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空山宿兵寒對月,雲中下營雪裡吹

“果然還是金銀動人心,只是當真就能將這些人心給收攏過來麼?”二來頭也不轉,對着自己身旁的這位東北軍主帥開口講了一句。只是在其語氣之中,分明卻是顯得帶有些嘲諷之意。“二來,人既可以爲眼前利益所趨,而去做下一些十分讓人害怕和恐懼的事情?卻也可以爲了自己的一些即將能得到手中的利益,而去做下一些,不得不去爲之的事情。如今,這些守軍已然和我東北軍緊緊聯繫到一處。你說,他們的人心到底在何處?”說完這最後的一句話之後,卻見這位東北軍主帥竟帶轉戰馬,朝着天津城內直行而去。

只留下一臉沉思的二來,卻是騎在馬上,立在原地久久不語。忽然,從天津城頭上傳出一陣,扯心動肺一般,悽慘無比的慘嚎聲?接着,就見有十幾名被用繩索繫住其兩隻腳腕處,而其整個人卻被倒掛在城牆上的倭寇,卻正被十幾名,手中拿着棍子的城內百姓們,也不理會是其頭部還是其身上?正拿着棍棒對其身上用力的來回擊打着。倭寇們本來被如此的倒掛在城頭上,足有大半夜之久,渾身氣血倒流,早已被倒空的十分的難受。如今身上又捱了這不計其數的棍棒?其又如何能忍受的下去?一時間,均都是悲苦而又淒涼的嘶喊着,期盼着想要早一些結束這等痛苦。可偏偏一時又是難以就此死過去?這些百姓們,只是以棍棒對其身上胡亂的去招呼着。

而對於對方身上的,那幾處明顯足以致命的地方?卻是一下棍棒都不曾觸及到。顯而易見,這些城內的百姓們,是打算來慢慢消遣與這些倭寇。至於那位倭寇的首領足利,卻更是受到了城內百姓的優待?被百姓們將其用繩索給捆綁起來,隨後將之給拖再馬的身後,足足在天津城內繞行了兩圈之久?

接着,卻又被帶到了菜市口,並將其給緊緊的綁到了一根,原本被用來栓驢的立柱之上。由一個被百姓們給公舉出來的,城內殺豬的屠夫,對其施行凌遲處死。只是這個倭寇的首領足利,卻是枉負了圍觀百姓們的熱情。僅僅其身上才遭受了一百幾十刀,卻就此絕氣身亡。不得不讓這些圍觀的百姓們,最終掃興而去。只是曾經在天津城內現過身的,哪位佟六爺還有那個一直不肯將其面具取下的面具人?卻似乎根本就不曾在天津城內出現過一般?也並無人知道,在天津城內所引起的這一場混戰,到底是由何人所挑起頭來的?

而天津城和那座已變成一片廢墟的大沽口,以及那座重鎮北塘,最後也總算是復歸於東北軍之手。就在東北軍隊在天津城內休整到第四日清晨之際?而二來最初在隨着這位東北軍主帥,一起趕奔大沽口城之前?就已然先被其給派出去的那幾名特戰隊校尉,卻在這個清晨,給城內的這位東北軍的最高統帥帶回一個,並不算是一個好消息的消息?而也正是這個消息,卻足夠使得如今這殘缺不全,且又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後大明朝,越發由此而演變成爲,八旗攝政王多爾袞眼中的,最新的一個攻擊目標?

原來,就在長平公主以襄陽爲中心,朝着那些分割在各地的大明武將,以及和那些盤踞在自己封地上的,自我爲尊的原大明朝的皇族們,逐個傳發出了那道從傅青主手中所得來的遺詔上的遺命之後。卻在大明朝的各地引起了軒然大波,其中不少自謂的明朝老臣,紛紛跳出來對其橫加指責不說?

