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馮府之議

羅廉吃了一驚,滿臉不解的望向慕容威。慕容威不同於羅廉,他可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乃是天福三年的進士,而且是位列三甲的榜眼。

這些年雖然戰事不斷,割據者建立的朝廷卻並未間斷過科考取士。慕容威自高中榜眼之後,便被馮道委派到地方任職,而後提拔入吏部爲官,去歲馮道在被石重貴踢開之前,把他提拔爲崇政院副使。

可以說,慕容威是馮道一手提拔起來的浩然堂門生,而他本身對於政事也非常精通。政治眼光也不差,不然馮道也不會下這麼大力氣培養他。

但羅廉卻不同,他是舉子出身,原本此生絕無機會進入朝堂爲官。不過此人善於專營,先是花錢買通吏部官員,在地方上撈了個吏官,而後不斷巴結在地方任職的一些浩然堂門生,最終搭上浩然堂這條大船。

從地方一步步爬上朝堂,羅廉所付出的努力遠非常人所能想象,所以他才比任何人都在乎這次的機會。

羅廉雖然政治眼光比不上慕容威,但政治經驗卻並不比慕容威差,怎能聽不出他話裡的意思。

“子瞳兄,這話可不能亂說。景延廣雖然新敗,但符彥卿將軍卻及時率援軍趕到鄴都,符將軍被人稱爲‘山東之狐’,在山東與契丹對峙多年,從未聽聞契丹軍能佔到便宜,由此可知符將軍之能。有他坐鎮鄴都,想必很快就能擊退契丹軍吧?”羅廉道。

黃世權也道:“是啊,老大人,學生也以爲這次符將軍雖藉着救援之名,想趁機插手朝廷軍務,是有些令人擔憂,但符將軍多年來在山東的威名大家有目共睹。不說別的,單是前年,他率兩千青甲軍大破五千契丹鐵騎於漳河的漳河大捷,便能推知他在對付契丹鐵騎上有自己獨到的戰法。這次他統領一萬青甲鐵騎軍,一萬五千青甲步卒,依青甲軍這些年來的威名,還有符彥卿狡猾似狐的爲人來看,若無必勝把握,他怎肯輕易出動山東大半軍力出戰?”

“子瞳言之有理啊。這天眼看是要變了,你們近期還是好好安排自己家裡的事情吧。去歲你們打壓杜重威部將,老夫就曾勸諸位莫要計較過甚,卻又有幾人肯聽?今日召你們過來,老夫只有兩件事情告誡諸位。其一,料理好各自的家務事,待時機成熟,老夫自會出山;其二,調回江湖堂分佈各地的死士保護好浩然堂諸青衣內眷家小。各藩鎮動向不明,有不少已經封鎖了驛路,控制了咱們浩然堂的青衣使,看來是不會再有人來援,咱們只有保存實力,方有東山起時。”馮道突然雙目睜開,眼芒閃爍,透着一股子懾人之極的威嚴,他的語氣雖然和緩,眼神卻犀利之極,三人低垂頭顱,小心應着。

“子瞳,老夫安排你的事情,切莫怠慢。這件事做好,咱們纔不至於陷入被動。世權,北軍之事,一切還要你從中斡旋。他們此次恐怕志不在小,絕不會爲難我等,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記住,無論朝中發生什麼樣變化,守好北政司方是上策。清明,禁軍司的事兒,還需你守好,至於其他,現在還不是時機,莫要因貪念而做了魯莽之事。”

清明乃是羅廉的字,此人在官場沉浮多年,一向標榜自己做官清正廉明,所以取清明二字爲自己的字號。

馮道歷侍三朝,所有事情早就看的通透,待把所有事情安排完後,嘆息一聲,低語道:“唉,我這把老骨頭,何時才能長樂?”

三人同時禮拜,齊聲道:“老大人放心,學生們定會全力以赴,佈置好京中大小事務,絕不辜負老大人提拔栽培之恩!”

馮道無力的揮揮!”

三人起身告辭,魚貫離去。馮浩宇送了出去,直到三人離開馮府,才轉身回到廳堂。

“爺爺,慕容威和黃世權二人是您的門生,向來也與我馮家親近,孫兒倒不擔心,只是這羅廉,人品低下,急功近利,會不會壞了咱們大事?”

