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

要知道牟光英可不是什麼小白,而是一位資深的航空專家。

正因爲如此,莊建業和彭川的對話雖然雲山霧繞,在旁人那裡根本聽不明白,可在牟光英這裡卻通透得很。

再加上彭川后面明確表達出的“騰飛集團有比這更好的”自信態度。

牟光英就算腦袋再秀逗也清楚,騰飛集團在飛機大型部件機加工領域的造詣遠遠超過初出茅廬的韓國大宇集團,甚至連給美國波音做代工的日本都無法望其項背,只有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這樣的巨頭方能與之一較高下。

因爲騰飛集團極有可能掌握了大型機翼蒙皮整件一體化機加工技術。

劃重點!

首先是大型,多大算大型?

依照歐美標準10米以上的機翼便屬於大型,若是波音747這種或C5運輸機這種將近20米的大傢伙則屬於超大型。

然而無論是大型還是超大型,想要將其整件一體化加工出來,所需要的設備自然要更大。

最起碼內部的作業面要不少於25米,寬度不能低於6米,僅此一項,光作業面的操作面積就達到150平方米。

若是再算上外圍的隔斷,機牀的承重層,滑道,運行系統等等配套組建,整臺設備將是個佔地超過300平米的龐然大物。

然而這並不是關鍵,因爲重點是另一項核心,那便是一體化加工。

什麼叫一體化,說直白點兒就是把十米長的鋁合金機翼蒙皮坯料放到加工設備上,按照程序輸入指令後,什麼都不用管,設備自己就會一步一步的將三噸重的高強度航空鋁合金加工成最薄處僅0.5mm,最厚不超過3mm,且具備各類複雜細微加強筋,強度極大的蒙皮整件。

這就要求加工設備不但要大,而且加工前段的轉軸和刀頭要異常靈活,最起碼也得是五軸,否則根本無法勝任如此複雜的加工過程。

不僅如此,在夾具上同樣需要靈活多變,因爲機翼蒙皮的坯料可是從三噸重的鋁疙瘩被削成只有數百公斤重的薄皮兒,過程中間需要反覆切削,不斷打磨,這就要求夾具不能一成不變的定死,而是需要根據用刀角度,下刀尺寸做出適當的調整。

也就是說ꓹ 傳統的固定式夾具根本無法勝任,需要靈活多變的柔性夾具才能完成此類操作。

而柔性夾具又是航空工業領域近年來剛剛興起的新技術ꓹ 目前只有美國得到了普及,歐洲人還在努力,難道騰飛集團在這方面也已經取得突破了?

一時間ꓹ 牟光英只覺得天旋地轉,這還是被他認爲是個窮折騰ꓹ 只配做他們IDF戰鬥機研發團隊暫時棲身的過路旅店嗎?

這強的也有些沒邊兒了吧?

得虧莊建業和彭川不知道牟光英的想法,否則兩人保證會被逗得哈哈大笑ꓹ 然後衝着牟光英滿不在乎的擺擺手ꓹ 揶揄道:“一套過兩年就要淘汰的工藝還叫強?那你是沒見過什麼叫真正的強大。”

是的,在牟光英眼中,這種航空鋁合金一體化蒙皮加工工藝已經算是當今世界上飛機機加工方面的頂級水準。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由於機翼的特殊性,外表面的結構強度必須要特別高,與此同時,整體的重量又不能太大,否則影響整機的載荷和飛行性能。

正因爲如此ꓹ 從七十年代開始,飛機機翼外表面蒙皮便逐步採用大型坯料一體化整體機加工技術ꓹ 再配合化學銑切、電火花加工技術ꓹ 使得飛機機翼ꓹ 特別是大型飛機的機翼在結構強度提高的同時ꓹ 重量得到進一步下降。