且還有不少的人,唯恐與長平公主手中所拿着的這道聖旨,果然便是真的?若是那樣一來,自己好不容易纔得來的這份權利,卻又要轉手奉送與他人?讓這些人如何肯對此甘心情願?同時,卻又等於在自己的頭上頂了一個緊箍咒?這又讓這些人如何能夠,去認同與長平公主手中的那道聖旨,卻是真由崇禎皇帝所遺留下來的?就即便果然是真的?豈有扶立一個女子,去登基當皇帝的道理?因此,這些人便開始手忙腳亂的,且又費盡心機的,想要挑選出一名大明朝較爲正統的皇親國戚出來?以來繼承崇禎的皇位,使之大明朝繼續能夠殘喘下去?

而在這當中,卻又以在陪都南京的這些大明遺臣,折騰得最爲的熱鬧?因爲崇禎的幾位皇子如今都下落不明?而留在陪都的重臣史可法,以及那位東林黨人的鳳陽總督馬士英,都提出應當迅速從那些皇親國戚當中挑選出來一位,以扶保其在陪都南京登基坐殿,成爲可以重新振興大明朝的皇帝?

而在這當中,卻還有一句隱言,這些人卻都不曾提及到?就是打算與那位遠在襄陽的,奉有遺詔的長平公主來分庭抗禮。而就在史可法還有馬士英,爲了這人選,均都感到有些焦頭爛額之際?卻不曾預料到一點?就是原本身在洛陽的福王,在洛陽北李自成帶領手下的流民軍攻破之後?其父老福王,被李自成給煮成一鍋的福祿壽全宴。而小福王卻是尋機從洛陽逃奔出來,一口氣便奔到了,離着南京城池不遠的淮安府這才停歇下來。而就在此時,卻聽說一件足可令其大爲震驚的消息?就是那些如今身在陪都的大明所謂重臣們,正私下裡商議着,想要從這些皇親國戚之中,來推舉出一位當皇帝的人選?而目前被提及到的人選之中,卻並沒有遠在襄陽的長平公主。這應該足以令其大爲鬆上一口氣?可也不曾聽說有他?並且,小福王還從小道之上,聽說了一個,足以讓其拍案而起的言辭?便是從那位史可法大人口中所講出來的?立皇帝,當擁立昭穆不遠,並且賢明可立的璐王?而不應當立,極有可能會干預有司的人?

雖然在史可法的言辭裡,也並不曾明着指出來,究竟是擔心那一位皇親國戚?在上臺以後,會對如今的朝綱橫加干預?可那些朝臣們,卻是明白無誤的指出來,這個矛頭就是對準自己而來的。而本來,小福王也聽說了關於長平公主手中的那道遺詔的事情?卻更令他爲此而擔憂不已。

最終,在形勢與其極爲不利的小福王,冒着風險,走出了一招險棋?爲了能夠趕在別的候選皇帝的人,趕到陪都來登基做殿之前?自己卻不得不低三下四的,派出幾個心腹之人,拿着一些貴重的珠寶和對其將來的任命?找到了南竄至此地的總兵高傑與黃得功以及劉良佐等三員大將,來協謀擁戴與自己登基稱帝?

