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搭線求見

113搭線求見

鄧昆之所以又是帶藥又是問候,就是因爲少年的爺爺可不簡單。據說他可是明教的老前輩。但是由於與現在的明教領袖們意見不合,加上年紀已經老了,所以隱居在此。而且,他們的師父之所以喜愛這個少年,而且收做關門小弟子,除了少年本身聰明之外,就是那張元正看在這個老人的面子上了。

可別小看僅僅是張元正的關門弟子有什麼了不起,在明教中,其他的弟子都是一般的弟子,只能學習一些粗淺的技能學問和武學。在明教,只有關門弟子才能學到真正的武學和各種技能。

聽到師兄的問候,少年道:“謝謝師兄!各位都快進來吧!”正說着,從正屋裡面傳來老人的聲音道:“成兒,是誰來了?”少年道:“是我的師兄們!”

“有朋遠來,不亦樂乎。還請各位快進來!”老人說道。鄧昆道:“長者有請,不敢辭。”當下讓大家在外屋,自己和少年進了裡間屋子。

進入屋子,白髮白鬚白眉的一個老人靜靜盤腿坐在榻上。鄧昆在下首選了一個側位,端正坐下。

老人微不可查的點了頭,明教雖是宗教組織,但其中好多上位者自律之嚴,是一般人難想的。就是到了後期,大量的明教中人墜落了,但發揚樸素風格,吃菜禁慾,仍是明教成員的主題。

“成兒,你師兄弟們來了,還不請茶去!”少年應了一聲,微笑着提出了一隻上蓋的木桶。同時翻出了幾隻大陶瓦,他給了鄧昆一隻,忽然用一隻葫蘆瓢給他舀茶。

隨後,少年出來,對院中樹蔭下隨地坐落的師兄妹們說道:“師兄師妹們,來,喝茶,碗不夠,大家共用一隻吧!”

衆人齊聲笑了起來,明教衆人都是苦出身,一向艱苦,誰會在意這等小事。招待了衆位師兄妹們一會兒,少年便回到屋內。

少年見鄧昆的碗裡已經空了,不由笑道:“師兄,這茶還可吧!”鄧昆呵呵的一笑道:“這種茶葉味道特殊,聞之清新,冰涼去火,不愧是茶中佳品!”說着,他把身邊的一個包裹拿出,從中取出了一隻牛皮紙包着的紙包,裡面都是他自己在山裡採的一些山藥,遞給了少年,說道:“老人家身體不好,拿去給老人家將養身體吧!”都是自家師兄弟,少年也不和他客氣,道:“謝謝師兄了!”

鄧昆呵呵一笑,道:“小師弟這爽直的性子,最是好!不想那些其他的關門弟子,一個個肚子裡十八個彎彎道道的,沒意思。”

那邊老人卻是搖了搖頭,嘆道:“是老夫連累了成兒,使他自拘於此。你們來看他,老夫深感欣慰。鄧昆,老夫看你身背寶劍前來,可是又有了什麼窮兇極惡之徒,或是金兵前來,要你誅除?”

鄧昆道:“我大宋惡吏無數,一個個殺盡是不可能的,我自然不是殺貪官。金兵尚且未攻到此地,我自然也不是殺金兵。我這次前來,一是看看小師弟,同時也是有事情,請教小師弟一二。”

少年在鄧昆的對面坐下,道:“師兄請說,小弟一定知無不言。”鄧昆哈哈一笑,然後道:“其實也沒什麼的,只是前些時候,我聖教有兩名遊俠回山,說了一個人,可離奇的是,兩人說的雖是一個人,可卻各持着一詞,相爭不下。師父不能定言,就讓我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聽着新鮮,明教中的遊俠都是些除惡揚善的人,一個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但是兩個人竟然有南轅北轍般的分歧,實在太奇怪了。看了看同樣驚訝的爺爺,少年扭頭對鄧昆奇道:“師兄,到底是什麼事?”

鄧昆道:“師弟可曾聽說過……大宋親王趙榛這個人?”少年微微一頓,笑道:“呵呵,信王趙榛,同徽宗和欽宗一起,被金軍擄掠北上,而後逃脫。隨後他在五馬山起事,轉戰河東河北之間,堅持抗金。這是誰都知道的。師兄,是不是這信王出了什麼事了?”

