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

只是,對於那些早已經從這條山路上逃走的大明軍校?自然是對其無需去理會的,畢竟擺在這位東北軍主帥和那位特戰隊首領二來二人眼前的,可謂十萬火急且又最爲要緊的一件事情?就是迅速的從這條通往泗州城去的山路上撤走,以免的萬一泗州城內的守兵在得知,這隻去向大清國進貢的車隊,在距離泗州城不遠的山路上出了事,並即刻的趕奔過來?若是那樣一來,自己這些人肯定是一個都逃不掉的。單單以這百十多人去面對,那支可謂有備而來的泗州城內的守兵?即便是混雜在這隊伍之中的,那幾十名的特戰隊校尉十分的驍勇善戰?再加上從歸德府內運送過來的,這些十分先進的火器和連發弩箭也是十分的兇悍無比。

可終歸是再這人數上面吃了大虧,即便火器和連發弩箭再好,卻也要有相應的人來使用它。而當這百十個手中使用着十分精良武器的人,面對與數倍於這些人的,那可謂鋪天蓋地一般,朝着衆人面前狂馳而來的騎兵的時候?即使這連發弩箭可一刻不停地,去朝着外面射出弩箭?

卻也終歸有將箭匣之內的弩箭給射盡得時候?若是等到了那個時候?這些東北軍校和特戰隊校尉們手中持着射盡得弩弓,面對數倍於己的大明鐵騎,恐怕最終也只是死路一條。而也正因爲如此,這位東北軍主帥不僅是不去理會與那些四散奔逃的大明敗兵,並且對於那些身受重傷,如今躺在地上慘嚎不止得大明軍校們?也都是一概不予理會,只是吩咐剛帶着人奔到馬車旁邊的二來,令其首先將那些馬車上所裝運的糧草,都用帶過來的火油給逐個的潑灑上去。隨之,令那些校尉們將這些被潑灑上火油的馬車,全部都給一一的點燃。

並且又命那些,從歸德府趕過來的聯合商行的護衛們,立即趕起那些滿裝着銀箱的馬車,離開這條山路。從早已被打探好了的一條岔路上,直奔距離此地不遠的淮河岸邊。而泗州城本身就位於淮河的下游,因此這條山路離着淮河岸邊也就十分的近。這也是當時,這位東北軍主帥方在探聽到了大明朝要向大清國進貢之後?心中當時也就猜到了,大明朝的進貢車隊,十有八九會挑選經過泗州城的這條路徑。

因爲這條路可以說是最爲簡便和直接的,也是到京城去最近的一條路途。所以,再決定下來,要對這隻朝着大清國去進貢的車隊進行襲擊之後?這位東北軍主帥和二來也就商議好了,對於這些被劫奪下來的糧草以及那些銀兩,卻又到底該如何得處置於其?至於那七八車的糧草倒是好辦一些?

只需一把火將其給引燃即可,左右東北軍校們也是無法,能夠將這些糧草給安安全全的運送回到自己的轄區去的?既然如此,自己已經是得不到這些糧草了?那大清國也就休想再能得到這些糧草?可糧草好處理,一把火就可燒得精光。這銀子卻不是這樣的?這東西就算是一把火將之給點燃起來?

可卻也只能將其給燒的化成銀水罷了,卻始終還是銀子。也正因如此,當時這位東北軍主帥就責令與歸德府聯合商行的那位掌櫃的。令其無論如何,也勢必要在這幾日之間,去弄來一些漕運船來?就哪怕是因此而耽擱了,聯合商行的正常貨運往來?也要配合與東北軍,去將這次奇襲給圓滿地完成?

而因從歸德府到泗州城,再到揚州和南京城這附近,都有不同的河流經過此地。其中最爲聞名的,自然就是那條由楊廣當年所修建下來的大運河。如今,這條運河卻是給兩岸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地改善。使得不少靠着這條運河來討生活的百姓,如今都能過上溫飽日子。而泗州城附近,卻不僅有淮河運河,並且還有洪澤湖等。而位於歸德府內的那座聯合商行,就是依靠着運河以及淮河來運出運進各色貨物。自然,掌握在那個聯合商行掌櫃手中的漕運船,多少也能有個十幾條的?正因如此,這位東北軍主帥才命人對那掌櫃的,去下達了這樣的一條軍令。

而那個聯合商行的掌櫃,果然不辱使命?很快的,就湊集了足有十幾條的漕運船。並使這些漕運船都及早的,就靠攏在了淮河的岸邊,等着東北軍的消息?至於這些駕馭着漕運船的船工和水手們?基本上都是東北軍的人,就算當中有些水手並不是從冰雪城那面過來的?