“浩宇,這些年你做的很好,但你一向把眼光放在下面,從未真正經歷過政治浪潮,看不明白朝堂局勢,才說出這些話。羅廉此時絕不會背叛浩然堂,其他人也未必會始終如一的忠於浩然堂,以後你就會明白。如今你也長大成人,我馮家未來,還需你撐持,也該歷練一番。這事我曾跟子瞳議過,過些日子,你先去吏部鍛鍊一下吧。”馮道雙眼又眯了起來,似乎在想着事情。

浩宇大少認真的聽着,馮道繼續道:“那些刺客都召回來。特殊時期,給人抓住把柄就再難翻身。再者,這種事情你也不必直接插手,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就行。”

“孫兒省的。爺爺,你看劉家這次會不會出兵趁機入主中原?”浩宇大少輕聲問道。

“哼,劉知遠向來居心叵測,這麼好的機會,不動纔是怪事。只看他現在收縮兵力,封鎖四關,切斷與朝廷官道,便可知河東此時正在等待時機。上次便讓你務必要和劉家搞好關係,不想你依然意氣用事。劉承佑不過豎子爾,何須跟他一般計較。”馮道提起河東之事,神色稍顯凝重起來。

浩宇大少面顯愧色,“爺爺教訓的是,孫兒還需多磨練。”

“嗯,你去吧,這天下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爺爺老了,馮家能撐起這個家的就只剩下你一個,辰風那小子,雖然沒有大才,可畢竟是我馮家血脈,你萬不可做出骨肉相殘的事來。以前爺爺沒有管你們小輩的爭鬥,也是想讓你們能迅速的成長起來,你不要怪爺爺心狠。”馮道慈愛的看一眼馮浩宇,語重心長的說道。

馮浩宇點了點頭,馮道的做法,他以前也很不滿,但隨着年齡增長,遇事見多,也漸漸明白了馮道的良苦用心,早對幼年的事看開。

馮浩宇再跟祖父商議片刻,告退離去。

暗夜堂丟失一萬六千兩黃金之事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眉目,也讓浩宇大少十分鬧心,不過今日聽了祖父一番話,知道眼下局勢混亂,再不可把精力放在這些瑣事上。

離開馮府後,浩宇大少直奔洛神樓。他打算在把暗夜堂的事全部交給夜帥處理之前,再和夜帥商議一下關於康龍的事情。

對於康龍此人,他一直都有點摸不清,決定進行最後一次考驗,若康龍的表現能令他滿意,他準備利用手中的資源,培養出浩然堂自己的將領來。

在當下情勢下,他已經基本看透,手中若不能掌握一股可用的軍事力量,在這亂世之中,將處處受制於人。他不想重蹈祖父馮道覆轍。

掌握朝堂權力又如何,還不是做着迎來送往,被天下人恥笑之事?只有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力量,才能牢牢控制住所得權勢。

洛陽城如今被皇室親衛軍實行了封城之策,四面城門聚集了大量衣甲鮮明的護衛,嚴格盤查出入城門的人員。

只要發現可疑之人,不問情由,一律鎖拿投入牢城。

在這種情況下,暗夜堂雖然有馮家在背後撐腰,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在城中搜捕劫了他們的神秘勢力。

康龍手中拿着暗夜堂從浩然堂抄錄過來的軍報,開始擔心起前線戰事來。

他沒有進入過當世軍伍,有些搞不清楚當世軍種編制。不過從手中掌握的這些資料,他也能分析出不少事情來。

對陣雙方的實力相差懸殊,符彥卿雖然手中掌握着兩萬五千兵卒,算上鄴都城內兩萬多守軍,也不過四萬多不到五萬。反觀契丹軍馬,不僅有國主耶律德光親自率領的五萬契丹鐵騎,還有新投降契丹的杜重威的四萬多親軍,李守貞的五萬鎮軍。

雖然李守貞並未跟隨契丹鐵騎,而是把軍馬駐紮在邢州,但以區區四萬多殘兵對陣兵鋒正盛的五萬契丹鐵騎,還有杜重威的四萬多親軍,這場仗絕難打勝。

劉知遠封鎖河東諸鎮通道,顯然是想坐觀天下變動,好尋機而動。若契丹軍勝,他可率軍投誠,若是大晉軍勝,他亦可率軍出雁門關,堵住契丹軍退路,一舉殲滅契丹軍。

最好是兩方打的不可開交,兩敗俱傷,他正好趁機出兵洛陽,以勤王保駕爲名,趁機奪了京都之地,成就霸業。

其他諸路藩鎮皆不足爲懼,實力最強的淮北節度使唐天寶,被南唐兵馬牽制,無力北上。

如今能有實力與契丹軍抗衡者,只有河東劉知遠和山東符彥卿。

劉知遠經營河東數年,手下兵強馬壯,文有史弘肇,蘇逢吉等,武有郭威,慕容彥超等悍將,羽翼已成。

而符彥卿雖然手下沒有多出名的文才武將,但他本人卻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多謀善斷,兼且近年來不斷在山東河北等地與契丹人作戰,聲名顯赫,手中更有威名赫赫的青甲軍騎卒一萬五千人,步卒兩萬五千人,實力甚至超過劉知遠。

