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

可以說被達索卡了脖子的騰飛集團是不幸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上看,知恥後勇,立志補齊這個短板的騰飛集團也是幸運的。

因爲在八、九十年代國內還是有相當一部技術專家和科研機構致力於工業設計軟件的開發。

以至於在1992年,國產工業設計軟件的市場佔有率還在25%以上,基礎是相當不錯,遠比幾十年後,被國外軟件一統天下,稍有不服一個斷供令某些工科大學的畢業生連論文怎麼完成都沒找落的尷尬時刻要強得多得多。

不過這還不是騰飛集團最值得慶幸的,最最關鍵的是這些工業軟件類的技術成果在當時的國內售價那叫一個便宜。

這一方面是國外同類軟件競爭所致,但最重要的是國內的主流卻是重硬件,不重視軟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硬件兒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容易出成績,軟件虛頭巴腦的不說,技術門檻還高,就算掰開了揉碎了,上面的領導一句:“這能幹個啥?”瞬間破功。

因此國內的工業軟件不但邊緣化嚴重,還被國外同類產品各種打壓,從而導致這類產品的價值上被嚴重低估。

別的不說,騰飛集團在1988年9月份從航空6XX研究所引入的HAJIF有限元分析軟件,所有數據庫、源代碼、核心算法外加三名專職開發工程師,騰飛集團一共才付出了48萬人民幣。

要知道有限元分析軟件可是一切工業設計的基礎性建模軟件,法國達索的CATIA軟件享譽世界,但其基礎也是從有限元分析軟件中搭建起來的。

正因爲如此,騰飛集團想要構建自己的工業設計軟件體系,有限元分析軟件必不可少。

因此這類專業化的建模分析軟件在國外通常都能賣出天價,一兩百萬美元算是起步價,稍微過得去的就要上千萬美元才能成交,就這,開發者還未必將所有的源代碼和數據庫這類核心技術拿出來。

可在國內,所有核心全部拿出來不說,連三名負責開發和維護的工程師都塞過來,結果只有區區48萬人民幣。

是這款HAJIF有限元分析軟件差勁嗎?

當然不是,要知道這款航空6XX研究所開發的有限元分析軟件可是在1985年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的頂級科研成果。

哪怕是跟歐美的一流有限元分析軟件相比,HAJIF有限元分析軟件在基礎算法,涵蓋範圍,建模應用與反應速度上絲毫不差,唯一的缺點就是人機交互沒有歐美做的漂亮和花哨,用戶體驗稍微差了點兒,但卻不影響這類軟件的正常應用。

還有整個工業設計軟件的底層管理架構,騰飛集團是從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採購的語言邏輯、核心算法,以及一批自願跟隨的工程師,這次騰飛集團幾乎是零成本,只給其旗下的聯想公司提供30萬人民幣的貸款擔保。

先別說30萬人民幣對騰飛集團來說只是的小意思,就說貸款本身,作爲招商銀行的大股東,幾十萬的事情也就騰飛集團一句話的事兒,根本就沒有任何代價。

但拿到的東西可不得了。

其根源是IBM開發的MRPⅡ軟件,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1976年引入國內,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架構、邏輯語言以及核心算法,並在其基礎上開發出CACMRPⅡ工業管理軟件。

騰飛集團拿過來稍加改動便推出適合航空、航天企業生產的CACMRPⅢ軟件,將設計、採購、成本、調度通通納入其中,成爲騰飛集團核心的底層管理軟件。

除了HAJIF和CACMRPⅢ外,騰飛集團還從其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挖掘了大批工業軟件核心代碼、算法和技術人員,使得騰飛集團在一開始就具備極強的研發基礎。

不過光有這些還不夠,工業設計軟件,尤其是可以用於航空、航天全方位生產的工業設計軟件,光有底層算法和架構還不行,最關鍵的還得有豐富的理論數據、試驗數據和生產經驗作支撐。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可就是強項了,這麼多年無論是風洞試驗、無人機的驗證試驗以及與相關院校開展的聯合研究,其成果之多早已汗牛充棟。

至於一線生產就更不用說了,騰飛集團在沒發展工業設計軟件之前,就已經跟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合作開發工業控制軟件,併成功應用到騰飛集團自己研發的航空航天專用設備上,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打磨早已成爲國內乃至世界範圍爲數不多成熟可靠的航空航天專業工業控制生產系統。

因此騰飛集團掌握生產數據只需稍加處理就可直接導入設計軟件的數據庫,成爲騰飛集團航空航天設計上至關重要的參考指標,從而令設計師們足不出戶就可清楚一線設備的情況,真實加工的條件,避免因爲設計與生產的脫節導致生產效率的低下。

當然了,這只不過是騰飛集團龐大工業設計體系的一部分,莊建業最終要的可不是法國CATIA軟件那種單純的設計加有限的生產對接單一軟件,而是一種將設計、工裝、工藝、採購、倉儲、調度、生產統一整合到一起的全要素生產體系。

當初法國達索不是用CATIA軟件壓人嘛,那騰飛集團就用另一種顛覆式的創新把它轟成渣渣。

“我們在原有底層工業控制軟件的基礎上,增加了648種不同類型的專業分析軟件構成一整套工業設計軟件包,組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

彭川將騰飛集團開發工業設計軟件的歷程簡單的敘述的一遍,當然了一些過於敏感的話題還是被刻意的抹去了,只是突出騰飛集團這些年在該領域是如何的艱辛,又是怎樣的不易。

最終通過持續不斷的投入和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打造出這套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聽得周圍人是唏噓不已,可還沒等衆人從騰飛集團工業設計軟件開發的歷程中回過神,彭川接下來的一席話卻讓在場之人有一個算一個再次驚得目瞪口呆:

“自從這套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投入使用後,我們在開發TRJ—500系列飛機時,照比以往減少了94%的成本開支,減少了98%的設計更改,各類零部件和工裝模具的精度提高了10倍,爲此減少了78%的工裝模具耗費,從而是我們的綜合效率提高了66.7%,光這塊每年就能給企業帶來12個億的直接效益……”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四旋翼無人機VS坦克第六百四十一章 我要做代理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一千一十章 零元購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無偵—10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這麼坑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現實中的“鋼鐵俠”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兩百三十一章 掛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九百二十三章 “無憾”計劃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西方怕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五百一十九章 這仗該怎麼打?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新轟8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哪兒來的空中加油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彎道超車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這麼坑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九百零五章 顛覆性的運—17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九十七章 DZB—1500空射巡航導彈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十六章:另闢蹊徑第九十八章 非常時,做非常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九百二十三章 “無憾”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近衛第82機械化步兵營第九百八十三章 直升機產業聯盟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阿布扎比防務展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NB系列高端數控設備第一千二十八章 靜不穩定技術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超級賽亞人似的合體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根本就是個怪物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八百五十章 運\油—15第兩百七十五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變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這是……民航貨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三百七十五章 單價兩百萬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運—4X系列特種支援飛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