可卻也是支持與東北軍的,自然也就被那掌櫃十分安心的給派遣了過來。很快,那些從聯合商行那面過來的護衛們,催趕起那些,車廂裡滿滿裝載着銀箱的馬車,從那條岔路就此一路奔馳下去,直奔淮河岸邊而去。而等那些護衛們走遠之後,這位東北軍主帥這才扭頸回頭,朝着身後的那條山路上望去一眼?

卻見那一輛輛的糧草車上,此時早已是火勢沖天,已經是無法可救了。這纔對着二來低聲吩咐一句道:“將那個大清國的信使帶上,我等也趁早離開此地?免得,在於那些聞訊而來的大明軍隊遭遇上?若是那樣,我等可就再也走不脫了?”說完之後,卻是飛身縱上馬背,帶轉坐騎就直朝着山路的盡頭奔去?

二來急忙吩咐手下的校尉,將那名大清國的信使,給牢牢地捆在馬鞍子上。並且,又尋來了一塊破布,將其嘴給堵上,也免得他再路上再去胡亂的吵嚷?再給東北軍帶來禍事?二來和手下的這幾十名特戰隊校尉們,這才一一飛身上了各自的坐騎,卻是催馬順着山路直奔而下。

而這些坐騎,卻是得自與那些,已經潰敗的大明騎兵的手中。而唐楓雖然是順着山路疾馳而下,卻並不是要趕往泗州城去?而是要直奔淮安府,再從淮安府取路到徐州城。再從徐州城穿城而過,到達那坐落於羣山之中的濟南小城。最終,由濟南府趕回到自己的領地天津衛。

可就在離着淮安府不遠的時候?這位東北軍主帥卻是令二來,將那名由大清國差遣過來的信使給推到了,道邊的一處僻靜之處?喝令與手下的校尉,將其腦袋給就地砍落下來。並又以他自己的衣袍,來將這顆首級給十分仔細的包裹起來。又責令與一名校尉,先於自己等人一步,設法去趕到大清國的京城之內?

將這顆首級,給設法送到那多爾袞的手中?並想盡任何辦法的,也勢必要讓其知道?眼下的這個南明小朝廷,可不再是當初的崇禎皇朝那個時候?並不是任人欺凌的,且對於外敵,是絕不會手軟?也絕無可能去要和對方來一番什麼合議的?並且,早已做好與他大清國展開誓死一戰的準備。當然,相不相信大明朝會當真要與他大清國展開決戰?以期能保存住自己的,這個岌岌可危的小朝廷?

就再與多爾袞會不會中,自己的這等顯得有些拙劣的離間計了?而在這位東北軍主帥的心中,對於這位攝政王爺多爾袞的野心,瞭解的可謂是一清二楚的。知道多爾袞最終,絕不會任由着南明小朝廷偏安於一隅的?只是,如今的多爾袞卻是根本無暇與旁顧?此時的他,早就已經將全部的兵力,都給投注到了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流民軍上去了。正因爲如此,才使得大明朝這個小朝廷,能夠苟延殘喘於一時。而等多爾袞緩過手來,定會着手將這個南明的小朝廷,也給他徹底的平滅掉。大清國絕無可能去和大明朝並存於世的?

只是可惜與,堂堂的大明朝廷之內,卻並無一個人對此有所認識?倒是和昔日的南宋小朝廷有些相像,都是極盡奢靡於眼前的日子。卻是根本不理會餘敵兵對其的緊緊相逼,饒是史可法這般的名臣,此時此刻,卻也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只是爲大清國將李自成給打得,不住的抱頭鼠竄而不斷的高聲叫好。卻忘記了,前門驅狼,後門卻是納虎。

而等鎮守在泗州城內的守兵獲知,去向大清國進貢的車隊,竟然在半路之上就被一夥不明來歷的人給打劫了?不免就是吃了一驚?隨之立時點起全城的兵馬,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這條山路上來的時候?所見到的,卻是滿地的大明傷兵和橫七豎八的軍校以及戰馬的屍首遍臥與地。

而還有的,就是那一輛輛的,如今尚處在熊熊烈焰之中的糧草車了。耳中聽着從糧草車上所傳出來的那噼裡啪啦的聲音,鼻子裡此刻,卻也分明聞到了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只是,可惜了這數輛馬車的糧草了?如今,早已是一輛都已救不下來。而令這泗州城的武將深感驚異的?卻是那些滿裝載着銀箱的馬車,此時卻是不知其下落?