帶來的效果便是飛機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畢竟這種一體化加工避免了之前機翼蒙皮表面拼接所帶來的結構失衡和質量超重的問題,這也是爲什麼莊建業見到那座8米的龍門銑會嗤之以鼻ꓹ 因爲韓國要是用這種小龍門銑加工機翼蒙皮的話ꓹ 就必須採用鉚接機翼的工藝將幾段機翼蒙皮連接起來。

其它不說ꓹ 光是連接蒙皮分段的鉚釘就得將重量提高數公斤。

問題是機翼蒙皮可不是隻有上表面,還有下表面ꓹ 於是鉚釘重量就得讓機翼質量增加將近十公斤。

兩個機翼就是二十公斤。

再加上大型結構樑、桁樑、機體框架、油箱等等內部結構件同樣無法一體化加工,採用鉚釘拼接,整體算下來光鉚釘的質量就要多出數百公斤。

要知道,飛機,特別是大型客機,可能一克重量都能對飛行品質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何況是數百公斤。

這也是爲什麼莊建業瞧着大宇的設備直搖頭,得虧他們把大宇給弄死了,不然就算大宇把大飛機給做出來,也是要被波音和空客按在地上各種摩擦。

沒辦法,在生產環節就落後了兩代,就好比用長矛去跟人AK47死磕,不死纔怪呢。

是的,各位沒看錯,大宇機加工車間整套設備儘管先進,可依舊落後巨頭們整整兩代。

同時也是莊建業和彭川若是得知牟光英震驚原因後會肆無忌憚大笑的根結所在,航空鋁合金一體化蒙皮加工工藝生產出的機翼蒙皮的確是現如今大型航空器機翼製造的主流,但也很快將被取代。

因爲新一代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突破以及新式編織工藝的迅速發展,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取代大型飛機機翼那層薄到極致的鋁合金蒙皮,成爲新的機翼主材料。

這個將來有多長?

騰飛集團材料研究所給出的時間表是,在2000之前,騰飛集團便會建成第一座15米長的機翼複合材料蒙皮生產專用設備。

屆時騰飛集團生產的大型飛機的複合材料的整體佔比將達到35%到48%,未來將會進一步提升到60%。

一個連一體化加工都搞不明白,還在玩兒拼接的大宇;怎麼能幹過開始深耕複合材料新工藝的波音和空客?

想想都是笑話。

好在牟光英還不知道這裡面的水有多深,不然他身上那點兒自尊心保準會被莊建業和彭川踩得連渣都不剩。

“哦,牟先生,你既然要加入騰飛集團是不是要起個花名?”就在牟光英內心震驚之際,彭川忽然開口說道。

牟光英詫異,彭川便向他解釋了一下騰飛集團扁平化管理的體制,牟光英聞言眼前一亮,點點頭:“沒問題,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額……對了,彭總,莊總得花名是NB,您的花名是什麼?”

彭川縷了下亂糟糟的頭髮,頭皮屑撲簌簌的落下,傲然蹦出兩個字:“種馬!”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演習三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那東西好?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擊落了?第兩百七十三章 頭狼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五百八十一章 空中皮卡第一千五十五章 戰機出口許可第八百零三章 88萬美元一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六百零五章 騰飛航空修理廠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一石二鳥OR一箭三雕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這仗該怎麼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三百九十二章 航拍權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九百九十章 零排放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們的專機到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除名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兩百零五章 扶搖直上九千米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七百四十三章 難嗎?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始影響未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兩百二十章 真誠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D—71M燃氣輪機第九百三十七章 給你們圖紙都做不出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兩百二十六章 領導,您這次可出名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飛在天上的大海豚第三章 呵呵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液氧-煤油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五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注意:航母!第兩百一十五章 鉅額索賠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一樣的常用設備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想造真飛機第一千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誤差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和平擺渡”行動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零八章 加油(第二更)第七百零九章 比翼英倫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航空界懂王?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個對摺,湊個整第一千九十一章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七百六十一章 煤化工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他叫Z—13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後顧之憂的最優解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強強聯合第四百六十五章 比黃金好要的東西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五百五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四十九章 極高的戰術價值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