“兩位師弟回山,巡遊而回,一個說這信王血腥殘忍,殺戮極端,暴虐少有。他將江南劍客斬殺,還將趙忠的二弟子諸葛候斬殺,這二人都是武林中成名的劍客,都被他殘忍殺害。而且,他還說信王勾結番兵,他的軍隊裡有好多的番兵。他還勾結金兵,據說金兵這段時間不與信王軍開戰,就是因爲雙方有所勾結。”

鄧昆說着,微微一笑。顯然他對於信王勾結金兵這樣的話,有些不太信,畢竟信王是出了名的抗金急先鋒。當時那位師弟顯然在世俗界和明教中也是有背景的,他說的話是有分量的,不可不信。

在明教中,也是分爲三六九等的。任何的平等與平均財富都不可能完全的平等和平均,能相對平等和能救濟到窮到揭不開鍋的人,就不錯了。所以這位師弟背景深厚,也是其在明教有高位看中收爲徒弟的原因。

“但另一人卻說信王治民有方,待民寬厚,佔領的地盤治下,惠及治下所有民衆百姓,是大賢。據說在他的治下,實行的制度是人人有飯吃,人人平等的軍管政的法律。與我們聖教教規和想要實現的理想國家一般。”

說道此時,鄧昆苦笑道:“此二人各有一說,誰也不服於誰。我們本來是要和信王接觸的,認爲信王是抗金勇士,我們是可以與他交流一番的。可兩人意見不一,卻是爲難,我們總不能與暗中勾結金狗的人合作吧。爲此,師傅讓我出來看看,這個信王的爲人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一路打聽,卻也是知道了一件事,聽說這個信王軍極爲厲害,面臨金軍援兵將至,竟然還主動對金軍發動攻擊,不日就要出兵?”

“這我知道,”少年道:“信王與金軍乃是國恨家仇與一身,兩軍交戰血恨,是必然的事情。現在大宋在那狗皇帝趙構的一味逃跑下,已經岌岌可危了。現在百姓在金軍、官兵與匪軍的糟害下,已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信王向金軍開戰,也是給南方的百姓減少壓力。如此,說明信王趙榛這個人比起那狗皇帝趙構來,要強得多。但是,我以爲他們的軍隊剛剛在河東南路和河東北路兩路夾攻金軍,攻城掠地展開數次大戰,此時至少要休養三五個月積蘊力量纔可以再次出戰,沒想到……不日出兵?真是想不到。也不知道是那個高龐還是那個信王的主意。”

“如果是這樣,那足可證明發令者好勇鬥狠,與金兵交戰不是靠一股狠勁頭能打敗的!”鄧昆下了斷語,但他又道:“不過這到底不是小事,關係我們與信王軍合作的關係。我們的目的其實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扶植信王,最後達到我們聖教讓百姓均貧富無貴賤之分的制度。第二個就是想辦法抵抗金軍。我明教雖然不是中土教派,但是我們也是大宋子民,漢族苗裔,大宋江山可以被我們明教之人起義奪過來,但是絕對不能讓我大宋江山落到外族的手裡。我聽報事的師弟說了,青石城除了官商與居住的百姓之外,外人難入,盤查嚴格。我想進入青石城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信王作爲大宋親王,手下一定戒備森嚴,我們很難見到他。只能看看高龐這個人了。如果高龐這人的確是個惡人,我至少要親眼所見纔是,小師弟可不可以幫幫爲兄的這個忙?”他說這話,就是因爲少年的舅舅,其實正是現在駐守青石城的信王軍最高執政官員李玉軒。

不知道那高龐是不是一個可以拉攏的人,這人萬一是一個殘忍莽夫,他們自然不會拉攏,甚至還會誅殺。但是在此之前,在決定與信王軍的關係之前,他一定要親眼見證一下那高龐的情況,這才合乎明教的規矩。

少年聽了這話,不由躊躇起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鄧昆看着着急,便說道:“小師弟可是有不便之處?還請明說。”少年道:“我知師兄勇武過人,有我舅舅在,此行我也的確是可以幫師兄進入青石城,甚至去見那高龐將軍,但……師兄有所不知,信王軍高龐武勇過人,他力可殺熊伏虎,勇能一力搏萬,可非是虛言,而是真的。師兄性子急,萬一暴怒而起,卻反而是會害了自己的性命,那豈不是小弟害得師兄?”

