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三章 WHNB系列陶瓷刀具

是的,牟光英已經意識到,騰飛集團或許已經掌握了晶須陶瓷刀具技術,不然作爲一雙創建騰飛集團,並且能夠跟波音和空客相互勾結一同做掉航空民航製造業的大佬在如何也不可能放着能夠加工航空發動機重要部件的頂級機加工刀具不心動。

可儘管意識到了,但牟光英還是覺得有些虛幻。

要知道那可是晶須陶瓷刀具,儘管只是用於加工金屬部件的一部分,但裡面蘊涵的技術確是世界頂尖的。

因爲這可不是簡單的複合陶瓷技術,而是另一種結晶晶體合成技術,有些類似於半導體行業中的單晶硅,或是航空發動機渦輪風扇葉片上的金屬單晶結構。

主要是用極高強度和硬度的長鬚狀碳化硅晶體,填充到陶瓷化的三氧化二鋁的陶瓷晶格內。

這就好比在蓋好的房子外面敷一層加固的外立面,將磚與磚之間的縫隙,混凝土加註是留下的缺陷一併補全一樣,可以令房子更加牢固、耐用。

這類晶須陶瓷刀具的效果也是一樣,根據測算,經過整合,長晶須與晶格間的結合力可以達到4500兆帕這個超高強度級別。

再加上其均勻分佈在氧化鋁矩陣結構上,起到玻璃纖維中以纖維絲增強脆性機體的作用,使得晶須陶瓷刀具的拉伸強度得到極大提高,實現加工高難度金屬部件時刀具不易變形、斷裂的同時;轉速要比塗層淬硬刀具提高十倍。

整個技術描述起來就已經很複雜了,實際生產更是難到令人懷疑人生,畢竟不是在外牆敷加固外立面那種宏觀的活計。

而是需要一系列超高製備手段,令兩種不同物質晶體緊密的排列在一起。

其過程之複雜,難度之高,技術手段之先進,根本難以想象。

若非如此,當今世界也就不會只有美國綠葉公司能夠批量生產晶須陶瓷刀具了。

不是其他國家不想做,而是就算有了理論,有了原理也做不出來,就拿最基本的來說吧,碳化硅和三氧化二鋁兩種晶體結合需要高溫加熱,多高的溫度,加熱多長時間,冷卻是速冷還是正常降溫。

這些關鍵的數據除了美國人,外人根本不得而知。

所以美國人就算把晶須陶瓷刀具的相關論文發的到處都是,只要不漏這些核心數據,依然沒人能夠複製。

除非咬着牙一遍一遍的砸錢做試驗,把這些數據全都弄明白。

問題是美國人也不可能讓你這麼輕易的就得到結論,沒等你出結果,他們或是低價傾銷,或是惡意收購ꓹ 直接把你給GG了,看你怎麼做?

技術難度大ꓹ 又有美國人虎視眈眈守着天花板,一般國家想要突破不是難,而是難於上青天。

結果就是這麼一項航空製造業中高精尖的技術ꓹ 騰飛集團居然有了,怎麼可能?連歐洲和俄國都辦不到的事兒ꓹ 中國的騰飛集團憑什麼能辦到?

“牟光英先生吧?你手裡的刀具……”

就在牟光英拿着刀具看着莊建業離去的背影心中翻江倒海頗不平靜之時,便聽到旁邊有人叫他ꓹ 轉頭一看ꓹ 發現是一位身材微胖,頭髮亂糟糟,帶着個金屬方框眼鏡,渾身散發着不羈氣息的邋遢男子。

牟光英怔了一下,心說這是哪兒來的叫花子,結果還沒等自己開口,對方便自我介紹道:“我是騰飛集團高級副總裁彭川ꓹ 剛剛從機場過來,你手裡的刀具能讓我瞧瞧嘛?”

一聽是彭川ꓹ 牟光英頓時肅然ꓹ 如果說莊建業蜚聲海內外是靠着一張麪皮的話ꓹ 那彭川享譽世界就真的靠着一支筆。

因爲彭川在航空航天專業加工設備上的造詣實在太高ꓹ 以至於不少論文都被國外主流機械類學術期刊轉載,從而奠定了彭川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

牟光英同樣聽說過彭川ꓹ 不僅於此ꓹ 彭川發表在海外的幾篇重磅論文他還反覆拜讀過ꓹ 身在在跳槽大宇時,他還建議金宇哲將彭川這個人從騰飛集團挖過來。

結果自然沒成功ꓹ 至於原因,彭川給的理由讓人很崩潰,老婆又懷孕的,家裡孩子多沒人帶,實在不想折騰!

好吧,這位原本被上級看中,準備重點培養,考察期過後直接擔任某重點機械研究所所長的彭川同志,又因爲養兒防老的老舊思想作祟,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只能委身騰飛集團做個小小的高級副總裁。

牟光英當然不知道眼前這位航空航天專業設備領域的權威還有着如此曲折的仕途歷程,眼前彭川酒瓶底似的厚鏡片後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手裡的刀具,剛纔被莊建業若無其事的模樣弄得頗不平衡的小心臟終於是跳穩了。

莊建業雖然號稱最懂航空技術,但更多的還是放在企業經營上,真正的技術還是一知半解,再看看真正懂行的彭川,一眼就能看出晶須陶瓷刀具的不凡。

於是牟光英雙手遞到彭川跟前,着重強調道:“是美國綠葉公司去年剛推出的新品,大宇有心想踏足航空發動機的生產,所以引進了一批。”

彭川將道具接到手裡,左右看了看,點點頭:“的確是美國綠葉公司的,質量還不錯。”說完擡頭看向牟光英:“這邊有多少套這種道具?”

“12套!”牟光英答。

彭川再次點頭,然後將手裡的刀具交給身後的助理:“記下,12套晶須陶瓷刀具,相當於咱們WHNB系列陶瓷刀具的中檔水平,主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廠估計不會要,送到燃氣輪機生產廠吧,他們的D—30系列小型燃氣輪機的生產還能用得上,怎麼說也是大宇花高價買得,咱們不能浪費了。”

牟光英本以爲彭川會跟他一樣,能把12套晶須陶瓷刀具當成寶貝,不說好好珍藏吧,那也應該激動的樂開了花,要知道這類高精尖機加工刀具可是有出口限制的,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的到的。

結果就在牟光英期盼的目光中,彭川所說的話卻讓這位來自某島的航空專家直接大腦宕機了。

中檔水平?

主流航發廠給都不要?

只能用在民用小型燃氣輪機上?

還不能浪費?

WHNB系列陶瓷刀具?

……

淦!這究竟是什麼情況?

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計這一趟又是白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兩百四十章 出乎意料的便宜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四百四十一章 方艙醫院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五十三章:領導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兩百九十六章 蛇吞象第一百二十八章 挖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名不見經傳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九十六章 記者採訪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這性能……第九十七章 賺大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憑證登機,童叟無欺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然的雙發飛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加坡航展第二十二章 卡脖子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對標F—22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第五百四十四章 航空聯合突襲第七百二十五章 取消訂單?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四百七十六章 可以在野蠻點兒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給歐洲生動的上了一堂課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八百三十二章 五星出東方耀中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一千一十二章 晶須陶瓷刀具第兩百九十章 “七五”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百零一章 遺憾的渦輪風扇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九十章 一臺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五十章 點名開會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飛機被揍下來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格局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六百零三章 勢頭擋不住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載人航天工程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