不過符彥卿不同於劉知遠。劉知遠的根基在河東,因此家小也全部安置在太原城,其用心不言而喻。符彥卿的家小一直住在京都洛陽,若符彥卿有何異動,大晉無疑可以先控制住符家老小,逼迫符彥卿就範。

這樣一來,就大大去了大晉皇家對符彥卿的猜疑之心,也可讓符彥卿能夠放開手腳,在前線作戰,而不會擔心朝廷猜忌。

康龍思慮再三,覺得自己現在若能去往前線作戰,親自參與冷兵器時代的大型戰役,不僅可以積累軍功和聲望,還能磨練自己,儘快適應這個時代的戰事,纔是最好的出路。

中原的局勢雖然混亂,但中原朝廷當下最大的敵人卻是契丹人,若不能親自領略契丹鐵騎的厲害,始終無法制定出相應的練兵之道,訓練出一支精銳的軍隊來。

但他現在卻又只能蟄伏洛陽。他剛剛取得夜帥信任,還沒有徹底摸清局勢,完成符彥卿交託的任務,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離開洛陽,去往前線。

就在他沉思的時候,夜帥突然來臨,並帶來一個讓他興奮不已的消息。

第117章 風家人第62章 連雲蛟的底牌第48章 前往飛雲谷第148章 賀蘭山聯軍大營第60章 西門邪的手段第2章 王家惡奴第168章 飛雲渡1第13章 月夜殺機第173章 封侯的誘惑第55章 暗夜堂夜三第67章 毒計第126章 進入太原城第210章 震驚全場第100章 白袍銀槍拔毛將軍第119章 離開滄州第25章 體能測試第118章 大宗師境界的威力第27章 花園夜宴第93章 太原王的算計第65章 魔族四大魔將第119章 離開滄州第27章 花園夜宴第4章 風騷之極登畫舫第15章 萬劫之毒第3章 巧遇丐幫中人第190章 大膽的決定第61章 邪神的心思第63章 詭異莫測破玄箭第214章 分頭行事第7章 亂世斂財第22章 製作豬皮假面第2章 王家惡奴第223章 蚩尤與靈智第209章 翻臉無情第213章 開啓之法第125章 前往太原城第64章 魔族之說第74章 收買人心第99章 狼牙殲敵(三)第1章 穿越了第92章 衙中議事第107章 殺意第28章 馬家和連家的往事第36章 洛神樓第108章 戰王鎧甲的來歷第180章 鐵馬柔情第45章 詭異的局面第171章 定計第54章 懶得帥第57章 夜帥震怒第127章 一不小心成楊康第55章 視死如歸火攻敵陣第17章 浪蕩三少第8章 華山腳下的古怪客店第225章 離開第20章 另有隱情第214章 分頭行事第86章 奪關行動,正式開始第226章 新軍大營第4章 南陽縣太爺第57章 危局自解第67章 毒計第60章 西門邪的手段第65章 和倭寇比耐性第65章 和倭寇比耐性第88章 太后出計第44章 聖舍利的佛光第92章 衙中議事第10章 李家後人第139章 鐵劍門的大禮第201章 血煞霧障第199章 外道門第65章 起行第145章 帝都有變第80章 太行羣寨第16章 西京洛陽第100章 白袍銀槍拔毛將軍第112章 草包大怒要殺人第200章 地底深處第117章 風家人第215章 與魔王定約第111章 陷阱第73章 翻臉如同翻書第12章 擰耳朵遊戲玩不得第22章 輕鬆狙殺天地三殺第40章 武道石前的混亂第41章 強者的爭鬥(一)第129章 談判破裂第24章 火燒騰蛟堡第24章 千洲島之行第143章 河東爭奪戰2第102章 大宗師的威勢第10章 草包,又見草包第176章 疑雲重重第42章 奇特樂曲第31章 禪宗大還丹第141章 玄羽宗敗退第50章 亂雲將起劍道門第67章 毒計第104章 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