鄧昆是一個嫉惡如仇到極點的人,有一次他進入河北之地,遇上了一個欺壓良善百姓的惡官,當時鄧昆登門拜訪。在席間與惡官對話,聽明對方自誇惡行,不以爲恥,反之爲榮。當時鄧昆大怒,不計後果暴起殺人,在座的護衛劍手,竟不能擋,鄧昆殺了對方後,一人一身血衣揚長而去,成就俠勇之名!當然,也成爲了官府榜上有名的通緝要犯。

他的這個性情少年是深深知道的。鄧昆這個人喜歡武學,不大喜歡機關制器、醫藥之學,但比較精於殺人武鬥。可惜的是,鄧昆的這一手對別人也許管用,他的武藝也的確有獨到之處,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殺人之後,揚長而去,一般人是對付不了他。可他面對的是高龐,少年深深的知道,高龐武功的可怕。少年探望舅舅之時,就聽說過,此人武力之高,開亙古先河,達到人之極限!他可是真的能在萬馬羣中取上將首級的強人!

聽到這話,鄧昆軒眉一揚,對於自己的武學他可是自負的很。別人說高龐如何如何如之何,說他是大宋第一武士,一切的一切,鄧昆是不信的。或者說,鄧陵子覺得那高龐甚至信王趙榛也許有一點勇名,但至少卻是不能和自己比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彼此不相認的情況下,誰會覺得自己技不如人呢?習武者誰不是有着莫大的自信心,自承自己不如別人?那不是笑話麼?

雖然心中對少年的話頗爲不服,但這是小師弟對他的一種關心,所以他自然不能反駁。他說道:“小師弟放心,其實,我這一次,主要不是別的,不論高龐是好是壞,可他要對金兵行刀兵之事卻是實實在在的。我這一次,主要是想要勸他加入我明教,實現我明教宏願的。我們來,是說道理的。有小師弟在,我們至少可以說得上話!”

這話讓少年的心動了,因爲他也是一個明教中人,明教中講的實現光明社會,就是人人平等,財富均分。實現完全的平等和均分,那隻要不是傻子,就知道不可能實現。但是最起碼的是,在表面上是人人平等的,而人人都有錢糧,餓不死人。

其實也就是未來的文明社會模式。其實未來的華夏社會,也就實現了這個數千年來,封建王朝和奴隸制度無法實現的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社會。

你要說沒有,那麼我問你你有衣服穿沒有?你有飯吃沒有?你說沒有?穿不上千元以上的衣服?吃不上鮑魚魚翅?廢話!我還吃不上呢!問題是你只要腦子沒問題,身上一定不是光着的,白麪大米也是一定能吃上的。其實現代社這也就是實現了古代人人平等,人人有飯吃的思想。至於財富均分?那是哄人的玩意,沒人會信,真平均了社會也無法發展或者發展很慢了。

“師兄有請,小弟本不好辭……但是……”少年爲難的說道:“爺爺身體不好,每日都要我親手煎藥,不然身骨發痛,連睡覺也是不能,小弟怎麼能輕離?”

老人說話道:“成兒,聖教如果能與信王千歲聯繫上,其實是與民有益的大事。老夫這一點小事,何足道哉,你去,你去,快點回來也就是了!”少年道:“爺爺……”

“哈哈哈哈……”鄧昆卻是笑了起來,說道:“這些事情,師兄豈能讓小師弟爲難!長者受苦?”他轉臉向外喝道:“冰雪師妹!冰雪師妹!”

隨後,一聲嬌爽的答應聲,黃冰雪進來了。女孩十三四歲,斗笠一去,一張粉嫩嬌顏立時露了出來,她皮膚晶瑩剔透,秀美姿色,讓人知道,什麼是鍾天地之靈秀,清秀挺鼻,一雙細小的棱口,可愛到了極點。兩隻明眸閃閃發亮,精神明亮,卻又柔情似水,似是隨時要滴出水來。

“師兄,董成師兄,爺爺……”小姑娘向衆人打招呼。看到這個漂亮清純的小姑娘,三人不住點頭。

“冰雪小師妹小師弟你是知道的,她在山裡精於採藥、醫藥之學,爲人心細如髮,正好留下,替你照顧你爺爺,你意下如何?”鄧昆說道。少年是知道冰雪的,這個小姑娘本來就是教中藥師的女兒,當然知道一些藥事。

