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恐怖如斯

說這話時莊建業可謂是氣魄豪邁,聽得默林茨是驚詫無比。

不過驚詫歸驚詫,默林茨到是沒有全信莊建業的鬼話,而是一臺設備一臺設備的仔細看了一遍,這才發現莊建業說的居然是真的。

其他人或許不太明白超聲振動加工技術是個什麼東西,作爲搞航空技術起家,並涉足航天零配件倒買倒賣的默林茨卻早有耳聞。

甚至早年在仙童航空製造公司效益不錯的年月裡,剛剛擠進仙童高層的默林茨還主張引進幾臺類似的設備,用於部分硬度高,脆性大的材料加工。

所以對超聲振動加工技術並不陌生。

所謂超聲振動加工技術,顧名思義,是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加入振動元素,因爲振動的工作頻率範圍一般在17.5~48千赫茲,基本屬於超聲波的頻率範圍,所以被稱爲“超聲振動加工”。

至於超聲振動的產生則通過壓電陶瓷爲核心的高平信號發生器,通過電流的放電效應,促使壓電陶瓷相應的收縮和膨脹,從而得到17.5~48千赫茲的高頻震動,不過這時的振幅並不大,只有2~3微米,不足以影響機械加工的用的刀具或鑽頭。

所以必須通過變幅器的裝置進一步放大到3~50微米,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軟硬件控制,在振幅最大點,附着在刀具或鑽頭的金剛石顆粒或其他硬質材料上,進而共同撞擊到工具表面,如此就實現了協同加工的效果。

如此,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超聲振動的附加屬性,使得機械加工設備由週期性的只有振動變成在週期性激勵下的有規律強迫振動,不但抑制了刀具或鑽頭的違規率振動,降低了作用力和機械加工產生的高溫,而且增強了機械加工系統的動態穩定性,從而提高加工的質量以及刀具或鑽頭的壽命。

當然想要達成上面的優點可不是簡簡單單加裝個超聲振動加工發生器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對機械加工設備有着異乎尋常的認識和了解。

這可不是簡單拆了後能裝上,除了點兒毛病能熟練修理,而是需要在每個細節數據上做到了如指掌,爛熟於心。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應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機械加工設備還有個躲都躲不開關鍵一步,那便是調校。

就如同汽車底盤一樣,真的不是生產出來,直接裝個鐵皮殼子就能開,底盤的調校同樣是重要的一環,過軟、過硬都不行,只有不偏不倚才能發揮出車輛的最佳性能。

應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機械加工設備同樣如此,裝個超聲振動發生器並不難,原理就擺在哪裡,只要接受過基本的機械加工培訓的普通工人看着說明書就能輕鬆的將一臺設備改裝完成。

問題是這樣的設備能用嗎?

當然不能。

原因很簡單,超聲振動的頻率、振幅是不是跟主軸的轉速相匹配?能不能在振幅最大點傳遞到設備的刀具或鑽頭上?設備的進給量要不要配合?如果設備有檔位的話,是先降超聲發生器的振幅還是先控制主軸轉速?若是數控設備的話,那超聲振動的種種作用該如何整合到數控程序之中……

種種問題不一而足,可不是粗通機械學科的普工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對不同設備、不同工序、不同工藝完全瞭如指掌的資深機構才能完成,換句話說就是有着十分豐富的設備使用經驗和相關製造技術的專業組織纔有資格玩兒這些東西。

正因爲如此在世界範圍內,能把超聲振動加工技術做好的可謂是屈指可數,無非是前蘇聯、日本和德國這三方名列前茅。

而隨着蘇聯解體,俄羅斯在數控機牀方面長期落後,以往引以爲傲的超聲振動加工技術就如同這個國家一樣開始日薄西山;日本稍好點兒,可隨着資產泡沫破裂,經濟開始停滯,日本在這方面以現疲態。

唯有同意後的德國依舊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方面獨領風騷,這也是爲什麼德國的機械加工設備蜚聲國際的重要原因,除了雄厚機械設備生產的底蘊外,德國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綜合調校做的最好,以至於應用該技術的德國機牀穩定性、操控性、加工精度冠絕全球。

以至於連自詡科技碾壓太陽系的美國都自嘆弗如,倒不是美國玩不了超聲振動加工技術,而是美國人的調校做的沒有德國人那樣如絲般順滑,再加上美國人在高精尖產品上更青睞使用高精尖加工設備來製造。

如此客戶問起來你們的產品用什麼做的?

答:激光打底,電子束敷面,再做個等離子隔離,怎麼聽怎麼高大上,順帶還能坐地起價,多賺些勞務費。

如果回答,就是用裝了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機械加工設備生產的,逼格立馬掉了好幾個層次,如何坐地起價?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仙童公司準備引進類似設備,最後無奈放棄,轉頭搞了個價格高出三倍的電子束設備的原因所在。

沒辦法,別人有,你沒有,客戶還以爲你們生產技術落後,就更不會給你訂單了。

可這麼一來,便促使美國國內的航空航天零配件價格是驢打滾的往上飆,最終搞得想要壓縮成本的洛克希德公司不得不轉頭向外尋求最優解決方案。

而應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各類加工設備便是控制航天產品成本中爲數不多的辦法之一,畢竟機械加工設備的成本比之高大上的激光、電子束等要低得多得多,即便增加了超聲振動加工技術,充其量也不過是激光、電子束等高精尖設備的一半兒。

但其做出來的東西卻並不比激光、電子束等高精尖設備,甚至在碳纖維複合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加工上還有其他設備不具備的優勢。

所以莊建業說他要把衛星的成本給打下來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的能夠實現的真知灼見。

不過默林茨此刻關心並不是這些,而是看着眼前那些眼花繚亂的DL系列航天專業設備,鼻息咻咻的漲息不停,一張不滿雀斑的大胖臉更是如同煮熟的螃蟹一般,潮紅一片,不是激動的,而是被眼前諸多應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設備給刺激的。

以至於心裡不住的狂吼,發出循環往復的靈魂三問:“這裡是中國嗎?騰飛集團在專用航天設備的造詣已經恐怖如斯了嗎?額……我是不是在做夢,在家裡的客廳夢遊……”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入行以來最大的失敗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後顧之憂的最優解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面對現實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兩百四十九章 星輝墜落第四百五十四章 創新飛機銷售模式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兩百三十八章 那是什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時代第三百二十三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七十九章 摔了兩架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自洽的產業閉環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三百二十三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的“野鼬鼠”中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八百二十一章 衛星導航失效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款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殲教7Max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略投送演習第一千四十三章 勉強世界領先第五百七十二章 應該沒那麼弱雞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要麪皮的莊建業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六百四十二章 合理嗎?第四十九章 你就是莊建業?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七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顛覆者的姿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九十七章 賺大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一百二十九章 禮物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欖枝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壓TM—9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六百二十八章 飛行的妖孽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直6生產線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一千三十四章 X—35第三百九十章 純粹第八百五十一章 新中運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第三百一十八章 早產兒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六十八章 早就搞成了第一千五十八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一百一十章 題字(爲秦王出路舵主加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九百零一章 保密奧義:我做了,可你偏不信第八百六十九章 來自北韓的合同第五百八十二章 死透透的第一千零四章 併購金額:57億美元第六百四十二章 合理嗎?