第86章 託匣獻寶第1162章 上有云鬟洞仙女,滄波久別鴛鴻侶第221章 諸葛之弩第791章 人去聯營閒掛月,馬停河邊倦嘶風第733章 守城攻城兩廂行,成王敗寇一招定第1072章 暖暖秋風煙波晚,漫途路長歸騎遠第1278章 馬嘶風雨又歸去,獨聽子規千萬聲第502章 暮雪紛紛連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第483章 騙入八旗光山屯,如今恰好得良機第643章 紅塵紫陌斜陽暮,殘照當樓關河寒第1320章 曉望旌旗北臨海,戎衣不脫隨霜雪第303章 陷 陣第900章 卻見胡馬依北風,越鳥寧願巢南枝第1287章 橫行總是男兒事,早晚重來似漢飛第344章 秘 營第963章 一朝素有三封事, 數問衆將夜如何第874章 自有清氣蕩胸臆,直面忠佞山無言第104章 土匪官兵第729章 三軍齊動旌旗展,馬蹄齊馳揮刀斬第1279章 鳴弦落羽雪霏霏,衛城戰勝日平西第144章 古道熱腸第479章 青蒲嫩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第396章 臨 夜第399章 信 使第568章 萬箭千刀一夜殺, 平明流血浸空城第1393章 日暮歸來看劍血,五營飛將擁霜戈第1163章 驅虎入林以逐狼,遼東新主已崛起第229章 機關陷阱第750章 鐵馬蒙氈破村中,猶寒欲雪暮春遲第805章 驛橋春雨音書絕,孤城暮角畫哀聲第313章 刺 客第466章 劍指蒼穹第76章 民心所指第359章 疑兵之計第1112章 此時悵望新豐道,握手相看共黯然第75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沸浪炎波煎漢月第690章 朝楚暮秦世路艱,自古及今說龍虎第306章 郎(中)第885章 兩面戰事亂八旗,側望東北展雄心第998章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第1153章 憶昔壩上年盛時,已嘆關山千萬重第820章 夜入琉球探敵蹤,轉奔倭國自投敵第932章 深夜行刺遇故舊,倭寇拙使美人計第620章 軍容帶甲三十萬, 國步連營一千里第326章 真男兒第20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99章 信 使第813章 負荊請罪兩將和,揚帆入海取倭國第1189章 東北軍校的伏擊,煙霞滿天遼陽城第567章 叢菊兩開他日淚, 孤舟一系故園心第301章 兵 詐第978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第478章 千村萬落生荊杞,被驅不異犬與雞第575章 金鱗深處千須垂,滿目青山載月歸第1072章 暖暖秋風煙波晚,漫途路長歸騎遠第609章 幾孤風月變星霜,海闊山遙念雙燕第459章 折 兵第67章 響馬爺乎第1206章 雲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第608章 金甲曉戰隨金鼓, 宵眠陳夜抱玉鞍第765章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第669章 滄海巨浪得壯士, 椎秦可望博浪沙第3章 舉刀刃賊第1013章 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第645章 酒酣應對燕山雪,鰲戴雪山龍起蟄第1005章 此時景物正蕭索。畫樓月影寒在心第299章 射天狼第343章 觀音廟第747章 更待菊黃家醞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第231章 與子同仇第1134章 玉匣鎖龍鱗甲冷,金鈴襯鶻羽毛寒第507章 義女非是真義女,忠臣良將子傳承第1110章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第479章 青蒲嫩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第一千三百三十五 院內刀光照寒月已共前鋒鬥豪智第1386章 雪風獵獵戰旗飄,虎狼之師敗襄陽第374章 空 城第1016章 大人乞馬癯乃寒,宗人貸宅荒厥垣第626章 莫問世間真有情,夢魂欲渡蒼茫去第704章 禁衛森嚴夜寂寥,白日橫空冷戰常第42章 借銀平亂第1009章 頓覺胸懷無俗事,回看掌握是人寰第35章 一箭雙鵰第1206章 雲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第630章 龍虎氣鬥鬱崢嶸,暮雨珠簾秋思樹第536章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第170章 葫蘆僧胡斷葫蘆案,人生一喜入洞房第100章 黑夜伏擊第1303章 天仗擁門希授鉞,重臣入夢豈安金第1243章 日落薄暮臨征馬,耳聞腸斷薩滿歌第715章 一戰東歸追亡事,山川滿目淚沾衣第1245章 八旗慘敗薩爾滸,大明京都復淪落第1133章 坐看秋風入連關,朔雲彎月滿山樑第30章 壩上草原第302章 智 將第1115章 由來積夢江湖闊,遠去憶家兄弟貧第920章 斬盡誅絕不留俘,萬戶千門成野草第1087章 呈報歙野山川動,囂天鐵騎旌旆揚第109章 老謀深算第601章 昔年戎虜犯榆關, 一敗龍城匹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