲的關聯。正因爲這個原因,這些人才是不顧一切的,只是想着最好及早的回返到京城方爲上策?

而若是照着原先多鐸的進兵路線,在若這麼一路走回去的話?恐怕又會耽擱不少的功夫。而儘管是有軍中的薩滿,替多鐸穩住了臉上的那處箭傷。可並不代表着,多鐸此時就平安無事了?而若是從現在的襄陽城前拐個彎,直走剛剛歸納到大清國手中的歸德府,而後穿過歸德府後,再穿過開封即可直奔京師。

自然,在這條路上還有一條淮河橫在八旗鐵騎的面前,而這淮河若是拿來和背後的追兵相比較的話?根本就不算什麼難事?過了淮河之後,也就到了那座,被圍繞在羣山之中的小城濟南城。就是老舍筆下的那座充滿溫馨的小城濟南而後在奔出個幾百裡地以後,大概也就可見到京城的城牆了。而儘管始終都跟在八旗鐵騎背後,一路對其緊追不休的東北軍,殺了多少個被其從背後給趕上的八旗鐵騎軍校?

這些八旗裡的額真和牛錄們對此,也是根本就無所顧及了,如今就是趕路要緊。而八旗鐵騎得如此作爲,倒是極大的催漲了,一直追擊在其身後的,那三路追兵的士氣。此時此刻,不僅僅是流民軍的大將郝搖旗心裡頭,對此感到十分的透亮。此時的郝搖旗簡直就好像是三伏天喝下一茶盞冰涼的水一般的,滿身心都感着痛快以及。就連那位明軍的大將左良玉,卻又何嘗不是如此?畢竟大明的官兵,一直以來都是被八旗鐵騎給壓着頭來打。

此番既然得了這麼一個天大的便宜,如何不緊緊將之給牢牢地捉在手中?旁的不說?左良玉自家心中也曉得,方纔在戰場之上,自己照實是有些大意了,竟然孤軍深入?也正因此,才使得自己手下的大明軍隊損傷慘重。而更能要了他的這條老命的,卻是自己這個公主座下的大將軍,竟然護衛不當。

將公主給丟到了八旗鐵騎的包圍之中,可以說,若不是郝搖旗來得恰到好處?促使的多鐸從戰場上抽掉下一些兵力,已去埋伏於郝搖旗的話?那自己這堂堂的,大明的大將軍也就徹底的兵敗在此地了。而這倒還是次要的,最關鍵的,就是把公主也給搭了進去。也正因這個原因,左良玉才帶着手下的大明殘餘騎兵,對前面的那路八旗敗兵是捨命的一路死追。恨不得,最好就將這隻八旗騎兵都給消滅在這條路上?至於那位東北軍的主帥唐楓,此刻亦是帶領着東北軍保護着長平公主和函可大師,夾在左良玉和郝搖旗的兩軍之間,跟着往下一路殺去。

第986章 夜來愁見西風裡,一衝九天鵰鶚飛第302章 智 將第929章 屠村滅鄉盡倭寇,英魂不散如明月第1320章 曉望旌旗北臨海,戎衣不脫隨霜雪第369章 好事將近第266章 滎 陽第949章 世上無人供笑傲,尋常巷陌葬倭寇第491章 布被秋宵夢覺遠,眼前萬里江山明第872章 清風曉月常相伴,兵合一處戰八旗第890章 積極備戰欲屠倭,海上揚威大中華第863章 任君詭計百來使,自有應對窗中月第1338章 狡兔三窟馬士英,旌旗閃閃搖天末第690章 朝楚暮秦世路艱,自古及今說龍虎第776章 長戈利矛日可麾,獨見青樓撲酒旗第五百二十六 城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寒第184章 造反指南金瓶梅,有借不還真君子第1253章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第624章 碧野朱橋當日事,韶華不爲少年留第109章 老謀深算第761章 江山殘照鬆悲嘯,英雄無覓剖胸膽第864章 雲飄天高任君翔,依舊不外笑一場第580章 一宵光景潛相憶, 兩地陰晴遠不知第92章 血戰孤山第637章 未必人間無好漢,塞垣凍解鴻歸早第298章 真 相第664章 野店雞號枕夢殘,無限春風來海上第371章 引君入甕第373章 越 獄第419章 蹊 蹺第194章 角聲滿天秋色裡,城上胭脂凝夜紫第941章 邊城一片靜離索,馬嘶漸遠城爲空第432章 霜花草上大如錢, 揮刀不入迷濛天第1064章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第201章 聯合商行第639章 吳三桂的一封信,談笑皆堪折簡招第1134章 玉匣鎖龍鱗甲冷,金鈴襯鶻羽毛寒第154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80章 自此瀋陽名盛京,試問八旗誰可敵第688章 月升日落山之幽,眼中風雲竟朝夕第996章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第194章 角聲滿天秋色裡,城上胭脂凝夜紫第1311章 可見遠近天初暮,眼前關河雪半晴第503章 亂山殘雪夜未冷,孤獨異鄉罔留人第905章 海上揚威東北軍,炮轟倭寇喪敵膽第930章 小將冒言嘗非事,人非聖賢豈無過第646章 江山明滅著清醒,醉眼雕鞍肝膽同第1054章 又見倭寇高麗國,村落日中眠虎豹第1312章 顛倒英雄古來有,封侯卻屬屠沽兒第674章 孤嶠蟠煙海商王,層濤蛻月遠槎風第29章 官匪同途第231章 與子同仇第163章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第133章 一枝老杏出牆來第304章 良 將第265章 將 殞(下)第1353章 日暮江頭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第1205章 走馬奪城救格格,真真假假降且叛第128章 調虎離山第635章 星馳鐵騎勢縱橫,萬馬不嘶一聲寒第299章 射天狼第319章 內 亂第155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第835章 不二忠臣轉降敵,回望中原淚沾巾。第1146章 回期直待烽煙靜,不遣征衣有淚痕第391章 幹 狼第1260章 磧煙烽火夜深微,雪路時聞探馬歸第252章 暗 箭第1241章 把弓天狼正可射,悵然倚劍望玉關第524章 夜半鶴聲殘夢裡,僧與月下苦作吟第1356章 臺上霜風凌草木,軍中殺氣傍旌旗第629章 吹之一曲猶未了, 愁殺八旗征戍兒第527章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第122章 假癡不顛第138章 月明驚鳥第1387章 軍中暮角迎風急,弓刀千隊鐵衣鳴第637章 未必人間無好漢,塞垣凍解鴻歸早第734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第947章 立君牧民人爲貴,浩然倭寇離故關第984章 尚想霓旌千騎至,男兒到死心如鐵第291章 冤 獄第147章 過府弔孝第954章 明日風迴天更好,喚起鱗鱗細浪來第521章 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第691章 平岡千騎波濤卷,慣曾射虎南山下第610章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點檀脣第455章 暴風驟雪第619章 昨夜將軍連曉戰, 蕃軍只見馬空鞍第987章 窗外驀然聞杜宇,一聲聲喚回春去第1267章 風沙刮地塞雲愁,平旦交鋒晚未休第851章 但得城池百戰後,耆老故舊幾家殘第904章 秋來海上月當空,賢愚自有人評述第561章 孤月滄浪河漢清, 北斗錯落長庚明第897章 直如蚍蜉撼大樹,可笑倭寇不自量第96章 混入鹼城第925章 劍氣直破倭寇膽,即爲鬼雄仍殺敵第94章 絕地反擊第199章 一注浮財第766章 捲土復來之八旗,三面作戰大清國第238章 唐楓打豹第1333章 猶自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具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