她出身於冰雪寒天,所以她的父親給她取名冰雪。可惜她母親`美麗異常,在她小的時候被一個貪官看上,想霸佔而去,結果她母親爲保名節自殺身亡。

後來明教中人爲她母親報了仇,殺了那貪官,他父親便加入了明教。但可惜的是,她的父親在一次採藥的時候死了,因爲倒黴遇到了黑熊,不是一隻,是兩隻。當時的三名明教藥師與一名擅長武技的明教高手都被殘害。

冰雪進入明教之中主要是學習知識的,當然,她也學了採藥之學,但真正說來,這裡面學的好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少年董成,另一個就是冰雪。董成性情溫和,冰雪卻是俏皮脫跳一些。不同的是,董成不僅精於採藥藥草,同時也會治病救人。冰雪也會採藥煎熬,但她的醫術在明教中,並不算是太好的。不過冰雪在明教總部,卻學會了一手劍法,她的劍法在同輩女弟子裡卻是最高的,這也是鄧昆帶她出來的原因。

因爲在亂世中,萬一失散,擁有武技的冰雪至少可以照顧自己,所以鄧昆才帶她來的。而且她留下來採藥的話,至少不用擔心給什麼野獸吃了。畢竟各種熊類是很少見的,在山中一般也就是毒蛇狼狐比較多,這些東西都奈何不了常在山中採藥的冰雪的。

“董成師兄,爺爺就交給我吧!對了,我要做什麼?採集什麼?”冰雪天真的問道。她的話讓老人和董成都笑了。董成笑道:“這麼說來,師兄是一定要兄弟幫這個忙了!”

鄧昆道:“當然,不然的話,小師弟,你還要爲兄下跪求你麼?”看到董成有些推脫之色,他這話裡可有些怒意在裡面。

老人人老成精,立刻察覺到對方的情緒波動,他發話了,老人說道:“成兒,既然冰雪小妹替你幫我煎藥,你就陪你師兄走上一趟。有你在,到了青石城信王軍那裡,一切也好有個照應!”

這也是話裡有話,其意是說,信王軍雖然是愛民殺金的真正的義軍,但是畢竟是軍隊,有道是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哪裡絕對不是仁慈的地方。

360 兩軍對峙567 圍城165 強勢的信王軍235 強敵568 城守府對峙625 失去希望的劉家軍329 圖謀武功山317 白家土家爭奪的武功山282 匪軍改編的石門軍647 混戰中的鐵甲步援41 趙構的愚蠢229 僵持622 殊死激戰126 飛箭遊騎迫降敵軍570 火林雙雄245 林中的軍事行動294 徽宗詔書引來的變故163 戰亂中的各國英勇之兵224 石門統領142 謀算與埋伏25 投降義軍的奚人151 突來的伏兵546 救趙構47 金軍東路軍的覆滅459 彭友騎兵全軍滅254 暗流漩渦的石門城516 火燒聯軍112 摩尼明教131 求援598 水攻336 峽口伏擊188 戰匪軍騎兵481 假意還官印639 上饒暗變103 金國史與信王宏願493 慘烈攻城65 攻山廝殺137 狼與羊求和320 隆佑太后孟氏120 比武打賭第19章 金兵來援與改變目標644 將鬥詐敗與追擊513 算計192 圍追堵截與輾轉騰挪524 大動作90 攻城血戰453 重甲步兵守衛的小縣城144 風雲莫測34 速佔沃州42 岳飛來投誘敵深入185 逃亡成功53 義軍策略揚州兵變273 勝利的曙光143 攻襲209 追殺73 截殺281 石門部署170 約鬥比武572 趙榛稱帝新的契機277 救人第20章 金兵的夾擊與信王的應變411 猛將對英豪362 衆人藏私信王出戰637 重甲步兵275 騎兵遇伏306 各軍異動80 趙榛的勝利與趙構的爲難388 張家使者71 中條山159 破城攻敵79 金軍突圍604 算計154 小鎮奇客446 丟面子大軍到396 桂陽軍衆官聚首474 深謀遠慮而野心龐大的人431 戰和85 截馬回城404 異變苗頭142 謀算與埋伏477 各有所謀374 變故97 信王軍攻城掠地金軍換將再出擊490 誰是獵物200 莊大石的考驗351 旗鼓相當的救援440 峰迴路轉來援軍364 戰英豪鐘太子被俘159 破城攻敵331 高聚的危機58 遊擊475 暗中偷襲29 下威州金兵毒計597 大勝滅敵609 火神逞威79 金軍突圍316 藥王245 林中的軍事行動473 新亂局一旨平486 各方謀劃軍情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