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

而這只是幹線客機市場,更爲龐大的支線客機、公務用機上需求量更加龐大。

不說其他的,騰飛集團研製生產的TM—9系列小型公務機,之所以遲遲打不開國際市場,主要原因是因爲歐美的適航證始終申請不下來。

刁難的因素自然是絕大部分的,但自身的不足也是無法打破桎梏的主要原因,就拿導航系統來說吧,公務機要比普通的民航客機更注重安全性和私密性。

然而騰飛集團研製TM—9的時候,國內能提供的只有機械式陀螺儀爲核心的老式慣性導航系統。

騰飛集團當時也不是沒考慮過進口當時最先進的激光陀螺儀爲核心的慣性導航系統,問題是國外的要價太貴了,入門級別的就要180萬美元。

這價錢換算成人民幣足可以買一頂配版的TM—9公務機了。

如果僅於此也就罷了,貴一點兒就貴一點兒,可隨後外商的條件騰飛集團就難以接受了,那就是享受入門級價格的同時需要騰飛集團採購配套的飛機航電系統,不然無法匹配製定的慣性導航系統。

若是覺得這個條件無法接受的話,也不是不行,380萬美元的激光陀螺儀瞭解一下,要是能拿出460萬美元的話波音737同款直接可以拿走。

美國人如此,歐洲那邊也沒好到哪去,完全是把騰飛集團當成肥羊狠宰,以至於小小的激光陀螺儀的要價都趕上TM—9公務機的海外銷售報價了。

這騰飛集團哪裡受得了,本來TM—9的優勢就是性價比,結果爲了一個關鍵部件兒全部破功,這位騰飛集團未來的發展非常不力。

因此最後騰飛集團只能艱難的做出取捨,繼續沿用國產的機械陀螺儀爲核心的慣性導航系統,配合無線電導航,組成TM—9的導航系統的基礎框架。

然而這套導航體系提交到歐美的航空主管部門不出意外的被打了回來,因爲歐美主流的公務上普遍使用了激光陀螺儀爲核心的慣性導航系統,導航精度上面更高,從而側面提升飛機的安全性。

TM—9作爲公務機,竟然還沿用老式的機械陀螺儀爲核心的慣性導航,萬一出了故障怎麼辦?你讓購買這種飛機的富豪情何以堪?

當時的騰飛集團被懟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事實就是如此,你沒有激光陀螺儀,又不捨得花錢買,在歐美主流航空業普遍應用的條件下,你沒用,歐美超高要求的航空安全審覈標準必然是一卡一個準。

這就好比汽車的國六標準已經出臺,某些人頭鐵還搞國四標準的車,車輛管理部門怎麼可能讓你上路?

航空業的道理也是一樣。

要不怎麼說發達國家面對發展中國家無論姿勢怎麼換,人家玩兒的都是降維打擊呢。

有時候真的不用刻意的做整什麼幺蛾子,拿出幾個類似激光陀螺儀的關鍵技術往哪兒一放,整個地球能達到及格線的連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

然後……然後這一巴掌上的發達國家就可以開心的割韭菜了。

這也是爲什麼二十多年後加拿大的龐巴迪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要將發展良好的支線客機業務低價轉讓給歐洲空客和美國的波音。

不是這兩家支線客機巨頭不夠優秀,而是兩家企業根本不具備航空全產業鏈,不少關鍵技術依賴進口,甚至類似激光陀螺儀這樣的核心設備只能美國、歐洲二選一。

平時跟在巨頭後面吃點兒留下的湯水也就罷了,眼瞅着兩家公司的支線客機越做越大,馬上就要成爲幹線客機爭奪主流民航客機市場,美國和歐洲立馬就在關鍵技術上卡脖子。

也不禁運和制裁,就是把價格這個技能點狂點到滿,各種獅子大開口,一來二去就把你的產品成本推到高不可攀,然後……就可以美美的割一波韭菜了。

正因爲如此,現在這個星球上把航空、航天混出個出人頭地的模樣,可不是把飛機送上天,把衛星打到太空就完事兒了,還要能用,好用,讓人用了就放不下。

這樣才能讓資金和技術動起來,形成良性循環,若是隻管投入,不求回報,那就是典型的蘇聯模式,長久不了。

而騰飛集團想要達到在全球航空、航天領域形成良性的大循環,現階段要做的就是一點,那就是補齊自己的短板。

導航系統,作爲航空、航天最爲重要的基礎設施,是騰飛集團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兒,人家有激光陀螺儀你沒有,人家有星光導航你沒有,人家有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你沒有,哪怕你的飛機做得再漂亮,飛行性能再出色,到了天上有很大概率成爲瞎子、聾子,那也沒人敢買的飛機。

這也是爲什麼,莊建業拿出獲得的蘇聯導航技術資料,並極力爭取成果共享的原因,不但能夠降低騰飛集團的研發成本,等取得成果後騰飛集團還能以極低的成本獲得技術支持,從而完善自身的產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從這方面計算,騰飛集團何止賺一千萬,幾個百個一千萬都不止。

實施也印證了莊建業的預想,因爲很快騰飛集團便從導航技術聯盟中獲得首批成果,那便是天頂星—1星光導航系統。

該系統採用一套國內自主研製的星敏感器,將其安放在從俄羅斯進口的採用激光陀螺儀爲核心的陀螺平臺,光學系統爲兩片式卡塞洛林結構,主鏡片和次鏡片使用了鈹作爲材料,表面鍍銀,無捅結構,直接安裝在平臺孔中。

探測器採用日本佳能80*80像素的CCD感光組件以及配套的半導體致冷器,星敏感器光學系統的孔徑爲90mm,帶機械快門,平時隱藏在TY—6無人機的機身中部,使用時遮光罩採用彈簧壓緊方式,使用時彈出,自動對準錨定的恆星星座。

整套系統的測星精度最高可達2.8角,單獨導航精度可到到95米,配合慣性導航系統實施複合導航,精度可以進一步提高到60米。

要知道,TY—6無人機使用GPS的民用低配版本的最高精度也不過才80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天頂星—1星光導航系統完全可以替代GPS的的低配版。

陳放在瞭解完天頂星—1星光導航系統後,雖然頷首表示認可,不過還是嘬着牙花子對莊建業說道:“東西是好東西,就是……價格貴了點。”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欖枝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一千四十九章 極高的戰術價值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八百零一章 另類的cosplay第三十七章 人際關係第兩百八十四章 技術共享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哪兒來的空中加油機?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雙標又如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一千五十四章 野蠻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新式戰略運輸機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八百零六章 創造奇蹟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人比我更懂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威懾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注意:航母!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壓TM—9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給對方上一課第一百九十六章 六千多萬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莊,你TM太損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全員全裝的坐飛機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DPZ—06霍爾推進器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七十七章 殲7Ⅲ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產值超千億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對俄國的反超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七十章 加擔子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低沉本奧義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騰飛系四大板塊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不過如此嘛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新式戰略運輸機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T&A聯合航空生產聯合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七百三十四章 米秒不差第九百零八章 直—15第五百四十九章 沒弄到小的到就搞個大的第一千九十二章 把地面站打到天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發動機高空重啓試驗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要臉的操作第三百九十二章 航拍權威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立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