第666章 海上濤頭一線來,萬里蠻煙癉雨寒第183章 擒賊自然先擒王,百戰方能出精兵第102章 大清地主(下)第602章 山中日短夜恨長,無名逆匪何稱雄第220章 殺之滅口第495章 歲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第921章 棄島保島兩爲難,將帥之間起爭執第861章 天風忽下破紅翠,江東折戟沉沙後第853章 把酒臨風笑蒼穹,樹杪參旗敵營靜第1169章 立國從來爲戰功,一朝何事卻談空第106章 東北馬幫(上)第547章 江間波浪兼天涌, 塞上風雲接地陰第975章 山林鐘鼎未謀身,依舊中原一布衣第441章 草色全經細雨溼,花枝欲動春風寒第1113章 長信麗人見花泣,憶此珍樹何嗟及第515章 畫龍畫骨難畫虎,知人知面不知心第705章 西得諸侯棹錦水, 欲向何門趿珠履第642章 濺酒滴殘歌扇字,遏雲聲裡送離觴第301章 兵 詐第17章 大明禮物第1068章 人生浮脆盡沉醉,三分奇計逗鄉紳第740章 結綺臨春事最奢,城頭鼓角音和平第1098章 胡塵一起亂天下,何處春風無別離第663章 嘶騎漸遙舟渡海,征塵不斷干戈亂第59章 建城立業第666章 海上濤頭一線來,萬里蠻煙癉雨寒第1054章 又見倭寇高麗國,村落日中眠虎豹第1111章 雞樹晚花疏向日,龍池輕浪細含煙第1146章 回期直待烽煙靜,不遣征衣有淚痕第1357章 日暮長堤更回首,一聲鄰笛舊山川第579章 寂寂江山搖落處, 憐君何事到天涯第374章 空 城第784章 斑騅只系垂楊岸,車走雷聲語未通第1041章 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第925章 劍氣直破倭寇膽,即爲鬼雄仍殺敵第648章 花徑雖曾緣客掃,蓬門今始待君開第253章 練 兵第1365章 將校心如山上虎,奈何身若倉中鼠第964章 京外野戍荒煙斷,城頭日暮且孤征第732章 民間生苦百戰役,一朝死託萬鬼鄰第203章 招君入贅第300章 中 伏第546章 黃雲城邊烏欲棲, 歸飛啞啞枝上啼第1039章 十萬旌旗移巨鎮,幾多輗軏負孤莊第860章 疾箭如雨匯成海,旋城城頭陰雲布第141章 以死全義第23章 血戰京城第252章 暗 箭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1361章 三尺角弓兩斛力,金錯旌竿滿雲直第442章 花間月下幽暗處,暗箭美女總不防第263章 黃 河第1343章 何事退耕滄海畔,閒看富貴白雲飛第1125章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第1289章 城頭星散九重門,觸目血流十二街第1363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第1054章 又見倭寇高麗國,村落日中眠虎豹第369章 好事將近第1285章 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劍磨風第167章 指鹿爲馬巧嫁禍,玉女一雙引遐思第1325章 一策江湖自在身,翩翩公子一騎來第1058章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鐵城第1326章 柴門已斷施行馬,魯酒那能醉近臣第671章 高陽酒徒起草中,萬國兵前草木風第71章 星星之火第421章 英 豪第832章 莫待秋風一夜霜,別路兵馬烽煙起第473章 幽靈軍隊第728章 陰謀陽謀均詭計,戰事又興百姓苦第1209章 盡目山川去何歲,眼前霜露幾逢秋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331章 兵鋒所指第548章 馬蹄隱耳聲隆隆, 入門下馬氣如虹第1222章 八旗亦是尋常人,兩軍相煎鬥生死第1054章 又見倭寇高麗國,村落日中眠虎豹第886章 八旗老寨入敵手,晚來暮雨秋色濃第1262章 獵獵朱旗映彩霞,紛紛白刃入大沽第151章 迷霧重重第778章 舊有李公本明臣,恰於承疇做哼哈第155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第1248章 巾幗金釵淪劍壑,施琅提筆從徵虜第1135章 戰苦身多舊箭瘢,白馬騎來月在鞍第965章 干戈縱橫連解纜, 一朝行止憶垂堂第1286章 萬人金甲鼓鼙中第979章 莫道寸心言不盡,悵惘前路日將斜第1307章 雪滿窮沙漢騎迷第1323章 憑誰仗言提一劍,隔空金鏃掣秋鷹第47章 暗中偷襲第434章 荒城閒雲煙草遍,孤村暗星雨雲回。第628章 中天白虹爲貫日,風雨蔽江煙塵暗第1245章 八旗慘敗薩爾滸,大明京都復淪落第1074章 弩臺雨壞逢金鏃,香徑泥銷露玉釵第247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遇陳圓圓第405章 天生反骨第340章 焚 寨第464章 比武不招親第41章 寧遠譁變第866章 驕縱之計欲破敵?尚需主上無猜忌第121章 雙雄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